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吴捍卫
文章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其足部护理行为和足部皮肤以及血供情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作者:曾春萍;林海艳;庄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孕前3月(至少1月)至孕早期3月服用小剂量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81例产妇(包括<20周因出生缺陷而终止妊娠者)临床资料,其中服用过叶酸的625例为观察组,未服用过叶酸的556例为对照组,对出生缺陷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组共发生出生缺陷31例,其中观察组5例(0.80%),对照组26例(4.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χ2=17.30,P<0.05);两组共发生神经管畸形6例,均发生在对照组,发生率为1.08%,显著高于观察组(χ2=4.81,P<0.05)。结论孕前3月(至少1月)至孕早期3月服用小剂量叶酸能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尤其是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作者:项云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NHB)围产期高危因素及蓝光联合鲁米那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NHB围产期发病原因;并将16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84例单纯进行蓝光照射,B组84例在蓝光照射基础上加用鲁米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胎儿宫内窘迫( r=1.47)、母亲患妊高症(r=1.09)、异常分娩(r=1.02)是NHB围产期独立危险因素;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每天胆红素下降值高于A组(P<0.05)。结论 NHB的围产危险因素复杂,临床应重视围产保健及预防;蓝光联合鲁米那治疗NHB疗效显著,可加速黄疸消退,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韩桂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运用6S活动的常用方法,定期对护理质量、病区整体环境、护患满意度进行评估考核,探讨6S管理在骨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6S管理美化了病区环境,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患满意度。
作者:周兴平;屈伟娇;方仙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联合乳酸杆菌活性制剂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VV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妊娠期VVC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克霉唑联合乳酸杆菌活性制剂治疗,对照组单用克霉唑治疗,观察治疗结束后1周的临床疗效和1个月、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9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1个月、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17%、6.52%;对照组分别为15.38%、25.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克霉唑联合乳酸杆菌活性制剂治疗妊娠期VVC效果与单用克霉唑无明显差异,但在预防复发方面占明显优势。
作者:张丽娟;宁玉梅;朱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回顾性分析胎膜早破伴或不伴新生儿感染的孕妇临床资料,比较伴或不伴新生儿感染的孕妇在胎膜破裂时间、孕周、分娩方式、胎盘病理,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等方面的差异。加强孕妇各项指标监测,综合判断感染征兆,适当延长孕周,及时终止妊娠,以防止胎膜早破伴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正;王鑫;陈文殊;冯泽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围产期情绪管理对孕产妇抑郁情绪和分娩结局的的影响,为围产期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0例初产妇给予1个月的围产期情绪管理干预,比较产前1周、产后1周的病人健康问卷-9评分( PHQ-9)、各产程持续时间和妊娠结局。结果产后1周初产妇的PHQ-9评分为(5.62±1.34),显著低于产前1周(P <0.05);80例初产妇中顺产65例(81.25%),无一例产妇及围生儿死亡,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为(9.3±0.2)分;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52.84±6.74) min。结论通过围产期情绪管理干预可以显著减轻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有助于减少剖宫产和第二产程。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肢体麻木为神经损伤的常见临床表现,常见于痹证、中风等病证,颈椎病变、腰椎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等疾病中,也有单纯以麻木为主证的患者。临床上采用针灸疗法肢体麻木,是国内外公认的绿色疗法。文章对肢体麻木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黄萍萍;廖军;郑佳璇;张乐;谢巧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通过回顾分析18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医疗不良事件的构成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为加强老年痴呆患者医疗不良事件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数据和指导依据。
作者:邱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及分娩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同时观察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方法根据分娩方式,将713例足月产初产妇分为阴道顺产组(237例)、试产后剖宫产组(238例)以及选择性剖宫产组(238例),检测盆底肌力、疲劳度以及阴道压力等,并评估其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 POP-Q)分期法来了解产妇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 SUI)以及盆腔脏器脱垂( POP)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筛查出盆底肌力<4级或发生POP或SUI症状的患者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比较和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肌力和POP-Q分期及肌电压、尿失禁程度改变情况,并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713例产妇中,210例(29.5%)盆底I类肌纤维肌力表现正常,236例(33.1%) II类肌纤维肌力表现正常;518例(72.7%)阴道压力表现正常;377例(52.9%)盆底I类肌纤维疲劳度正常,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60例患者治疗后, SUI和POP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均P<0.01)。结论妊娠和分娩会引起患者盆底肌力和阴道肌力下降,增加患者肌肉疲劳度和产后POP及SUI。采用盆底肌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蔡江美;寿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16排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对应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的62例肠梗阻患者的CT表现与临床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6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中,CT显示的肠梗阻的部位与临床结果对照符合率为93.55%,病因诊断对照符合率为80.65%;病因诊断主要为:粘连性的肠梗阻26例;肠道内的占位性病变21例;肠扭转、肠套叠9例;腹股沟疝5例;肠系膜血管栓塞1例。结论16排螺旋CT临床诊断急性肠梗阻准确率高、定位准确、病因诊断明确。
作者:蒋念东;余新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产科护理模式,文章对80例初产妇实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母婴床旁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王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实施中的临床疗效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8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应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产妇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对比分析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程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5.12%,疼痛程度为0级314例(76.59%),对照组0级38例(9.27%),2组0级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178,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及分娩顺产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而胎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症状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缓解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达到无痛分娩目的。
作者:毛小英;王群丽;严洪亮;徐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08例(130眼)泪道阻塞患者中采用泪道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治疗的62例(78眼)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泪道置管的46例(52眼)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拔管时统计疗效;术后6、12、18个月时观察复发率。结果患者拔管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13,P<0.05);在术后6、12、18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d: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操作简便、创伤较小、疗效好、不影响外观。
作者:杨立善;李正义;华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早期喂养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12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混合喂养的方式达到早期足量喂养,对照组单纯母乳喂养,比较两组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大便转黄时间、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以及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产妇首次泌乳时间。结果观察组在胎粪排出时间、大便转黄时间上均较对照组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妇泌乳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喂养尽早达到足量喂养能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不影响产妇泌乳。
作者:罗菁;周薇;金海华;王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放射增敏剂鱼藤素对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以5×104/mL密度接种到细胞培养板中,加入8个不同浓度鱼藤素干预48 h后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在加入1×10-6 mol/L鱼藤素后6个时间点上测定细胞增殖活力。1×10-8 mol/L鱼藤素干预48 h,测定上清液中NO水平。结果5×104/mL BV-2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第48 h达到细胞生长曲线的峰值。在0~1×10-5 mol/L剂量范围内,1×10-6、1×10-5 mol/L鱼藤素干预48 h后BV-2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降低;1×10-6 mol/L鱼藤素加入后第24、48、72 h等3个时间点上BV-2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1×10-8 mol/L鱼藤素干预48 h后BV-2细胞上清液NO水平提高。结论鱼藤素在一定的浓度时激活小胶质细胞,更高浓度时将导致小胶质细胞损伤甚至死亡。
作者:熊中奎;郎娟;朱胜裕;王思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文章对本院50例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其对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认知情况。护生对护理安全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及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认识清晰,实习医院要强化护生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出现事故差错。
作者:王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性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出血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循症护理模式,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48 h内病死率为5.7%(2/35),并发症发生率为25.7%(9/35),BI指数为(69.27±1.76)分,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24±1.27)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循症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脑出血性昏迷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减少病死率及促进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利丹;徐仁蓓;郑云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Free 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Freeβ-hCG)与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的测定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38639名孕妇临床资料,均采用半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AFP、Free-βhCG水平,通过wallac软件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 Down syndrom,DS)、爱德华综合征( Edwards syndrom,ES)、神经管缺陷( Neural tube defects,NTD)的风险,并随访分析产前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结果38639名孕妇中完成回访33559例(86.85%),高风险共994例(2.96%);产前诊断及追踪随访发现高风险异常44例(4.43%),低风险异常304例,假阴性率为0.93%。结论孕中期母血Freeβ-hCG、AFP检测,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孕产史有利于发现高风险孕妇,结合产前诊断可提高胎儿异常检出率。
作者:陈宝妫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掌握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为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0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其一般情况,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调查对象对合理膳食的知晓率高,为61.13%;对自我监测方法的知晓率低,为46.2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总体对疾病和起搏器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较低。
作者:岑燕;雷雪贞;张蔚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