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梅;翟凤英
软骨藻酸(DA)是主要由拟菱形藻属硅藻产生的一种谷氨酸和红藻酸的类似物,能够污染鱼贝类等海洋生物,是引起人类记忆缺失性中毒的致病因子.目前世界各地均有DA检出,随着赤潮的频繁爆发和软骨藻酸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对软骨藻酸的研究尤其是对其兴奋性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就DA理化性质、产生菌、污染情况、人类中毒情况、毒性机制和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吴多加;李凤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建立动物组织中β2-兴奋剂的测定方法.动物组织加1%的高氯酸溶液匀浆,用乙酸乙酯:异丙醇(6∶4)萃取,经固相萃取柱净化,BSTFA+1%TMCS衍生后进行GC-MS测定.样品中低检出浓度分别为特布他林0.5μg/kg、克伦特罗1.0μg/kg、沙丁胺醇0.2μg/kg.
作者:吴平谷;虞晓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碱性单细胞电泳凝胶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研究维生素A和锌联合在体外诱导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DNA的损伤.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在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A和锌改变培养基环境,通过单细胞电泳凝胶技术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个剂量组PBMC的细胞凋亡率与DNA断裂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时补充适量的锌和维生素A尚未使PBMC凋亡率增加,没有加重DNA损伤,但同时补充过量的锌和维生素A就会引起PBMC的广泛凋亡和严重的DNA损伤(P<0.05),且比由于维生素A或锌单独过量引起的损伤更严重.当维生素A过量时,补充适量锌对已损伤的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可能会扩大受损的细胞范围;当锌过量时,补充适量维生素A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可能会加剧已受损细胞的损伤程度.结论在体外试验中,过量的补充维生素A和锌可能会造成人的PBMC的DNA单链严重损伤,具体机理尚须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婷欣;李云;鹿子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机构意向论证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16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征求样本机构对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的认同意见.结果各级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遍认可课题组研制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职能项目,认可比例至少在90.0%以上.结论本次研究确认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承担的公共职能项目,为进一步根据职能项目测算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需求奠定了基础.
作者:孙梅;王颖;苏忠鑫;马宁;谢洪彬;王伟成;罗力;于竞进;于明珠;段勇;龚向光;陈政;汪华;施培武;梁占凯;杨峰;王敦志;岳建宁;罗实;郝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空调普及导致室内空气循环减少以及家庭宠物的流行等,为室内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条件.空气中的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致敏原经常附着于飞沫及颗粒物上,降落地面或长时间漂浮空气中形成微生物气溶胶.长期暴露于生物源性污染物可能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以呼吸系统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炎症等)和变态反应(如变应性鼻炎,肺炎及哮喘等)为主.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空气生物源性污染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晓瑜;施玮;宋伟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对硒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硒有拮抗铅毒性的作用:一方面硒是体内抗氧化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能明显改善铅中毒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铅的危害;另一方面硒与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可在体内与铅结合形成金属硒蛋白复合物,从而可降低铅的毒性作用.本文从硒拮抗铅毒性作用的机理、硒对铅毒性的拮抗作用以及不同形式的硒对铅毒性作用的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硒与铅毒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李敏;高俊全;李筱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摄入对小鼠肝脏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银杏黄酮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成年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黄酮干预组(银杏黄酮96mg/kgbw+乙醇4.8g/kgbw)、正常对照组和酒精对照组(乙醇4.8g/kgbw).小鼠经口给予干预物或对照物(生理盐水),0.5h再给予酒精,然后于酒精灌胃后0.5、1、2、4、6、9、15h后处死,另设正常对照组,测定小鼠血清与肝脏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活性或含量.结果小鼠一次性摄入大剂量的乙醇,GSH水平及SOD、GSH-Px活性在1h后迅速下降,4h时降至低点,随后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与肝脏MDA水平在1h后迅速上升,分别于4h和6h时升至高点,15h和9h时才缓慢恢复至正常水平.经银杏黄酮干预后,肝脏GSH-Px、SOD活性与GSH、MDA水平的变化曲线与酒精对照组基本相似,但GSH、GSH-Px、SOD的降幅明显低于酒精对照组,MDA的升幅也明显低于酒精对照组.结论小鼠急性摄入酒精后表现出明显的氧化损伤,而银杏黄酮对这种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姚平;刘烈刚;贾文波;宋方方;周绍良;章锡平;孙秀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断乳对高脂膳食大鼠血糖、血脂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出生后17天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一组17天早断乳,另一组24天断乳.基础饲料喂养4周后,从2组各随机抽取12只动物处死,以进行动态观察.各组剩余的大鼠再按体重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高脂饲料,一组继续基础饲料,喂养6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计算脂/体比,测定血糖、血脂和激素水平.结果早断乳大鼠体重、体脂含量增加显著高于正常断乳组(P<0.05);血糖、血脂、胰岛素、瘦素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游离T3水平降低(P<0.05).结论早断乳大鼠摄入高脂膳食后发生肥胖的倾向更明显.
作者:王小春;孙长颢;张晓宏;赵丽军;郑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环境和生物体中含硒化合物尤其是有机含硒化合物种类繁杂,为深入探讨和公证评价硒在临床化学、营养学、毒理学以及环境和生态学等领域中的作用或影响,对其不同含硒化合物化学的鉴定和定量是必要的.为此,现代高效分离、高灵敏度元素选择性检测和结构鉴定技术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对目前环境和生物材料中有机硒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资料予以综述和简评,期望对有效地进行环境和生物材料中不同有机硒分析研究能有所帮助.
作者:陈晓滨;林少彬;杨文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醛对中枢神经系统毒作用的机制.方法本文对新生大鼠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进行了剂量分别为1,2,4,8mg/L培养基的甲醛暴露实验,以在培养基中添加甲醛的方式染毒,每小时染毒一次,4小时后,用细胞化学方法,以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oxidase,COX)活力为指标,观察甲醛对神经元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神经元COX活力均明显降低(P<0.01),并呈剂量-效应关系(R值为-0.92,P<0.01).结论本文结果提示,过量甲醛暴露可降低神经元COX活力,导致能量代谢障碍,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作者:刘婷;白雪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研究肠炎沙门氏菌菌株间的关系,特建立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并对从食品中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进行了分型研究.方法1991~2001年间,从河南、黑龙江等省份采集食品样品,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挑取单个菌落增菌,用溶菌酶、蛋白酶K和TE缓冲液依次提取菌体DNA后,用限制性内切酶XbaΙ消化胶块,然后在CHEFMapper仪上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电泳条件:0.5×TBE缓冲液、14℃、1%琼脂糖、脉冲时间5s~45s、26h、6V/cm.应用λ噬菌体DNA作为脉冲场凝胶分子量标准.结果从鸡肉、牛肉、熟肉及蔬菜中分离出30株肠炎沙门氏菌,其中18株来自河南省,绝大多数菌株(22株)分离于2001年.对所得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后,结果显示30株肠炎沙门氏菌分为A、B两个型,两型图谱之间有8个条带的差异.A型菌株有19株,占全部菌株的63.3%,B型菌株有11株,占36.7%.A型之内又可以分出2个亚型,其中A1型占78.9%,A2亚型与A1亚型相比的差别在于,A2型在50kb处有一条带缺失.在菌株分型与采集时间和采集地点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所有从鸡肉中分离到的菌株均为A1型,提示了某种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流行病学趋势.结论在研究肠炎沙门氏菌不同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面,脉冲场凝胶电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燕俊;赵熙;杨宝兰;李志刚;刘秀梅;计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苦瓜粗多糖提取物(CPS)对正常及糖尿病小鼠血糖调节作用.方法采用24只正常小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次性经口给予动物葡萄糖3g/kgbw,实验组同时一次性给予CPS1g/kgbw,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应用1型和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分别在随机进食和空腹情况下一次性经口给予CPS(1g/kgbw),测定给药后2h、4h血糖水平,并与对照组血糖进行比较.结果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实验组小鼠给予CPS0.5h、1h后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低于对照组16.4%和16.5%),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2种糖尿病模型动物服用CPS后,各时点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苦瓜多糖粗提物对正常小鼠糖耐量有改善作用,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动物随机及空腹血糖.
作者:郑子新;滕俊英;刘剑英;邱继红;欧阳红;薛长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肉及肉制品中(EPEC)的快检方法.方法以EPEC特异的微绒毛粘连基因(eaegene)和菌毛束形成编码基因(bfpgene)作为模板,设计两对引物对肉及肉制品中的EPEC进行特异性扩增.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对肉及肉制品中EPEC的低检出量为10cfu/g,检出时间为8~17小时.结论建立了可检测肉及肉制品中EPEC的快速、敏感、特异PCR方法.
作者:史云;李业鹏;计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以缺铁大鼠为模型研究了甘氨酸亚铁改善营养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体重50(60克二级雌性断乳Wistar大鼠,给予低铁基础饲料耗空3周后,经尾静脉取血,测定血红蛋白含量,按尾血血红蛋白含量,把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给予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甘氨酸亚铁组和乳酸亚铁对照组,实验期为4周,测定动物生长发育指标和缺铁性营养性贫血相关指标.结果补充甘氨酸亚铁显著改善大鼠生长,补充组的终体重和净增重显著高于低铁对照组;甘氨酸亚铁显著升高贫血大鼠的血红蛋白水平,而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水平显著降低,补充甘氨酸亚铁组的脾脏铁含量和总铁含量均显著高于低铁对照组,并且与相同剂量的乳酸亚铁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甘氨酸亚铁作为一种较理想的补充铁的营养强化剂,可明显改善缺铁性营养性贫血.
作者:靳雅笙;赖建强;赵显峰;孟晶;荫士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正己烷的代谢产物2,5-己二酮对大鼠神经系统运动、感觉神经元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感觉神经元和培养的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瘤细胞系VSC4.1细胞,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不同浓度2,5-HD(2.5、5.0、10.0、20.0mol/L)染毒24小时后DRG、VSC4.1细胞内NGF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己二酮染毒剂量为5.0、10.0、20.0mmol/L时,皆可使DRG细胞及VSC4.1细胞NGF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发现随着染毒剂量增高,两类细胞NGF表达水平的下降有愈为明显的趋势.结论2,5-己二酮可降低大鼠DRG感觉神经元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VSC4.1细胞)、内源性NGF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抑制了两类细胞的生长与存活.
作者:刘强;刘清君;段化伟;张艳淑;乐卫东;何凤生;郑玉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黑葡萄穗霉是一种腐生菌,能够产生多种毒素,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就黑葡萄穗霉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抗原组分及基因、所产毒素及其它生物活性产物、毒理学实验和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
作者:石桂英;陈西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阐明饮水氟含量与儿童肾损害的剂量-效应关系,并观察饮水氟含量相同的地区氟斑牙患者与高氟负荷人群之间肾功能有无差异.方法根据饮水氟含量和是否患氟斑牙将210名儿童分为七组,测定各组人群尿和血清氟含量及尿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活性.结果氟中毒病区人群尿和血清氟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并随饮水氟含量增加而升高;饮水氟含量为2.15~2.96mg/L的地区氟斑牙患者及饮水氟含量>3.0mg/L的地区高氟负荷人群和氟斑牙患者尿NAG和γ-GT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饮水氟含量相同的地区氟斑牙患者和高氟负荷人群尿NAG和γ-GT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饮用氟含量>2.0mg/L的水可导致儿童肾损害,且损害程度随饮水氟含量增加而增强;肾功能损害程度与是否患氟斑牙无直接关系,主要取决于饮水中的氟含量.
作者:刘俊玲;夏涛;余要勇;孙献忠;褚启龙;何卫红;张明;王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宫内接触氯化甲基汞对发育阶段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对妊娠7~10天的小鼠每天灌胃给予0和4mg/kgbw氯化甲基汞.以出生6周龄仔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宫内接触氯化甲基汞对发育阶段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氯化甲基汞暴露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微结构显示海马神经元细胞膜结构不清,部分核膜消失,核膜皱缩,核孔不清,染色质淡染;线粒体肿胀变大、粗面内质网扩张、空泡变性,核糖体减少;轴突环出现分层;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板状分离.结论甲基汞可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和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改变;宫内接触氯化甲基汞引起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与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密切相关.
作者:李永进;方青;张春霞;毕晓颖;李志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酒精能否诱导小鼠胰岛素瘤细胞(NIT-1)凋亡,初步探讨凋亡发生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NIT-1细胞用不同浓度酒精处理后,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观察酒精对小鼠NIT-1细胞凋亡的影响;测定细胞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GPX)的活性以判断细胞氧化程度;采用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酒精导致NIT-1细胞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典型的梯状凋亡条带.与对照组比,剂量组MDA生成增多,SOD、GSH-Px活性下降,GSH含量下降.酒精作用后NIT-1细胞caspase-3活性升高,升高程度与作用时间及剂量有关.结论提示高浓度酒精可导致体外培养的小鼠NIT-1胰岛β细胞氧化抗氧化失衡,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的发生很可能与Caspase-3激活有关.
作者:郝丽萍;胡学锋;孙秀发;应晨江;刘烈刚;毛丽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施行人工通气时,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而营养不良常使呼吸机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通气严重障碍,并且使患者全身和呼吸系统局部免疫功能降低,诱发肺部感染,加重呼吸衰竭[1].
作者:张谦;曾宪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