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体会

马宏辉

关键词:平台骨折, 胫骨, 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 选择2009-2015年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病人41例,给予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成功率100%,骨折愈合时间12~16 d,平均(13.1±1.4)d;负重时间15~21 d,平均(17.4±2.7)d;住院时间20~25 d,平均(22.3±4.7)d.出院半年后随访,病人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5.12%.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的制动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这对于病人早日回归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9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病人接受肺高压的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无创通气治疗(BiPAP).随诊1年,评价病人肺动脉压(PAP)、左右室内径比值(LV/R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NT-proBNP)、心功能分级、住院频次和生存率.结果 经过1年的治疗,治疗组PAP、LV/RV、LVEF及NT-proBNP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显著降低,住院频次明显减少.结论 BiPAP能够改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岩;由继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出血热肾衰竭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病人透析后,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血钾水平显著升高,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水平变化不明显,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出血热肾衰竭的疗效确切,肾功能恢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击伤

    文章介绍电击伤的急救处理.

    作者:武秀艳;贾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作者:吴钟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及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喹硫平与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佳,且能降低诱发躁狂的风险,优于单用丙戊酸镁缓释片.

    作者:赵天辉;都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及综合治疗研究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探讨联合方案对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大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辅助检查结果,分析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结果 患儿年龄分布:<3岁和学龄儿童.临床症状:高热39~40℃,发热时程5~14 d.并发症:4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外脏器受累、胸腔积液、肺不张,肝功能受损及神经系统受累多见.影像检查:胸部X线多表现为大灶性肺炎、节段性肺炎及肺实变伴不张等.综合治疗组采用联合治疗方案,有效率100%,显著高于采用单纯治疗方案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重症支原体肺炎多发于<3岁和学龄儿童,常伴多系统并发症,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案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刘阳;庄兰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2015年朝阳市中心医院收冶的小儿腹泻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蒙脱石散(思密达)止泻,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止泻,比较两组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情况,并且对粪便的菌落数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症状改善率为(68.43±7.94)%,对照组患儿症状改善率为(47.92±5.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也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菌落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畅;韩青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辽宁省2011-2015年狂犬病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辽宁省2011 2015年报告的狂犬病病例特征,为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狂犬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辽宁省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2例,死亡22例;男女性别比为4.5∶1;年龄以中老年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86.36%.结论 强化犬类等动物的规范管理,宣传普及防控知识,做好狂犬病暴露后的规范处置工作,是降低狂犬病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常琳;王燕;韩悦;姚文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利用儿童保健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

    目的 利用儿童保健信息系统中选取的0~12月龄婴儿体重和身长数据,分男女建立每月体重和身长曲线,为儿童保健医生提供临床指导标准.方法 针对2758例儿童分1~5次获得的6037个重复测量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按性别建立不同月龄体重和身长曲线.结果 充分利用重复测量数据,应用广义估计方程建立了四条分男女不同月龄的体重和身长曲线.结论 应用广义估计方程克服一般线性模型应用条件的限制,建立更为科学的儿童体重和身长曲线.

    作者:李静;黄彦红;杨柳;董爽;贺一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烧烫伤

    文章介绍烧烫伤的急救处理.

    作者:武秀艳;贾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计算机在医院收费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各行各业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医院收费系统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也逐渐提高,取代了较为繁琐的人工收费记账模式,对医院的发展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医院收费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计算机在医院收费中的应用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黄禹;黄彦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并探讨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颌面手术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改良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涂擦法,比较两组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和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保持病人的舒适度,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谢志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袖状肺叶切除术(简称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方法 收集沈阳市胸科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中心型肺癌病人75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袖状切除组37例及全肺切除组38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袖状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全肺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少于全肺切除组,拔管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全肺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袖状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51%,全肺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21%,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袖状切除术组术后复发率10.81%,全肺切除组术后复发率7.89%,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袖状切除术组术后3年生存率56.76%,全肺切除组术后3年生存率52.63%,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复发及生存情况与全肺切除术效果相当,可作为中心型肺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宗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角膜层间烧灼术治疗无光感眼大泡性角膜病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角膜层间烧灼术治疗无光感眼大泡性角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大泡性角膜病变(视力无光感)病人11例(11只眼)实施角膜层间烧灼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病人角膜水肿、角膜大泡复发情况.结果 所有治疗病例角膜上皮及板层切口愈后良好,角膜水肿及大泡消退.随访6~24个月,无一例出现角膜大泡复发,临床疗效稳定.结论 角膜层间烧灼术是治疗无光感眼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由于角膜大泡造成的痛苦,同时保存了完整眼球结构,避免了眼球摘除手术.

    作者:裴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

    目的 总结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12-2015年盘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1例,给予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和转诊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病人治疗结局.结果 本组3 1例病人经积极救治后,3例由于病情过重于急诊治疗期间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签字出院,1例转诊至外院救治,其余26例病人转诊治我院其他科室继续治疗.转诊的26例病人住院12~19 d,平均(15.3±2.4)d;出血量450~1350mL,平均(857.4±320.7)mL.结论 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护理人员应给予科学、全面的护理,保证病人顺利度过急性出血期,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新疆泽普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孕产妇死亡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 4年间共有10例孕产妇死亡,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44.26/10万;2013年高为64.58/10万,2011年低为19.4/10万.直接死亡原因产科出血性疾病占首位,占50%;其次为子痫、妊娠期脂肪肝,分别占20%.间接相关因素主要为当地经济贫困、妇女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差等.结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4年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孕妇及产科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不够,应规范诊疗常规,加强政府干预,全社会参与,管理关口前移,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许映红;秦嫦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辽宁省2005-2014年<15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掌握辽宁省<15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订全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4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15岁人群乙肝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以来,<15岁人群乙肝发病显著下降,发病数减少了88.11%.时间分布病例呈散发态势,年龄分布有大年龄化趋势,14岁组所占比例大,占15.79%,但0岁小年龄组发病也较高,占5.08%.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比例2.01∶1.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15岁人群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母婴传播仍然是我省<15岁人群乙肝发病主要原因之一,加强母婴阻断会进一步降低我省小年龄组儿童发病率.

    作者:孙静;方兴;常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民工人数达2.74亿,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的职业健康.近年来,我国先后公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和职业卫生标准,监管力度逐步加大,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服务体系持续加强,诊断服务的可及性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不履行防治主体责任,健康监护不到位,加上部分农民工缺乏职业防护和维权意识,农民工罹患尘肺病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后得不到及时诊断、救治和赔偿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有关要求,预防、控制和消除尘肺病危害,切实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和相关权益,提出以下意见.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9月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瘤病人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5.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在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了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减少了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涛;唐连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至今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流量、大呼气流量、1秒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胱酰胺白三烯、高敏C-反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能有效改善病人肺功能并降低病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