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医院党委抓住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襄阳市“五强创示范”这一契机,积极摸索创新党建新模式“一二三四”支部工作法,提高了医院党建工作的效果.
作者:吕海燕;孙梦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儿童哮喘诊治与认知情况,为加强基层儿科医师的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某地区10家医院的儿科医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哮喘病防治知识培训情况,以及对儿童哮喘检查、转归、吸入疗法和疗程等的认知情况.结果:共调查120人,65.83%的人接受或参加过培训;认为儿童哮喘需检查肺功能和过敏原者分别为92人和102人;诊断儿童哮喘后(除急诊或重症外)会选用多的药物依次为吸入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分别占95.83%、67.50%和58.33%;58.22%的医师认为要掌握吸入疗法.结论:现阶段基层医院的儿科医师对儿童哮喘的认知程度远未达到客观标准,应进一步强调专业培训,搞好儿童哮喘防治工作.
作者:童江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究在普外科中加强感染控制及护理质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概率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普外科住院患者为调查主体,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普外科住院患者67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择同期普外科住院患者67例为观察组,予以加强感染控制及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加强感染控制及护理质量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概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仅能进一步保证患者的安全,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晓丽;徐美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创伤骨科无痛病房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金华市中医医院创伤骨科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将临床路径应用到患者疼痛护理中.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到无痛病房患者的疼痛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姚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医院文化水平是医院整体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医院的经营管理强调人的素质对医院运行的重要作用,泰州市中医院把塑造职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作为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注重宣传引领,强化宣传教育,构建医院宣传思想文化体系培育医院精神,增强医院的生命力、凝聚力、感染力、创造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营造生机与活力.
作者:孙晓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案例教学法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时安排和授课内容的需要,精选特定的案例,组织学生在课堂开展讨论.授课过程中,将理论与案例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更系统地理解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逻辑思维方法.《内经选读》原文详于法理,略于方药,以往教学方式大多以灌输式讲授为主,难以引起学生兴趣.我们教学中导入临床病案,对促进教学效果、加强理论与临床的联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高小玲;邵雷;崔姗姗;李艳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递进式实验教学在针灸推拿学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更好地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技能过硬的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方法:在传统针灸推拿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注重《推拿功法学》《推拿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的递进性、连贯性、反复性,将推拿功法练习、画经点穴、刺法灸法操作、针灸病案模拟、临床针灸实操贯穿到本科生5年学习之中.结果:加强了针灸推拿学专业技能教学的连贯性,规范了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操作技术及考核标准,组织编写出版了《针灸技能实训》《针灸实训教材》,加强了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连续性,形成了被动指导与主动练习相结合的递进式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结论:基于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五年连贯式的不间断渗透,对培养高素质实用针灸推拿学专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于冬冬;杨旭光;高希言;任珊;周艳丽;马巧琳;华金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对三级甲等中医院女护士进行中医五脏相音的调查分析,了解女护士五音分布情况.方法:选择300名三级甲等中医院女护士,使用知己闻音辨识评估仪,分析其脏腑经络功能状况,观察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女护士的五音分布差异.结果:发角音多,内外科组护士五音分布有一定差异(P<0.05).年轻组中羽音较多(P<0.05),年长组较年轻组角音多(P<0.05).结论:女护士五音分布中多的是发角音,且随年龄增长发角音的人增多,其次为徵音、羽音、商音,少为宫音.
作者:李嫣;晏程远;程卫珍;陈家俊;段瑞娟;胡浩宇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作者从嘉兴市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谈起,“嘉兴中医院”微信公众号应用、诊间结算“零排队”就诊流程、“一条龙”自助服务,解决看病繁,特别是缓解“三长两短”(挂号、候诊、拿药时间长,看病、检查时间短)的问题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居民的就医体验,提高居民就医满意度.
作者:戈家英;费琴仙;宋建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对晚期肿瘤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的护理措施和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经病理学确诊为晚期肿瘤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抑郁自评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饮食、睡眠、精神状态、治疗配合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情志护理的方法,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各种负性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作者:江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运用综合指数法统计分析和评价医院的综合效益.方法:将医院2012~2016年期间的人力情况、医疗服务数量、医疗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应数据进行指数化,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综合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2012~2016年综合指数逐年提高,符合医院发展规划.结论:通过加强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措施,可为患者提供“廉”“捷”“便”的医疗服务.
作者:秦舒能 刊期: 2017年第21期
《药物设计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文章探讨了如何加强学生对《药物设计学》课程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作者:温红;汪维鹏;胡延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评估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风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发生职业感染.方法: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作者对口腔科医护人员进行交流访谈和观察,了解口腔科专科特点,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及途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欠缺和防护水平较低,应重视职业防护培训,全面提高诊疗过程中的自我防护能力.结论:采取改进口腔科环境布局、健全防护制度和工作流程、配备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与监督考核等系列干预措施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即采取改进措施后一周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0例,而改进前一周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6例,六步洗手的正确性从56%提升至100%,依从性从45%提升至82%,有效降低了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保障了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作者:应方方;同俏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不断推进,对现阶段住院医师培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岗前培训相关制度,优化住院医师岗前培训内容,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强化培训过程管理等建议,为完善新形势下住院医师岗前培训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毛福娟;郑建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揭示影响甘肃基层居民中医药服务认可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我国基层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基层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可受年龄、教育程度、性别和病种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基层中医药发展滞后现象非常严重.结论:只有加快基层中医药技术人才的培养、规范中药价格、改善地方医保报销政策、加大中医药报销力度,才能从根本上加快基层中医药发展进度,提高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可度.
作者:徐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眼科会诊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5年9月始以“提高眼科会诊工作质量”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程序进行现场调研,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品管工具,进行问题解析与临床真因验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并落实.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会诊患者的满意度由改善前的84.80%提升至改善后的96.10%,实施前后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活动后圈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综合素质评分均较活动前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提升了患者满意度,优化了眼科会诊工作流程,提高了圈员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圈员的综合素质,对工作质量的提高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作者:郭丽丽;马瑶;王静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骨科病房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构建与成效.方法:选取医院骨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258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9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医院骨科临床常用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骨科病房构建和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竺芸;夏晶晶;陈华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普外科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0例.观察组实施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率为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0%(P<0.05).结论:普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在控制预防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肖娟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8~12月未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13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6年1~5月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的130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一级及以上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也明显高于照组(P<0.05),即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7.6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8%,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优化护理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国珍;蔡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