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萍;宋力
目的:总结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经验,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8例患者的抢救过程.结果:抢救成功36例(94.7%),死亡2例(5.3%).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时,洗胃、导泻,应用解毒药同时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凯权;王金叶;韩毅峰;张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式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8年4月共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7例49肘,进行随访分析.平均随访15个月后用改良Cassebauxn评分系统对其疗效评定.结果:47例中无1例骨不连,术后疗效为优25例,良17例19肘,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结论:关节骨折粉碎程度影响预后.术中解剖复位,减少人为损伤,选择合理、牢固的内固定,术后根据固定情况制定功能康复计划,可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李明东;赵吉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术的重要性.方法:对于182例(190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术患者给予术前术后人性化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患眼护理及健眼护理等.结果:182例(190眼)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结论:人性化护理对于确保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注气术的成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者:王岩;任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粘结技术治疗牙周病所致的牙松动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以来100例牙周病所致牙松动的患者,将粘结技术用于牙周病松牙固定;再行牙周、牙髓联合根治.控制牙周炎症的基础上,利用光敏树脂夹板固定松动牙.结果:通过将松牙复位,与健康牙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新的咀嚼单位.分散、减轻了松动牙所受的力,消除了原发性(牙合)创伤和继发性(牙合)创伤.为牙周组织的修复创造了条件.光敏树脂夹板利用酸蚀-粘结法将树脂和松牙直接固定在一起.结论:粘结技术应用于牙周病的松牙固定,提高了牙齿的保存率.光敏树脂牙周夹板治疗松动牙,较可摘式夹板密合性好,较固定式夹板切割牙体少.操作简便,外形美观.拓宽了牙周病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奥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索HBV母婴阻断的有效方法,降低HBV母婴垂直感染率;评估HBV母婴强化免疫的临床价值;观察HBV母婴强化免疫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178例孕妇按病毒指标不同,分双阳组106例(HBsAg 阳性,HBV DNA阳性)和单阳组72例(HBsAg阳性,HBV DNA阴性),每组随机各设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A组):采用强化免疫阻断法.母体阻断:被动免疫,孕妇于妊娠20周开始注射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HBIG)200IU,共5次.新生儿采用主、被动联合免疫阻断,主动免疫:重组乙肝疫苗1、2、12月龄各10 μg三角肌注射;被动免疫:船IG200 IU,出生后立即三角肌注射.对照组(B组)采用标准免疫阻断法.观察时间12个月.结果:106例双阳性孕妇应用HBIG免疫前后HBV DNA分别为6.72±1.33、5.16±1.07log10/ml(P<0.05)和6.37±1.58、5.92±0.92 log10/ml(P>0.05),双阳、单阳孕妇A、B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分别为28.6%、48.0%(P<0.05)和8.1%、14.3%(P>0.05),慢性感染分别为5.4%、18.0%(P<0.05),和5.4%、8.6%(P>0.05),免疫失败分别为3.6%、16.0%(P<0.05)和2.7%、5.7%(P>0.05),免疫成功分别为96.4%、84.0%(P<0.05)和97.3%和94.3%(P>0.05).不良反应:178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影响母婴健康发育的不良事件.结论:HBV双阳性孕妇,妊娠中晚期进行HBIG注射和新生儿进行双重阻断的强化免疫,对减少胎儿宫内感染率,降低婴儿慢性感染率和免疫失败率均有重要意义.HBV单阳性的孕妇常规免疫即可获得较理想母婴阻断效果,无需强化免疫干预.
作者:陈丽萍;宋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大肠类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8年大肠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9例阑尾类癌是以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经病理确诊后,又作了右半结肠切除;有5例分别位于结肠肝曲、横结肠、降结肠的类癌患者作了右半结肠切除、左半结肠切除或横结肠切除;另3例直肠上端类癌经内镜下局部切除;6例直肠下端类癌经肛门直肠局限部性切除.术后有19例得到随访,2例因肝转移死亡,3例死于其他疾病,其余均存活.结论:大肠类癌术前不易诊断.肿瘤部位、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手术方式的主要依据.
作者:罗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于10例应用带蒂皮瓣修复下领骨缺损患者,给予整体护理.严格做好术前供皮区皮瓣与口腔的准备,术后移植皮瓣观察与护理,做好术后体位、引流管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除1例前臂带蒂皮瓣出现皮瓣下感染,导致口底漏,经过积极换药、肉芽组织生长而行二次修整术外,其余9例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皮瓣成活,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带蒂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孟智坚;王继明;王燕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并发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一期实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的可行性.方法:对同期实行TURBT及TURP的25例膀胱癌并发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诊,4例肿瘤复发,复发的肿瘤均不在原位及前列腺窝.结论:同期行TURBT及TURP安全、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冯旭辉;陈鑫;董超然;吴志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复方氢氧化钙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52颗根尖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根管预备、消毒后,用复方氢氧化钙糊剂进行根尖诱导.定期复查,随访3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复方氢氧化钙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有效率为90.38%.结论:复方氢氧化钙糊剂对根尖诱导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闫艳芬;马占才;孔庆芬;特木尔巴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疗效观察.方法:将104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金片(每次3~4片,3次/d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清洁中段尿培养、肝肾功能、泌尿系B超.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比较,总有效率、显效率、细菌培养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效果肯定,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作次数.
作者:孙丽霞;张宝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优点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6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中5例行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5例急诊手术中2例肿瘤直径小于4 cm,且为外凸型生长行肾周血肿清除、肾肿瘤切除保留.肾单位手术,3例肿瘤较大行肾切除术,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治疗是安全的,手术能否保留肾脏与择期手术指征相同,记者手术并不增加肾切除的机率.
作者:张玉泉;郭志全;扈新;王海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钙分别联合顺铂、草酸铂和紫杉醇3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经病理证实为晚期胃癌的患者63例分别给予顺铂(21例)、草酸铂(23例)、紫杉醇(19例)为主分别联合5-氟尿嘧啶/四氢叶酸钙方案化疗,21 d重复,接受两个化疗周期后进行疗效和毒性评价.结果:顺铂组、草酸铂组和紫杉醇组化疗近期有效率分别为23.8%、34.8%和47.4%.三组的化疗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紫杉醇组和草酸铂组以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炎以及脱发为主,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炎和脱发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组和草酸铂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与顺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毒副反应比顺铂组联合方案严重.
作者:李红;高德荣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评估全民供应碘盐15年来本地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收集近15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含量、居民户盐碘含量等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结果:经食盐加碘干预,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显著下降,近7年已控制在4%以下,尿碘中位数近8年波动在199.4~305.8 μg/L之间,居民户盐含碘量中位数在22.9~42.0 mg/kg之间,碘盐覆盖率已连续12年稳定在98%以上,碘盐的合格率连续4年稳定在96%以上.结论:本地区加碘食盐供应系统正常,质量稳定,防治效果显著.2000年达到国家消除IDD阶段目标.现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消除IDD的目标已连续5年.
作者:刘卫国;周振荣;许凯峰;惠志强;武玉根;赵妙珍;李晨阳;张秋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肤(BNP)质量浓度与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关系.方法:将2006~2008年就诊我科的156例呼吸困难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NP质量浓度.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与正常对照组及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源性呼吸困难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BNP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质量浓度对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有意义.
作者:张永靖;周丽琴;李锦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3例,常规治疗外,治疗组给辛伐他汀10 mg口服,对照组未用他汀类药物.结果:治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明显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冯新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无优势手臂骨密度与血清1,25-(OH)2D3,25-OHD3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定量超声骨量分析系统(QUS)测量82例绝经后妇女无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BMD)以诊断骨质疏松,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ELISA检测骨质疏松组和骨量正常组妇女血清中1,25-(OH)2D3,25-OHD3水平.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组妇女血清1,25-(OH)2D3,25-OHD3含量分别为(26.97±6.78)pg/ml和(34.75±12.62)nmol/L,骨量正常组分别为(34.75±12.62)pg/ml和(42.03±12.63)nmol/L,骨质疏松妇女血清1,25-(OH)2D3、25-OHD3含量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P<0.01).绝经后妇女无优势前臂骨密度与血清1,25-(OH)2D3含量存在明显相关性(r=0.387,P=0.001),25-OHD3含量与前臂骨密度也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1,25-(OH)2D3水平与无优势前臂骨密度明显相关,是绝经后妇女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包玉梅;徐晓娟;赵燕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病因分析和特异性治疗.方法:参考Irwin等的解剖学诊断程序,通过痰或诱导痰查嗜酸细胞计数,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等方法,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类.结果:通过对223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是: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感冒后咳嗽、支气管内膜结核、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胃食道返流综合征;病因确诊率98.7%.结论:感冒后咳嗽,支气管内膜结核也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特异性治疗是确诊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天吉;崔丽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观察6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的疗效及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应用胺碘酮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有效率88.86%;与治疗前比较,QTd显著性缩小(P<0.01).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并使患者QTd缩小,从而预防室颤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作者:刘晓宇;王春燕;王悦喜;阿荣;张迎军;任保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抢救重度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2004年1月~2008年1月抢救的60例重度中毒患者,其中32例常规治疗,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观察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在病人生存率、清醒时间上,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技术抢救重度中毒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杨海平;席文琪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