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要安睡多做操

陈典典

关键词:
摘要:应对失眠,除了心理调节,还应该多锻炼,做身体操练。因为人体进行运动时,处于肌肉和关节部位的神经感受器将冲动信息传导至中枢神经,使其与运动有关的皮质部分兴奋,而使与思维等有关的皮质部分得到间接的抑制和休息。这种现象有助于调整中枢神经的活动状态,使全身器官在中枢神经的领导下,更好地相互配合进行。因此,有人认为从多种意义上讲,肌肉的体操实际上就是神经系统的体操,它有助于锻炼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这种积极的休息能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产生愉快情绪,从而使失眠症状减轻。可见,失眠患者除了要保护性休息外,还应该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使神经系统能逐步地恢复对周围环境和学习工作的适应能力,恢复曾经拥有的正常睡眠生活。故笔者体会要安睡,多做操。
养生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同名茶与酒趣闻经常有

    饮茶和喝酒,已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事。酒逢知己千杯少,一盏清茶也醉人。已故的著名老作家艾煊先生就曾在文章中写道,茶和酒是千岁老友,但两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是豪爽、勇猛、讲义气的汉子,一个是文静、宽厚、重情谊的书生。你可知道,这对千岁老友也有同名的趣闻。沱茶与沱酒。沱茶是一种经过蒸压而成的碗臼式圆块状茶,形似窝窝头。沱茶依原料不同有绿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用绿茶作原料的沱茶有云南沱茶和重庆沱茶,它们属于绿茶类的茶;用普洱散茶作原料蒸压成的沱茶是云南普洱沱茶,则属于黑茶类的茶。沱茶的重量规格分100克、250克、500克三种。现存人们大胆创新,生产出小沱茶,如糯米香沱茶,每个重约7克、七彩云南小金沱系列产品迷你型颗粒用金箔纸包装,每个小沱茶只有3克重,既彰显时尚又便于携带、冲泡。沱酒是四川省射洪县沱牌曲酒的简称。射洪在唐朝时有“春酒”,到了明朝又有了“谢酒”,清朝时可谓“射洪春酒美,谢酒称佳酿”。民国时期,射洪已酿造出具有“春酒寒绿谢酒醇,浓香清冽”的曲酒,由于引龙澄山沱泉水为酿酒用水,当地人取“沱泉酿美酒,牌名誉千秋”之意,将此曲酒命名为“沱牌曲酒”。沱酒甘爽、醇厚、绵软,属浓香型大曲酒,酒度有38度和54度。

    作者:程柱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薏苡明珠--成语药谈之五

    成语“薏苡明珠”源出《后汉书·马援传》:“初,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方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马援生前喜食薏苡,这本是平常之事,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平常之事在他死后却造出如此大的一场风波来,差点弄得他家破人亡。把发现当罪过、把草药当珠宝,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后世不少作品中皆以此为惊、为叹、为奇、为鉴,演变出“薏苡明珠”、“明珠薏苡”、“薏苡冤”、“薏苡谤”、“薏苡谗”、“遭薏苡”、“薏苡之嫌”等多种说法,并广为引用:“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朱彝尊)、“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贝琼)、“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胡曾)、“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陈子昂)、“侏儒饱笑东方朔,薏苡谗忧马伏坡”(白居易)、“巧语屡曾遭薏苡,瘦辞聊复托芎”(苏东坡)。在文人们的炒作下,普通的薏苡真的成了药中的明珠了!文人中也有受薏苡之益者,辛稼轩就是其中之一。据张师正《倦游录》载:辛稼轩曾忽患疝疾,形大如杯、重坠疼痛。有一道长教他一法,即以薏苡与黄土共炒,然后水煮为膏服之。果然效果不凡,只服用了几次,疝核就消了。他又把此法传给患有此病的程沙,亦有同样的效果。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养生忌伤感

    伤感,是老年人中很普遍的情绪。造成老年人伤感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怀旧人老恋旧事,喜欢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生活中有的老年人总喜欢拿过去和今天比,而且大多数情况是拿过去的好处和今天的不足比,因此,越比对往昔的怀恋之情越重,甚至对今天的一切都看不惯。过多地沉湎于对往事的回忆,失落感越发加重,天长日久,性格也会随之变得孤僻。

    作者:竹剑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人养神治身五则

    中医学认为,神是人身之主宰,统领五脏六腑。有神则生,无神则死,神弱者病,守神者健。在养生益寿方面,中医把培养良好的精神状态来促进健康,称作养神治身。中医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七种,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太过即能伤身,《黄帝内经》具体描述为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生活中许多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如肿瘤、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神经衰弱等,均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对老年人来说,疑虑、恐惧、悲伤、愤怒等情绪变动,更易诱发疾病。一项癌症回顾性调查表明,受查560例,发现89.3%的病人有长期不正常的精神状态,有严重精神创伤、精神过度紧张或抑郁的历史。对刚退休的老人讲,养神治身尤显重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作者:吴沛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注意周期养生老者一定顺行

    中国有句俗话“老者顺行”,说的是人老了,也要老得健康。人要老得健康,对周期养生的重要性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后天的保养,中年人的寿命要在青少年时开始调养,高龄老年人的寿命则要在整个生命周期,节节打下基础,才有长寿的可能。男性16至24岁,女性14~21岁是青少年时期,这时天癸初现,是人体生长发育高峰期,这时因为在幼童期间,得到了母体的抚养,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各方面发育都比较好,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和其他脏腑功能一样,逐渐成熟,机体精气充实,气血调和,心理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变化,精神饱满,记忆加强,思想活跃,充满幻想,一味追求学业、前程,胜利到达壮年时间,所以,这个时期的人体大多健壮。

    作者:祝步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国著名的观鱼胜景

    鱼之于人的乐趣之一就是观赏。我国有不少名闻遐迩的观鱼胜地您去过吗?朋友,这里简介几处,供您出游时参考。杭州的“花港观鱼”花港观鱼,以牡丹花和杭州原产的红鲫鱼作为观鱼、观花的主题。红鱼池是观鱼的所在地,鱼池以山石驳岸,掇石有疏有散,或隐或显,起伏自然,曲桥横跨,在池的岸边立有一块状如跃水鱼儿的山石,上面刻有“花港观鱼”四个大字,池边四季花木簇拥,每当花落时,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落鱼身鱼嘬花”的诗情意境。池内万尾红鲫鱼,成群结队,游来游去悠哉游哉,游人在曲桥上俯身投入鱼饵,游鱼会从四面八方游来,争饵抢食,奋身跃起,颇为有趣。

    作者:李木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人复诊的5项特殊检查

    在临诊时,笔者尝遇见不少身患糖尿病的朋友,他(她)们来复诊时对自己血糖值高低的波动往往比较关注。但是,当医生要求其作某些特殊检查时,却心存犹疑,依从性较差。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下列的5项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广大病友应予充分重视。

    作者:严余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可忽视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全国高等院校卫生保健研讨会曾公布一个令人吃惊的资料,神经衰弱、精神病、肝炎、肺结核是导致大学生休退学的主要原因。可见一些精神疾病和传染病,正在威胁着大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西南某三所重点高等院校经过调查后发现,因罹患疾病而休、退学者,占休、退学总数的74.6%,其中患精神分裂症和神经衰弱休退学者占42.2%;肺结核和肝炎是其次原因。某师范大学某年毕业生1100人,其中7人患精神病不能参加毕业分配。某工学院有一年因病休退学20人,其中罹患精神病和神经衰弱着占到13人。某市在短短的5个月中发生6起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5人死亡,年龄均在19~21岁。还有众所周知的药家鑫……,这些学生风华正茂,作为成才摇篮的高等学府,历来为广大青年所向往。为什么这些未来的工程师、作家、艺术家不走向成功之路,却愿赴黄泉之道呢?原来,心理素质薄弱,心理和精神障碍是导致他们轻生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急剧上升。某省精神卫生中心开设青少年精神卫生咨询门诊,来咨询者的年龄在14~18岁的占到99%。另一家精神卫生中心对某市10所中学的初二至高三年级的学生作了心理测试后发现,在几千名学生的测试卷中,承认自我感觉有心理障碍的占37.4%。由此可见,大中学生的精神卫生和心理问题已相当严重,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做好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心理保健,防治精神卫生的偏异和心理障碍的发生,已经刻不容缓了。

    作者: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健康清歌

    清澄的心灵涌碧涛;清白的一生德性浩。清晰的思路多良谋;清旷的襟怀胆气豪。清甜的言语惹人迷;清楚的理念给力高。清新的空气远离疾;清洁的房间多打扫。清净的环境宜养生;清苦的生活杂念少。清淡的饮食壮体魄;清静的原野无烦恼。清悠的歌声增情趣;清纯的情义受奖褒。清香的烟酒切勿沾;清远的志向扬妙招。清闲的时光堪珍惜;清醒的头脑不抛锚。清亮的眼睛眺望远;清爽的身体勤洗澡。清廉的社会风气美;清和的邻里百年好。

    作者:彭乡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影响寿命因素多

    人的自然寿命可根据生物学的规律推算出来,但人的个体寿命很少有达到自然寿命的界限的。那么,人的寿命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总体来说,不外乎先天性(内因)和后天性(外因)两方面,具体地说,与遗传、性别、性格,以及疾病、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诸如饮食、营养、运动、爱好)等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人的寿命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人类的种族特性、遗传密码可以决定人类的衰老,从而和寿命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统计资料证明,长寿者往往有一个长寿家族谱系。在我国广西巴马县的51名长寿老人中,大多数人的亲属都是长寿者。

    作者: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良好生活习惯就是长寿秘诀

    93岁仍然自理生活的宋奶奶近来有点“烦”,几位刚退休的邻居总是缠着她,让老人介绍自己的长寿秘诀。老人说自己从没有想到长寿这回事,就是心平气和地度过每一天。她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可能正是因为我没有把能否长寿的事情放在心上,所以随缘顺情地活到今天。假如非要我说说我有什么独特习惯的话,我爱喝茶,我爱笑,如此而已,真没有什么新鲜的做法啊。

    作者:船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如何来减肥

    近年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各种减肥药和减肥产品的广告,如所谓“瘦身因子”、“基因调控因子”、“鸡尾酒减肥法”、“脂肪燃烧”、“吸油基“等时髦的新名词(不规范的概念)。减少体重并持续这个过程要能真的像广告里说的那样“快速又简单”该多好,但事实却很清楚:减肥没那么简单。肥胖已经被有的医学专家称为比癌症更难治愈的“疾病”了。如果有哪一种药或产品可以既有效减肥又安全可靠,那么这个药剂的发明者一定会得诺贝尔奖。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因为发明了减肥药或产品。所以,不要期望“广告”上的减肥药或产品会给你带来奇迹。当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减肥方法,治疗肥胖症之窍要亦可谓五花八门,日新月异。较为常见的有西药、中药、针灸、推拿、脚底按摩、推脂、蒸气浴、桑拿浴、节食法、消耗法等等。减肥药、减肥茶、抽脂减肥、排油减肥、减肥器械等宣传广告也铺天盖地。一些人受广告误导,盲目减肥,不但没有达到减肥的目的,而且还损害了身体,导致身体内分泌代谢紊乱。一般而言,有些西药治疗肥胖症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副作用多,且复发率高。运用中医减肥,不但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可做到标本同治,副作用也较轻微。

    作者:丁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人体健康重在“清毒”

    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营养不足、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不健康是人体罹患疾病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医学研究揭示,体内毒素的积存也是人们罹患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过量摄取营养物质导致体内毒素蓄积的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杀手”。清毒重于进补的保健观念日渐被人们所接受。因此,专家们认为,人们若能像打扫环境那样经常对体内进行大扫除,及时清除毒素和多余的物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作者:徐美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武术基本功的医疗保健作用

    武术谚语说:“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此语点明了武术基本功对武技学练成败与否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武术,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门各派都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学练程序。传统武术中各门各派的练法,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训练原则上,却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习武原则。这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武术基本功的学练,先培补元气,消除体内脏腑的虚亏之处,疏导血脉中的瘀阻,在锻炼的过程中,使身体由一般的“健”的程度,终能够达到“壮”的程度。这就是说,只有练好健身之法,才能掌握防身之术。

    作者:张晓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理衰老更易老

    人到了老年,不仅躯体向老化方向发展,而且心理也会衰老,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大脑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了,脑血流量的减少,使脑摄取氧量减少,神经细胞萎缩,神经纤维再生能力减弱,于是心理功能也衰老了。心理活动衰老的主要表现是:思维活动变得缓慢,记忆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学习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减弱。有的人在性格方面甚至也发生了改变,变得兴趣范围狭窄,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性不足,不愿改变现状,固执己见,情感平常;有的还表现为行为缓慢,动作笨拙而不协调等。不过,这种心理衰老的变化,速度是很缓慢的,而且各人不一样。有的人虽到了高龄,但记忆力还很好,思维还很敏捷、深刻,精力充沛。可有的人,刚步入老年,记忆力就不好,思维迟钝,精力不足。

    作者:余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人少去街市“凑热闹”

    我国大中城市中,街市比较拥挤,而一些老人特别喜欢去街市“凑热闹”,其实对老人的健康影响很大。首先,街市高楼耸立,车辆川流不息,行动时必须注意街道上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尤其是各种喧闹声汇合在一起而构成很大的噪声,会使老人缺乏安全感,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容易诱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作者:叶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拍三揉”养生法

    笔者熟识的一位老中医擅长针灸,九十三岁高龄仍坚持出诊为病人治疗,其身体健壮、头脑敏捷可见一斑,他的养生之道是常年坚持做“一拍三揉”:拍胸部、揉腹部、揉耳朵、揉膝关节。拍膻中(即拍胸部):膻中穴位置在两乳中间,两手合拢轻轻拍打五六十下或七八十下都可以,膻中穴有调节全身气机的作用,通过拍打使上焦气机通畅。

    作者:许力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易与子宫肌瘤混淆的疾病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中年妇女,其临床表现较易与下列情况混淆,故应去医院鉴别诊断。卵巢肿瘤:浆膜下子宫肌瘤与实质性卵巢瘤在鉴别上存在一定困难。应详询月经史及腹部包块生长速度(恶性卵巢瘤较快),仔细做妇科检查。检查包括肛诊,注意子宫体能否与肿块分离,并可用子宫探针测量宫腔长度及方向。在鉴别有困难时,还可以肌肉注射催产素10单位,注射后肿块有收缩者为子宫肌瘤,否则为卵巢肿瘤。大多数情况下,均可通过B超显象检查相区别。但有的须在手术中方能确诊。

    作者:福如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时择食遍尝“酸甜苦辣”

    祖国医学认为,食物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味”,就人们通常食用的食物看,大致可归纳为“酸甜苦辣(辛)”四类。从养生保健角度出发,根据季节的变化相应地调整饮食,应遵循春增甜、夏增苦、秋增酸、冬增辣的饮食原则。春增甜春季风和日丽,万物复苏,人的精神饱满,此时应适当增加甜味食物的摄入。古代养生名著《摄生消息论》指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系肝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多吃点甜食,则能加强脾的功能,以助抗御肝气侵犯的能力。但如食酸过甚,则易伤脾。因为酸味人肝,多食酸味会加强肝气的偏亢。因而,春季的饮食应“减酸益甘”,少食酸味食物,多食些甜味的食物。甜味食物如红糖、白糖,有补中养脾的作用。就蔬菜看,宜常吃带甜味的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等。辛甘之品如洋葱、芹菜、韭菜等皆宜多吃些。但春季不可过食大热、大辛之品,如羊肉、狗肉、参、茸、附子等,以免耗气伤阴。

    作者:徐美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笑一笑少一少

    笑是人体心理和生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它不仅使人感到轻松快乐,而且还可以发散心中的郁积。我国民间流传的《十叟歌》中说的“十叟轩双眉,坦坦无忧愁”一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笑还是“人体好的体操”,它使人的肺部扩张、胸肌兴奋、膈肌上升、呼吸运动加深,同时对呼吸道有良好的清除作用。美国医生雷学德·穆迪在《笑有益于血液》一书中总结指出:人每笑一次,横膈膜大约蠕动18次,微笑时略小一些。笑又能消除精神紧张,使肌肉放松,用新的兴奋灶占据紧张劳动、过度疲劳造成的兴奋,从而使人头脑清醒、精神振作、体力恢复。笑还能促进食欲、辅助睡眠,通过增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活动,而使人胃口大开;通过调整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而把人送入梦乡、睡得酣甜。笑好处无穷,有益于神经、呼吸、消化、血液循环、运动等系统,从而推迟人的衰老过程,使人健康长寿。甚至,还直接被用于对疾病的治疗。真可谓“笑一笑,少一少”啊!

    作者:文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养生月刊杂志

养生月刊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