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芬芬;许慧慧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呼吸内科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在呼吸内科成立“品管圈”小组,评定活动主题,针对目前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增强护患沟通的措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增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加强护患沟通,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呼吸内科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李广钦;任中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病房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绍兴第二医院肛肠外科病房收治的1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则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的医德医风、护理管理、护理操作、工作效率四个方面的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4%(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肛肠外科的病房护理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也能令患者更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护理模式.
作者:章新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应用于心内科病房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绍兴第二医院2015年6~11月心内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采用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进行管理,观察比较管理前后仪器导线的完好率、仪器清点花费时间、液体滴速在标准范围内的百分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管理后的仪器导线的完好率及仪器清点花费时间均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液体滴速在标准范围内的比率明显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实施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后,仪器导线的完好率、仪器清点花费时间、液体滴速,以及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孙慧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与防范措施.方法:对浙江省宁海县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发生的42件护患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主要原因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结果:在42例护理纠纷中,32例由护理人员因素导致,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护患沟通不到位、法律意识不足、护理管理不到位分别占比25.00%、40.63%、12.50%、21.88%,护士相对于护师、主管及以上护理人员被投诉率高(P<0.05),工作时间在3年以下的护理人员,相对于工作3~5年、6~10年的投诉率高(P<0.05);由患方因素导致的护患纠纷有10例,其中对护理过程不满意、住院环境不满意、对收费不满意分别占比60.00%、20.00%、20.00%.结论:由护理人员因素造成的护患纠纷较多,患方因素造成的护患纠纷事件相对较少.护理人员应该提高综合素质、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加强与产妇沟通能力,同时改善产科病房的环境,促进护患之间关系良好发展,避免与产妇发生纠纷.
作者:吴贝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衢州市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PDCA循环模式临床优质护理服务,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评分等数据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2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技术操作、沟通管理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PDCA模式显著提高了呼吸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模式.
作者:郑瑶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5S管理方法在急诊科成本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急诊科的成本绩效管理工作中,全面引入5S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结果:急诊科成本控制工作中引入5S管理方法后,明显减小了科室的运行压力,科室的物资管理趋于合理化,物品占有的资金为主要科室一次性物品的库存量,并且仍在逐年降低.另外,通过实施5S管理方法,不仅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辅助科室的满意度,而且树立了科室的高大医疗形象.结论:在控制急诊科成本的工作中,有效结合与运营5S管理理念,可以帮助控制科室成品,有效管理科室物品资源成本,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金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0例精神患者作为对象并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下加以人文护理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BPRS评分对比,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进行人文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有益行为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吴巧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于老年康复期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72例老年康复期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社会支持、人文关怀及个体化的康复训练等,比较两纽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康复期患者的护理,采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予以社会关怀,同时加强康复锻炼,是一种比较满意的护理模式.
作者:俞琛;吴珍;周丽君;李松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加强放射治疗技师的科学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目前放射治疗技师的工作职责、工作现状以及对其所实行管理的优势与劣势,寻找适应现代放射治疗技师的管理方法.结果:从完善管理体系、严格准入制度、建立教育体系、统一操作规范、完善监督系统等诸多方面,做好放射治疗技师的管理工作.结论:规范、科学的管理是提高放射治疗技师的专业水平及保证治疗质量的基础.
作者:申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之中效果.方法:以杭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4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了解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训练内容的总了解率为95.24%,其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四位一体”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骨科手术患者对康复训练内容的了解程度,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相对提高.
作者:金叶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课堂观察是研究课堂及课堂行为的基本方法,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为观察点,采用S-T观察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同时用教师教学维度量表(教师讲解行为)等方式来评价课堂教学.
作者:李华;黄品贤;董英;张文欣;苏园园;孙祝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骨科出院患者康复指导作用的影响.方法:学习并了解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通过电话回访方式指导出院患者康复护理的技能,随机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骨科2014年9月~2015年12月120例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时出院时给予常规护理嘱咐.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比较分析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病情发展及再次住院情况、患者出院后护理康复护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经电话回访指导患者出院康复护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患者出院后病情发展及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骨科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康复指导,提高了患者院外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我疾病的康复,为患者增添了健康保障.
作者:杨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在心外科临床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提高心外科的护理质量,减少基础护理中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在浙江医院心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比较实施前后两年临床基础护理中护理问题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在心外科临床基础护理管理中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基础护理中护理问题的发生率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有所提高(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岚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如何充分利用财务指标分析的作用,加强医院食堂的管理,往往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账务指标是指收集传达财务信息,反映食堂经营过程和成果的经济指标,全面直观地反映了食堂运营信息.通过对食堂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使医院管理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食堂运行实际情况,能够对食堂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而作为评价与判断标准的财务指标,其选择和运用尤为重要.账务指标分析是医院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
作者:李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互动点评式晨会交班在普外科病房的实践和效果.方法:规范护理交班流程,采取互动点评式的晨会交班方式,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方面与传统交班方式相比较.结果:实施互动点评式晨会交班后,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实施互动点评式晨会交班,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的知晓度,提高医生和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刘婷;孔红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从德育视角,对中医专业医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德育实践为主线,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医学人文实践、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职业规划及科创活动、本科生德育导师制五方面措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作者:曾雪萍;沈宇弘;郝微微 刊期: 2016年第18期
文章对近20年来中医妇科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对中医妇科学在临床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的新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中医妇科学在人才培养和建设等方面的措施与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对中医妇科学在中医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社会经济活动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柯忠妹;董新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消毒供应室自2014年1月开始实施细节护理,从回收效率、包装质量、护理质量及供给及时性等几个方面,对实施细节护理前后的消毒供应室进行客观评价,并且对总体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之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四个方面评价得分,及总体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管理应用到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使得回收和供给更加及时,包装质量更高,有助于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的提高.
作者:樊慧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究细节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2014年全年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案,依赖于责任护士和护士长的自我管理意识,2015年起实施细节护理管理,贯彻细节思维方法,找出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细节根源,分析并解决临床问题,建立以细节思维管理为中心的新型管理制度并落实,进一步规范护理流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情况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后,消化内科总体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从(86.7±6.7)分提高到了(95.4±2.9)分(P<0.05);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后,消化内科护理风险事件从1.3%降到了0.2%(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4%,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管理方案用于消化内科,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嵇艳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