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物理因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刘小玫

关键词:物理疗法, 风湿性关节炎
摘要: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我科采用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和单纯的红外线治疗共158例,并进行分组对照,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超短波治疗突发性耳聋机理探讨

    为探讨超短波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机理,采用国产五官用超短波治疗机,小园形电报双耳对置,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检查电测听、内皮素含量.结果突发性耳聋好转率为71.9%,治疗前内皮素含量为63.18±7.56,治疗后为47.13±9.53.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短波对突聋患者的治疗作用与其调节内耳血管内皮素释放有关.

    作者:吴并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高功率密度毫米波照射人舌鳞癌细胞的电镜观察

    目的 研究高功率密度毫米波对人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提供高功率密度毫米波抗瘤生物效应依据.方法 采用高功率密度(400 mW/cm2,H组)或低功率密度(9 mW/cm2,L组)毫米波照射人舌鳞癌细胞20 min(S组)或45 min(L组)后培养24 h,行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结果 观察发现肿瘤细胞表面微绒毛粘连、融合、脱落、顶端膨大、细胞膜裂孔、凹陷、线粒体变性、胞浆内大量空泡、核固缩;改变严重程度依HL、HS、LL、LS组递降.结论 高功率密度毫米波可造成肿瘤细胞明显的超微结构改变,其程度比低功率密度毫米波明显.

    作者:王中和;唐友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的改变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仪(IOS)动态观察32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第1,3,5,10天呼吸功能的改变,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患者肺容积和通气功能明显下降,总气道阻力增加,但中心气道阻力和肺弹性阻力无明显改变.结论 腹部手术后呼吸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同时也存在因小气道阻力增加所致的阻塞性通气功能异常.

    作者:张伟;蒋永新;曹俊;戴晓敏;楼旭军;鲍鲁红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急性乳腺炎15例

    急性乳腺炎15例,表现为乳汁排出不畅,乳房内出现硬结,有明显搏动性疼痛与压痛,伴有寒战;发热,表面皮肤颜色不变或略带红色,病程长者一周,短者三天.

    作者:赵霞;张桂兰;王丽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髌骨软骨软化症的超微病理变化

    软骨是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它的可动关节面由透明软骨构成,对保护膝关节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髌骨位置表浅,膝关节经常受伸屈挤压、载荷摩擦大,且髌骨中心血供较差,所以髌骨的关节软骨面随年龄增长可出现退行性改变,甚至可导致骨赘形成或骨关节炎,临床称之为髌骨软骨软化症.有关软组织的超微结构及实验性的髌关节炎退变研究已有相应报道[1-6],但对人类髌骨软骨软化症超微病理特征则鲜见报道.现结合临床进行了此项研究并报道如下.

    作者:武惠珍;扈文海;刘贵生;赵玉珍;雷建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恒定磁场联合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 观察恒定磁场诱导下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体外对恶性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Walker-256细胞分为阿霉素磁性微球联合磁场组,阿霉素磁性微球组及阿霉素组三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改良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剂量,3H-TdR掺入法检测各组抑制率.结果 阿霉素磁性微球组与游离阿霉素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剂量相似(P>0.05),联合磁场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约降低一半(P<0.01),两种检测方法的药敏试验相符率达84.19%,细胞形态出现显著变化.结论 阿霉素磁性蛋自微球与游离阿霉素对恶性肿瘤细胞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联合恒定磁场可增强其抑瘤效应.

    作者:陶凯雄;陈道达;方德炎;田源;吴在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表情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穴位电针刺激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表情肌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压榨伤后,电针刺激翳风、颧塚、地仓、颊车、四白、阳白、合谷穴,每天30min,2周为1疗程.经1、2、3疗程治疗后,在电生理学及病理形态学证实穴位电针刺激能促进面神经再生基础上,应用原位杂交及RT-PCR技术检测针刺组及对照组表情肌组织中NGF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动物的表情肌组织中,NGFmRNA表达高峰在神经损伤后第六周;神经损伤后第三周(第一疗程)、第六周(第二疗程)、第九周(第三疗程),原位杂交和RT-PCR都显示针刺组N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面神经再生过程中,穴位电针刺激能明显增强表情肌组织中NGF的表达;穴位电针刺激促进面神经再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可能与表情肌组织中NGF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牙祖蒙;王建华;李忠禹;谭颖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利用Emax和maxEav评价溶栓治疗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的缺血性心脏病.目前认为,溶栓治疗可换救濒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然而,在众多的无创心功指标中,如每搏量、射血分数等均受负荷、心率等因素的影响,不能特异反映在体心室和心肌收缩力,因此,如何测得在体心室和心肌收缩力对评价溶栓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国外大量导管资料表明,大弹性模量Emax是左室收缩末期应力-应变关系线的斜率,它不受心率和负荷的影响,是反映体心室收缩力的特异指标.

    作者:赵翠萍;周跃发;傅世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干扰电、超声叠加中频电疗治愈下肢巨大血肿1例

    患者男性,20岁,因外伤(挤压伤)致左小腿巨大血肿形成5 d就诊.检:左小腿中上段外侧可触及12 cm× 8 cm×4 cm大小包块,无波动感,边界清楚,触痛明显.表皮有破损.X片示未见骨折.诊断左小腿外伤性血肿形成.治疗先采用干扰电疗(机器为北京产DG-2型动态干扰电疗机),差频选择90~100 Hz,50~100 Hz,各10 min.剂量为感觉阈一耐受量.每日1次,2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为10 d.两个疗程后血肿已明显缩小,为6 cm×4 cm×1 cm大小,质韧,触痛不明显,但行走及下肢用力时无力、疼痛.

    作者:吴秀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影响的流式细胞分析

    微波是一种非电离辐射,已在各种技术装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被列为造成环境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研究发现,睾丸对微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微波辐射可对生精上皮结构造成损伤,本研究目的是利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微波辐射对小鼠睾丸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微波对睾丸的辐射效应.

    作者:刘卫;邵新玺;杨会锁;王常有;鲁佩旭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是造成手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原因.手术的成功与否并不意味着功能的完全恢复,手术后的功能康复治疗不仅能使患者进行一般的日常生活而且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从事一定的社会工作,意义非常重要.近两年,我科对部分手外伤所致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曲朝英;莎达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选择1995年1月~1998年10月在我院的脑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肺部感染、伴有热T:38℃以上,肺部可闻湿性啫音,血象升高,胸片示:点片状阴影的病历共92例,青霉素过敏者除外,将其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对照组(以下简称B组),A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37~88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者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合并肺部感染1例,大面积脑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26例.B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61岁.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肺部感染2例,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23例.

    作者:刘兰英;刘培茹;王彦敏;王卫华;李桂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治疗量超声波对心肌组织和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治疗剂量超声波辐射心脏对心肌组织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800 kHz脉冲式超声波1.5 W/cm2或2.5 W/cm2 30 min单次或10次辐射兔心脏,同时监测心率、心电图、股动脉血压.辐射后取心肌组织作光镜、电镜检查.结果 超声波辐射时心率增快,收缩期血压增高,但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电镜下见心肌局部糖原颗粒增多,线粒体轻度增生,未见其它异常改变.结论 治疗剂量超声波辐射兔心脏不引起明显心血管功能性反应,亦无明显辐射性心肌损伤.

    作者:于富军;卫亚利;成继民;齐书英;丁庆华;刘晓云;江泓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介绍

    原发性骨质疏松(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一种发病率、致痛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在老年病中其危害性仅次于中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POP是伴随增龄老化而出现的疾病.从国内文献看,内科治疗并不尽如人意.国外研究表明:运动疗法能促进性激素分泌和钙吸收、增加骨皮质血流量,运动应力负荷是骨矿化的必备条件、能阻止骨量丢失,增加骨密度,故此,我们根据国外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将POP的运动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作者:熊素芳;何成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昏迷患者P300电位的改变

    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is,ERP)检测技术可在无创条件下检测出与大脑认知活动有关的脑电位变化[1],根据所测的ERP各成份,尤其是内源性成份P300电位,可分析判断人脑信息,被看做是观察大脑功能活动的窗口,是近年来神经电生理研究中一个很活跃的新领域.对那些脑损害严重,意识丧失或不能进行配合检查的患者,试图通过P300电位的改变,进行评估其大脑认知功能受损害程度的可行性具有特殊意义[2].本实验主要是了解昏迷患者事件相关电位中P300电位的改变,以及与睡眠状态中P300电位改变的相关性.

    作者:邓炳海;吴宗耀;侯岷;王汝兰;张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58例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

    目前脑血管意外及各类因素造成的脑部疾病引起的偏瘫日益增多,治疗方法及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使偏瘫患者大可能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提高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我科对58例偏瘫患者采用了综合健康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莎达提;王瑶;刘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后周围神经损害自然修复过程的电生理观察

    目的 观察缓慢牵伸肢体延长后周围神经损伤的自然修复过程及结局.方法 10只日本大耳白兔胫骨延长至40%后再继续观察8周,测试胫后神经刺激脊髓复合感觉诱发电位(CSEP)潜伏期、峰值、面积的变化.结果 肢体延长造成了胫后神经明显的电生理损害,且随着延长幅度的增加而加剧.停止延长后2周,潜伏期的变化恢复约50%.停止延长4周恢复约65%,峰值、面积的变化亦恢复约50%.停止延长8周,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恢复90%以上.结论 缓慢牵伸对周围神经造成的亚临床损害是可逆的,而且这种损伤可在牵伸后8周大部分恢复正常.

    作者:范少地;许建中;李起鸿;吴宗耀;王汝兰;候敏;钟桂午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美国激光医学学会第20届年会简介

    2000年4月5日~2000年4月9日,美国激光医学学会在内华达州的芮呐(Reno)召开了第十九次年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德国、中国、英国、比利时、瑞士、巴西、加拿大、法国、荷兰、挪威、北爱尔兰和沙特阿拉伯等20多个国家的代表300多人.

    作者:刘承宜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40例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由于骨折、烧伤及植皮后孪缩等其他软组织损伤造成的肘关节功能障碍在临床为常见病之一,肘关节功能障碍普遍被认为较难完全恢复,我院近年来采用康复治疗技术收治40例外伤性肘关节功能障碍,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殷秀珍;段芝琴;席宇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音频电疗仪治疗尿潴留60例

    1996年8月至1999年2月在我院分娩和妇科手术患者60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34.7岁,其中分娩后尿潴留40例,妇科手术后尿潴留20例.

    作者:沈石烂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