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研究

金凤琴;云丽霞;钱志敏;张桂荣

关键词:水平合并垂直斜视, 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方法:在临床中对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随意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即第一期手术矫正垂直斜度,7d后再做水平斜度矫正,分两次手术完成.另一组为观察组,通过水平肌肉止端移位能使眼球上、下移位的原则,在做水平斜视同时将水平肌肉止端移位,达到一次性手术不仅能解决水平斜视,同时也矫正垂直斜视度.结果:两组手术后临床观察眼位,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平斜度不超过35度,合并垂直斜度不超过5度的患者,可以通过一次性手术达到治愈效果.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80例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的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后采取不同的拔针方法,对皮肤瘀血的影响.方法:观察80例静脉输液患者,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方法,观察患者皮肤拔针后局部皮肤瘀血等情况.结果:经观察证明,采用胶布固定肢体抬高法明显降低穿刺局部皮肤的瘀血.结论:静脉输液后拔针时用棉签胶布自然固定,同时抬高肢体法比输液后拔针时棉签按压法效果好.

    作者:康嵘;李四昭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手术主导眼矫正内斜术后继发性外斜视

    正常或低AC/A型内斜视,多选择主斜眼手术.对于术后继发性外斜视者多见,多为儿童全麻下眼位无法观察及术前设计量有偏差导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美容要求也逐渐提高.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提出预防、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选择672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出现不良反应的23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做过敏试验时出现恶心3例,造影时出现恶心12例,伴呕吐4例,荨麻疹5例,气喘、心慌4例.有1例做过敏实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造影时先出现恶心,3h后出现荨麻疹.结论:荧光素钠进入人体内,不被机体吸收,不参与机体代谢,易排除大部分经肾脏随小便排出,其余经肝脏排除.但有关荧光素钠注射时的不良反应也累有报道.本组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均为轻中度不良反应.

    作者:温晓鸥;张燕;佟艳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手术治疗角膜溃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汤23例(25眼,均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长期不愈者),术后随访3~26个月.其中23眼治愈,21眼视力提高.结果:25眼中,21眼治愈,2眼复发.均未见羊膜移植排斥反应.结论:羊膜移植是治疗角膜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白刚;张贵森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视网膜脱离术后再脱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再脱离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32例患者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巩膜环扎外加压术联合激光封孔术或玻璃体切割手术、剥膜、视网膜切开取视网膜下机化膜及增殖条索、松解僵硬的视网膜、利用眼内填充物促使视网膜复位、定期取出硅油等术式观察治疗结果.结果:32例再手术者全部解剖复位,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选择硅油注入术者,取油后3例再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或常规术后引起玻璃体增殖膜是引起再脱离的主要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是促使视网膜复位的有效方法,为增进患者的视力,减少致盲率,对视网膜脱离术后再脱离应认真对待,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作者:吉久华;张小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虹膜睫状体炎一家系调查

    目的:通过一家系虹睫炎的治疗及动态观察了解虹睫炎是否与家族史、遗传病史有关.方法:对13例(26眼)进行动态观察,其中3例(6眼)在门诊进行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散瞳、结膜下注射及全身应用抗生素、激素治疗2周.结果:对3例虹睫炎患者通过治疗,除1例陈旧性虹睫炎患者症状轻度缓解外,其余2例患者用药后明显好转.结论:对早期发现的虹睫炎患者及时给予散瞳及抗炎治疗,并对其家族史及遗传病史进行详细调查,能高效、快速地降低虹睫炎患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前房出血患者的护理

    前房出血是眼外伤中常见的症状,我科自2000~2003年共收治前房出血病人85例,在护理过程中我们根据前房出血的特点,采用整体护理、心理护理与卫生宣教相结合的方法,使治疗能顺利进行,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如何正确滴用眼药水

    眼药水是治疗眼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节约用药,掌握正确的滴用眼药水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作者:白春燕;徐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门诊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临床体会

    目的:阐述在门诊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体会.方法:对63例(70眼)门诊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3~0.5者20眼,占28.6%,0.6~0.9者40眼,占57.1%,1.0以上者10眼,占14.3%.结论:该手术具有术后效果好、恢复快、视力稳定等优点,可以在有条件的医院施行门诊手术.

    作者:严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目的:探讨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48眼的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显微镜下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的术式彻底根治.结果:术后角膜上皮1~3d修复,无巩膜缺血、坏死,保留的球结膜愈合良好,5例较正常球结膜略增厚,1眼有肉芽组织增生,经切除后治愈,2眼有角膜云翳全部病人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对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保留球结膜、逆行切除联合巩膜烧灼的术式,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彻底切除结膜下增生的炎性纤维,减少炎症反应,人为的加宽角巩膜缘,保留完整的内眦部结膜,术后表面光滑活动佳,彻底消除复发根源.

    作者:娜仁;孙刚;孙忠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V型斜视的两种术式探讨

    目的: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直肌附着点移位或下斜肌部分切除两种术式治疗V型斜视.结果:对于斜肌有明显亢进征象的行斜肌切除效果明显.结论:伴有斜肌亢进者,行斜肌部分切除手术效果好,但对无明显斜肌亢进的可行直肌止端移位.

    作者:贺冬梅;康润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Purtscher视网膜病变一例

    患者,刘某,男,58岁.因头部、胸部外伤后6h伴意识不清,收入我院胸外科.入院诊断:①失血性休克;②胸部闭合伤,多发肋骨骨折;③轻型颅脑损伤.人院治疗3d后意识清,并自诉双眼视物不清.

    作者:崔凯;其其格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医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13例

    麻痹性斜视,中医称风牵偏视.临床表现多突然偏斜,眼珠转动受限,一视为二的临床特征.

    作者:刘远峰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手术方法.方法:在临床中对水平斜视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随意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即第一期手术矫正垂直斜度,7d后再做水平斜度矫正,分两次手术完成.另一组为观察组,通过水平肌肉止端移位能使眼球上、下移位的原则,在做水平斜视同时将水平肌肉止端移位,达到一次性手术不仅能解决水平斜视,同时也矫正垂直斜视度.结果:两组手术后临床观察眼位,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平斜度不超过35度,合并垂直斜度不超过5度的患者,可以通过一次性手术达到治愈效果.

    作者:金凤琴;云丽霞;钱志敏;张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上肢无脉症的眼部表现一例

    上肢无脉症是一种缩窄性大动脉炎,是因头部、臂部动脉受累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闭塞性炎症,其眼部表现较为少见.本院遇到1例,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郭保安;吴强;吉久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ALport综合征一例

    患者达楞太,男,26岁.鄂尔多斯市人,毛纺工人.自幼双眼视力尚可,6年前无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下降.2年前曾到我院就诊,视力右眼0.5、左眼0.3,双眼晶体呈锥形,左眼晶体前囊下混浊,诊断为双眼晶体发育不良、双眼近视散光.给予配镜,视力有所提高.

    作者:樊蕾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右眼爆竹炸伤致眼内异物7年一例

    患者,男,22岁.因发现右眼内异物1d于2003年8月2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眼部检查:视力(裸眼)右眼0.3,左眼0.6,右眼球结膜鼻侧局限性混合充血,角膜瞳孔缘10点位可见斜行条状白斑,长约6mm,角膜后kp(-),前房稍深,房水清,前房下方6~7点位可见白色矩形似金属样异物,可移动,无粘连,约5mm×5mm,嵌于前房型人工晶体下袢下缘,虹膜颞上方11点位可见虹膜周切口,瞳孔呈不规则圆形.

    作者:李欣;罗立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斯皮仁诺胶囊治疗儿童面部花斑癣14例

    2001年5~9月我们遇到14例儿童面部花斑癣患者,给予斯皮仁诺胶囊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新荣;乌日娜;邵椒青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透明质酸钠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53例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形成前房,维持眼压,分离虹膜前粘连,保护眼内组织.结果:术后43例无虹膜前粘连,瞳孔圆;6例轻度虹膜前粘连,瞳孔欠圆;4例瞳孔不同程度变形,部分虹膜缺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角膜裂伤缝合术中使用透明质酸钠有助于形成前房,保护眼内组织,分离虹膜嵌顿,利于缝合,对于外伤眼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云丽娜;格日勒图;高伟;韩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蜱传播病原体感染所致眼部神经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探讨

    目的:探讨森林脑炎病毒致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将19例森林脑炎病人眼部表现者,经眼部专科检查、肌电图检测及免疫荧光技术血清学测定明确诊断,给予大剂量抗病毒、抗生素药物及免疫血清治疗,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辅助治疗.结果:19例病人在1~6个月恢复与好转,肌电图检测波值正常.结论:森林脑炎病毒主要侵害眼神经及肌肉,经上述方法治疗,效果可靠.

    作者:佟艳秋;刘玲;赵全良;温晓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