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潘丽华

关键词:耳鼻喉科, 循证护理模式, 护理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于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耳鼻喉科护理,效果良好.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放疗中心安全防护与放疗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探讨放疗中心开展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患者及放疗中心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方法:文章从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安全防护方面从放射防护组织管理构建、建立放射防护规章制度、建立放射防护应急预案、强化人员培训等方面人手,质量控制方面则从健全放疗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放疗设备质量控制制度、建立放疗操作质量控制制度等方面人手,全面改善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质量.结果:改进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及质量控制后,放疗意外照射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管理质量显著提高,多次受到省卫生部门的表彰.结论:放疗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放疗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是确保放疗患者及工作人员健康及安全的基础,实现安全防护和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安全管理质量,促进放疗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祝宇平;顾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全程安全管理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安全管理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实施效果,为更好开展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老年内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接诊的住院患者400例进行研究,设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采取全程安全管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未实施全程安全管理,选取400例老年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仅有3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75%;而对照组患者为28例,发生率为7.0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全程安全管理,能保障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

    作者:单敏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集束化管理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价值,为有效开展患者营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ICU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肠内营养患者1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机械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研究组患者的感染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和心理并发症等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施集束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还可显著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叶戌子;滕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影响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因素与建议

    目的:对宁波市象山县的乡镇社区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社区重症精神病管理的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方法:对宁波市象山县的乡镇社区管辖范围内近3年的重症精神病登记造册,调查其基本信息、健康档案、随访管理、体检及社区康复,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管理工作完成的数量统计,重性精神病的管理率在逐年上升,但是仍未超过50%,2015年的规范管理率、人均随访次数和人均体检次数已经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健康档案合格率仍然低于预期的80%.重性精神病的分类情况表明病名登记在逐年完善,可能与市精神卫生中心下发的住院患者信息表有关.结论:推进重型精神病的管理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资,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成立健全的精神卫生服务队伍,消除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和偏见.

    作者:徐运强;梁茗;张敏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社区护理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作用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于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慢性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社区护理服务.同时另外随机选取60例慢性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社区健康指导、社区健康监测、社区护理服务质量等3个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60例患者在社区健康指导、社区健康监测、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慢性病患者身体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提高了社区慢性病患者对社区护理服务和慢性病管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滕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医院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医院对于耗材的管理逐步趋向规范,医院规模的发展壮大,对于医用耗材的使用需求在种类和数量上也在逐步增加.为了有效进行医用耗材物资的管理,降低物资库存的积压,规范管理制度,医院开发了相应的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有效降低耗材的运行成本,确保医用耗材应用质量和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陈爱芬;陈兆军;邱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认知现状调查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为例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对于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认知现状,为中医养生文化的科学宣教提供现实依据,进一步推动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传播与实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辖区内221名社区普通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社区居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认知现状总体不容乐观,主要在基本理念和知识、常用养生保健内容、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3方面缺乏认知,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认知良好.性别、文化程度和自我健康感觉影响社区居民对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认知.

    作者:樊玛琍;荆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帕累托图分析

    目的:分析不合理中药处方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规范医生的中药饮片处方,提高中药饮片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将嘉兴市中医医院中药房中药师在审方时发现的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并用帕累托图分析,找出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结果:用量不当、重复用药和特殊用法未注明是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的主要问题,用药与诊断不符是次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减少这两类问题的发生.结论:帕累托图分析法能快速有效地找到不合理中药饮片处方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便于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戴建锋;方瑞华;张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于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模式用于耳鼻喉科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潘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浙江省义乌市中心医院为了加强对急诊科风险的管理力度,于2014年3月在急诊科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从实施该模式前后急诊科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护理质量较之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实施之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斯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培育中医药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行动纲领,其诞生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历经数千年发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中医药研究生作为中医药事业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培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狄波;杜新亮;林亭秀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3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临床指标及焦虑、抑郁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下降,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改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吴雅梨;刘忻;高小萍;郑贝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管理探讨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及成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联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预防与控制措施,从多方面人手落实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有针对性进行各项指标监测,和其他部门做好密切配合,加强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共同实现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结果:调查期间内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风险控制管理制度落实良好,各项工作可责任到人,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责任心;3年内新生儿医院感染率及漏报率显著降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良好;卫生学监测符合医院要求,环境卫生学监测评分维持在99%以上,未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感染暴发事件.结论:新生儿病房做好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当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配合,促进相关制度的落实,加强各项指标监控,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实现全员参与,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蕾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血管外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保障.方法:在血管外科病房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科室护理风险因素,制定护理风险管理方案.评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前后病区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并评估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血管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病区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科室的整体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用于血管外科病房管理,能有效降低科室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金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骨科手术患者切口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切口感染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着切口愈合及患者预后,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切口感染的预防及管理是骨科术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导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提出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向导,切实提高骨科手术的成功率及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王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精细化管理对精神科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精神科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治疗的10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精细化管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患者采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精细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轶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超声科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与管理

    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医院超声科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专业设置紊乱、工作量过于繁重、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操作标准与规范不统一和多余或重复超声检查没有限定等.可通过强化专业设置、合理的排班制度、加强超声科人才队伍的培养及建设、加强超声科与其他临床科室医生之间的交流、完善超声医疗规范制度和提升服务态度等措施,提升超声科质量控制水平.

    作者:胡青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对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透室护理工作中血透患者交接流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制定护理制度、加强培训学习等方式,进行有效的预防,提高患者的血透安全.结果:加强血透患者交接流程的管理后,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血透室护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护理人员应增强护理风险意识,针对患者交接流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预防管理,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霍中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上海市康复治疗师CME/CPD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市康复治疗师继续医学教育和继续职业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点组访谈定性研究的方法,按照不同对象分为四个专题小组进行讨论,了解康复治疗师对CME/CPD的认知程度、满意程度、需求状况等.结果:上海地区康复治疗师CME/CPD水平正快速发展,但人才培养和考评机制存在不足;治疗师学历不均、继续教育瓶颈、自我定位模糊等内在因素难以体现康复学科的应有地位和影响;工作环境、社会认可、薪酬制度和社区发展方面等外部因素无法充分调动康复治疗师的积极性.结论:康复学科的未来发展应考虑三个方面: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外部环境建设,提高康复治疗师自我建设和管理意识,加强康复治疗师的个人职业发展.

    作者:曹洁;齐瑞;陶思亮;吴平;胡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癌痛示范病房对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效果的调查

    目的:探讨开展癌痛示范病房后对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析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7~11月开展癌痛示范病房后,调查设为观察组的175例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与疼痛改善情况,并与2014年2~6月开展癌痛示范病房前的对照组175例患者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开展癌痛示范病房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高于开展癌痛示范病房前(P<0.05),患者疼痛程度得到明显减轻(P<0.05).结论:开展癌痛示范病房,可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郑焠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