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移植血管吻合技巧

彭龙开

关键词:肾移植, 血管吻合, 手术
摘要:血管吻合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肾移植手术的成败.提高血管吻合手术技巧的目的,也在于避免肾移植术后常见血管并发症如移植肾血管梗阻、栓塞,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吻合口破裂出血,移植肾动脉瘤,移植肾动脉狭窄等[1].
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手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自体血洗涤回输器(CellSaver)对自体血进行洗涤、浓缩后回输与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40例体外循环直视下心脏手术患者,25例使用CellSaver作为研究组(CS组),15例未使用CellSaver作为对照组(NCS组).结果 CS组较NCS组显著减少输血量.两组各采样时点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升高,以术后第2天为峰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数、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3 d高体温、感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学资料均阴性.结论 在体外循环术中应用CellSaver进行自体血回输,不会加重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对术后感染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刘冀东;周嘉;王维俊;陈长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功能性便秘诊治需重视的若干问题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美国便秘患病率为2%~8%,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慢性便秘比例高达15%~20%.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和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均制定了相应的便秘诊治指南,促进了国内功能性便秘的合理诊治.回顾国内外便秘治疗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作者:喻德洪;王汉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肛门功能评估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肛门功能评估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肛门功能评估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根据行肛瘘手术次数分别纳入0组、1组、2组、3组和4组.回顾性分析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所得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肛管舒张压、括约肌功能长度、直肠肛门收缩反射、抑制反射和排便弛缓反射、直肠初始阈值及大耐受量等指标,其中43例通过电话和门诊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4±7.5)个月,比较术前和术后远期肛门失禁评分(Wexner法).结果 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的各项指标需要综合分析.四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肛管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提示上述指标的降低及差异与手术次数有关.直肠肛管收缩反射和弛缓反射异常率及直肠感觉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获得随访的患者Wexner评分入院时0~6分,平均(2.4±0.2)分;随访时0~10分,平均(4.9±1.2)分(P<0.005).结论 应重视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肛门功能评估,尤其是术前肛管直肠测压评估应得到推荐.

    作者:丁义江;丁曙晴;孙明明;王静;倪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RNAi在大肠癌微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现象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双链RNA(dsRNA)介导细胞内的mRNA发生特异性降解,导致靶基因的表达沉默,产生相应的功能表型缺失.它能够高度特异性、高效性地抑制基因的表达,被广泛运用于肿瘤研究.检测大肠癌微转移的基因标记物也越来越多,RNAi能够在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多个步骤中抑制其表达,从而影响大肠癌微转移.

    作者:董超;程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选择

    肾移植术后,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排斥反应,医生会选用各种免疫抑制剂以抑制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在移植术后近期,免疫抑制剂方案的选择是否适当,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移植受者的人、肾存活.由于免疫抑制剂方案的选择完全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免疫抑制剂方案是每个移植医生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各种免疫抑制剂方案的选择要基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①疗效佳、副作用小,避免因免疫抑制过度导致感染、其他脏器功能损害等;②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就临床常见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浅谈一己之见,旨在抛砖引玉.

    作者:陈知水;王海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肾移植术后急性并发症发生大大减少,一些慢性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等成为影响移植肾存活的主要因素.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严重可致患者死亡.研究亦表明高脂血症是移植肾慢性肾病(CAN)的直接原因,影响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因此,加强对肾移植术后高脂血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祝清国;赵亚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27kip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胆管癌各项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胆管癌组织及10例伴慢性胆管炎的胆管壁组织中p27kip1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p27kip1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0.23%(13/43),而在伴慢性炎症的胆管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27kip1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的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胆管癌中p27kip1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27kip1的表达对胆管癌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罗剑;罗万红;左石;刘民锋;徐立宁;董泾青;郭伟;邹声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痔外科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

    一、痔的外科治疗概述痔是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和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可伴有出血、脱垂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出血可表现为便时带血、便后滴血,严重者可有喷血,长期出血者可伴发缺铁性贫血.痔块脱出是内痔的另一个主要的临床表现,内痔的分度也是主要根据痔块脱出的程度而划分.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套扎等非手术疗法对大部分痔效果良好,虽无法治愈,但可缓解症状.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保守治疗失败或不适宜保守治疗的患者,以及症状明显的Ⅲ、Ⅳ度脱垂性内痔和混合痔.

    作者:姚礼庆;陈巍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自Joseph Murray于1954年完成了首例肾移植,宣布了人类与排斥反应斗争的开始.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和配型方法的改进,移植排斥发生率显著降低,移植肾存活率大大提高,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仍是目前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失功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防患于未然,减少危害.

    作者:严春寅;王亮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十二指肠结核的诊治现状

    胃及十二指肠结核比较少见.胃结核可分为四种临床类型:局限型、溃疡型、弥漫型、结核与癌共存型,根据不同类型可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十二指肠结核无并发症时,原则上应内科抗结核治疗,若并发十二指肠梗阻、内瘘、内出血,应采用手术治疗.根据病变部位、病情,分别采用不同术式.无论胃或十二指肠结核术后均应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6~12个月.本病预后良好.

    作者:杨维良;张好刚;杨茂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

    直肠脱垂较为少见,随机统计国内1994年至2001年33篇文献,报告直肠脱垂1186例,2006年25篇文献,报告直肠脱垂1256例,58所医院平均每院治疗42例.幼儿直肠脱垂非手术治疗多可治愈,成人直肠脱垂除注射疗法、黏膜柱状结扎术、钳夹术和烧灼术外,手术术式多达200种以上.原则上手术术式越多,越没有占据优势的术式.

    作者:郑泽霖;何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肾上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5例有相关临床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影像学检查.结果 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分别为肾上腺皮质癌4例、肾上腺转移性乳突状腺癌1例和肾上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4例已死亡,2例存活至今.结论 肾上腺恶性肿瘤术前主要通过影像学诊断,确诊需要术后的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科峰;韩斌;吴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和费用比较

    胃体及胃上部癌全胃切除术手术范围广,手术创伤大,饮食恢复晚,术后营养支持非常重要[1].本文就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999年7月至2003年5月我科因胃癌施行全胃切除术77例,术前无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及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37例和肠外营养组(TPN组)4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病理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琛;燕敏;朱正纲;曹伟新;尹浩然;林言箴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出口梗阻性排便紊乱诊治的难点

    外科临床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治已20多年,虽然外科治疗的手段很多,但并不非常满意,这当中涉及到发病机制的认识问题,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患者的敏感性等都有关系.还有手术能否完全解决患者的所有变化也是问题.下面根据我们多年临床的实践经验介绍一些体会.

    作者:张胜本;张洁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自发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疗

    自发性乳糜胸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约占胸腔积液的2%,病死率高.1999年1月至2005年3月我院收治7例自发性乳糜胸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4例,女3例,年龄12~38岁,平均22岁.其中右侧4例,左侧2例,双侧1例,临床资料见表1.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喘.7例患者平均引流量超过15 000 ml;引流液呈乳白色或粉红色,苏丹Ⅲ染色阳性,比重>1.012,甘油三酯/胆固醇>1,显微镜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和脂肪球,找癌细胞、微丝蚴、细菌培养均阴性.

    作者:李劲松;龚勇泉;王建军;何剑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血管吻合技巧

    血管吻合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肾移植手术的成败.提高血管吻合手术技巧的目的,也在于避免肾移植术后常见血管并发症如移植肾血管梗阻、栓塞,移植肾动脉破裂出血,吻合口破裂出血,移植肾动脉瘤,移植肾动脉狭窄等[1].

    作者:彭龙开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2000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的距骨颈骨折12例,总结其手术入路、内固定方法及术后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14 d伤口拆线出院,无伤口感染、不愈合或皮肤坏死发生.12例患者中有10例获得随访,随访7个月至5年,平均3年4个月.按Hawkins标准优 2例、良7例、中1例,创伤性骨关节炎4例,距骨无菌性坏死2例.结论 对于复位不理想的距骨颈骨折应积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强调骨折的解剖复位,避免术后过早负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刘成龙;靳安民;庄宁;田京;杜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电凝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止血方式的不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前肝功能正常的患者1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使用电凝钩和电凝棒各50例进行胆囊床止血,手术后24 h分别检测肝功能状况.结果 手术后24 h使用电凝钩组ALT、AST明显升高,而使用电凝棒组基本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使用电凝钩进行胆囊床止血会对患者造成一过性的肝功能损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选择合理的手术操作会减少肝功能损伤.

    作者:沈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辅助性肠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辅助性肠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5 年1月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161例患者分成施行或未施行辅助性回肠造口两组,分析两组间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88例未行辅助性肠造口组9例(10.2%)发生吻合口漏,73例行辅助性肠造口组1例发生吻合口漏(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辅助性肠造口能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但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辅助性回肠造口.

    作者:杨宝仁;张纪伟;杨明;全志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及预后(附104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对104例腺性膀胱炎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5组,Ⅰ组:经尿道电切+抗感染组;Ⅱ组:经尿道电切+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组;Ⅲ组:单纯抗感染组;Ⅳ组:单纯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组;Ⅴ组:开放手术组.随访各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获得随访98例,随访3~10年.Ⅰ~Ⅴ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4.2%(23/31),50.0%(24/48),21.4%(3/14),0%(0/3),100%(2/2),总治愈率为53.1%(52/98).诱因明确的14例患者在清除病因后全部治愈,诱因不明确者总治愈率为45.2%(38/84).所有随访病例未发现有恶变者.结论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以经尿道电切+抗感染为主,治疗应积极寻找并清除诱因;此病为良性病变,恶变率很低.

    作者:位志峰;叶章群;陈志强;杨为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