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的β2-兴奋剂含量

吴平谷;虞晓珍

关键词:动物组织, β2-兴奋剂, 气相色谱-质谱法
摘要: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动物组织中β2-兴奋剂的测定方法.动物组织加1%的高氯酸溶液匀浆,用乙酸乙酯:异丙醇(6∶4)萃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BSTFA+1%TMCS衍生后进行GC-MS测定.样品中低检出浓度分别为特布他林0.5μg/kg、克伦特罗1.0μg/kg、沙丁胺醇0.2μg/kg.
卫生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同一家庭内营养不良与超重个体并存的研究

    目的在家庭水平上描述2000年中国九省家庭中营养不良与超重成员并存的现象,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将住户分为营养不良、超重、营养不良与超重并存、正常四种类型,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并存现象发生的主要社会人口学因素,模型控制了混杂因素.结果中国九省家庭中有6.9%的家庭存在营养不良和超重个体并存.并存家庭与营养不良、正常的家庭相比,并存现象更容易出现在那些居住在城市、拥有机动车、拥有洗衣机、户主职业为轻体力劳动、动物性脂肪提供能量比例较高的家庭;并存家庭与超重家庭相比未见显著差别.在所有营养不良家庭中,有34.9%是并存家庭;在所有超重家庭中则有13.2%为并存.结论对并存现象的研究非常必要,结果提示营养干预项目应该同时兼顾营养不良和慢性病的预防.

    作者:于冬梅;翟凤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低剂量氢醌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氢醌诱导真核细胞适应性反应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氢醌刺激MRC-5细胞后,用AlamarBlue还原率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漏出率检测细胞死亡,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细胞总蛋白,图像分析后选取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AlamarBlue,乳酸脱氢酶及AnnexinV/PI双染结果显示10μM氢醌对细胞存活无显著影响,250μmol/L氢醌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细胞预先暴露于10μmol/L氢醌12h对250μmol/L氢醌攻击的耐受力明显增强,表现为细胞存活增多,死亡减少.双向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对照组MRC-5细胞检测到1429±369个蛋白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适应组分别为1453±307、1191±393和1107±247.氢醌刺激后24个蛋白斑点发生变化,肽指纹图谱及肽序列标签鉴定了其中22个蛋白斑点,这些蛋白参与细胞能量代谢、细胞骨架、蛋白折叠、氧化调节、信号传导等各个方面.结论低剂量氢醌可诱导MRC-5细胞适应性反应,多种蛋白参与细胞的适应性反应调控.

    作者:李习艺;庄志雄;刘建军;杨晓华;黄海燕;卫秦芝;王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DRS对加标和未加标水果提取物中农药残留的盲样测试

    安捷伦公司的质量选择检测器(MSD)和DRS,为MSD化学工作站软件增加了有力的数据处理功能.处理全扫描气相色谱/质谱数据对农药残留物进行确证,这是一项繁琐、费时的工作,需要有经验的分析人员具备极高的技术、倾注巨大的精力.DRS可以在1分钟左右处理一张复杂的食品提取物离子色谱图,而有经验的分析人员要得到同样质量的结果可能需要30多分钟.这篇报告中的大量数据说明,分析人员可以用DRS迅速得到高度可信的结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软骨藻酸与人类健康关系研究进展

    软骨藻酸(DA)是主要由拟菱形藻属硅藻产生的一种谷氨酸和红藻酸的类似物,能够污染鱼贝类等海洋生物,是引起人类记忆缺失性中毒的致病因子.目前世界各地均有DA检出,随着赤潮的频繁爆发和软骨藻酸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对软骨藻酸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兴奋性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DA理化性质、产生菌、污染情况、人类中毒情况、毒性机制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吴多加;李凤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sHsps在小鼠正常腭发育和腭裂发生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sHsps在正常腭发育及腭裂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在GD10经口一次分别给予实验组孕小鼠80mg/kg的视黄酸(RA)、对照组孕鼠等体积的植物油,并分别于GD15-GD17取两组胎鼠的腭,利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实验和对照组中sHsps的表达丰度.结果正常腭除Hspb10在GD17不表达外,其余Hsps基因在GD15-GD17均有明显表达,Hsp20、Hsp25、Hsp27、Hsp32、Hspb2、Hspb3、Hspb7表达丰度基本恒定,Hsp30、Hspb5随胚龄的增加而表达丰度增高,Hsp10、Hsp22、Hspb4、Hspb9在GD16出现表达高峰.Hsp30、Hsp32、Hspb4、Hspb10在GD15-GD17的表达丰度腭裂组明显高于正常组.Hsp10、Hsp60、Hspb5、Hspb9在GD15-GD17的表达丰度腭裂组明显低于正常组.Hspb9、Hspb10在正常腭发育和腭裂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结论15种Hsps除Hspb10在GD17不表达外,其余在GD15-GD17正常腭发育过程中均有明显表达,但不同Hsps的表达特点有所不同;Hsp30、Hsp32、Hspb4、Hspb10在腭裂发生中可能主要起应激保护反应,Hsp10、Hsp60、Hspb5、Hspb9、Hspb10可能与腭裂的发生有关.

    作者:朱勇飞;朱江波;周宏元;张天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5-己二酮对大鼠运动及感觉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正己烷的代谢产物2,5-己二酮对大鼠神经系统运动、感觉神经元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和培养的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瘤细胞系VSC4.1细胞,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不同浓度2,5-HD(2.5、5.0、10.0、20.0mol/L)染毒24小时后DRG、VSC4.1细胞内NG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己二酮染毒剂量为5.0、10.0、20.0mmol/L时,皆可使DRG细胞及VSC4.1细胞NGF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发现随着染毒剂量增高,两类细胞NGF表达水平的下降有愈为明显的趋势.结论2,5-己二酮可降低大鼠DRG感觉神经元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VSC4.1细胞)、内源性NGF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抑制了两类细胞的生长与存活.

    作者:刘强;刘清君;段化伟;张艳淑;乐卫东;何凤生;郑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用双标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乳糖酶缺乏者小肠粘膜乳糖酶活性

    目的应用双标稳定同位素13C-乳糖/2H-葡萄糖负荷试验对乳糖酶缺乏者小肠粘膜乳糖酶活性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选用43名乳糖酶缺乏者(呼气ΔH2浓度>20μmol/mol)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乳糖不耐受症状记录分为乳糖吸收不良组(LM)和乳糖不耐受组(LI).以25g13C-乳糖和0.5g2H-葡萄糖作为受试底物,分析受试者摄入底物之后各时点血浆中总葡萄糖、13C-葡萄糖和2H-葡萄糖浓度,并计算各时点13C-葡萄糖/2H-葡萄糖吸收百分率的比值,以45min、60min、75min三个时点所得比值的均值作为乳糖消化指数(LDI)来反应小肠乳糖酶活性.结果乳糖吸收不良组和乳糖不耐受组两组各时点血浆总葡萄糖、13C-葡萄糖无显著性差异,乳糖吸收不良组的乳糖消化指数显著高于乳糖不耐受组(0.47±0.15vs0.34±0.14);乳糖消化指数与6h累积H2呼出量无显著性相关关系(r=0.12,P=0.46);经H2呼气试验结果判定为乳糖酶缺乏的个体,经13C-乳糖/2H-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显示小肠粘膜仍存在一定乳糖酶活性.结论采用双标稳定同位素13C-乳糖/2H-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准确、灵敏地定量分析小肠粘膜乳糖酶活性,同时可以计算体内乳糖消化量.

    作者:钟燕;黄承钰;阴文娅;Vonk RJ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环氧合酶-2在c9,t11-共轭亚油酸抑制胃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c9,t11-共轭亚油酸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的亚油酸代谢途径中限速酶--环氧合酶(COX-2)及其产物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c9,t11-CLA处理后的SGC-7901细胞中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细胞分泌的PGE2浓度.结果在25、50、100和200μmol/L浓度时,c9,t11-CLA均可下调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细胞中PGE2的分泌.结论环氧合酶-2是c9,t11-CL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靶点.

    作者:张静姝;陈炳卿;王琪;杨艳梅;高彦辉;孙文广;宋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真菌霉素诱发的小鼠肺腺癌组织发生的研究

    目的探讨真菌毒素诱发的NIH小鼠肺腺癌组织学来源及其可能致癌机理.方法采用34例长期灌胃黄曲霉毒素G1(AFG1)和杂色曲霉素(ST)诱发的NIH小鼠实验性肺腺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12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以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特异分化标志物SP-C和Clara细胞特定分化标志物CC-10的表达情况确定肺腺癌的组织来源.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本组实验性肺腺癌P53、Ras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全部34例肺腺癌癌细胞均可见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特异分化标志物SP-C蛋白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而Clara细胞特定分化标志物CC-10均为阴性表达(P<0.01).肺腺癌细胞PCNA平均阳性标记指数为73.32%,明显高于对照组22.43%(P<0.01),但肺腺癌细胞未见突变型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RasP2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结论真菌毒素诱发的实验动物肺腺癌组织来源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活性,但未见突变型P53和RasP2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

    作者:申海涛;张祥宏;黄向华;李月红;王俊灵;严霞;王凤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干预效果的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施行人工通气时,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而营养不良常使呼吸机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通气严重障碍,并且使患者全身和呼吸系统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诱发肺部感染,加重呼吸衰竭[1].

    作者:张谦;曾宪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的界定

    目的明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的落实程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样本机构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比例以及开展项目的操作程度.结果(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平均落实程度为42.9%,其中省级为56.0%,市级为43.7%,县级为41.3%;东部地区为49.3%,中部地区为45.4%,西部地区为35.3%.(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七项公共职能中,疾病预防与控制落实程度职能落实程度为54.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65.8%、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为35.0%、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为31.3%、实验室检测与评价39.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36.4%、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为56.7%.结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公共职能落实程度普遍不高,并随地区和级别的变化而变化;各项公共职能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能落实程度高,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职能落实程度低.

    作者:苏忠鑫;马宁;谢洪彬;王伟成;王颖;孙梅;罗力;于竞进;于明珠;段勇;龚向光;陈政;汪华;施培武;梁占凯;杨峰;王敦志;岳建宁;罗实;郝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动物组织中的β2-兴奋剂含量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动物组织中β2-兴奋剂的测定方法.动物组织加1%的高氯酸溶液匀浆,用乙酸乙酯:异丙醇(6∶4)萃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BSTFA+1%TMCS衍生后进行GC-MS测定.样品中低检出浓度分别为特布他林0.5μg/kg、克伦特罗1.0μg/kg、沙丁胺醇0.2μg/kg.

    作者:吴平谷;虞晓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评价罗格列酮钠治疗2型糖尿病长期效果的Markov模型

    目的评价新药罗格列酮钠治疗糖尿病的长期效果.方法根据糖尿病治疗过程建立Markov状态转移决策树模型.结果在10年研究期间,罗格列酮钠治疗组有14.2%糖尿病患者转化为糖尿病并发症,3.8%糖尿病患者死亡,而非罗格列酮钠治疗组有22.7%糖尿病患者转化为糖尿病并发症,6.6%糖尿病患者死亡.结论Markov状态转移决策树模型是评价药物治疗长期效果的有效模型.

    作者:朱彩蓉;倪宗瓒;孙克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硒对铅毒性的拮抗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硒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硒有拮抗铅毒性的作用:一方面硒是体内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能明显改善铅中毒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铅的危害;另一方面硒与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在体内与铅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从而可降低铅的毒性作用.本文从硒拮抗铅毒性作用的机理、硒对铅毒性的拮抗作用以及不同形式的硒对铅毒性作用的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硒与铅毒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敏;高俊全;李筱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肠炎沙门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目的为研究肠炎沙门氏菌菌株间的关系,特建立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并对从食品中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进行了分型研究.方法1991~2001年间,从河南、黑龙江等省份采集食品样品,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挑取单个菌落增菌,用溶菌酶、蛋白酶K和TE缓冲液依次提取菌体DNA后,用限制性内切酶XbaΙ消化胶块,然后在CHEFMapper仪上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电泳条件:0.5×TBE缓冲液、14℃、1%琼脂糖、脉冲时间5s~45s、26h、6V/cm.应用λ噬菌体DNA作为脉冲场凝胶分子量标准.结果从鸡肉、牛肉、熟肉及蔬菜中分离出30株肠炎沙门氏菌,其中18株来自河南省,绝大多数菌株(22株)分离于2001年.对所得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后,结果显示30株肠炎沙门氏菌分为A、B两个型,两型图谱之间有8个条带的差异.A型菌株有19株,占全部菌株的63.3%,B型菌株有11株,占36.7%.A型之内又可以分出2个亚型,其中A1型占78.9%,A2亚型与A1亚型相比的差别在于,A2型在50kb处有一条带缺失.在菌株分型与采集时间和采集地点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所有从鸡肉中分离到的菌株均为A1型,提示了某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流行病学趋势.结论在研究肠炎沙门氏菌不同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面,脉冲场凝胶电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燕俊;赵熙;杨宝兰;李志刚;刘秀梅;计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机构意向论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

    目的机构意向论证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征求样本机构对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认同意见.结果各级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认可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认可比例至少在90.0%以上.结论本次研究确认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承担的公共职能项目,为进一步根据职能项目测算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需求奠定了基础.

    作者:孙梅;王颖;苏忠鑫;马宁;谢洪彬;王伟成;罗力;于竞进;于明珠;段勇;龚向光;陈政;汪华;施培武;梁占凯;杨峰;王敦志;岳建宁;罗实;郝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铬酸钾致N-ras基因DNA损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重铬酸钾对N-ras基因的DNA损伤作用,探讨其致癌作用分子机制.方法制备N-ras基因外显子1单链探针;重铬酸钾染毒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再经RDPCR扩增后与探针杂交显色.结果重铬酸钾染毒剂量100μmol/L可检测到DNA损伤片段杂交条带,其损伤片段长于完整的N-ras基因外显子1;更高剂量(1000μmol/L)未能检测出DNA损伤作用.结论重铬酸钾可能造成N-ras基因外显子1上游序列DNA损伤,且该损伤作用可能正是其致癌作用分子机制的关键所在.

    作者:饶朝龙;衡正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七省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开展比例分析

    目的明确各级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开展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样本机构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情况.结果(1)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平均开展比例为71.7%,其中省级为92.0%,市级为73.7%,县级为68.5%;东部地区为76.5%,中部地区为71.5%,西部地区为68.1%.(2)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七项公共职能中,疾病预防与控制职能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项目开展比例较高,但疫情报告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以及实验室检测与评价的项目开展比例相对较低.结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总体落实程度较差,尤其是中西部以及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王颖;王伟成;孙梅;苏忠鑫;马宁;谢洪彬;罗力;于竞进;于明珠;段勇;龚向光;陈政;汪华;施培武;梁占凯;杨峰;王敦志;岳建宁;罗实;郝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室内生物源性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空调普及导致室内空气循环减少以及家庭宠物的流行等,为室内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条件.空气中的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致敏原经常附着于飞沫及颗粒物上,降落地面或长时间漂浮空气中形成微生物气溶胶.长期暴露于生物源性污染物可能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以呼吸系统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炎症等)和变态反应(如变应性鼻炎,肺炎及哮喘等)为主.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空气生物源性污染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晓瑜;施玮;宋伟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维生素A和锌联合在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目的通过碱性单细胞电泳凝胶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研究维生素A和锌联合在体外诱导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DNA的损伤.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在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A和锌改变培养基环境,通过单细胞电泳凝胶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个剂量组PBMC的细胞凋亡率与DNA断裂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时补充适量的锌和维生素A尚未使PBMC凋亡率增加,没有加重DNA损伤,但同时补充过量的锌和维生素A就会引起PBMC的广泛凋亡和严重的DNA损伤(P<0.05),且比由于维生素A或锌单独过量引起的损伤更严重.当维生素A过量时,补充适量锌对已损伤的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可能会扩大受损的细胞范围;当锌过量时,补充适量维生素A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可能会加剧已受损细胞的损伤程度.结论在体外试验中,过量的补充维生素A和锌可能会造成人的PBMC的DNA单链严重损伤,具体机理尚须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婷欣;李云;鹿子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卫生研究杂志

卫生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