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晓敏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DN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菊;叶玉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而急性肾衰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院从2000年~2007年共收治中、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患者21例,经血透治疗,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彭政;何援军;金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是老年冠心病的常见临床类型,不仅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易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1].我们用稳心颗粒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大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笔者自2005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25例(29足),采用钢针闭合撬拨手法整复,多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29足),男21例,女4例,年龄18~62岁,平均36.5岁.单侧21例,双侧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22例,交通意外3例.25例皆累及距下关节面.伴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例,合并双下肢多发性骨折2例,合并骨盆骨折1例.术前25例均摄跟骨侧轴位片,行CT扫描,明确诊断和分型.按Paley[1]分类A型4足,B型12足,C型11足,D型2足;按Sanders[1]分类Ⅱ型15足,Ⅲ型10足,Ⅳ型4足.受伤至整复时间:1周内19例,2周内5例,3周1例.
作者:吴明;丁积勇;胡关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骶髂关节紊乱症在临床较常见,笔者采用针刺和推拿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30~67岁,病程1周~20年.80例中伴下肢坐骨神经痛62例,伴耻骨联合处疼痛且向腹股沟、大腿内侧传导12例,跛行6例.
作者:徐秋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术后止痛对老年人胃肠道手术后的康复促进作用.方法:445例胃肠道肿瘤根除性切除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28例,对照组217例.对照组术后按常规围手术期处理,疼痛难忍时予杜冷丁50~75mg肌肉注射1次.治疗组术后给予曲马多或杜冷丁维持镇痛48~72小时,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1天1次,至肛门排气.结果:治疗组围手术期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疼痛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镇痛结合足三里穴注射可促进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叶建华;张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脑梗死后脑组织软化、坏死而导致部分脑功能、高级智能活动受到影响[2],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致残率较高.本组观察高压氧配合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小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接受治疗时频繁的体外循环和反复穿刺,透析器、管道的复用,经常输血和接触血液制品而成为血液传播性疾病感染的高危人群.笔者对81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屠秋娣;许秀君;罗招芬;陈惠仙;黄晓红;赵湘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是老年冠心病的常见类型[1].UA不仅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容易进一步发展成心肌梗死或猝死[2],因而需要积极治疗.我们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U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站自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宫颈糜烂患者432例采用溃疡散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32例,年龄21~46岁.治疗前均行白带常规检查及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排除霉菌、滴虫感染及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1],糜烂程度按面积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按病理分型分为单纯型、颗粒型、乳头型.
作者:吕志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也是典型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常是高血压的发病诱因,单纯降压治疗因不能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和纠正其心理行为障碍而影响降压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抗焦虑药黛力新和心理干预对降压效果的影响.
作者:仇晓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分期青光眼、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白内障一期联合手术以及单纯白内障手术等.我们自2004年起采用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敏君;俞存;徐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6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一般治疗措施相同,治疗组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后右侧颈动脉系的CVDI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CVDI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P<0.05~0.01.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林坚;王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416例脑卒中患者按缺血性卒中及出血性卒中分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卒中患者411例作为对照,观察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A)升高的情况.结果:缺血性卒中或出血性卒中果糖胺升高和果糖胺、空腹血糖均升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出血性卒中空腹血糖升高和仅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不仅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应激性血糖升高以出血性卒中多见.
作者:沈涌;罗烈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非淋球菌性尿道(宫颈)炎是目前我国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1].由于感染人数众多及治疗的不规范,使国内不断出现多重耐药性的支原体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为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情况以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对我科性病门诊拟诊为非淋球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3692例的尿道分泌物或宫颈分泌物进行了UU与MH培养与药物敏感性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军;朱以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肩锁关节脱位多由直接损伤造成,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10月对21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应用AO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6例,年龄19~58岁,平均41岁.左侧8例,右侧1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致伤原因:交通伤13例,坠落伤6例,压砸伤2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常规摄X线片,均属TossyⅢ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梁一民;李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大咯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我院采用脑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大咯血患者3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4例均为2003年1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的住院患者.咯血量1次≥100ml或24小时≥300ml.经胸片、胸部CT、痰液抗酸杆菌检查等检查确诊,并排除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出凝血功能障碍及怀孕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5.3岁,其中肺结核16例,支气管扩张21例.对照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1~70岁,平均43.5岁,其中肺结核13例,支气管扩张2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具可比性.
作者:张伟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室性期前收缩多见,往往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以西药为主,常规应用抗心律失常在治疗同时又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患者不易耐受.笔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群菲;项伟忠;项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10%~15%.主要由高能量损伤引起,成年人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过去由于缺乏良好的暴露及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常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畸形愈合,故早期治疗趋于保守.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改进,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多趋向于对其及早行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关节功能锻炼.2001年7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雄生;王建岳;全仁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对21例进行了0.5~6年(平均2.5年)的随访,结果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85.7%.重点讨论了高位腰椎及椎间盘和神经根的解剖特点和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结论: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需用不同治疗方式.
作者:沈海良;张居适;潘宏武;艾建平;徐华梓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