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层级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郑秀丽

关键词:层级管理, 内科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层级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方法:自2012年1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七医院对内科护理工作实施层级管理,并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层级管理实施后的护理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行层级管理能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增强护士核心能力,达到佳护理管理目标,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和满意度.
中医药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废物全程规范化管理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实施

    目的:探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废物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医疗废物管理质量.方法:以《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宁波市医疗废物无缝化收集推广考核细则》为准则,建立全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分层次强化培训,实行分类收集、运送、贮存等全程规范化管理流程.结果:比较实施全程规范化管理前后医务人员的医疗废物知识考试成绩及38家单位医疗废物管理合格率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医疗废物全程规范化管理加强了监管力度,提高了从业人员的认识.

    作者:徐幼浓;江爱玉;杨素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工作量的临床科室奖金内部分配实践

    科室奖金内部分配直接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只有建立符合科室实际、科学、公平、合理的科室奖金分配制度,才能使将金分配的激励作用真正落到实处.文章就医院外科实行的以工作量为基础的科室奖金内部分配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

    作者:张彬彬;祖学亮;陈灵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DCA循环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影响

    目的:探讨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对提升血液透析患者满意度和减少医院医疗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医疗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能明显提升血液透析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率.

    作者:房凤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分析与对策

    手术室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特殊,需要经常和各类患者和药物接触,具有很高的职业风险.文章首先阐述了当前手术室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认为放射性物质危害、化学试剂药物损伤、细菌病毒感染、工作压力危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时间,从加强防护减少辐射危害、加强安全检查减少化学损伤、规范操作流程杜绝感染发生、人性化管理减少员工压力等方面探讨了防范手术室职业危害的策略.

    作者:叶剑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内科加强高警讯药物安全管理的实践

    文章从高警讯药物的概念人手,分析了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卫生院内科高警讯药物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警讯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对策.

    作者:许灵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助产士锐器损伤现状调查与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产科助产士锐器伤的现状与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产科锐器损伤102例(助产士51名),对其一般资料、锐器伤类型、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等进行逐项整理.结果:锐器损伤以手术缝针刺伤为主,占31.37%,其次为刀、剪、钳刺伤,占28.43%;损伤程度为轻度者占79.41%.损伤原因主要为工作忙乱,占56.86%.结论: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损伤,大限度地保护助产士和患者的安全,真正达到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戴淑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对医院眼科患者进行调查,查找感染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调查了解眼科患者经常进行的检查或治疗,以查找隐患,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调查发现,导致眼科患者发生感染主要原因是病房管理问题.比如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积极性降低;患者本身缺乏防护意识等.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关措施,如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为患者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做好患者的健康宣传,结果眼科住院患者的感染率大大降低.结论在眼科各种感染防控中,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使制度落到实处,可降低眼科患者的院内感染.

    作者:吴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护患信任度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护患信任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8月浙江省慈溪市龙山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期间在外科住院45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开展优质护理普通病房住院患者45例为对照组,应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两组患者对护士信任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信任度总分及信任的五个维度中的尊重、安全感、对未来的信心三个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显著改善护患信任度,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增强患者对未来的信心,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APN连续性排班结合层次管理在胸心外科实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APN连续性排班模式结合层次管理在胸心外科的实施效果.方法:在传统排班原有人力的条件下,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同时通过对护士各方面能力的评估实行层级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结果:与传统排班模式相比较,实施连续性排班模式后病区的护理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作者:潘海鸥;林玉霜;戴晓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医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

    外科医生在整个临床医疗活动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也与其他科室不同.由于工作中需要经常进行手术治疗,接触的药物、器械、患者群等都是职业危害因素的一部分,加上手术存在的医疗风险较大,外科医生往往心理负担较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更加重了其他方面因素的危害性,给医生的身心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和损害,因此应当在工作中重视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措施.

    作者:周宏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超声科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超声科临床带教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浙江省永康妇幼保健院见习的106名大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教师相关科目知识不及格占34.91%;启发性教学不及格占43.40%;教学探讨不及格占55.66%;教学精神不充沛占37.44%.见习生学习过后兴趣提升不及格占41.51%;单独找到问题不及格占38.68%;单独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及格占54.72%.结论:教师需根据教育学的发展及时改进其教学思路,完善其学科知识,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

    作者:姚勇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八所县级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目的:通过医院管理督导检查,了解县级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高县级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的整体水平.方法:依据河南省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标准,对八所县级中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现场检查评分.结果: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与重视程度关系密切;二级以上、经济条件好的县级中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相对规范,一级中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不完善.结论:呼吁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对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资金扶持和检查力度.重视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是基层中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作者:耿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妇产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浙江省湖州市练市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知识知晓率、满意度、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知识知晓率、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无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慎水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实践环节培训探讨

    文章在对基层中医药人员执业环境与执业水平调查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提出培训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卫生资源、强化中医适宜技术与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实践培训,是建立一支能满足基层中医药服务需求、能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队伍的关键.

    作者:钟天;张文博;徐晓英;彭莉莉;胡海生;罗时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代偿期肝硬化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实施代偿期肝硬化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CNP),评价CNP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临床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消化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CNP表进行护理.结果:干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失眠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CNP可缩短代偿期肝硬化失眠症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失眠疗效.

    作者:白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医生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管理措施

    总结临床外科医生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重视对医生的职业安全教育,提出对外科医生预防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提升外科医生自身心理认知及保护能力,初步探索外科医生减少其职业伤害的方法与途径.

    作者:羊卫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例进行回溯性分析.结果:利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管理,使得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由此前的0.9%降到0.09%~0.18%.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降低了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

    作者:陶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处方点评对于规范门诊用药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于规范门诊处方的作用效果,以倡导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人民医院2012年2~3月实施处方点评后前两个月各科室门诊处方1000张,同时随机抽取2013年2~3月各科室门诊处方1000张,根据卫生部出台的《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规范》进行处方点评,比较实施处方点评前后的处方合格率.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从26.7%下降到19.4% (P<0.01),处方不合格率从19.8%下降至5.8%(P<0.01).2013年2~3月处方书写不规范率和不合理用药率较2012年2~3月均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实施处方点评可有效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叶建云;郑火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科医护人员标准预防依从性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妇产科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依从性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便减少院感的发生.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家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的231名妇产科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行为依从性,以及产生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妇产科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的行为依从性与相关知识的了解度尚可,两者成正相关.结论:妇产科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的依从性与相关知识了解度尚可,但个别项目还有待加强,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的依从性与其对标准预防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有关,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标准预防依从性.

    作者:张乃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博物馆机构设置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行业博物馆的内部机构设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等方式开展研究.结果:博物馆机构设置有“三部制”模式与“一体化”模式两大类型,各有优劣,博物馆机构设置需围绕博物馆“三重性”展开.中医药博物馆作为行业博物馆,目前的机构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结论:中医药博物馆应综合两种模式的优点,根据行业自身特点,考虑设置办公室、中药部、医史(针灸养生)部、宣教部等.

    作者:张书河;郭爱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中医药管理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