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分娩室医院感染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

郑晓英

关键词:基础医院, 分娩室, 医院感染, 管理对策
摘要: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医院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医师和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与患者接触的每一个细节.基层医院在医疗技术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分娩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与特殊的科室,也存在医院感染问题.文章对基层医院分娩室的医院感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明清河南医学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的:探究明清河南医学史的区域特点.方法:运用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明清河南医学史,将医学放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探讨疾病、医疗与社会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研究明清河南医学史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注意明清两代的时代差异,生态环境和商品经济对医学的影响,士绅阶层对地方医疗事业的推动以及家族组织在地方医学中的作用等问题.

    作者:李永菊;许二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谈实习生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

    文章针对心理系、精神系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从实习生本身特点、医院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人手,分析了影响实习生实习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认为实习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医院的管理等均会影响实习生的实习质量.

    作者:林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普外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及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根据学历、护龄、职称、实际工作能力及服务态度将护士分为护理主管、责任组长、一级护士、二级N1护士和二级N2护士,制定各层级岗位职责,实行科室及护理部联动考核标准,明确奖金分配方案,比较分层级管理前后护士的专业综合素质、护理质量及医生、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分层级管理后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试分数较分层级管理前显著提高(P<0.05),分层级管理前后,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护理操作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分层级管理后护理文书质量较前有所提高,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7).分层级管理后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分层级管理后医生、患者及护士自身的满意度较分层级管理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护士中实施层级管理的方法后,调整了护士队伍的结构,激发了护士的工作潜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效率.

    作者:吴鸿珠;余辉;张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资料显示,40 %以上的医患冲突与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欠佳和责任心不强有关.文章提出,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坚持人文关怀,树立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注意体察患者的心理,抚慰患者的心灵,这样会收到单纯药物和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

    作者:侯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对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血液质量安全对于降低输血医疗风险、防范输血医疗纠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确保血液质量安全是血站根本的任务.文章针对保障血液质量安全的措施展开分析,对环节质量控制展开论述,包括采集环节、血液检验环节、储血/供血环节等方面的质控.

    作者:石兰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溯性分析.结果: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管理,使得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由此前的0.9%降到0.09%~0.18%.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降低了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

    作者:陶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门诊护理咨询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妇产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咨询服务需求的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26例患者,对其进行专科护理咨询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认为妇产科应设立专科护理咨询门诊,应将妇科和产科咨询服务分开,开展针对性强的咨询服务;妇产科的患者虽然文化程度不同,但对健康咨询服务需求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设立专科护理咨询门诊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可为护理队伍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潘素招;陈会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离职意愿量表对53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11±0.40),护士离职意愿总分为(16.03±2.70),二者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有效降低其离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王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服药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从管理上寻找解决之道.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20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服药过程的安全调查.结果:不按医生指导服药的占30.8%,知晓各种所服药物副作用的占32.5%,知晓各种所服药物疗效的占89.2%,有过忘记服药现象的占83.3%,服药中发生过呛咳的占40%,有过药物遗失或掉落的占19.2%.结论:老年住院患者服药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处理不好,可导致医疗事故.应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服药的重视,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服药安全.

    作者:丁优娜;顾许儿;何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实践环节培训探讨

    文章在对基层中医药人员执业环境与执业水平调查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提出培训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卫生资源、强化中医适宜技术与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实践培训,是建立一支能满足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能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队伍的关键.

    作者:钟天;张文博;徐晓英;彭莉莉;胡海生;罗时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麻醉科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现状与对策探讨

    目的:通过对医院麻醉科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麻醉科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0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麻醉科工作人员危险因素的暴露率高达80%以上,其中以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及物理因素暴露率高,分别为100%、100%、95%.在化学因素中,消毒剂和麻醉机呼出气的暴露率高,为80%和87%;生物因素中呛咳的分泌物的接触率为87%;物理因素中的锐器割伤和电损伤的发生率为80%和85%.结论:麻醉科工作人员存在严重的职业危险因素暴露,对麻醉人员身心造成的严重的伤害,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增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

    作者:张国强;汪卫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妇产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练市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知识知晓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知识知晓率、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无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慎水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提升西药房服务效果中的应用

    医院西药房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其服务理念、服务态度,关乎医院形象,并直接影响患者切身利益.如何提升西药房服务效果,保障用药安全,为患者提供周到服务是医院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文章以患者为视角,运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西药房服务质量的五种差距内涵,分析产生差距缘由,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差距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梁静;洪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处方管理办法》的几点商榷

    文章就《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商榷,对处方“住址”的规范书写、处方设置内容的改进等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对处方的规范管理,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胡敦全;韩志祥;胡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减少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减少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7~9月入院病人150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013年4~6月入院病人1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发生不良事件1例,发生率0.7%;对照组发生不良事件12例,发生率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林琴君;陈霞;蒋玲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医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

    外科医生在整个临床医疗活动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也与其他科室不同.由于工作中需要经常进行手术治疗,接触的药物、器械、患者群等都是职业危害因素的一部分,加上手术存在的医疗风险较大,外科医生往往心理负担较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更加重了其他方面因素的危害性,给医生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损害,因此应当在工作中重视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措施.

    作者:周宏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科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的认知与职责

    口腔健康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评价人类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准,保持口腔卫生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口腔护理是身体健康护理不可分割的部分.如何有效提高口腔科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是重要的课题.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的认知存在偏颇,履行职责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文章分别探究了口腔护理人员对口腔护理认知及相关职责.

    作者:麻广丽;张海燕;徐频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手段的改革与探索

    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等学校始终坚持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监控作为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文章在探讨教学质量的含义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手段方面进行的改革,旨在促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健全,达到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史冰洁;马铁明;许南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助产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产科助产士锐器伤的现状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产科锐器损伤102例(助产士51名),对其一般资料、锐器伤类型、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等进行逐项整理.结果:锐器损伤以手术缝针刺伤为主,占31.37%,其次为刀、剪、钳刺伤,占28.43%;损伤程度为轻度者占79.41%.损伤原因主要为工作忙乱,占56.86%.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助产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戴淑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医疗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妇产科是医患纠纷几率较高的科室.据统计,产科纠纷占全部医疗纠纷的40%~50%.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越来越强,加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对医疗行为中的每个细节都很关注,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不断上升.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章分析了妇产科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目的是将医疗风险的几率降到低.

    作者:陈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