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雅俊
目的:了解中国2008-2012年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中国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对流行病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39种,累计发病3412.25万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08.95/10万;5年间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01);年发病率居于前5位的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结论近五年来,中国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
作者:刘婷婕;袁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有效改进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护理效果,文章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责任制医护小组护理,结果发现责任医护小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虞雅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喂养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1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混合喂养的方式达到早期足量喂养,对照组单纯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大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产妇首次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胎粪排出时间、大便转黄时间上均较对照组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妇泌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喂养尽早达到足量喂养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不影响产妇泌乳。
作者:罗菁;周薇;金海华;王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的关系。方法运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27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整体水平和情绪枯竭、身心疲惫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均P<0.05),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单位认同、对象认同、社会认同和教龄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影响。
作者:叶书兰;孙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口服治疗小儿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儿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通窍鼻炎颗粒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VAS评分,治疗第4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患儿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咀嚼片联合通窍鼻炎颗粒口服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作者:陈德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产时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和唾液酸水平。方法根据Apager评分将出生2 h内的121例新生儿分窒息组(48例)和对照组(73例),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和唾液酸水平。结果窒息组心肌酶谱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窒息租和对照组血清唾液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研究总体中早产儿血清唾液酸水平(26.0±5.0 mg/dL)显著低于足月儿(29.7±9.2 mg/dL,t=2.26,P=0.029)。结论产时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非窒息新生儿,但血清唾液酸水平与窒息无明显相关,早产儿血清唾液酸处低水平。
作者:朱银燕;华春珍;夏卫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回顾性分析在社区治疗的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恢复过程中的价值。结果显示,必要时予以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恢复。
作者:姚志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运用6S活动的常用方法,定期对护理质量、病区整体环境、护患满意度进行评估考核,探讨6S管理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6S管理美化了病区环境,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患满意度。
作者:周兴平;屈伟娇;方仙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掌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为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0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其一般情况,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调查对象对合理膳食的知晓率高,为61.13%;对自我监测方法的知晓率低,为46.2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总体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作者:岑燕;雷雪贞;张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对照组加匹多莫德口服2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经储雾罐吸入,观察比较治疗后3个月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及2年内哮喘的发生率。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免疫功能显著提高(P<0.01),2年内哮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χ2=5.23,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王善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ree 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reeβ-hCG)与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的测定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38639名孕妇临床资料,均采用半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AFP、Free-βhCG水平,通过wallac软件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 Down syndrom,DS)、爱德华综合征( Edwards syndrom,ES)、神经管缺陷( Neural tube defects,NTD)的风险,并随访分析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38639名孕妇中完成回访33559例(86.85%),高风险共994例(2.96%);产前诊断及追踪随访发现高风险异常44例(4.43%),低风险异常304例,假阴性率为0.93%。结论孕中期母血Freeβ-hCG、AFP检测,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孕产史有利于发现高风险孕妇,结合产前诊断可提高胎儿异常检出率。
作者:陈宝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08例(130眼)泪道阻塞患者中采用泪道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治疗的62例(78眼)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泪道置管的46例(52眼)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拔管时统计疗效;术后6、12、18个月时观察复发率。结果患者拔管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13,P<0.05);在术后6、12、18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疗效好、不影响外观。
作者:杨立善;李正义;华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64岁的农村已婚妇女子宫颈癌筛查资料,了解该区农村已婚妇女子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加大子宫颈癌的筛查力度,尽早检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病人群,以控制子宫颈癌患病率。
作者:陆春波;陈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男大学生艾滋病(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多元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方法以前期调查研究为基础,在全校范围开展干预活动涉及网络教育、专家讲座、艾滋病知识进寝室、现场宣讲和同伴教育大赛等内容。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本次干预对男大学生艾滋病和男性同性恋部分知识知晓率提升和态度改变显著(P<0.05)。干预前有70.4%的人认为HIV可通过共用牙刷或剃须刀传播,干预后有81.2%的人同意这一观点。干预前有54.7%的人认为同性恋不是一种病,干预后有66.4%的人同意这一看法。结论在大学生中,尤其重点针对男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多元参与式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提升和改善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作者:支骏;何平;崔宏杰;金喜;阮晓倩;姚益天;张幸;黄仙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及分娩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根据分娩方式,将713例足月产初产妇分为阴道顺产组(237例)、试产后剖宫产组(238例)以及选择性剖宫产组(238例),检测盆底肌力、疲劳度以及阴道压力等,并评估其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 POP-Q)分期法来了解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SUI)以及盆腔脏器脱垂( POP)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筛查出盆底肌力<4级或发生POP或SUI症状的患者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肌力和POP-Q分期及肌电压、尿失禁程度改变情况,并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713例产妇中,210例(29.5%)盆底I类肌纤维肌力表现正常,236例(33.1%) II类肌纤维肌力表现正常;518例(72.7%)阴道压力表现正常;377例(52.9%)盆底I类肌纤维疲劳度正常,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60例患者治疗后, SUI和POP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均P<0.01)。结论妊娠和分娩会引起患者盆底肌力和阴道肌力下降,增加患者肌肉疲劳度和产后POP及SUI。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蔡江美;寿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通过回顾分析18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医疗不良事件的构成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为加强老年痴呆患者医疗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数据和指导依据。
作者:邱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肢体麻木为神经损伤的常见临床表现,常见于痹证、中风等病证,颈椎病变、腰椎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疾病中,也有单纯以麻木为主证的患者。临床上采用针灸疗法肢体麻木,是国内外公认的绿色疗法。文章对肢体麻木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黄萍萍;廖军;郑佳璇;张乐;谢巧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对13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预防及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因素众多,避免感染的重点在于有效预防,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采用积极的手术清创去除补片是促进创口愈合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屠敏民;杨志新;谢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围产期高危因素及蓝光联合鲁米那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NHB围产期发病原因;并将1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84例单纯进行蓝光照射,B组84例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加用鲁米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胎儿宫内窘迫( r=1.47)、母亲患妊高症(r=1.09)、异常分娩(r=1.02)是NHB围产期独立危险因素;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每天胆红素下降值高于A组(P<0.05)。结论 NHB的围产危险因素复杂,临床应重视围产保健及预防;蓝光联合鲁米那治疗NHB疗效显著,可加速黄疸消退,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韩桂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对本院50例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其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认知情况。护生对护理安全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及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清晰,实习医院要强化护生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出现事故差错。
作者:王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