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EA模型在中医医院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应用

严辉;洪宝林

关键词:中医医院, 投入, 产出, 数据包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北京、上海、广州3个地区共28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投入产出效率,了解3个地区中医医院资源规划情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医院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卫计委卫统1-1表2013年3个地区共28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投入产出资料,数据包络分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个地区中医医院的DEA分析结果显示,总体有效医院14家(占50%),非总体有效医院14家(占50%);技术有效医院17家(占60.71%),规模有效医院14家(占50%),技术有效而非规模有效的医院3家(占10.71%).结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存在规模偏大的特点:提高管理水平,合理资源配置及利用是提高医院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手段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门诊手术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确保手术的规划化执行.方法:通过随机观察丽水市中心医院门诊手术室的770例手术的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分析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整改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端正医护人员态度,并提高管理者的监督力度等.结果:通过实施整改措施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正确执行率明显改善,落实了双方核查,避免了错误手术的出现.结论:通过针对以往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后,规范化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保证手术的安全.

    作者:林蔚静;周宴;杜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处置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救援方法.方法:对2010~2014年间,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处置的40批共500例突发性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有效方式.结果:患者入院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护士和医生的接诊和处置,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有效纠正.结论:急诊科是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关键部门,建立科室应急预案,明确有效救援流程,保证各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和管理,积极落实抢救工作对其救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雪凤;王美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服务补救措施处理护患纠纷,分析服务补救措施对患者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应用服务补救措施后,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3.3%提高到95.6%,护患纠纷的发生率由0.03%下降到0.01%.结论:服务补救在门诊注射室护患纠纷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使护理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作者:俞培敏;陈鸣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传染病的管理与防范

    目的:对现阶段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对传染病防治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传染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寻找传染病发病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特点进行调查统计,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的传染病防治和护理措施方法进行调查总结.结果:患者发病多在春冬季节,发病率高达65.6%.其中春季传染病发病的几率高,为46.3%.不同季节的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感染特点需要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治和护理,制定完善科学的感染病防治流程,强化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感染防护意识,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作者:周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践行人性化理念的思考

    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医护人员的研究重点,也是影响医院相关护理质量的有效因素.以“人性化理念”为主题的临床护理管理,能充分发动护士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氛围,利于护士工作的同时也能有效促进医院的医护质量,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作者从人性化管理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人性化理念管理的必要性,并对临床上如何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进行了详细叙述,为相关护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作者:许定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

    目的:探讨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对加强管理提出有效地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影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因素包括检验人员综合素质过低、管理部门管控监督不到位、相关规范制度不完善.针对以上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论:针对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对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谢国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方法及效果,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对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桐庐县妇幼保健院产科2014年2~7月采取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前103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014年8月~2015年1月采取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后136例母婴同室的新生儿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程序进行新生儿日常护理,干预组在共同参与模式下进行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和家属投诉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共同参与模式后,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新生儿护理期间的安全缺陷明显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提示共同参与模式是母婴同室新生儿一项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有效促进新生儿的成长.

    作者:杨东英;雷叶琴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妇产科护理技术的分析与探讨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的进步,护理服务观念也发生了较大转变.对于妇产科患者而言,需要护理人员对不同病症的产妇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目前来说妇产科护理技术着重点在于产前诊断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上,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

    作者:贺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与展望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病症主要是脊柱出现病变,脊柱骨骼不同程度的病变导致脊柱位置发生变化,生理曲度出现异常,属于风湿性病的一种慢性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现阶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多样,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开放治疗,临床效果并不突出.文章总结了中医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方面累积的经验与得失,并分析了该病采用中医治疗的优势和新进展,旨在为临床实践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戈才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教育措施

    护理教育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而言,通过良好的护理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焦虑不安的心情.临床护理对预防呼吸机使用者出现感染性并发症也尤为关键.文章总结了当前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状况和问题,并从强化护理教育的培训方法、组织护理实践形式、考核评估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实施强化护理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郑艳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转变教学理念以促进专业认证

    文章从普通任课教师的角度,对专业认证进行探讨.专业认证重在内涵建设,重在转变教学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应重视反馈,避免虎头蛇尾,达到评后改进的目的;应重视配套政策,以保证认证结果的权威性.

    作者:田连起;李红伟;张振凌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特需病区开展APN排班对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

    探讨如何减轻特需病区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1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在浙江省台州医院特需病区住院的535名患者,以及在特需病区工作(或查房)的14名医生为调查对象.对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护理差错数、患者投诉数、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开展APN层级排班前后,护理人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精神病性评分、偏执、敌对和恐惧等方面的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差错数和患者投诉数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人员对于工作的满意度、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APN层级排班,可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减少护理差错和患者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赵燕君;张春斐;毛鑫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青光眼病人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青光眼病人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的用药规范性及对青光眼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及时发现青光眼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为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青光眼进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舟山医院眼科自制的青光眼病人局部用药安全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200例青光眼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全部200例青光眼病人中,有147例眼部用药不规范,不规范率为73.5%.其中包括眼药水被污染、点眼药水前不洗手、两种眼药水间隔时间<10分钟、点眼药水后闭眼时间<3分钟或其他(如漏点药、不按时点药、点药时瓶口触碰眼球等);此外,青光眼病人对每日点眼药时间、次数,眼药水点在眼睛的部位,药瓶离眼睛的距离,点眼药时压迫泪囊部,点眼药水后闭眼时间,眼药水的毒副作用及眼药水的储存条件的认知率分比为73.0%、77.0%、33.5%、52.0%、56.0%、11.5%、74.5%.结论:青光眼病人对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情况有限,不规范用药情况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向青光眼病人普及局部安全用药知识,以提高青光眼病人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红;高帆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在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在肿瘤放射治疗科的应用效果.方法:文章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需放射治疗的164例肿瘤患者,将两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风险交接班制度在肿瘤放射治疗科应用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交接班模式,可以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概率,提升肿瘤患者对肿瘤放射治疗科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科室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作者:陈武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安全防护图标在神经内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后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安全防护图标实施前收治的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后,患者坠床、走失、误吸或窒息、自杀或伤人、肢体功能废用、肺部感染、意外拔管、泌尿系统感染、舌咬伤、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医生、护士和患者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实施安全防护图标,可减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医、护、患三方对护理安全防护的满意度.

    作者:陈宇;潘春怀;简静雯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效果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和风险控制管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妇产科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1月在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以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者为对照组,以接受人性化管理和风险控制者为观察组,每组75例.对两组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6%.同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和总舒适度分别为93.34%和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4%和85.34%.结论:人性化管理与风险控制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妇科患者在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有效改善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

    作者:周金英;王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门诊输液室护理干预过程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探究门诊输液室护理干预过程中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从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门诊输液室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沟通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采取措施前后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在采取措施之后,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完善沟通流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

    作者:杨雁;胡锦英;郑聪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档案管理在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中的作用

    档案管理工作在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档案不但为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而且进一步丰富了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的管理手段,拓宽了中医机构文化标准化建设的外延领域.

    作者:陈雪洁;韩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有效沟通在手术室病人安全目标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调查手术室病人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目前医院和相关部门对于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所实施的实际措施和所达到的管理效果,分析阐述有效沟通在手术室患者安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提倡各临床科室,尤其是手术室,重视有效沟通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落实有效沟通的各个条例及相关规定,以提高临床工作,特别是手术室工作的安全系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整体医疗环境.

    作者:章燕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模式对结核病控制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结核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行延续护理模式进行随访,对照组患者则按照常规随访模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治疗状况、出院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的差异性.结果:经过延续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以及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依从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治愈31例,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性不大(P>0.05);出院进行延续护理以后,实验组患者的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干预以后的评分显著升高,均具体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延续护理干预,针对对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实验组掌握24例,部分掌握13例,未掌握3例,总体掌握率为92.5%,除未掌握指标外,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结核病疾病防治知识知晓状况,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梁燕;何文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