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衷心感谢职业病防治专业的良师益友——《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有感

王世俊;赵金垣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 专业, 良师, 益友, 中国, 工业, 医学杂志, 无私奉献, 亲密关系, 学界, 文献, 射出, 攀登, 浏览, 激情, 分割
摘要:重新浏览创刊已届20年的《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翻阅曾经多次温习的文献,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激情.职业病学界这披荆斩棘、不断攀登的几十年,实在和《杂志》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我们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折射出《杂志》悉心指导和无私奉献的光彩.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临床诊治方案探讨

    目的 探讨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诊断与治疗的方案,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诊断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对167例TCE药疹样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潜伏期为5~171 d,平均29 d(中位数).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及压痛.93%的患者曾出现肝脏损害.经综合治疗后,皮炎痊愈157例,死亡10例.结论 主要诊断依据为:(1)确切的TCE职业接触史;(2)同工种、同样工作环境下仅个别人发病;(3)有5~40 d或更长的潜伏期,一般不超过80 d;(4)急性皮炎很快发展至全身性、对称性和泛发性,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多形红斑、重症多形红斑或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5)常伴发热及肝损害,浅表淋巴结可扪及肿大.急性肝衰竭是主要的死因.联合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及人工肝可能有助于提高TCE药疹样皮炎合并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夏丽华;张莹;梁伟辉;吴奇峰;刘惠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2-三氟甲基-5-氨基吡啶中毒3例

    2-三氟甲基-5-氨基吡啶是芳香族氨基化合物,有关其引起人体中毒后出现口唇、甲床发绀的报道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义;黄昭维;张建余;叶绿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七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范围广、学科多,实验室涉及多种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职业危害,但防护工作还存在欠缺,2004年实验室SARS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自身职业防护方面存在的不足.

    作者:王鑫;陈永青;周安寿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健康工人静脉血血细胞正常参考值的调查

    对大连地区的健康工人血细胞正常参考值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其静脉血的白细胞下限值界定为3.5×109/L.

    作者:马桂英;段虹;吕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三甲基锡中毒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三甲基锡中毒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修订国家《急性三甲基锡中毒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近年国内外文献报道具有详细临床资料的急性三甲基锡中毒病例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三甲基锡中毒的潜伏期可因毒物侵入途径和剂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与剂量呈负相关.发病早期主要症状为乏力伴近事记忆障碍,上述症状出现2~4 d后可突然出现明显精神症状或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低血钾在早期已经发生,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尿锡检查无特异性诊断价值.脑电图检查阳性率较高,并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较密切关系.结论 三甲基锡对人体具有高度毒性,职业中毒以亚急性多见;中毒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突出表现为精神障碍或癫痫,且与病情的严重度相一致,其发生和程度可作为诊断分级的主要指标.

    作者:孙道远;张巡淼;陈嘉斌;唐小江;平玉坤;彭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药源性慢性砷中毒1例报告

    报道1例便秘患者由于长期大量口服牛黄解毒片、逐渐出现掌跖角化,皮肤色素改变,双下肢水肿、无力、麻木、行走困难及尿砷异常增高等慢性砷中毒表现,经停用牛黄解毒片、驱砷等治疗,病情痊愈.同时分析了慢性砷中毒原因,并强调合理科学的管理和应用中成药的重要性.

    作者:朱启上;彭莉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职业健康监护新规范中医学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及质量控制

    我国《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作为国家强制性职业卫生标准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规范中对常规医学检查内容与方法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本文就新规范所确定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质量控制作一浅析.

    作者:江朝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层职业卫生工作者的良师益友——《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20周年感言

    逝者如斯夫!时光过得飞快,《中国工业医学杂志》创刊已经20周年了.学术刊物不但是发表和交流学术成果的园地,而且具有组织和引领学术研究的功能.

    作者:郭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特殊工作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广大职业卫生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只有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正确识别,才能进一步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

    作者:杨乐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明确职业卫生标准适用条件的探讨

    《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法规与标准的颁布,为我国职业卫生工作走向法制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一些标准中尚缺少对其适用条件的专业技术解释,这会造成对同一工作场所按照不同的适用条件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影响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所以在职业卫生标准附录中明确标准适用条件是必要的.

    作者:石长玉;贾毓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杭州市某污水处理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与监测数据,对照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对某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舒丽萍;王强;张磊;廖云华;沈卫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温石棉与纤维水镁石矿物粉尘体外细胞毒性对比

    目的 比较温石棉与纤维水镁石矿物粉尘对肺泡巨噬细胞体外细胞毒性来评价纤维水镁石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测定细胞死亡率、乳酸脱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细胞膜流动性、丙二醛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肺泡巨噬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温石棉及纤维水镁石均产生了肺泡巨噬细胞毒性. 结论作为温石棉代用品的纤维水镁石对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也并不是绝对安全的.

    作者:吴思源;董发勤;邓建军;刘俭;何静;刘绪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氯乙烷中毒合并应激性溃疡穿孔1例报告

    报道1例二氯乙烷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应激性溃疡穿孔,经手术治疗后痊愈.

    作者:刘宪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疗效分析

    职业性正己烷中毒是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职业中毒.正己烷主要用做溶剂,用于配制粘胶以粘合鞋革、箱包.正己烷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慢性毒作用主要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李秋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在综合性医院建设化学中毒救治基地的思路探讨

    随着科技进步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使用范围迅速扩大,各类急性化学中毒事故也随之明显上升.然而,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设备落后,现有的应急救治能力已显得严重不足.

    作者:凌瑞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科学规划,建立江苏省化学中毒应急救援体系

    2003年,一场突如袭来的非典让人们看到了完善传染病防治体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近几年,在江苏接连发生的南京毒鼠强群体急性中毒事件、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事故等,又敲响了防范化学中毒的警钟.

    作者:朱宝立;李少东;袁家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小煤井改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

    采用经验法和检查表法对某小煤井改扩建工程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果 表明该建设项目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的有关规定,该改扩建方案设计是可行的.

    作者:夏猛;潘鸣镝;于平;伊健;郭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上海市急性化学事故预防控制的探索

    急性化学事故时有发生,如1995年上海某化工厂氯气泄漏到居民区,千余人疏散隔离,800余人到医院诊治,诊断中毒者18人;2007年4月上海9个区中因食用含瘦肉精食物,致使350人中毒.2000年至2005年,上海市发生较严重职业中毒事故74起,中毒219人,死亡46人.化学事故依然是危及城市安全的主要因素.

    作者:周顺福;陈玮;陈良;唐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致亚急性肝坏死1例调查

    报道1例急性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毒致亚急性肝坏死的临床表现、救治措施及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

    作者:秦宏;杨国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救治4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患者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升高,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明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沈阳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