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粉梅
目的:探讨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50例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患者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中及术后护理到位,临床效果好.结论:对脑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郭万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作持续状态的抢救与护理.方法:通过对30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持续状态患者采用改善呼吸,及时使用平喘药,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哮喘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行之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是哮喘持续状态患者获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范广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应用碘伏液和嘎木珠尔粉对黏膜炎护理的效果对比,总结出更有效的儿童白血病化疗后黏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接受化疗的78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进行碘伏液护理黏膜炎疗效观察,同时以传统方法蒙药-嘎木珠尔粉护理作为对照组.结果:碘伏液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8.9%、52.8%;嘎木珠尔粉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3.8%、43.9%;碘伏液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与嘎木球尔粉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伏液对儿童白血病行化疗后黏膜炎的护理疗效肯定,方便见效快,明显优于嘎木珠尔粉治疗法.
作者:贾崇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用于3个月~6岁患儿腹部及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2例患儿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Ⅰ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骶管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的变化程度以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与麻醉前相比SBP和DBP、HR显著升高(P<0.01),呼吸频率(R)显著增快,而Ⅱ组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相比,Ⅱ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短,术中及术后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辅助小儿骶管麻醉用于小儿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更稳定,术后清醒快,其临床效果优于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是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一种理想麻醉.
作者:周琪;孙义;张析哲;宋雅莉;曹亚丽;刘亚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患者,应用替吉奥胶囊40 mg/m<'2>,每12 h口服1次,连服2周后休息1周;奥沙利铂135 mg/m<'2>,静脉滴注,持续2~4 h,21 d为1周期.结果:全组21例患者CRl例,PR10例,总有效率5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1个月.中位生存期(OS)11.6个月.1年生存率39.8%.毒副反应以Ⅰ~Ⅱ度为主,无Ⅳ度毒副反应.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率高,毒副反应低,患者耐受性好,均能顺利完成化疗.
作者:钱海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PKRP)行前列腺切除106例,监测、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3个月复查的有关指标,对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5~108)min;切除前列腺组织生13~84 g,平均(60±25)g.输血1例.无电切综合征、直肠穿孔、膀胱穿孔、闭孔神经反射等症发生.术后尿道外口狭窄4例,短期尿失禁3例,附睾炎2例.术后3个月,大尿流率(Qmax)由术前的(8.6±3.2)rnl/s上升至(23.6±5.3)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的(22.9±1.6)下降为(5.6±1.8);生活质量评分(QoL)由术前的(4.1±0.9)下降为(1.0±0.4);剩余尿量(RUv)由术前的(108.5±7.6)ml减少至(13.1±5.3)m1,4项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手术方法.
作者:曹有军;邓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护士进行心理干预与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对150名护士进行应对方式问卷、意志力自我测试、一般自我效能量表、静脉穿刺成功率[3]测试后,在常规心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心理状况评定结果,给予系统的心理行为干预.6个月后重复以上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静脉穿刺结果测评前护士不进行静脉穿刺的强化及培训).结果:进行心理干预后150名护士的意志力、自信心、应对方式、静脉穿刺成功率均较干预前提高且意志力、自信心和应对方式方面的得分与静脉穿刺成功率呈正相关性.结论:对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一个可行的方法及途径.
作者:孙丽琴;刘国亭;郝秀莲;蔡露;尚巧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严重烧伤休克期静脉注射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可行性.方法: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镇痛组(CAT),给予杜冷丁加盐酸异丙嗪镇痛,对照组静脉注射小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各31例.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休克期各项指标变化.结果:PCIA组较CAT镇痛效果好,对呼吸及循环系统抑制轻微,患者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严重烧伤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结论: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治疗过程中应用PCIA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俊;李传吉;吴少军;邓兴旺;张龙;金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6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加用NIPPV治疗,进行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及临床症状及体征等监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6例临床患者NIPPV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效果可靠.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作用迅速,操作方便,副作用少,疗效肯定.
作者:张利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方法:68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观察统计各项指标.结果:68例全部治愈.无胆漏、腹腔出血、结石残留、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熟练掌握内镜及腔镜微创技术,把握好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适应证,该法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万智恒;白庆阳;俞丽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心脏和血管是高血压病理生理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高血压引起左室重构,导致左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早期无创性评估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功能,对于及早预防和逆转心脏重构、防止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近发展起来的速度向量成像(welocity vectorimaging,VVI)技术是研究心肌力学、分析局部心功能的新技术.本文就VVI技术对高血压患者心肌力学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镜检胞内G<'->双球菌阴性,胞外阳性的男性尿道分泌物淋球菌培养阳性率.方法:选择18~55岁男性,曾有不洁性生活史后3~7 d出现尿痛、尿急且尿道口有大量分泌物,自己口服抗生素症状减轻,但仍有分泌物的患者,尿道分泌物染色镜检白细胞在10~20/HP.胞内G<'->双球菌阴性,胞外G<'->双球菌阳性的标本,患者停药4~7 d后进行淋球菌培养.结果:127例检出淋球菌68例(53%).结论:当遇到涂片染色镜检胞内G<'->双球菌阴性,胞外G<'->双球菌阳性的标本,应进一步做淋球菌培养,不具备培养条件者,如果有不洁性生活史,临床症状典型,且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不能因为胞内找不到G<'->双球菌排除淋球菌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苏春霞;王凌;王耀荣;王云华;张爱先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根据年龄特点制定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旨在减轻患者的痛苦,维持或者提高个体生活质量.方法:将1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34岁)78例;中年组(35~59岁)52例;老年组(60岁以上)16例.分析各年龄段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症状自评差异显著.结论:对不同年龄组胸腰椎骨折患者心理分析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既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又可以塑造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露;王秀;郝秀莲;张海峰;张宝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特征性认知功能损害,极其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脑白质疏松作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预测因子的价值.方法:选择LA患者50例为A组,并按Aharon-Ptretz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组;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B组;选择头颅CT正常老年人50例为C组.全部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①A、B、C 3组间,除命名得分在C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MoCA总分、各分项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注意力、延迟回忆在A组表现尤为突出,与B组和C组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时间与地点定向力损害也较明显;②在LA分级分组研究中,0~1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正常,2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0~1级相比,除记忆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与0~1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1级相比较,记忆、语言、注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4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1级相比较,记忆、语言、注意、视空间执行能力、定向力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2级相比较,记忆、语言、注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3级相比较,除记忆、语言、注意外,视空间执行能力、定向力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MoCA总分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意力、延迟回忆可能是LA早期的特征性认知功能损害;脑白质疏松作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预测因子有一定的价值;LA分级与认知功能损害呈正相关,LA分级越高,认知功能损害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广度上越严重.
作者:冀旭东;刘玉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存活心肌的检测,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受试者60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3组各20例.试验前安静状态下分别记录患者心率(HR)、血压(BP)、心电图(ECG)、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图像,然后以5μg/(kg·min)、10μg/(kg·min)的速度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Dob)各5 min,重新记录2DE图像,于2周后回放,用目测法半定量分析图像.结果:AMI、OMI、UA 3组患者,存活心肌检出率分别为50.7%、51.4%、69.8%.UA组患者存活心肌检出率高于其余两组(P<0.05).Dob10μg/(kg·min)滴注后心率、收缩压较前升高,但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用药时对比,Dob输注后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存活心肌的评估是可行的,且方便、安全,无创.对于UA患者,其存活心肌检出率偏高.
作者:任志亮;杨丽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提高行跨主动脉的食管中上段癌的切除率,降低手术风险,简化手术步骤.方法:对20例局部晚期的食管中段癌患者实施经右胸单一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结果:全组病人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意外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右胸单切口手术治疗食管中段癌适合局部晚期跨主动脉的食管癌,尤其是老年高龄及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
作者:高旭东;靳智勇;康世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损伤控制原则正在逐步进入到创伤骨科领域,近年来损伤控制骨科理念(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的提出是创伤救治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在危重创伤病人的救治中已经呈现出显著优势并得到关注.本文就损伤控制骨科理念在创伤骨科领域中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作者:巴音额古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对艾滋病的研究,发现男男性接触者已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三大核心人群之一.由于该人群受到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其具有特殊性,为该人群的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本文通过对男男性接触者人群流行病学特征、艾滋病流行趋势进行概述,充分了解男男性接触者的分布情况、性行为特征、艾滋病流行情况以及干预情况.希望能为今后男男性接触者的研究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以控制该人群疫情的发展.
作者:迟富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患者的整形外科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10年我科收治的14例神经纤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部切除9例,大部切除2例,扩大切除3例.其中3例原位缝合,2例皮片移植,5例瘤体表面皮片、超薄皮瓣回植,2例邻近皮瓣转移,2例扩张皮瓣转移.获随访12例(1~5年),1例术后复发,2例行第二次手术,1例先后行3次手术,终效果良好.结论:神经纤维瘤采用整形外科方法切除及修复创面具有切除较彻底、修复塑形好的优点.
作者:张学成;孟凡军;赵振德;赵月荣;于光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拇、手指部分缺损伤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患者对患指外形要求的不断提高,游离趾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2005年以来,我院采用拇甲皮瓣及趾甲皮瓣修复拇手指缺损1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大公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