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俊枝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或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术前、术后及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将本组对50例做ERCP/EST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体会加以总结.结果:50例病人经细致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ERCP/EST是诊断及治疗胰胆管各种疾病相对简单及安全的一项新技术,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做好密切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乔俊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8例经手术证实的膝关节MR平扫加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扫描的膝关节外伤患者的MR资料,与关节镜手术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常规MR平扫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3%、80.5%、86.5%、4.3421和0.1645,间接法MR关节造影诊断ACL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3.5%、92.8%、94.4%、11.7317和0.0531,两者对诊断ACL的损伤在统计学分析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接法MR膝关节造影相比于常规MR平扫明显提高了对ACL损伤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王亮;王颖;王琦;张雪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微量白蛋白尿(MA1b)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通过研究发现,它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国内外研究多是它已成为多种疾病的危险预测因子,尤其在心血管疾病预后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临床预测指标.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新文献资料,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1b)的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以及新研究进展.
作者:金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MRSA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明确本地区MRSA的基因型别及其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8月间鄂尔多斯地区门诊及住院患者非痰标本分离的MRSA菌株54株,应用SCCmec方法和spa方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应用SCCmec基因分型分离的MRSA以SCCmecⅡ、Ⅲ型为主,分别占本次分离的50%和46.4%;应用spa基因分型分离的MRSA以t030和t002为主,占该院分离率的41%和35.1%.结论:本地区分离MRSA以SCCmecⅢ- t030和SCCmecⅡ- t002为主.
作者:王艳海;张静;陈卫华;巴特尔;段宝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积水的声像图特征,评价其预后.方法:常规行胎儿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发现肾盂积水者进行分级,测量肾动脉阻力指数(RI)、羊水量,注意有无合并畸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胎儿肾盂积水分级越高、发现越早、RI越高、合并畸形其预后较差,反之预后较好.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诊断胎儿肾盂积水,并进行综合分析,对临床采取措施有实用价值.
作者:孟星星;李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停跳下外科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的方法与安全有效性.方法:12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手术,分析手术方法与效果.结果:全组12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心功能较术前均有所改善,术后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例,余病例无二尖瓣反流及狭窄.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其余患者均为窦性心律.结论: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二尖瓣反流及房室传导阻滞是矫治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手术的关键,不停跳下外科治疗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文龙;王大成;朱建宝;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会厌囊肿为一良性肿瘤,常好发于会厌舌面,呈半球形,肿瘤较小时,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肿瘤较大时,病人常出现声嘶、咳嗽、咽部异物感,并引起打鼾.2008年12月~2010年1月,我科在会厌囊肿手术麻醉中遇到了3例会厌巨大囊肿,气管插管困难和常规插管失败后的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张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患者,女,60岁.因右乳肿物半月于2011年9月19日入院.患者诉半月前与女儿打闹玩耍时触及右乳略有疼痛,因其女学过医,触摸右乳发现一肿物,椭圆,直径约1 cm,质硬,无触痛,引起注意.2011年9月15日来我院门诊查乳腺B超:右乳内上2点钟位探及一大小1.1 cm×1.1 cm低回声,界限清楚,边缘规整.CDFI:未探及异常血流信号.提示右乳实性占位.
作者:李化忠;刘俊梅;张悦栋;曹星火;张玉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子宫肌瘤是一种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迄今为止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太明确,且无理想的治疗药物.一般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和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其家族性较明显.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生与治疗的研究进展,分别从遗传基因、激素、生长因子及其它主要旁路等方面进行总述,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别论述,以期寻找出新的研究方法,为子宫肌瘤治疗药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李莉;宋静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HLA -G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LA -G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正常胃黏膜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较低,而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两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胃黏膜组与外周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TNM分期的增高及出现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HLA-G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LA -G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局部的免疫逃逸,有利于胃癌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王亮;范立侨;李勇;宋振川;赵群;王力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类癌是神经内分泌癌中分化较好、低度恶性的肿瘤,发生率低,约占肺原发肿瘤1%~2%.结合我科2010年就诊肺典型类癌1例,经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女,56岁,主因阵发性昏迷1年收入院,患者自诉无诱因出现昏迷,在凌晨时出现,唤之不醒,服糖水后渐清醒,上述症状间断出现,近期发作频繁,来我院急诊后出现昏迷,当时血糖2.47mmol/L,静点葡萄糖后患者清醒,为了进一步系统诊治住院.
作者:戴志坚;贺慧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35例确诊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剧烈胸痛为常见首发表现,并且超声、螺旋CT两种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诊断.结论:提高对AD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体格检查,及时行有效辅助检查,对A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作者:牛君义;武慧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赤峰市医院2005~2009年入院及门诊患者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提供重要的信息.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根据美国NCCLS标准化临床实验室2005版本判定标准.用WHO NT5.3软件分析耐药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存在逐年增高的趋势,且ICU病房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区.结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在结合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的同时应考虑该菌的耐药机制,密切监测耐药谱变化.
作者:王秀珍;王东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回顾分析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方法:分析1997~2009年老年组102例及非老年组98例心肌梗死的机械并发症.结果:老年组乳头肌功能失调(PMD)占22.5%,高于非老年组的16.3% (P<0.01),室壁瘤(VA)8.8%,高于非老年组的3.1%(P<0.01);老年组发生心脏破裂(CR)占5.9%;非老年组CR占3.1%,两组C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老年组MIMC的影响因素:无Q波心肌梗死PMD 15例,占65.2%,大于有Q波心肌梗死中所占34.8%(P<0.01).在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脏破裂.结论: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与年龄和梗死部位密切相关.
作者:高晓慧;吴玲祥;贺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固定义齿修复中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的效果.方法:对92例患者166颗基牙行冠桥修复,分别采用单线排龈法和双线排龈法.排龈后取印模,灌注模型,观察基牙肩台与游离龈之间是否有肉眼可分辨的界限;是否出血;印模边缘是否清晰.结果:双线排龈组A级成功率88.88% ~ 92.22%;单线排龈组A级成功率72.37%~78.95%.结论:双线排龈法操作简便,出血少,易于暴露清晰的牙体边缘线,可以作为一种主要的排龈方法.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与Bcl- 2/bax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 - 7721、Hep - G2及正常肝细胞,采用RT - 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urvivin及Bcl-2/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肝癌细胞中有Survivin基因表达,且在SMMC - 7721比在Hep - G2表达更明显,而在正常肝细胞中Survivin基因表达不明显;Survivin高表达的细胞,Bcl -2也增高.RT - PCR法显示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肝癌细胞中增加.结论:Survivin基因与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及Hep - G2有关,与肝癌细胞的分型相关,由此推断,Survivin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宝金才;刘俊彪;刘彦恒;李军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本组136例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结果:136例患者均获较好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黄延春;吴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因素,加深对类风湿关节炎并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10年8月共125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肺功能检查等,分析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中并发肺间质纤维化18例,经过适当的治疗,病情一般能够控制,有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Ⅰ型呼吸衰竭.结论:呼吸系统疾患出现在关节炎之后,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作者:辛克弘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癌基因CyclinD1、抑癌基因p53与结肠癌发展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测定80例结肠癌、50例结肠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80例结肠正常黏膜组织.结果:CyclinD1 在正常结肠组织中无表达,在结肠不典型增生组织阳性率为20%,在结肠癌组织中为40.16%.p53在正常结肠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6.25%,结肠不典型增生组织为92%,在结肠癌组织中为47.54% (P<0.05).CyclinD1与p53呈负相关(P<0.05).结论:CyclinD1的高表达、p53的低表达在结肠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有可能成为研究结肠癌发展的有用指标.
作者:谭福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与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标准随机抽取120例分成两组,采用WHO生存质量测试简表(WHOQOL2BRE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BPRS于出院时、出院后4、6个月,护理人员每月作1次患者随访评定量表测评,时间为8个月.结果:生存质量评定结果显示,生存质量提高1倍,社会功能缺陷与bprs评定均比对照组分别高出50%和30%.结论:强化心理护理与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预后生活质量提高的效果明显.
作者:刘文波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