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尿蛋白关系的分析

侯俊英;杨立宏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尿酸, 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尿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80例.根据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和(或)24 h尿蛋白量分为尿蛋白量正常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大量蛋白尿组(C组).分析各组间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血生化检测结果.结果 B组、C组两组患者收缩压、糖尿病病程、血肌酐、血尿酸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肌酐、血尿酸在C组高,A组低(P<0.01);eGFR在C组低,A组高(P<0.01).与A组相比,B组、C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比率明显升高(P<0.05).C组、B组患者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血尿酸水平是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是白蛋白尿的主要影响因素.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复发及预后的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复发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绝大多数处于FIGO分期的早期(18/21),其中合并微浸润的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保守性手术,13例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患者12例,随访至今生存率92.30%.结论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Ⅰ期、无微乳头、微浸润的患者可行保守性手术,对于晚期、伴有微浸润、腹腔种植的患者除根治性手术外,术后可适当辅以化疗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术后严密随访至关重要.

    作者:于佳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巴曲酶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巴曲酶、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88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在第1、3、5日应用巴曲酶10、5、5BU,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 2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巴曲酶、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淑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二次射频消融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二次射频消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经临床确诊为肝癌,并进行二次肝癌射频消融患者30例(包含彩超或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术),二次射频消融术相隔时间为40~ 45 d.分别抽取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记录首次肝癌射频术前1日,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以及其第2次肝癌射频术前1日,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时T淋巴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CD+4/CD+8 T)频数的变化.结果 (1)30例肝癌患者均完成至少2次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随访1~5个月,平均随访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1例死亡.(2)首次肝癌射频消融术后1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增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第2次射频术后1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周CD+3 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 T细胞频数较术前均升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8+T淋巴细胞频数较术前均有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CD+8 T比值较术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2次射频术后1周、4周CD4+T细胞频数较首次术后1周、4周均有提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1周CD+4/CD+8 T比值较首次射频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射频术后4周CD+4/CD+8 T比值较首次射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能力有所增强,二次射频术后在短期内患者免疫功能有所增强.

    作者:刘中华;陈金明;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09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诊疗体会

    目的 提高急、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率,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9例急、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临床表现、高危因素、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结果 急、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此外还有胸痛、咯血、惊恐、昏厥等症状;高危因素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吸烟、心脏病等;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是CT肺动脉造影,临床治疗主要是抗凝治疗.结论 急、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CT肺动脉造影可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对于提高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眼眶内植物性异物二例

    例1:男,蒙古族,26岁.酒后路边摔伤37 h.自诉2013年3月27日酒后路边摔伤,致右眼上睑皮肤裂伤,怕家人责备不敢回家,自行就诊当地医院.给予外伤清创缝合、肌注破伤风、抗感染等常规外伤治疗.外伤后37 h因眼睑肿胀加重,头疼、低热,怀疑有头部外伤当地医院条件所限转诊至我院.入院查体:视力:右眼:0.6(外力协助拉开眼睑),左眼1.0,右眼上睑眉弓外下缘处皮肤裂伤长约2.5cm,伤口处可见淡血水样分泌物及结痂,眼睑高度肿胀(见图1),眶压增高,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眼底不能检查.

    作者:刘广川;戎峰;段易存;高军;刘卫艳;王建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索护理干预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语言,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记忆力训练、情感交流、注意力训练、语言功能训练、注意力及定向力训练、娱乐活动及运动训练等.结果 干预组在认知功能、情绪、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部分失语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吞咽困难患者部分可自行饮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轻度认识障碍的患者早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延缓发生老年痴呆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素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干预组(n=43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心理干预、饮食调理、按摩、功能训练、合理使用缓泻剂等系统化护理措施.结果 干预组术后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便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针对原因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便秘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方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SWI在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I)在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瘤中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瘤30例,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I扫描(T1WI,T2WI,T2* WI)和SWI扫描.分析比较海绵状血管畸形的影像学特征及不同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并分型.结果 T2WI平均病灶数位5.8(范围1~29),T2* WI为29.1(2~94),SWI为48.6(4~152).SW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2WI、T2* WI,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WI检查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显示率明显高于T2WI、T2* WI序列.

    作者:史云鹏;吴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蒙西药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幽门螺杆菌(HP)的持续存在,致使腺体破坏,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终导致胃癌[1].多数研究提示,根除HP可以减少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或发展[2].随着HP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蒙药在清除幽门螺杆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慢性胃炎伴HP感染,蒙医辩证多为脾胃湿热,HP在蒙医属湿热外邪,我们采用蒙药早上嘎日希-3g,中午荜拨-7味15粒,晚上色日希-3g,与西医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与单纯西药三联法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布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型产气剂在小肠造影中的研发应用

    目的 根据临床需要,尝试研发一种新型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评估新方法的检查效果,并与传统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法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胃复安与西沙必利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药物作用.方法 将胃肠道造影检查专用产气粉自制成小肠溶糖衣片,口服使其在小肠内自然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CO2),同时配合口服硫酸钡和胃肠动力药,完成小肠双对比影像学检查.随机选取130例行小肠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70例采用口服小肠溶糖衣片产气粉加口服西沙比利片入选研究组,60例采用口服钡剂法并肌注胃复安入选对照组.结果 在研究组中63例效果满意,有5例基本满意,2例未观察到明显的双对比造影效果,总有效率占97.14%,平均检查时间为(34.63±10.12)min;对照组均为单钡造影效果,平均检查耗时(77.12±18.23)min;两种检查方法耗用时间及两种药物的效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5).结论 小肠溶糖衣产气片在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中确能形成良好的气钡双对比影像,小肠观察效果较口服钡剂法有明显提高;西沙必利较胃复安药效更好、更安全.

    作者:张建国;鲁海文;牛广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初产妇配偶心理干预对产后6周内母乳喂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和剖宫产术后120例初产妇的配偶,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对照组59例.在产后使用社会支持量表对其社会支持程度进行评估,对干预组初产妇配偶给予心理干预.产后6周了解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结果 产后6周后干预组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初产妇配偶心理支持相关教育能增强配偶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支持,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闫菲;许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采用U PDRS(Ⅱ)评分标准,于入院时及护理干预60 d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60 d护理干预后帕金森病患者的U PDRS(Ⅱ)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帕金森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临床症状.

    作者:武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型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的探讨

    目的 改变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探讨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新型培训、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2年由传统方式进行培训的532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由以技能教师为主的新型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的546人设为实验组,对两组人员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优秀率由53上升为56.8%,合格率由41.2%上升为41.9%,不合格率由5.8%下降为1.3%.结论 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科室培训、抽项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并使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刘海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88例有负性情绪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4周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经过人文关怀护理4周后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临床工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曲咏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循环式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对照组(单纯静脉化疗),观察两组的毒副作用及疗效.结果 联合组中白细胞下降(61.1%)较对照组(83.3%)发生率低,但腹痛发生率明显升高(47.2%vs13.9%);1年、2年无病生存率无区别,但腹腔复发率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3% vs 27.8%).结论 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能降低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率,且毒副反应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根和;陈雍;方平;左刚;朱元贞;汪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腺癌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研究进展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属于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其机制尚不明确.发病早期通常无任何症状,胸部CT检查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常发生于肺脏周边部.诊断明确时多已为晚期,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面临诸多挑战.肺腺癌的形成过程极其复杂,近期研究发现,在肺腺癌形成过程中众多因子参与表达.

    作者:李峰;刘彦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恶性肿瘤患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护理干预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属内放疗范畴,是通过超声或CT引导定位技术和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将带有放射线的微粒植入到肿瘤间或瘤床或淋巴引流区域,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应用多的放射性粒子为125Ⅰ,125Ⅰ粒子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辐射剂量小,且肿瘤组织接受的照射远比正常组织高得多,散发出的辐射剂量对陪护人员及环境损伤小,远远低于国家防护标准[1],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就我院80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作者:白美春;宋芳;魏云祥;李利清;张丽;白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为临床护理工作做出有益指导.方法 把8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状态改善显著(P<0.05),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殷巧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女性的常见病,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NovaSure endometrial ablation system,NovaSure)属于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以阻抗控制为原理,一次性全面去除子宫内膜全层及其下方的浅肌层组织,防止子宫内膜再生,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从而控制过量的子宫出血.与其他子宫内膜切除术比较,具有术前无需预处理,自动化操作,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不受经期限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戴晓怡;SONG Jian-dong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乌兰察布地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研究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此次糖尿病诊治情况调查,了解乌兰察布地区糖尿病诊治现状,制定适合我地区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质量,节约成本.方法 患者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共调查335名糖尿病患者,依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结合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分别于治疗后12周、24周观察效果.结果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仅占19.40%,合并高血压138例占41.19%.接受过不正规或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208例占62.19%.经过正规治疗12周后HbA1c达标率为36.72%,治疗24周后HbA1c达标率为5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血压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糖尿病只要正规治疗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也能将HbA1c达标率提高到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相一致的水平.

    作者:崔秀芳;郝晓红;闫纪平;董宏丽;郭海清;康晓清;麻晓燕;巴日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