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认知与干预情况的调查分析

丁梦贞;毕英;王金雅

关键词:医护人员, 新生儿疼痛, 认知, 干预, 调查分析
摘要:探讨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疼痛干预情况.调查显示,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认知和干预不足,建议主管部门加强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疼痛认知与干预的相关培训,加强人文关怀,建立新生儿疼痛护理管理规范,制定综合化治疗方案,以改善新生儿的疼痛.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DEA模型在中医医院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北京、上海、广州3个地区共28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投入产出效率,了解3个地区中医医院资源规划情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医院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卫计委卫统1-1表2013年3个地区共28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投入产出资料,数据包络分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个地区中医医院的DE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有效医院14家(占50%),非总体有效医院14家(占50%);技术有效医院17家(占60.71%),规模有效医院14家(占50%),技术有效而非规模有效的医院3家(占10.71%).结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存在规模偏大的特点: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资源配置及利用是提高医院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严辉;洪宝林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妇产科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分析与控制管理

    目的:探讨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方法:以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40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2013年4~9月期间的420例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控制管理措施.对2013年10月~2014年4月的420例患者采取感染控制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及不同因素对感染的影响.结果:实施管理措施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为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分别为1.67%、1.19%、1.90%和1.19%.发生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和术后留置管有关.结论:妇产科住院患者感染因素众多,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大感染防控措施的管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留置导尿管时间,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护理模式进行随访,对照组患者则按照常规随访模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状况、出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的差异性.结果:经过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以及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依从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愈31例,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不大(P>0.05);出院进行延续护理以后,实验组患者的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干预以后的评分显著升高,均具体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延续护理干预,针对对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实验组掌握24例,部分掌握13例,未掌握3例,总体掌握率为92.5%,除未掌握指标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梁燕;何文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在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在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需放射治疗的164例肿瘤患者,将两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交接班制度在肿瘤放射治疗科应用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可以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概率,提升肿瘤患者对肿瘤放射治疗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科室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作者:陈武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提高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管理措施

    目的:探究提高精神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管理措施.方法:对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三组.其中训练组患者一直采用是始动训练治疗,管理组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和管理加强患者的自理能力.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的精神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评判患者的社会功能以及日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管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训练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管理组和训练组社会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之前,训练组、管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采取始动训练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景竹;吴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40名护士,将2013年2~10月作为实施前,实施传统的管理模式.将2014年2~10月作为实施后,实施分层定级、分层培训和分层设置的新型岗位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新型岗位管理模式后,护士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综合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P<0.001);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的护理管理实施新型岗位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管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做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作者:陈萍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桐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2~7月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前103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1月采取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后136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程序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干预组在共同参与模式下进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共同参与模式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新生儿护理期间的安全缺陷明显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提示共同参与模式是母婴同室新生儿一项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的成长.

    作者:杨东英;雷叶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ICU护士职业紧张状况、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

    目的:探讨护士的职业紧张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运用职业紧张量表,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及各大分院医院ICU护士200名和相同医院其他临床科室护士200名,两组共计40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个体应对资源和工作能力总均分显著高于其他科室护士,人际关系紧张反应也高于其他科室;ICU护士组的职业紧张源主要为任务不适,其个体应对资源的四项子项均高于其他临床科室护士;此外,个体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自我保健、社会支持和理性处理呈负相关,而任务冲突、责任感、工作环境呈正相关.结论:ICU护士职业紧张反应程度较高,管理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减轻不适应工作的因素,增强其社会支持,同时强调护士的自我保健,以缓解其职业紧张.

    作者:戴伟英;朱明丽;章复莲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应用PDCA优化门诊输液室护理流程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PDCA管理模式用于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调查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应用PDCA管理模式后,患者满意度较前1年明显提高.结论:PDCA管理模式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输液室整体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伟红;徐雪和;俞旭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浙江省诸暨市中心医院的16名内科护士为实验组,选取普通科室的16名护士为对照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心理健康不乐观的原因.结果:实验组的SCL-90评分和阳性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抑郁、强迫、焦虑等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护士因工作性质、护患关系紧张、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保证其护理质量.

    作者:楼乐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基层的纪检监察部门,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纪检监察工作的内容和模式,对保障医院中心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毛谦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放疗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加强放疗中心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意义.方法:将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接收的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具体控制措施包括完善制度建设、改善病区卫生环境、提高工作人员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增强患者自我防护意识、提高放疗中心医院无菌技术操作等,对两组的医院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采取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对照组的医院感染率为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19% (P<0.05).结论:放疗中心医院对放疗患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作者:赖小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确保手术的规划化执行.方法:通过随机观察丽水市中心医院门诊手术室的770例手术的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分析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整改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端正医护人员态度,并提高管理者的监督力度等.结果:通过实施整改措施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正确执行率明显改善,落实了双方核查,避免了错误手术的出现.结论:通过针对以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后,规范化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证手术的安全.

    作者:林蔚静;周宴;杜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呼吸科老年患者实施“四化”护理管理的实践体会

    目的:总结对呼吸科老年患者加强护理管理的实践体会.方法:对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患者实施应急管理细节化、安全教育制度化、感染管理流程化、健康教育全程化的“四化”护理管理,出院前对护理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四化”护理管理后,除工作因子外,其他各个维度的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在呼吸科老年患者护理中采用“四化”管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疾病的影响程度.

    作者:叶丽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应用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科研管理的分析

    随着Web 2.0时代到来,人们的信息交流更加注重时效性和互动性.显然,简单的科研信息发布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需求.微信作为一款免费手机通信软件,具有高效、便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若把微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结合应用广泛的QQ等网络平台引入到科研管理工作中,对于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与互动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冯小权;陈坚雄;龚瑜;王晓燕;黄可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质量管理在医院综合病区的应用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在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病区中的应用成效,并对管理体会进行总结,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1月起综合病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具体内容包括:打造团队凝聚力、提高护士素质、加强新护士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由2012年、2013年患者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以评分形式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2013年患者对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操作、手术护理、环境护理的评分均高于2012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病区实施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

    作者:吴莉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方法.方法:对2010~2014年间,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处置的40批共500例突发性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有效方式.结果:患者入院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护士和医生的接诊和处置,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纠正.结论:急诊科是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键部门,建立科室应急预案,明确有效救援流程,保证各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管理,积极落实抢救工作对其救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雪凤;王美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院病区被服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构建医院病区被服管理的工作流程,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成立病区被服管理小组,分析病区被服管理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终形成病区被服管理的规范流程,实施半年后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新的病区被服管理工作流程后,被服管理规范率显著提高(P<0.01);同时,被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减轻(P<0.01),被服车的清洁度也显著提高(P<0.01).结论:新构建的病区被服管理工作流程的实施,显著提高了病区被服管理的规范率,减轻了被服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被服车的清洁度,减少了潜在的医院感染隐患.

    作者:沈建萍;罗央丽;马雪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档案管理在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在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不但为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的管理手段,拓宽了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的外延领域.

    作者:陈雪洁;韩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儿科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儿科护理人员危重患者病情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后期开展培训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儿科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危重患者,调查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的知晓情况.结果:护理人员大多对危重患者的病情比较熟悉,能够予以高度重视.其中,危重患者的基本资料、过敏史和诊断结果等情况掌握较好,护理措施、常用药物、并发症的预防和心理状况掌握效果较差(P<0.05).结论: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增加其责任意识,提高危重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

    作者:张娜;谢庆芬;朱菲菲;余幼芬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