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某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分布,了解职业病危害控制关键点,以更好地控制职业病危害发生的风险.
作者:傅筱;伊杰;曾垂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发现某无水氢氟酸生产线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氟化氢、硫酸、一氧化碳、噪声、高温、粉尘.结果显示氟化氢、硫酸、一氧化碳、高温、粉尘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有2个岗位超标,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作者:谢炳熔;廖俊强;林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甲基氯化锡(TMT)的吸收、分布、排泄规律.方法 取SD大鼠10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8组,每组雌雄各3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后立即眼眶采血,第2~18组灌胃给予TMT 10mg/kg,分别在染毒后10min、20min、30 min、1h、2h、3h、4h、6h、8h、12 h、24 h、3d、6d、9d、12d、28 d、90d共17个时间点经眼眶采血并采集主要脏器.另取SD大鼠10只,灌胃给予TMT 10 mg/kg,收集染毒前连续12 h及染毒后第1、2、3、6、9、12、18、28、40、55、70、90天共13个时间段连续24h的尿液.用GC-MS测定血液、组织、尿液中TMT的含量,用3P87软件计算毒代参数.结果 (1)吸收:大鼠灌胃TMT后,全血和血浆半吸收期分别为0.16h和0.21 h;清除率分别为1.77×10-4 L/(kg·h)和0.03 L/(kg·h);消除半减期分别为15 d和10 d.(2)分布:灌胃后10 min组织中即可检测到TMT,6h达到峰值;红细胞中TMT浓度远高于各主要脏器,且红细胞>脾>肝>肾>心.TMT在组织中消除半减期为10 d,RBC达16.53 d.(3)排泄:TMT经尿液排泄较缓慢,尿TMT第6天高,第90天仍可检测到TMT.结论 大鼠灌胃给予TMT染毒后,TMT可被快速吸收,迅速分布在红细胞内,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缓慢经尿排出.
作者:武昕;谢玉璇;李颖超;雎罡;戎伟丰;赖关朝;唐小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铅可以对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器官、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目前,儿童铅中毒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安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汽车数量急剧增加,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措施滞后,我国儿童铅中毒情况相对严重.我国儿童无论是血铅还是铅中毒的流行率均已明显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1].
作者:许静;冯佳洁;张云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慢性铅中毒患者可出现周围神经障碍.现就我院近3年内收治的17例铅中毒合并周围神经病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于近3年内收治的58例因铅接触住院病人,既往无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其中17例按照《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GBZ76-2002)诊断为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73岁,接铅工龄5~33年,存有程度不同的周围性神经性病变.
作者:贾芸玲;常桂玲;孙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1365名接触粉尘和二氧化硫气体的工人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接触粉尘+ SO2组工人FVC和FVE1.0%的平均值低,分别为70.18%、78.93%,其次为接触粉尘组,接触SO2组的平均值相对高为93.68%、86.23%;SO2组只检出阻塞型肺功能异常,而粉尘组和粉尘+ SO2组3种肺通气功能障碍均被检出,粉尘导致的阻塞型肺功能异常占的比例高,为20.25%;粉尘+SO2组限制型肺功能异常占的比例高,为53.78%;粉尘+SO2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57.14%),其次为粉尘组,SO2组相对低(21.59%).提示粉尘和SO2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联合作用.
作者:李文玲;孙平辉;蒋建英;赵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探讨孕哺期暴露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仔代大鼠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大鼠于受孕后第2天开始经口灌胃染毒2,4-D 0,25、50、100 mg/kg直到仔鼠出生后第21天.结果显示各染毒组仔鼠出生后张耳、门牙萌出、开眼、睾丸下降、阴道开启等生理发育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仔鼠早期神经行为测试中100 mg/kg染毒组断崖回避、空中翻正及听觉惊愕的阳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现神经行为发育迟缓.提示2,4-二氯苯氧乙酸对早期神经行为发育具有一定毒性作用.
作者:薄存香;张振玲;郭启明;谢琳;刘永霞;戈扬;赛林霖;张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某钨矿浮选厂工作场所矽尘(呼尘)短时间接触浓度、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进行整改前和整改后的配对比较.整改后的CSTEL、CTWA明显低于整改前,CSTEL超限倍数合格率高于整改前.职业健康体检未检出尘肺,常规体检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该企业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后,厂区作业场所粉尘污染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李奕;左萍;吕宗荣;王晋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卫生工作任务日益增多与职业卫生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实现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监管思路和监管手段,逐步实现“自上而下的被动式”执法模式向“自下而上的主动式”管理模式转变,逐步建立“国家监察、企业负责、中介服务、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长效监管机制[1].自2009年我市开展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以来,各级卫生监管部门精心组织、扎实有力地推进了专项行动的开展,全面完成了专项行动治理目标,同时在创新监管手段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张国军;蒋辉权;谢锡治;黄坚;寿卫国;盛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以职业砷接触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准剂量(BMD)方法,通过分析尿中砷含量与各种效应指标异常率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探讨砷接触的基准剂量,为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的修订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某冶炼厂铜冶炼车间173名工人为砷暴露组,同时选取同厂区机械加工车间62名工人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工人的一般健康情况、有害因素的接触史、生活方式及疾病史等,排除有肾脏疾患的工人.在标本采集前,要求所有调查对象在3d内不得摄入任何海产品.现场收集清晨随意尿标本.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中总砷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用速率法测定尿中Ⅳ-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结果 砷暴露组工人尿中砷含量19.42~ 451.60.μg/L,平均值为140.33 μg/L;对照组工人尿中砷含量8.90~89.00 μg/L,均值35.60 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砷暴露组工人尿中β2-MG含量及NAG和γ-GT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工人,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砷暴露组工人尿中β2-MG含量及NAG和γ-GT活性均随尿中砷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经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基准剂量统计软件(BMDS)计算各检测指标的BMD和基准剂量下限值(BMDL).当基准剂量反应(BMR)取10%时,γ-GT为132.65 μg/L和107.73 μg/L,β2-MG为123.87 μg/L和99.76 μg/L,NAG为114.72 μg/L和92.22 μg/L.结论 尿中砷含量达到114.72 μg/L可作为砷接触引起肾功能损伤的判定标准,92.22 μg/L可作为砷接触的正常参考上限值.
作者:王凯;彭珊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为掌握昆山市化工企业对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应急能力,抽样选取107家化工企业开展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化工企业在应急组织和队伍建设、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应急救援物资维护更新、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人员疏散撤离、应急培训、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专项经费等诸多方面还须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应急能力整体上亟待提高.
作者:朱旭;姜荣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采用检查表法、定量分级和定性分析法对某船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显示,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包括电焊烟尘)、毒物、噪声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场所空气中锰、二甲苯浓度以及噪声强度超标,其余指标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职业健康检查主要为工人的电测听、胸片和肺功能异常.提示造船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电焊、油漆、打磨、装配等作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锰、二甲苯和噪声.
作者:蔡翔;钱晓勤;窦建瑞;朱宝立;张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06-2011年网络直报的职业病病例数据显示,淄博市6年间共报告职业病1194例,新发尘肺病930例(占77.9%),职业中毒137例(占11.5%),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06例(占8.9%),职业病病种涉及职业病目录中9大类28种.各类职业病发病情况以煤工尘肺、矽肺、苯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为主,对尘肺病、职业中毒防治是本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王晓芳;夏猛;李芳玉;姜程;李广益;伊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总结39例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资料,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积累中毒的综合救治经验.
作者:薛汉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检测检验,运用定量分级法对某汽车刹车片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苯酚、甲醛、氰化氢、氨、苯等有毒物质和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为0级(相对无害),外缘磨床、钻孔机为噪声Ⅰ级(轻度)作业,多刀切割机为噪声Ⅱ级(中度)作业.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有效,需加强噪声作业关键岗位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病发生.
作者:邱劲松;彭言群;龚禧;曹芳;李躲;贺性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15例男性尘肺患者在静脉复合全麻下,行全肺灌洗,术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参数,术后复查血尿常规、血电解质、胸片、肺功能.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灌洗前后肺功能改变差异有显著意义.
作者:薛敬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锰对脑多巴胺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重点观察α-突触核蛋白与细胞凋亡的改变.方法 利用体外脑片培养模型,用不同浓度氯化锰(0,25,100,400μmol/L)处理脑片24 h后,观察脑片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改变,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释放量,细胞凋亡率以及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Mn处理浓度的增加,脑片神经细胞损伤逐渐加重.与对照组比较,锰处理脑片导致TH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LDH释放量、细胞凋亡率以及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 锰对多巴胺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并且锰可以通过诱导α-突触核蛋白过表达而造成神经细胞损伤.
作者:徐斌;邓宇;王飞;刘巍;奉姝;杨天瑶;徐兆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96名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样品,检测血ALT、AST、γ-GT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检测XPD基因Asp312Asn、Lys751 Gln多态性,分析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不同基因型与二甲基甲酰胺肝毒性易感性的关系.结果显示,XPD-312GG/GA+ AA、XPD-751AA/AC+ CC基因型组工人血ALT、AST、γ-G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异常以ALT≥ 50 IU/L、AST≥40 IU/L、γ-GT≥54 IU/L一项或一项以上为界,经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基因型组工人肝功能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ORj分别为0.70、1.03,95% CI分别为0.38~1.41、0.51 ~2.05.说明XPD基因Asp312Asn和Lys751 Gln多态性可能与二甲基甲酰胺肝毒性易感性无关.
作者:吴京颖;许旭艳;刘祥铨;何颖荣;张伟;刘合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66岁,某橡胶阀门厂职工,从事原料筛选工作,接触石棉5年.以进行性腹胀、消瘦、乏力、厌食2个月来院就诊.查体:腹部高度膨隆,未触及包块,无压痛,移动性浊音(+),彩超检查提示腹腔大量积液,右附件区5.0 cm ×4.0 cm肿物,混合性回声.CT扫描示盆腹腔大量积液,右附件区肿物,其内密度不均.穿刺腹水,淡黄色渗出液,未查到癌细胞,肿瘤标志物Ca125异常增高.诊断:右附件区占位病变,腹腔积液.行手术治疗.
作者:杨俊奎;张妮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