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组织肉瘤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临床观察

丁力;焦建峰;李珠明;薛瑞珍;刘和平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 体外照射
摘要:目的:探讨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采用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肉瘤26例,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采用高剂量率192 Ir后装机,外照射为60 Co,治疗机.体外照射20~30Gy,后行高剂量率192 I r后装治疗,剂量8~10Gy/f,总剂量24~30Gy.外照射总剂量50~60Gy,组织间插植当日不做外照射.结果:CR 4例,PR 18例,PD 4例.3例在治疗后出现局部复发,4例出现局部放射性溃疡.全组1,2,3年生存率分别是77%、57.6%、46%,其中2例带瘤生存.结论: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配合外照射是软组织肉瘤有效的治疗方法.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坐位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及围术期麻醉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坐位全身麻醉对循环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围麻醉期的管理.方法:50例后颅窝手术病人,采用静脉复合诱导,吸入异氟醚伍用异丙酚维持麻醉,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分别在麻醉前、坐位前、坐位后及术毕平卧位等时间点进行测定.结果:体位改变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P<0.05),术毕平卧位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神经外科病人在坐位全麻手术期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重视围麻醉期的管理.

    作者:丁翠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赖诺普利对高血压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EH)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以及赖诺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为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的1级、2级EH伴LVH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赖诺普利组30例,卡托普利组30例.检测口服赖诺普利或卡托普利前后TGF-β1的含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LVH.样本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赖诺普利较卡托普利降低TGF-β1及改善LVH效果更显著(P<0.05);TGF-β1与LVH有相关性.结论:赖诺普利通过降低TGF-β1逆转LVH.

    作者:吴云;赵兴胜;贺利平;闫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Survivin与喉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Survivin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逐渐引起各学科的关注.本文就survivin结构、功能及其与喉癌诊断、治疗、预后的新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师冬娜;李玲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39)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自2005年2月~2006年2月用吉非替尼250mg,每日口服,治疗失去手术机会及放化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2例.结果:32例患者均可评价,获得CR2例(6.25%),PR5例(15.63%),有效患者共7例(21.88%);SD15例(46.88%),其中持续时间≥24周者14例;故临床获益率为65.63%[(2+5+14)/32];PD10例(31.2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皮疹15例(46.88%),恶心8例(25%),腹泻7例(21.88%),皮肤干燥4例(12.5%),乏力2例(6.25%),其它如发热、口腔溃疡及关节痛等副反应发生率均<5%.实验室指标未发现异常.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毒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翠英;杨宏;陈彦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MRI表,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分段诊刮病理学证实的33例子宫内膜癌MRI征象,对其中29例行手术治疗,将术前MRI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的表现:子宫增大,子宫内膜弥漫性不规则增厚,T1WI呈低信号,T2WI为相对高信号,有强化,侵犯肌层时,则T2WI上子宫肌层信号增高,结合带中断,显示不清.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性93.94%,总的准确率72.41%,Ia期子宫内膜癌诊断准确率50%.结论:MRI能多方位显示子宫内膜癌瘤灶及侵犯范围和深度,明显优于其他影像检查方法,但对Ia期病例的诊断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作者:丰佳萌;袁慧书;李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干部转移瘤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干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4月~2006年10月期间治疗的脑干部转移瘤患者45例,临床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予60Go或直线加速器放射疗法行全脑常规放疗;研究组23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干部转移瘤,较全脑常规放疗治疗脑干部转移瘤准确、安全、疗效好.

    作者:朱俊香;李珠明;焦建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肌电图在森林脑炎病人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森林脑炎病人瘫痪肌肉的肌电图改变及肌电图异常与肌肉瘫痪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25例森林脑炎病人的临床及肌电图资料.结果:25例病人共有81块肌肉瘫痪,其中66块时限延长,呈神经原性损害,7块时限缩短,为肌原性损害的表现,5块运动单元电位正常,3块未引出波形.无瘫痪的肌肉肌电图异常率为32.2%,其中肌电图正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为8.42%;肌电图异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为58.82%.结论:森林脑炎病人肌肉瘫痪原因为神经原性损害,肌电图异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与肌电图正常者肌肉瘫痪出现率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张晓光;韩淑祯;王晶;倪中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完善的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病人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40例采用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观察两组病人焦虑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病人焦虑、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临床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王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几丁糖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157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几丁糖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疗效.方法:对我科157例腹部手术关闭腹腔前拭涂几丁糖至手术创面及周围腹腔内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肛门排气<48h145例(92.4%),>72h者12例(7.6%);全组病人术后均随访6个月未发现临床肠粘连症状及体征.结论:几丁糖是一种较理想的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的生物材料.

    作者:邢国良;谭诗成;鲁刚;陈刚;张冬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桥本甲状腺炎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学的变化

    桥本甲状腺炎(又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近年发病率明显增高.HT患者就诊时可以表现甲亢、甲减或甲功正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作者:王云峰;魏枫;薛晔霞;乔宏伟;霍晓静;王津京;苏秀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目的: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观察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与结果:75例符合入选条件的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口服单方替米沙坦胶囊4周,如果治疗效果不满意,再口服复方替米沙坦片8周观察替米沙坦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单方和复方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有效率分别为21.3%(16/75)和93.2%(55/59).所有服药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复方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有明显的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王悦喜;张迎军;袁托亚;于赛华;王春燕;孟庆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69例报告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由Smith-peterson教授于1937年用于临床以来,已有近70年历史,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手术技术和骨水泥技术的改进,假体设计的日臻完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解除了患者髋关节疼痛,改善了髋关节功能,是一种技术日趋完善、疗效显著的手术方法[1].

    作者:许润才;刘玉鹏;丁国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颅内星形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rCBV值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4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星形细胞瘤,均在常规MR扫描后,进行PWI成像扫描.获得PW伪彩图,利用分析软件包Function-Tool计算rCBV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1例)rCBV值为4.04±1.75(1.98~8.31).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20例)rCBV值为1.64±0.90(0.23~3.58).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对星形细胞瘤的术前分级及对术后复发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牛广明;高阳;韩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眶壁上颌窦填充术在眶壁爆裂性骨折整复术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上颌窦填充术在眶壁爆裂性骨折整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9例在眶壁爆裂性骨折整复术中应用上颌窦填充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眶内下壁骨折,2例眶内下外壁骨,.在上颌窦填充术的协助下,眼球内陷(两眼球突出度相差≥4mm),手术后治疗效果4例治愈,4例轻度内陷(2~4mm),1例无明显改善.复视3例治愈,5例症状好转,1例无效.结论:上颌窦填充术在眶壁多发骨折整复术中对矫正因眶壁骨折而造成的眼球内陷及消除复视有确切疗效.

    作者:张铁红;朱秀辉;杨丽霞;赵颖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视神经挫伤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视神经挫伤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由于挫伤较重所致的视神经损伤病历进行治疗,包括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结果:90%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例视神经萎缩.结论:对视神经挫伤的病人要严格掌握临床佳治疗时机,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均可达到治愈,但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手段之一.

    作者:佟艳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纤颤的治疗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纤颤的预防效果、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4~2005年9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对照组30例予常规药物,试验组90例合用小剂量胺碘酮.结果:小剂量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毒副作用发生率均很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预防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能明显降低术后心室率,减少心房纤颤发生率,延迟发作,缩短持续时间,促进心房纤颤转复,同时改善心功能.尤其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肌梗死及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作者:尹婷;邹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痛风及脑血管病一例

    患者男性,42岁.因反复多关节肿痛3年,渐加重伴活动受限入院.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房颤合并依赖性预激综合征

    患者男性,58岁.发作性心慌多年,近来时有心慌、心悸,伴头晕发生而来院就诊.主诉每次发作心悸头晕持续时间不等,数10min~数小时,有时自行缓解,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40/90mmHg,心界不大,未闻杂音.

    作者:崔丽芳;傲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术的配合及护理

    阴道镜是妇科下生殖疾病的一种重要检验查手段,近四五十年来被国内外广泛应用.阴道镜下有针对性的活检术,对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瑞清;刘湘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髓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27例髓母细胞瘤中,位于小脑蚓部18例,小脑半球4例,第四脑室5例.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20例,呈不规则形7例.发生囊变18例,钙化或出血各2例.MRI扫描呈长T1或等T1、长或混杂T2信号.结论:MRI对髓母细胞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臧国军;宋段;王锐;解明;吴冠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