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拉善盟地区首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报告

柴玉莲

关键词:阿拉善, 地区, 首例, 高型, 心肌梗死, 急诊, 胸骨后疼痛, 心电图, 速效救心丸, 胸闷, 心肺听诊, 体格检查, 皮下注射, 控制血糖, 急性疼痛, 患者, 导联, 糖尿病, 诺和灵, 段抬高
摘要:患者男,42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骨后疼痛不适2h”来诊.患者2h前晨练时出现胸闷、胸骨后疼痛不适,伴出汗,无恶心、呕吐、四肢湿冷,自服速效救心丸10粒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既往糖尿病8年,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控制血糖.体格检查:体温35.6℃,呼吸20次/min,脉搏102次/min,血压100/75 mmHg,急性疼痛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无压痛.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抬高0.2~0.3 mv;动态观察3份心电图V1-V5导联ST段继续抬高并渐成弓背样.发病2h心梗三项:CKMB<1.0 ng/ml(正常值0~4.3 ng/ml),MYO<93.8 ng/ml(正常值0~107 ng/ml),CTNI< 0.05 ng/ml(正常值 0~ 0.4 ng/ml).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技术的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由于软组织松弛肥厚和上气道肌肉兴奋性下降共同导致的上呼吸道间歇性的局部或完全塌陷(分别称为低通气和呼吸暂停).OSAHS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为5%至10%[1],65岁以上的成年人发病率超过20%.该疾病的危害众多,包括白天嗜睡,机动车事故的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抑郁症和生活质量下降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

    作者:王世超;黎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实施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指导,对照组给予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内瘘闭塞、感染肿胀手综合征等并发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内瘘的护理进行强化措施,对于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进展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女性的常见病,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系统(NovaSure endometrial ablation system,NovaSure)属于第二代子宫内膜去除术.以阻抗控制为原理,一次性全面去除子宫内膜全层及其下方的浅肌层组织,防止子宫内膜再生,使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从而控制过量的子宫出血.与其他子宫内膜切除术比较,具有术前无需预处理,自动化操作,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不受经期限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戴晓怡;SONG Jian-dong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肺癌的关系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在特定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向间质细胞表型转变的过程.上皮间质转化与肿瘤的发生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上皮间质转化的现象也存在于肺癌中,并且与肺癌的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相关.因此,揭示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肺癌的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满;特木热;郭占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明治”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三明治”教学法在心内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将2011年在心内科实习的60名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模式教学组和“三明治”法教学组.后经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后,采用临床理论、实践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三明治”法教学组同学的临床理论与实践考试成绩均高于LBL组(P<0.05).结论 在心内科临床教学中“三明治”法优于LBL法,它能够在有效的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临床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腺癌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其研究进展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属于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较容易发生于女性,其机制尚不明确.发病早期通常无任何症状,胸部CT检查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常发生于肺脏周边部.诊断明确时多已为晚期,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面临诸多挑战.肺腺癌的形成过程极其复杂,近期研究发现,在肺腺癌形成过程中众多因子参与表达.

    作者:李峰;刘彦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204例随访分析

    目的 通过随访观察哮喘急性发作、平均年再住院、戒烟、哮喘控制等情况,探讨哮喘患者随访、教育在哮喘治疗中的意义以及对预后的影响,让呼吸科医师重视哮喘病人的随访.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确诊支气管哮喘并建立随访登记的病人共204例,通过填写哮喘控制测试表了解病人哮喘控制情况,并指导其用药.根据随访结果、病人依从性、病人哮喘控制程度等评价哮喘教育与预后的关系,强调哮喘患者教育的重要性.结果 204例患者,男91例,女113例,平均年龄(33±8)岁.早期1个月随访一次,稳定期3个月随访一次,根据病人症状、肺功能结果和哮喘控制测试表,对病人进行评估,哮喘完全控制86例,占42.16%;部分控制25例,占12.25%;未控制93例,占45.59%.哮喘急性发作率、平均年再住院率均呈下降趋势;戒烟成功率上升.结论 规范的哮喘治疗和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哮喘患者的控制率,达到有效的预期,但与患者本人及家庭对哮喘病的认识程度、医生早期规范的治疗教育、社会对哮喘病的重视程度等息息相关.哮喘教育需从点滴做起,医院建立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至关重要.

    作者:周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im-3与XIA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析

    目的 探讨Pim-3与XIA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im-3与XIAP在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Pim-3与XIAP在食管鳞癌中呈高表达,在正常食管黏膜中呈低表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im-3与XIAP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与临床病理分期无关.结论 Pim-3与XIAP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推测Pim-3与XIAP可以成为食管鳞癌诊断的新指标之一.

    作者:苏丽娟;李敏;陶格斯;贾富全;张曙光;武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蒙西药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幽门螺杆菌(HP)的持续存在,致使腺体破坏,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终导致胃癌[1].多数研究提示,根除HP可以减少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或发展[2].随着HP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蒙药在清除幽门螺杆菌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慢性胃炎伴HP感染,蒙医辩证多为脾胃湿热,HP在蒙医属湿热外邪,我们采用蒙药早上嘎日希-3g,中午荜拨-7味15粒,晚上色日希-3g,与西医三联疗法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与单纯西药三联法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布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该病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率及Barthel评分.结果 患者出院时,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临床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乌兰察布地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研究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此次糖尿病诊治情况调查,了解乌兰察布地区糖尿病诊治现状,制定适合我地区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质量,节约成本.方法 患者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共调查335名糖尿病患者,依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结合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分别于治疗后12周、24周观察效果.结果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仅占19.40%,合并高血压138例占41.19%.接受过不正规或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208例占62.19%.经过正规治疗12周后HbA1c达标率为36.72%,治疗24周后HbA1c达标率为5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血压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糖尿病只要正规治疗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也能将HbA1c达标率提高到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相一致的水平.

    作者:崔秀芳;郝晓红;闫纪平;董宏丽;郭海清;康晓清;麻晓燕;巴日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探讨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为临床护理工作做出有益指导.方法 把8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状态改善显著(P<0.05),患者遵医行为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殷巧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索护理干预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语言,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记忆力训练、情感交流、注意力训练、语言功能训练、注意力及定向力训练、娱乐活动及运动训练等.结果 干预组在认知功能、情绪、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部分失语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吞咽困难患者部分可自行饮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轻度认识障碍的患者早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延缓发生老年痴呆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素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预防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7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循环式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和对照组(单纯静脉化疗),观察两组的毒副作用及疗效.结果 联合组中白细胞下降(61.1%)较对照组(83.3%)发生率低,但腹痛发生率明显升高(47.2%vs13.9%);1年、2年无病生存率无区别,但腹腔复发率联合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3% vs 27.8%).结论 循环式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能降低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率,且毒副反应低,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根和;陈雍;方平;左刚;朱元贞;汪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门诊输液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人员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与抽查考核六步洗手法相结合的形式,随机对门诊输液护士工作中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观察考核.结果 手卫生执行情况:应洗手500次,实际洗手2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44%.六步洗手法考核结果:抽查考核24人次,8人次洗手方法规范,占考核人数的33.33%,16人次洗手方法不规范,占考核人数的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卫生意识不强、门诊输液护士配备不足、洗手设施不完善,是影响门诊输液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赵巧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采用U PDRS(Ⅱ)评分标准,于入院时及护理干预60 d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60 d护理干预后帕金森病患者的U PDRS(Ⅱ)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帕金森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临床症状.

    作者:武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型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的探讨

    目的 改变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探讨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新型培训、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2年由传统方式进行培训的532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由以技能教师为主的新型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的546人设为实验组,对两组人员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优秀率由53上升为56.8%,合格率由41.2%上升为41.9%,不合格率由5.8%下降为1.3%.结论 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科室培训、抽项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并使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刘海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蒙古地区汉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与SP-B 1580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基因1580位点与内蒙古地区汉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汉族NRDS患儿(病例组)与100例汉族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CR基因分析技术检测SP-B 1580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多态性与NRDS的关系.结果 内蒙古地区汉族SP-B 1580位点基因型均可检出3种基因型:即TT、CT及CC型.汉族NRDS组此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27.0%和64.0%,T等位基因频率为19.5%,C等位基因频率为80.5%.汉族正常对照组3种基因型分别为13.0%、40.0%和47.0%,T等位基因频率为33.0%,C等位基因频率为67.0%.汉族NRDS组SP-B 1580位点基因型以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增高,关于SP-B 1580位点基因多态性汉族NRDS组与汉族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x2=5.499,P=0.019).结论 内蒙古汉族新生儿SP-B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生产方式等无明显关联;SP-B 1580C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地区汉族新生儿患RDS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梅花;张钰恒;胡亚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7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179例腹腔镜手术有2例肩部疼痛、1例排尿困难,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妇产科患者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贺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下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在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肾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患者11例,该组患者均在术前确诊,在介入手术室行DSA造影明确位置,临时放置腹主动脉球囊至双侧肾动脉以下,固定后进入手术室,术中充盈球囊间隔性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结果 1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500~1 800ml,6例患者术中、术后输血约400~800 ml,无1例切除子宫,术后未出现盆腔脏器及下肢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联合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