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苹;曹志得
目的:探讨病理状态新生儿血清唾液酸(sialic acids, SIA)水平及其与胎龄和日龄的关系。方法将因病理状态住院的新生儿(987例)分早产儿(238例)和足月儿(743例)两组,每组又根据日龄分24 h以内、25 h~7 d和大于7 d亚组,SIA测定采用神经氨酸苷酶法。结果早产儿各亚组血清SIA水平显著低于足月儿相应亚组( P<0.05);早产儿≤24h亚组血清SIA水平显著低于25 h~7 d亚组(t=4.70,P<0.01);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中≤24 h亚组血清SIA水平均显著低于25 h~7 d亚组或>7 d亚组。结论本组新生儿血清唾液酸水平与日龄相关联,早产儿血清唾液酸水平低于足月儿组。
作者:阮莉莉;华春珍;方妍彤;王晓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系数倍率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含量。方法头孢噻肟和舒巴坦标准溶液在200~400 nm紫外区进行波长扫描,确定头孢噻肟和舒巴坦的大吸收波长235 nm和258 nm为测定波长,并选择适当的测定波长对和确定K值。以0.1 mol/L NaOH为空白溶剂,利用系数倍率法测定头孢噻肟钠和舒巴坦钠的含量。结果头孢噻肟在4~1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ΔA=0.01956C+0.00461(r=0.9998),精密度试验RSD=0.52%,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1.4%;舒巴坦在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ΔA=0.06566C+0.00425(r=0.9998),精密度试验RSD=0.33%,平均回收率为103.0%,RSD=1.4%;稳定性试验显示结果在2.5小时内稳定。结论系数倍率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含量的快速测定。
作者:王文天;邢旺兴;金乐红;唐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分析28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B超介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 B超介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疗效显著,术后辅之以病情监测、抗生素治疗、引流、疼痛、高热、饮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金永英;洪莉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mia ,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者各78例,进行Hcy检测。结果脑梗死组青年患者、中老年患者的Hcy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脑梗死组中老年患者Hcy与青年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对照组中老年人的Hcy与青年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组男性患者Hcy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男性Hcy与女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Hcy中重度增高组男性与轻度增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y轻度增高组与中重度增高组男性、颈动脉不均质回声斑块及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与Hcy呈正相关。对于脑卒中高危患者伴有高Hcy血症,应加强监测Hcy,防止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张木兰;章可谓;陈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首次剂量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 H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HMD患儿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首剂量采用100 mg/kg,观察组首剂量采用200 mg/kg,根据患儿病情改善情况,可间隔12 h给药100 mg/kg,但总剂量不超过400 mg/kg/d。所有患儿在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均配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需接受第2剂、第3剂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情况及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12h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胸片X线HMD分级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转归、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机械通气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接受第2剂、第3剂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治疗后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胸片X线HMD分级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HMD患儿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时,首次大剂量(200 mg/kg)效果优于首次小剂量(100 mg/kg)。
作者:邓秀睿;陈清;瞿尔力;袁建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总结经支气管镜确诊的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31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28例青年肺癌患者出现咳嗽症状,占90.32%;6例出现骨转移,占19.35%,3例出现肝及骨转移,占9.68%,1例为多饮多尿,占3.23%,3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占9.68%。在31例青年肺癌患者中,腺癌10例,小细胞肺癌12例,腺鳞癌1例,鳞癌5例,大细胞肺癌1例,不明确类型1例;22例有吸烟史,占70.97%,提示吸烟为青年患者发生肺癌的危险因素。初次就诊时,青年肺癌总误诊率为51.6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爱军;黄军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总结中国爱国卫生运动和血吸虫病防治的历史经验,提出我国可从服务中心、融入社区、参照国外经验(美国、日本)和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出发,应对慢性病的挑战。
作者:梁浩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依沙吖啶注射液配合米非司酮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妊娠14~27周的中期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口服,观察两组产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产程结束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产后1d复查B超,根据两组产妇胎儿与胎盘排出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用药后宫颈成熟度采用Bishop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宫缩开始时间、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引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Bishop评分为(8.72±2.05)分,对照组为(5.12±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沙吖啶注射液配合米非司酮片终止中期妊娠,可缩短胎儿及胎盘的排出时间,完全引产率高,而且引产后出血量少。
作者:包智慧;龚晓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并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2 ml普米令克舒经鼻雾化吸入。在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慧;陈小红;周胜;马小慧;张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9月间58名锐器伤医务人员记录档案,了解三级甲等中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发生暴露原因,为制定职业暴露相关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金小兰;徐玉燕;黄香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选取多种组织染色前进行水煮修复后再染色,寻找一种减轻HE切片中组织收缩的方法,提高HE切片质量。水煮修复能有效改善因组织处理不好造成的组织收缩,且操作简单,容易在HE切片制作中得到推广。
作者:汤海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肽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 Sham组),失血性休克+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 Ringer's lactate , RL组),失血性休克+C肽复苏组( C肽组)。实验结束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arrow perioxidase ,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 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 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B )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肺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相比,C肽组和RL组肺组织MPO活性、血浆IL-1、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C肽组较RL组则明显下降(P<0.01);C肽组与RL组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较Sham组增加(P<0.01),C肽组较RL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C肽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轻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张宇;苏君梅;陈维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脑性眩晕伴焦虑的原因及其抗焦虑治疗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开始,对三家医院收治的小脑性眩晕伴焦虑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常规治疗+氟哌塞顿美利曲辛联合度洛西汀抗焦虑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在入院时及治疗2、4、8周末给予眩晕量表和哈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眩晕量表及HAMA量表评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2周末、4周末和8周末眩晕量表及HAMA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均P<0.05)。对照组8周末时眩晕量表评分较4周末时反而上升,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小脑性眩晕伴焦虑患者,积极进行抗焦虑治疗有益于改善患者焦虑及眩晕症状。
作者:范爱月;汤义平;黄连军;虞丹;邵爱民;吴相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分析35例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准确评估病情,做好放松护理,积极控制术前、术后血糖,可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注意疼痛、切口、造瘘口、内出血等的预防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楼均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在大型脊柱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对62例大型脊柱手术患者在麻醉中实施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比较术前、术后血常规变化并记录降压前即刻(T0)、降压5 min(T1)、降压30 min(T2)、降压1 h(T3)及术毕(T4)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率(HR)变化。结果术后无输血、免疫异常反应及感染发生;62例患者失血量、异体输血量为(1350±854)ml、(520±214)ml;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血PH值及钠离子( Na+)、钾离子( 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T1~T4时段MAP低于T0时(P<0.05);T1、T2时段HR较T0时减慢(P<0.05),其余时段HR、CVP与T0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应用于大型脊柱手术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
作者:罗苹;曹志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通过分析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方法。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前心理护理,术中灌洗护理,术后疼痛护理及并发症预防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培养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
作者:印小燕;王爱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细针穿刺细胞学(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FNAC)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可疑乳腺癌患者72例,将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同超声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评价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行乳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72例可疑乳腺癌患者中,FNAC诊断为乳腺癌54例,直接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均为乳腺癌,假阳性率为0.00%(0/72),假阴性率为4.17%(3/72),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00%(15/15)和94.74%(54/57),总准确率95.83(69/72);与超声检查比较,FNAC检查在假阳性率和特异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假阴性率明显低于超声检查(χ2=4.143,P<0.05),FNAC检查的敏感性和总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FNAC检查具有安全快速、经济方便、敏感性和准确率高等特点,可为乳腺癌患者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朱才秀;王海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行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3年内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0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前者采用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者采用硬膜外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术后麻醉反应、下地时间、下床正常生活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麻醉反应、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下地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下床正常生活时间及复发率等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均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可靠,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治疗适宜的麻醉方式之一。
作者:潘锋;陈勇;骆晓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优化护理流程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12月的369例患者采用优化护理流程抢救,将护理效果与201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376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优化组抢救成功率、医生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1);优化组平均接诊、分诊评估、心电监护、静脉采血、静脉用药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抢救,可增强护理工作的科学性、条理性,提高抢救效率。
作者:琚江美;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扩张型心肌病是婴幼儿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一例以蛋白尿和浮肿为首发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金宇婷;王晓芳;华春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