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静;叶玉平;陈晨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在护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医疗纠纷事件明显较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欠缺、风险预防意识薄弱、工作马虎未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服务意识差、病情观察不全面、药物使用不正确是导致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管理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汉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定期技术培训在口腔科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医院口腔科的6名医生,组织开展定期技术培训.在培训前后,由带教老师进行评分,记录比较培训前后的诊疗水平、常规医疗知识水平和消毒及感染预防水平.结果:培训后,医生的诊疗水平包括明确诊断能力、诊疗规范程度、诊疗熟练程度和新技术仪器应用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常规医疗知识水平,包括急救处理能力、药品过敏诊疗能力和基本药物用法掌握程度均明显提高(P<0.05);消毒及感染预防水平,包括诊疗时评估患者健康程度、医疗设备及时消毒、医疗废物妥善处理的比例均比培训前提高.结论:通过定期技术培训,医生的诊疗水平、常规医疗知识水平和消毒及感染预防水平均提高,对口腔科诊疗具有积极意义.其中诊疗规范及熟练程度、急救处理和药物过敏处理能力仍有待提高,新技术、仪器应用能力仍普遍较低,小部分医生未能规范执行消毒及感染预防操作.建议在培训中进一步加强新技术、仪器的培训力度,对培训后提高程度较低的医生可进行补充培训.
作者:缪屹;殷洪飞;姚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玉环县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实施情况,为宫颈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玉环县宫颈癌筛查系统数据,分析宫颈癌登记表,对玉环县适龄妇女宫颈癌进行筛查.结果:检查目标任务42500人,实际检查44692人.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83.1%,达到目标要求.宫颈癌筛查项目包括常规妇科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所有人员均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阳性结果1372人,占3.07%;1278人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1056人进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检查结果CINⅠ级420人,CINⅡ级177人,CINⅢ级25人,宫颈癌36人.阴道镜检查比例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比例都显著高于规定要求(P<0.05).结论:2011~2014年玉环县适龄女性宫颈癌筛查工作开展顺利,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较低,应加大宣传教育,采用更科学的诊断方式,提高检出率.
作者:赵素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总结分析泌尿外科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进而采取护理对策,减少院内感染发生.方法:以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98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相关资料,回顾分析出现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护理对策.结果:980例患者中,共有46例患者感染,所占比例为4.69%.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结论:泌尿外科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在实际临床护理中应重视无菌操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规范化的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姚兆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析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的方法及其对提高医院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5年6月,在医院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下的护理服务,将期间急诊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4年3月~2014年6月急诊科未实施创新服务前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结论:针对急诊科实施创新服务理念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芝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对供应室作业标准在供应室环节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制定作业标准,成立质控管理小组,严格工作流程,针对各环节中出现的不完善行为及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学习,并不断整改.结果:对护理缺陷管理实施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实施后在发放物品、器械洗涤、物品包装、高压灭菌、灭菌物品管理等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实施后临床科室的总满意率为90.00%,明显高于实施前临床科室总满意率的53.33%(P<0.05).结论:在供应室环节质量控制管理中,采用供应室作业标准能够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或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可以及时控制、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施伟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科室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2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65.55±4.71)分,高于对照组的(56.76±5.31)分(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使健康教育细致化、具体化、时间化,增强了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和责任感,规范了健康教育行为和理念,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还能提高患者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叶俏慧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80例眼科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教育的对照组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正确滴眼法、眼球按摩法、自我检测眼压等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眼科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度及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度.
作者:黄春霞;蔡敏英;何秀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了解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2016年住院患者感染现患率和易感因素,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分别在2015年、2016年特定日期对该院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分析易感因素.结果:2015~2016年调查人数分别为769例和806例,共157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64%和3.23%.两次调查显示,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ICU科、血液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呼吸科等.两年共调查54例医院感染病例,检出病原菌33株,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检出18株;病原微生物主要为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部位集中在下呼吸道.两年调查的日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6.81%和38.71%.调查发现,年龄、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使用、抗菌药物联用、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口或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和曾经ICU住院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应针对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和高发感染部位加强干预,尽可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冯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结合传统教学在《康复疾病诊断学》中的效果评价.方法:以2014年康复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统一理论授课.病例分析课观察组采取P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病例分析法.课程结束时进行理论考试和SP患者分站考试,按比例合成期末综合成绩.考试后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两组理论考试和SP分站技能成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P分站技能考核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对学生的影响,基础知识掌握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重难点知识掌握度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模式结合传统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康复疾病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作者:顼志兵;宋丽;李琦;顾巍峰;奚希相;姚玉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作者从嘉兴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谈起,“嘉兴中医院”微信公众号应用、诊间结算“零排队”就诊流程、“一条龙”自助服务,解决看病繁,特别是缓解“三长两短”(挂号、候诊、拿药时间长,看病、检查时间短)的问题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居民的就医体验,提高居民就医满意度.
作者:戈家英;费琴仙;宋建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普外科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0例.观察组实施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为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0%(P<0.05).结论:普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在控制预防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肖娟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高校利用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实现各民族的文化交融.文章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古尔邦节”活动为例,提出高校要加大建设力度,完善节日体系;扩大参与群体,促进交往交流;挖掘文化因素,深化节日功能内涵;促进多元文化交融,赋予节日时代精神.
作者:柳逸青;关琳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师承教育是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师承教育在当今中医人才培养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和具有独特优势.文章对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师承现状、特色经验、发展思路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同类项目的开展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刘晓倩;刘梅;黄琨;霍旭东;周春宇;丁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管理在ICU患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杭州市中医院150名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标识管理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在院期间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发现,对照组患者在ICU病房治疗期间发生护理差错事件13例次,观察组患者在ICU病房治疗期间发生护理差错事件4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病房应用标识化管理效果显效,可有效控制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高丽;朱佳清;戴菲菲;陈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晚期肿瘤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并保障其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宁波鄞州人民医院32例晚期肿瘤放化疗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里状况及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晚期肿瘤患者,在实验后的心里焦虑和抑郁程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晚期肿瘤放疗患者中有较优良的效果,能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况、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赵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文章指出医学院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开展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自主学习的方法,即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准确,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提供保障.
作者:吴鸿;雷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中引入分组护理的措施和价值.方法: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分组分管病床,实施表格式护理样文书书写,后比较分组护理前后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选取医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36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则选择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分组护理.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两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并且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药品完好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等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分组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钱爱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导乐运用于产房护理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产房毕业实习的护生100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50人和观察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观察组采用导乐实习带教,比较两组带教后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与操作考核优秀比分别为84.00%和86.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良好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导乐带教方式,对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可提高实习带教教学质量.
作者:曾婉婷;徐萌艳;胡小黎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