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攀
目的:探讨产科分娩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诸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9.23±12.36)分(41.95±13.25)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33±13.88)分(52.65±11.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产妇的满意度为80.00%,两组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产褥期管理相关知识掌握度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产科分娩室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缓解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产妇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作者:寿凤仙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查找皮肤性病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医务人员、科室布局、消毒措施、药物使用、领导重视程度、医用垃圾处理等方面.对此,采取相关规范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减少了患者医院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可以提高领导对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魏玉波;杨铁军;王泽茂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应用自主导向学习法对产科实习护士进行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产科实习的12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人.观察组实习护士采用自主导向学习法进行带教,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方法带教.观察比较两组护士实习结束时出科考试成绩和实习满意度情况,以评价自主导向学习法带教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均顺利完成研究,对照组共59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护士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实习护士在带教护士教学态度、教学质量、带教工作组织情况和自我能力提高情况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主导向学习法可以充分调动实习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
作者:李燕;陆雅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非计划妊娠妇女对药物流产的可接受性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6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抽取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妇女1371例,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人流认知情况.共获有效问卷1305份,将1305例患者按照流产方式进行分组,药物流产者331例为观察组,手术流产者974例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表格进行可接受性评估.结果:结果显示,从两组人口学特征比较,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流产知识认知情况看,观察组避孕知识、避孕措施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认知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避孕、流产知识来源相近,前3位分别为电视广播、互联网、朋友或家人.结论:药物流产易被年龄适中、教育水平高的群体所接受,有人工流产史的患者对药物流产的接受率更高,应当提高妇女的避孕、流产认知程度,尊重妇女流产方式的选择,更好、更全面地开展计划生育服务.
作者:胡红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预防神经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方法:设计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从年龄、病史、活动能力、创伤、医源性因素5方面系统评价神经外科患者的风险.将患者分为低危患者、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不同等级患者制定并采用相应护理措施.与实施评估表前神经外科发生DVT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评估表后,DVT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将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表用于神经外科患者,对预防DVT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尚旭丽;吴芳;赵明红;吴益芬;包玉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改进计划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文成县人民医院对手术科室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5月~2013年5月手术效率相关数据,并且总结出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应对措施,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采取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方法后,对手术室利用率重新评估,并且与2012年5月~2013年5月手术效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取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方法后,各科平均每天手术例数、平均每天每间手术室手术例数均有大幅度提高,手术室日均手术例数7~8例上升到11~12例;采取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方法后每个手术环节的平均开始时间均有所提前,终手术开台时间提高30~40分钟,(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方法,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极大地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保证更多患者可以在短期内接受治疗,不至贻误治疗时机.
作者:陈珊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提高消化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开展优质护理前后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53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护理服务质量、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服务在专科操作、基础护理、专科理论和基础理论方面的考核得分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在护理投诉数、护理差错数和护患纠纷数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当天,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院当天和出院14天后,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王依;叶丽萍;张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总结作者单位进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内涵建设的经验,从原始资料收集、人才培养模式、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网站建设等四方面进行了探讨,详细论述了如何进行跟师医案和学术访谈记录的收集整理、多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和首创卓越人才培养班模式、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及名医工作室网站,提出名医工作室内涵建设的提升,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内涵的整理、挖掘和传承上.
作者:朱欢欢;关彤;于扬文;张宾;李姗姗;郑泽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HPV检测质量,促进HPV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对PCR实验室HPV检测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双盲标本检测,对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PCR实验室HPV检测进行现场测试和考核.结果:医院领导重视,规章制度建设较全,人员培训力度大,PCR实验室设备齐全,但存在PCR实验室HPV检测操作规范性和质量管理较差、人员流动性快、试剂缺少对照等问题.结论:所提出的建议对促进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PCR实验室HPV检测水平的提高及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沈刚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越来越多的引起了医院的高度重视,成为一种有效提高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有效途径.现如今许多中大型医院实验室正在加强对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使得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逐步向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医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将直接关系到实验室检验结果是否科学有效.在检验的全过程中加强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提出切实有效地管理措施.加强临床检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等方面抓起,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严格控制试剂的配制、检验后进行系统全面的评审、编写规范报告.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加强和临床医护人员的合作,共同保证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严志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自我服药管理行为对其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治疗过程中自我服药行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整理.结果:经过其资料调查总结出信息来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自我服药行为管理、社会的支持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等因素影响其恢复.结论:良好的自我用药管理,有利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恢复.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章作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引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推拿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的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孙岩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医药营销专业对实践性具有很高的要求,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能力培养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文章总结了现在医药营销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作者:司建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章阐释了病、证、方的含义,对病与证、证与方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病证结合、方证相应是诊断、治疗疾病的关键环节,只有把握辨治“病、证、方三位一体”的诊疗思路,病证互参,以法遣方,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郑攀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文章分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督导工作现状,从督导队伍结构改变、督导内容改变、信息反馈形式、途径改变等方面进行督导工作改进完善,并建议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稳定专职督导员队伍,发挥督导团作用,提高中医院校教学质量水平.
作者:常学辉;张仲博;丁虹;杜凤丽;许培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医药类人才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医药类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医药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医药院校思想政治课教育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高素质医药类人才的关键.
作者:赵保海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研究量化绩效考核和规范化培训与手术室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12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采取量化绩效考核并安排规范化培训,统计感染率,并与2012年1~12月的感染率相比较.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经过规范化培训和量化绩效考核后,手术感染率有所下降,从0.44%下降至0.16%(P<0.001).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并对工作进行量化绩效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所提高,手术室感染率得以下降,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毕依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五官科护理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方法: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五官科住院患者的相关特点与医护人员素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梳理排查,其中包括护理管理中的技术水平、服务意识、法律相关等不安全因素.归纳总结相应的防范对策,针对性加强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道德教育、法律意识及规章制度的落实等干预措施.结果:科室中护理差错明显降低,医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在患者满意率及服务意识上都有较大改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纪律意识、规章制度落实等明显改善.结论:在五官科护理中,针对不安全因素进行防范干预措施,是提高护理水平与质量的关键.
作者:孔丽敏;张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通过进行风险评估,了解不同类型疾病的重性精神疾病住院患者危险行为(攻击或自杀行为)风险发生率,探讨采取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是否有利于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率.在住院第3天、第2周、第4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情感障碍患者危险行为风险逐步下降.住院第3天、第2周,两组不同疾病的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无明显区别,而在住院第4周,情感障碍患者的危险行为风险较精神分裂症患者高.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有利于降低住院精神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卢婉波;徐银儿;史尧胜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洁管理中6S管理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6S管理方法对消毒中心手术器械清洁进行管理,比较6S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6S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各类手术器械目测合格率(98.0%)、手术器械镜检合格率(92.0%)及蛋白质残留测试合格率(87.0%)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洁管理中应用6S管理可有效保障安全使用手术器械,明显提高手术器械清洁效果,预防、控制及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郑燕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