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肠道菌群移位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防治

赵娜(综述);邓旻(审校)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肠道菌群移位
摘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外科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h后,同时或序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即急性损伤患者多个器官功能改变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MODS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4],已成为现代急危重症研究的热点及焦点问题。MOD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主要研究方向有二次打击、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菌群移位等[5]。近年研究表明,肠道作为体内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是大手术或重症创伤、急腹症等危重病人并发脓毒血症的重要细菌和内毒素来源,是炎症细胞激活、炎症介质释放的重要场地之一,也是MODS的起源地之一,被称为“创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起源”或“二次打击的起源”[6]。研究肠道在MODS发病中的作用,从其发生发展过程上对MODS进行干预和阻断,对防治MOD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根治术后预测复发高危因素分析研究

    结直肠癌(rectal cancer,RC)是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病死人数分别为123万和60万[1],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了解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对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研究建立直肠癌复发评价模式,对复发、远处转移、5年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探讨预后因子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作用。

    作者:金哲柱;金永军;何琳;蒋三亚;赵俊杰;李翔;徐兴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640层CT头颅平扫不同扫描模式的对比研究

    随着640层螺旋CT的面世,对各种脑部疾病的诊断更具优越性[1]。由于晶状体对射线非常敏感[2],合理选择扫描计划,使患者受到的剂量减少并保证诊断图像质量具有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对640层螺旋CT容积扫描与螺旋扫描模式的对比,探讨容积扫描模式在成人头颅检查中的优劣,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晨暄;王世威;喻迎星;周科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刀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状临床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of ver-tebral artery , CSA)是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致使椎动脉狭窄、痉挛,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产生的眩晕、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1]。颈部软组织损伤是CSA发病的重要因素[2],针灸推拿、物理治疗、药物等均有明确的疗效[3-5],针刀治疗CSA具有疗效高、操作简便和安全等临床价值[6]。本研究以口服西比灵作为对照,以Cochrane推荐[7]的试验方案进行设计,观察针刀对CSA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睿;罗华送;温伯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内服外用对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因小腿前内侧“皮包骨”的解剖特点及小腿开放性外伤多发的情况,创伤性骨髓炎好发于胫骨[1]。创伤性胫骨髓炎由于其组织缺损、窦道死骨形成、流脓不止,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是临床棘手难题[2]。目前一期清创、载抗生素人工骨植骨及皮瓣移植是治疗该疾病的主流方式,该术式明显提高了治愈率,但仍存在一定的感染复发率[3-4]。我院修复重建中心多年来运用该术式治疗胫骨创伤性骨髓炎患者,发现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口服及外用治疗,对患者骨髓炎的复发率,膝、踝关节功能改善均有一定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海群;黄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PM2.5增加患膜性肾病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课题组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直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PM2.5)与膜性肾病患病风险增加相关。研究6月3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 Am Soc Nephrol)。该试验纳入了中国282个城市928家医院2004—2014年间的71151例肾脏活检病理结果,研究长期暴露于PM2.5与肾小球患病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对年龄和地域进行标准化后,IgA肾病是肾小球病的主要类型,发生率为28.1%,其次为膜性肾病,发生率为23.4%。校正年龄、性别、地域等影响因素后,11年间,膜性肾病发生风险每年增加13%,而其他主要肾小球病的发生风险率保持稳定。2012—2014年,282个城市的3年平均PM2.5浓度为6~114μg/m3(平均52.6μg/m3),较高的3年平均空气质量指数与膜性肾病风险增加相关。在PM2.5浓度>70μg/m3的地区,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膜性肾病发生风险增加14%。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门静脉高压的影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引起肝硬化常见的原因之一,门脉高压则是肝硬化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为了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如雪;黄灵跃;程贤文;傅燕燕;倪伟;施维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脱敏煎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对精浆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不育症的发病因素复杂,其中20%~30%的不育症与免疫因素有关[1]。西医首选类固醇类激素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但疗效尚不满意。近年来我们运用经验方“脱敏煎”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是脱敏煎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炎症因子异常表达是男性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影响因素[2],本研究通过观察脱敏煎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影响精浆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和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在治疗前后表达的差异,揭示脱敏煎治疗该病的一种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脱敏煎治疗该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夭荣平;魏任雄;王辉;郜都;周俊;史波;崔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是指血液循环中红细胞大小的异质性,RDW可分为RDW-sd和RDW-cv,前者指RDW的绝对分布,后者指RDW的相对分布,用百分比描述。通常的RDW就是指RDW-cv,参考值范围为11.5%~14.5%。RDW值增大提示红细胞体积的变异度增大,铁、叶酸或维生素 B12缺乏等是红细胞体积的异质性及RDW升高的主要原因。RDW水平还与肝脏疾病、营养不良、骨髓转移瘤等密切相关[1]。近年研究发现[2-3], RDW与高血压、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关联,正逐步成为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性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就RDW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柯淑兰;陈礼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健康人节食会有危害吗?

    美国一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在2年时间内保持25%卡路里限制的非肥胖成年人其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相对更好。论文5月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 Med)。该研究共纳入220名体质指数在22~28kg/m2之间的男性和女性,试验组需要进行为期2年的25%卡路里限制,对照组不限制卡路里。结果表明,受试者平均年龄为38岁,其中70%为女性。在2年时间内,卡路里限制组体重减轻了大约16.7磅,而对照组体质量减轻不超过1磅。与对照组相比,卡路里限制组的情绪更好、压力更小且总体健康状况和性欲都得到提高。在卡路里限制的第1年,受试者的睡眠质量也更好。此外,卡路里限制组的受试者体质量下降越多,就越有活力,发生情绪障碍的情况越少,整体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也越好。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腰椎小关节囊对腰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观察腰椎小关节囊对腰椎运动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6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每具标本均选取L4/5节段,制成6个L4/5功能单位(FSU)。包埋固定后在生物力学实验机上施10 N.m的载荷,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测定,后逐级切断标本的单侧(左侧)及双侧小关节囊,重复生物力学实验测定,记录实验数据。结果切断两侧关节囊后,腰椎前屈运动范围从实验前的7.7°逐步增加到10.2°(P<0.05),对腰椎后伸运动范围变化无明显影响(P>0.05)。切断左侧小关节囊后,腰椎右侧弯运动范围较实验前增加[(7.2±10°)比(6.3±0.8°),P<0.05)],对左侧弯运动无明显影响(P>0.05)。切断两侧关节囊后,腰椎左侧弯角度从实验前的6.5°逐步增加到7.3°(P<0.05),右侧弯角度从6.3°逐步增加到7.2°(P<0.05)。切断单侧及双侧关节囊对FSU左/右旋转运动范围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囊可影响腰椎前屈运动及腰椎侧弯时的稳定性。

    作者:彭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神经刺激器引导颈部椎旁阻滞夹脊穴埋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临床常见病,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耳鸣、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者晕厥。本研究通过颈部椎旁阻滞(paraverteb-ral block,PVB)夹脊穴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万政佐;阙彬;梁志鹏;周蓉;张蔚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胃炎文献分析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等。西医认为慢性胃炎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等引起,一般采用抑酸、抗菌等治疗[1]。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范畴,外邪侵犯脾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导致脾胃虚弱,中医治疗以补虚固本、温中健脾、益气止痛为主。黄芪建中汤具有温中健脾、益气活血、缓急止痛之功效。本文通过万方医学网数据库检索,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胃炎的文献,对慢性胃炎的疗效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余颖聪;余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揿针埋针联合五倍子粉敷脐治疗结核性盗汗疗效观察

    盗汗是结核病的常见中毒症状之一,是由结核菌的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结果[1]。轻者入睡后头、颈及腋部出汗;重者胸、背及手足心皆有盗汗;更有甚者全身盗汗,我科采用揿针埋针联合五倍子粉敷脐治疗结核性盗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日花;沈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黄精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精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3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将120只SPF级ICR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黄精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灌胃相应药物10天,测定小鼠白细胞计数,并计算脾脏系数。结果实验第10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计数[(4.49±0.63)×109/L比(6.33±0.55)×109/L]和脾脏系数[(2.76±0.13)mg/g比(4.73±0.06)mg/g]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精中、高剂量组白细胞计数[(10.54±0.89)×109/L、(6.19±0.18)×109/L]和脾脏系数[(4.08±0.29)mg/g、(3.08±0.11)mg/g]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精粗提液对环磷酰胺致小鼠白细胞减少和脾脏系数下降有明显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作者:黄喜;杨佳;刘豪健;韦钦;胡超;何心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警惕仙灵骨葆肝损伤风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12月8日发布第7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仙灵骨葆口服制剂引起的肝损伤不良反应。2004年1月1日~2016年7月2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仙灵骨葆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报告2665例,其中严重报告81例(3.1%)。不良反应表现包括恶心、呕吐、皮疹、瘙痒、腹痛、腹泻、腹胀、心悸、胸闷、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等。在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肝胆系统损害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总体报告中的相应比例,不良反应包括肝酶水平升高、胆红素水平升高、肝细胞损害等。肝胆系统损害所见于中老年患者,其中45~64岁患者占51.9%。多数(60.7%)肝损伤不良反应报告的用药时间在30天以上。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蝉衣合剂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支气管哮喘,临床以持续性顽固性咳嗽、反复发作为特征,多在清晨、夜间发作,无明显喘息症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及常规镇咳药物无明显疗效[1]。近代名医范文虎先生的关门弟子孙幼立老中医另辟蹊径,采用祛风搜风、通络化痰法,以虫类药物为君药,制验方蝉衣合剂[2]。笔者以蝉衣合剂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年松;马伟明;陈笑腾;韩旭丰;岑迎东;劳士权;孙幼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医案整理的柴胡汤类方男科运用方证研究

    经统计,治疗男科疾病的经方有50余首[1],涉及男科病种20余种。其中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4首方剂均属于柴胡汤类方[2]。本文收集149例柴胡汤类方的临床医案,并加以统计分析,总结柴胡汤类方在男科临床运用的方证特点,并就各方证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分析。

    作者:谢作钢;陈盛镱;徐潘;欧阳帆;王忠建;姚憬;陈志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研究新进展

    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指将含有局部麻醉剂的药液注射到星状神经节(stellate ganglion,SG)的表面使它被药液浸润,从而阻断它所支配区域的交感活动的方法。SGB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历史,近年来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将SGB的应用解剖、阻滞方法、对机体的效应、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王祥;余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MRI诊断粟粒性脑结核1例

    脑结核临床较少见,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近年来由于结核杆菌基因突变、抗痨药物研制相对滞后等原因,结核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1]。我院收治粟粒性脑结核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亮;余忠强;夏瑞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耳穴压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及镇痛效果的影响

    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开放手术。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post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主要是由患者本身、手术因素和麻醉因素三方面共同作用,文献报道妇科腹腔镜手术PONV发生率高达55%~57.1%[1],且妇科腹腔镜本身就是引起恶心呕吐的高危因素之一[2-3]。本文观察耳穴压豆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林宣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