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燕;刘丽;董志军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对88例有负性情绪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临床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4周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经过人文关怀护理4周后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医务人员临床工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曲咏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采用U PDRS(Ⅱ)评分标准,于入院时及护理干预60 d后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60 d护理干预后帕金森病患者的U PDRS(Ⅱ)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的评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帕金森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临床症状.
作者:武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亦是四大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病理性血管新生是其发生的重要病理表现,系统地阐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研究进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段伟琴;路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超声、核素显像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00例,共768个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行99mTcO4-核素显像、超声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768个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诊断良性结节698个,甲状腺癌70个.(1)超声诊断:70个恶性结节超声诊断为真阳性48个,假阴性22个,灵敏度68.5%;698个良性结节超声诊断为假阳性182个,真阴性516个,特异性73.9%.(2)核素诊断结果:70个恶性结节核素诊断为真阳性44个,假阴性26个,灵敏度62.8%;698个良性结节核素诊断为假阳性242个,真阴性456个,特异性65.3%.(3)核素与超声联合诊断结果:70个恶性结节超声诊断为真阳性61个,假阴性9个,灵敏度82.8%;698个良性结节超声诊断为假阳性276个,真阴性422个,特异性60.5%.(4)经x2检验,超声和两者联合应用之间的灵敏度比较,x2=7.002,P=0.008<0.05;特异度,x2=28.713,P=0.000<0.05;核素显像和两者联合应用之间的灵敏度比较,x2=11.010,P=0.001<0.05;特异度,x2=3.548,P=0.060>0.05.结论 99mTcO4-核素显像联合超声检查的灵敏度高于单独应用,因此,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评价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及性质,对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宋海霞;王春梅;李淑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门诊输液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人员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与抽查考核六步洗手法相结合的形式,随机对门诊输液护士工作中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观察考核.结果 手卫生执行情况:应洗手500次,实际洗手2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44%.六步洗手法考核结果:抽查考核24人次,8人次洗手方法规范,占考核人数的33.33%,16人次洗手方法不规范,占考核人数的6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卫生意识不强、门诊输液护士配备不足、洗手设施不完善,是影响门诊输液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赵巧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提高急、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率,以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9例急、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临床表现、高危因素、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结果 急、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此外还有胸痛、咯血、惊恐、昏厥等症状;高危因素有深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吸烟、心脏病等;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是CT肺动脉造影,临床治疗主要是抗凝治疗.结论 急、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CT肺动脉造影可作为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方法,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对于提高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文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肾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患者11例,该组患者均在术前确诊,在介入手术室行DSA造影明确位置,临时放置腹主动脉球囊至双侧肾动脉以下,固定后进入手术室,术中充盈球囊间隔性阻断腹主动脉血流.结果 1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出血500~1 800ml,6例患者术中、术后输血约400~800 ml,无1例切除子宫,术后未出现盆腔脏器及下肢缺血、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完全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联合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血流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输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技术.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影响卵巢交界性肿瘤的复发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绝大多数处于FIGO分期的早期(18/21),其中合并微浸润的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保守性手术,13例行根治性手术,术后化疗患者12例,随访至今生存率92.30%.结论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Ⅰ期、无微乳头、微浸润的患者可行保守性手术,对于晚期、伴有微浸润、腹腔种植的患者除根治性手术外,术后可适当辅以化疗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术后严密随访至关重要.
作者:于佳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此次糖尿病诊治情况调查,了解乌兰察布地区糖尿病诊治现状,制定适合我地区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质量,节约成本.方法 患者采取自愿参加的方式,共调查335名糖尿病患者,依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诊治指南》,结合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分别于治疗后12周、24周观察效果.结果 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率仅占19.40%,合并高血压138例占41.19%.接受过不正规或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208例占62.19%.经过正规治疗12周后HbA1c达标率为36.72%,治疗24周后HbA1c达标率为5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脂、血压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糖尿病只要正规治疗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也能将HbA1c达标率提高到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相一致的水平.
作者:崔秀芳;郝晓红;闫纪平;董宏丽;郭海清;康晓清;麻晓燕;巴日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地佐辛或吗啡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8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年龄25~65岁,体重43~80 kg,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左布比卡因组(D组)吗啡+左布比卡因组(M组)每组40例,观察2、6、12、24 h内两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镇痛效果.结果 D组术后24 h内各时段VAS评分与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内D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1).结论 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术后硬膜外镇痛优于吗啡复合左布比卡因.
作者:孙全义;聂永祯;李智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患者男,42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骨后疼痛不适2h”来诊.患者2h前晨练时出现胸闷、胸骨后疼痛不适,伴出汗,无恶心、呕吐、四肢湿冷,自服速效救心丸10粒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既往糖尿病8年,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控制血糖.体格检查:体温35.6℃,呼吸20次/min,脉搏102次/min,血压100/75 mmHg,急性疼痛面容.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无压痛.心电图示:V1-V5导联ST段抬高0.2~0.3 mv;动态观察3份心电图V1-V5导联ST段继续抬高并渐成弓背样.发病2h心梗三项:CKMB<1.0 ng/ml(正常值0~4.3 ng/ml),MYO<93.8 ng/ml(正常值0~107 ng/ml),CTNI< 0.05 ng/ml(正常值 0~ 0.4 ng/ml).
作者:柴玉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动静脉瘘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实施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干预,加强健康指导,对照组给予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内瘘闭塞、感染肿胀手综合征等并发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内瘘的护理进行强化措施,对于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根据临床需要,尝试研发一种新型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评估新方法的检查效果,并与传统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法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析胃复安与西沙必利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药物作用.方法 将胃肠道造影检查专用产气粉自制成小肠溶糖衣片,口服使其在小肠内自然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CO2),同时配合口服硫酸钡和胃肠动力药,完成小肠双对比影像学检查.随机选取130例行小肠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70例采用口服小肠溶糖衣片产气粉加口服西沙比利片入选研究组,60例采用口服钡剂法并肌注胃复安入选对照组.结果 在研究组中63例效果满意,有5例基本满意,2例未观察到明显的双对比造影效果,总有效率占97.14%,平均检查时间为(34.63±10.12)min;对照组均为单钡造影效果,平均检查耗时(77.12±18.23)min;两种检查方法耗用时间及两种药物的效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5).结论 小肠溶糖衣产气片在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中确能形成良好的气钡双对比影像,小肠观察效果较口服钡剂法有明显提高;西沙必利较胃复安药效更好、更安全.
作者:张建国;鲁海文;牛广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护理干预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语言,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记忆力训练、情感交流、注意力训练、语言功能训练、注意力及定向力训练、娱乐活动及运动训练等.结果 干预组在认知功能、情绪、语言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部分失语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吞咽困难患者部分可自行饮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轻度认识障碍的患者早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语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延缓发生老年痴呆的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素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7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179例腹腔镜手术有2例肩部疼痛、1例排尿困难,后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妇产科患者腹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贺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属内放疗范畴,是通过超声或CT引导定位技术和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将带有放射线的微粒植入到肿瘤间或瘤床或淋巴引流区域,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应用多的放射性粒子为125Ⅰ,125Ⅰ粒子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辐射剂量小,且肿瘤组织接受的照射远比正常组织高得多,散发出的辐射剂量对陪护人员及环境损伤小,远远低于国家防护标准[1],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现就我院80例行125Ⅰ粒子植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作者:白美春;宋芳;魏云祥;李利清;张丽;白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4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对患者给予精心的关怀,温馨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出院后夫妻生活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夫妻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把人文关怀融入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整体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娄雅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巴曲酶、依达拉奉治疗进展型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88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在第1、3、5日应用巴曲酶10、5、5BU,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 2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巴曲酶、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淑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改变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法,探讨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新型培训、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012年由传统方式进行培训的532人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由以技能教师为主的新型培训方法进行培训的546人设为实验组,对两组人员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优秀率由53上升为56.8%,合格率由41.2%上升为41.9%,不合格率由5.8%下降为1.3%.结论 以技能教师培训为主的科室培训、抽项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并使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为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刘海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服务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神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10年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2011年住院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危重患者合格率与基础护理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推行精细化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危重患者合格率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聘护工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开展精细化护理服务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危重患者合格率及基础护理合格率,节约患者聘用护工费用.
作者:郭琳华;石有泽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