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招;陈会敏
目的:探讨中医药行业博物馆的内部机构设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研究.结果:博物馆机构设置有“三部制”模式与“一体化”模式两大类型,各有优劣,博物馆机构设置需围绕博物馆“三重性”展开.中医药博物馆作为行业博物馆,目前的机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中医药博物馆应综合两种模式的优点,根据行业自身特点,考虑设置办公室、中药部、医史(针灸养生)部、宣教部等.
作者:张书河;郭爱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现代人眼里,计算机是随时随地都用得到的工具,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里都开设有计算机知识普及课程,但针对不同领域,计算机课程是有其个性化特点的.文章结合创新教材《中医药信息工程学》《医药信息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的教学体会,提出在中医药信息课程的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策略.
作者:王瑞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医院整形科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对医院整形科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医院整形科急诊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液、体液的污染、化学性危害因素、心理社会性危害因素、患者期望值过高等,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结论: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显著减少整形科手术的危险因素.
作者:何月勇;张蓓;王姣姣;郑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手术室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特殊,需要经常和各类患者和药物接触,具有很高的职业风险.文章首先阐述了当前手术室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认为放射性物质危害、化学试剂药物损伤、细菌病毒感染、工作压力危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时间,从加强防护减少辐射危害、加强安全检查减少化学损伤、规范操作流程杜绝感染发生、人性化管理减少员工压力等方面探讨了防范手术室职业危害的策略.
作者:叶剑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和分析浙江省舟山医院耳鼻喉科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探讨中成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舟山医院收治耳鼻喉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的年龄、药品种类、药物联用和门诊销售情况分析中成药的使用情况.结果:中成药在耳鼻喉科的使用比较广泛,各个年龄段均有患者使用中成药,其中含一种中成药和五种中成药的处方占91.4%.结论:中成药在耳鼻喉科的疗效较好,但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因此,必须辨证治疗,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陆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与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为提高临床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临安市锦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产科的20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妇产科医师的满意度,以此分析妇产科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结果:对妇产科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满意者76人(38%),认为满意度一般者96人(48%),认为不太满意者24人(12%),认为很不满意者4人(2%).结论:该妇产科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存在明显不足,患者总体满意度不高.应提高妇产科医师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沟通能力和技能水平,提高非语言沟通技巧及化解矛盾冲突的能力,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克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是临床药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干预是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药学、医学、社会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医师、药师和患者的综合素质有关,因此,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存在一定困难.文章对近年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泮托拉唑无指征应用和门诊大包围处方等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干预失败的原因,并介绍该院所采取的改进措施.
作者:童洁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总结临床外科医生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重视对医生的职业安全教育,提出对外科医生预防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提升外科医生自身心理认知及保护能力,初步探索外科医生减少其职业伤害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羊卫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液质量安全对于降低输血医疗风险、防范输血医疗纠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确保血液质量安全是血站根本的任务.文章针对保障血液质量安全的措施展开分析,对环节质量控制展开论述,包括采集环节、血液检验环节、储血/供血环节等方面的质控.
作者:石兰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与深入访谈的形式对浙江省舟山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住院的400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数据分析与主题提炼,发现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为焦虑、恐惧、逃避、绝望和烦躁不安.导致患者心理问题的原因为疾病本身、环境因素、家庭经济水平与人际关系.结论:针对心内科住院患者严重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宜;张光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妇产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咨询服务需求的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26例患者,对其进行专科护理咨询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认为妇产科应设立专科护理咨询门诊,应将妇科和产科咨询服务分开,开展针对性强的咨询服务;妇产科的患者虽然文化程度不同,但对健康咨询服务需求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设立专科护理咨询门诊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可为护理队伍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潘素招;陈会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科助产士锐器伤的现状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产科锐器损伤102例(助产士51名),对其一般资料、锐器伤类型、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等进行逐项整理.结果:锐器损伤以手术缝针刺伤为主,占31.37%,其次为刀、剪、钳刺伤,占28.43%;损伤程度为轻度者占79.41%.损伤原因主要为工作忙乱,占56.86%.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助产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戴淑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外科医生在整个临床医疗活动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也与其他科室不同.由于工作中需要经常进行手术治疗,接触的药物、器械、患者群等都是职业危害因素的一部分,加上手术存在的医疗风险较大,外科医生往往心理负担较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更加重了其他方面因素的危害性,给医生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损害,因此应当在工作中重视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措施.
作者:周宏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妇产科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由于妇产科患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除需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外,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以提高护理质量.分析不同患者的心理,及时发现护理中的不足,随时调整护理计划,可增强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加快临床治愈和康复进度,并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其质量高低与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综合素质密切相关.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从树立继续教育意识、建立完善的继续教育体系、采用灵活的继续教育方式、定期开展经验交流等方面,就加强耳鼻喉科继续教育思路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医务人员的动手能力和医疗水平,提高科室的综合实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方军;孙军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量化指标在儿科新护士上岗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2名儿科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规范化的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前培训、理论培训、技能培训等,培训时间为一年,分别在岗前培训结束后、前半年工作结束后、后半年工作结束后进行考核,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通过量化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2名新护士均能顺利完成全部考核,能够胜任科室的日常工作,合格率为100%.结论:量化指标能将新护士上岗培训后的成绩更具体地展现出来,更能直观了解新护士的不足之处,为促使其加强学习和培训提供依据.
作者:简会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在对基层中医药人员执业环境与执业水平调查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提出培训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卫生资源、强化中医适宜技术与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实践培训,是建立一支能满足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能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队伍的关键.
作者:钟天;张文博;徐晓英;彭莉莉;胡海生;罗时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层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自2012年1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七医院对内科护理工作实施层级管理,并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层级管理实施后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行层级管理能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增强护士核心能力,达到佳护理管理目标,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和满意度.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展迅速,获得了可信度较高的研究成果与流行病学数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一大类疾病.文章针对目前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提出相对应的防治对策.
作者:王定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从高警讯药物的概念人手,分析了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卫生院内科高警讯药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警讯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对策.
作者:许灵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