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胆囊炎46例手术治疗体会

李智尚

关键词:老年人, 急性胆囊炎, 手术治愈, 胆囊切除, 治疗方法, 血白细胞, 体温, 手术治疗, 上腹疼痛, 临床资料, 胆囊造瘘, 胆囊结石, 胆囊积脓, 胆囊坏死, 胆囊穿孔, 腹膜炎, 胆总管, 病死率, 引流, 死亡
摘要:我院自1989年1月~1997年12月手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46例,现将临床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8例,女28例,年龄60~69岁38例,70岁以上8例。以右上腹疼痛,压痛、反跳痛,局部腹膜炎为主要表现,但有16例腹痛和压痛较轻而手术证实胆囊已积脓、坏疽。血白细胞<4~10×109/L者24例(52.2%),10.1~15×109/L者14例,>15.1×109/L以上者8例。入院时平均体温37.8℃,体温低于37.5℃15例。2 治疗方法与结果 胆囊切除43例,胆囊造瘘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T管引流9例,手术发现胆囊结石30例,胆囊积脓7例。胆囊坏死4例,胆囊穿孔5例。手术治愈45例,死亡1例,病死率2.2%。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四联疗法治疗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3例

    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见。我院自1994年7月至2000年7月间以自身对照法研究肝素、强的松、环磷酰胺及中药四联疗法治疗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3例患者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3~65岁,平均 25岁。本法治疗前病程5天~5年,平均25个月。复发次数3~5次/年,平均3次/年。共复发1 19次:因激素骤停及减量过快者76次(63.87%),因呼吸道感染复发36次(30.25%),因过度劳累复发4次(3.36%),因进食过量高蛋白食物复发2次(1.68%),氨苄青霉素过敏复发1次( 0.84%)。

    作者:葛拥军;赵海燕;周任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药联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收弥漫性结肠炎47例,对其中32例左半结肠炎患者采取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加上精心护理,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25~72岁,病程3个月~8年。主要以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肛门坠胀不适而来院就诊。肠镜检查见粘膜充血、水肿、多发性浅表溃疡,表面有炎性分泌物或粘膜粗糙呈颗粒样,部份患者炎性息肉形成。病变部位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理报告证实为非特异性炎性病变。

    作者:孙曼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通过观察18例高血压脑出血,发现出血早期血压显著升高,恢复期血压稳定在较低水平,造成脑部低灌注现象。我们应用葛根素治疗,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18例均系本院住院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43~75岁,平均60岁。入选条件:①既往有高血压史。②CT证实脑内有自发性出血。③经内科保守治疗后进入恢复期。1.2 临床特点均经CT证实,基底节区出血10例,脑叶出血8例;出血量按多田氏计算法计算,<20 ml 7例,20~40 ml 8例,>40 ml 3例。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中华医学会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标准:其中0~15分12例,16~30分4例,31~45分2例。

    作者:王根章;薛艺东;霍爱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疹52例

    我院1997年以来,收治药疹患者52例,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52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男28例,女24例。年龄16~57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2天~2个月,平均9天。其中荨麻疹型25例,固定红斑型6例,湿疹型13例,猩红样型3例,水泡型3例,剥脱性皮炎型2例。化学性药品所致37例,口服其他药物所致15例。分别为:静脉滴注妥布霉素针9例,氨苄青霉素针8例,头孢噻肟钠针5例,氧氟沙星针3例。口服正清风痛宁片7例,别嘌呤醇片4 例,阿莫灵胶囊3例,卡马西林片2例,柳氮磺吡啶片2例,他巴唑片1例,八正合剂1例。肌肉注射蜂毒注射液2例。外用麝香止痛膏3例,治伤中草药(具体药物不详)2例。均为常规用量。

    作者:张小如;章振永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全身多关节风湿性疾病,近年来大家开始注意中西医结合诊治RA的问题。作者曾经先后研究过行经期和绝经后RA病人的骨质疏松(O P),注意到RA与OP之间的关系。鉴于RA的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本工作扩大了样本数,对确诊为RA的70例女性病人测定了骨密度,并进行中医分型,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和RA中枢性OP的早期发现。1 临床资料和方法 按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诊断标准确诊为RA的女性70例,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为34岁,有正常的月经周期,均属早期RA,平均病期为3.66±2.75年。

    作者:陈丽华;朱汉民;陈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28例

    过敏性紫癜是血管性出血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多发于学龄儿童,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我们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过敏性紫癜均为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住院患儿,男33例,女23例,年龄1.5个月~12岁,平均7岁。均有典型过敏性紫癜皮疹。伴消化道症状24例,关节症状25例,肾脏受累12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14例,支气管肺炎2例,荨麻疹2例,血管神经性水肿4例,肠道蛔虫症2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32例,血沉增快25例,抗“O”阳性2例,IgA增高18例, IgG增高13例,蛋白尿4例,镜下血尿10例,大便OB阳性10例。

    作者:张映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卒中早期康复指导与针刺治疗

    笔者对3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针刺介入治疗,明显提高了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了致残率,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随机取1997~2000年脑卒中病例66例,均急性期入院,按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经急性期处理后,脑梗塞患者病后3天,脑出血患者病后7天,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岁;脑出血12例(基底节区出血11例,脑叶出血1例),脑梗塞22例(基底节区梗塞20例,脑叶梗塞2例)。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岁;脑出血12例,均为基底节区出血,脑梗塞20例(基底节区梗塞15例,脑叶梗塞5例)。两组病人病变部位、病变面积及发病时间比较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

    作者:顾敏;黄俊军;姚云海;顾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血复康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血复康”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ITP病人48例,按中医分型论治,比较各型的疗效差异。结果:发现本方对血热动血型、气不摄血型、阴虚火旺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0%和93.75 %,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认为血复康对不同证型ITP均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辨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李琦;吴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桃仁郁金汤治疗高脂血症62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1998年以来应用自拟桃仁郁金汤治疗高脂血症62例,并与西药鱼油降脂丸42例进行对照观察,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所观察104例高脂血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28~76岁,平均50岁。合并高血压24例,脑血栓18例,冠心病28例。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0~74岁,平均51岁。合并高血压19例,脑血栓13例,冠心病23例。两组均排除肝胆疾患、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病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胸闷肢麻、眩晕头痛、健忘耳鸣、失眠多梦、脘腹胀闷等症状。诊断标准:饮食控制无效,近2周内空腹血化验Tch(总胆固醇)>5.7mmol/L,TG(甘油三酯)>1.58mmol/L,HDL-C(高密度脂蛋白)男<1.04mmol/L,女<1.17mmol/L,以上三项目中任何一项阳性即可被诊断高脂血症。

    作者:童燕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利福平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62例

    我院近三年加用利福平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效果显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经临床观察和大便培养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130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70例,女60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3岁。将逢单日初诊的病例列为治疗组,共62例;逢双日初诊者列为对照组,共68例。两组治疗前病程、体温、大便次数、临床类型及用药情况等资料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作者:毛梅仙;徐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宫腔镜手术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7年1月至今已成功地为117例病人实施了宫腔镜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17例患者中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26例,宫腔粘连松解术23例,节育环嵌顿取出21例,宫腔息肉摘除17例,宫腔内异物取出15例,热球子宫内膜剥离术4例,子宫颈管肌瘤摘除术4例,子宫颈管息肉摘除3例,子宫纵隔切开术2例,节育环残留取出2例。年龄22~67岁,平均32岁。

    作者:李忠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伴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2000年1月至6月我院对肺炎患儿104例进行血清肌钙蛋白测定,探讨小儿肺炎对心脏的损害,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肺炎患儿104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肺炎诊断标准(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男54例,女50例,年龄0~3岁34例,3~12岁70例。病程:1~7天75例,8~30天24例,1个月以上5例。临床表现:咳嗽98例,气急60例,呼吸困难38例,拒奶14例,发绀14例,鼻煽三凹征36例,胸闷、心慌8例。心脏体征异常18例,表现心动过速18例,心音低钝8例。胸部X线摄片:两下肺纹理增重,点片状阴影45例,一侧肺叶大片状阴影46例,索条状、网状阴影13例。所有入院患儿在住院期间均行心电图检查,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0例,T波改变3例,房性早搏3例,室性早搏2例,短P-R综合征1例,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左室外膜高电压1例。作肌钙蛋白检测(采用芬兰Aboa Tech Ltd的新一代金标层析法肌钙蛋白I快速诊断试验盒,由专职人员操作),其结果强阳性(30ng/ml)6例,阳性(3ng/ml)16例,弱阳性(1ng/ml)4例,共占25%。

    作者:柴鸣雷;姚冬莉;王晓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速尿与麦芽联合应用回乳体会

    我所从1996年起在门诊使用速尿针剂加用中药麦芽(炒)回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选择1996年~2000年10月来本所门诊已哺乳7~12个月自觉要求回乳的哺乳期健康妇女160例,分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比较,每组80例,两组年龄、胎产次、分娩方式、哺乳时间无明显差异。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速尿针25mg,单次肌肉注射,加用中药麦芽(炒)250g,煎水代茶服用,每日数次不等。对照组:用乙烯雌酚针4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或乙烯雌酚片剂5mg口服,每日3次,连服3天。

    作者:戎红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女更年期的心理卫生保健

    更年期的心理卫生保健十分重要,现就几个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 心理卫生保健对妇女更年期健康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使得我国国民平均寿命延长,据有关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到约1.29亿人。中年妇女进入老年妇女的年龄在45~52岁之间,这一时期的妇女,身体各器官、内分泌腺体发生生理变化,心理情绪不稳,临床明显标志是月经的终止(病理性除外),被称为“更年期”。由于绝经后雌激素低落而产生的更年期综合征,多数人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和代偿,不会发生特殊症状,但仍有20%~30%的妇女不能适应而发生生理、心理和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症状,而心理变化起着先导和重要的作用。

    作者:范观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黛安神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很高,在西欧为20%~40%,在我国为20%~3 0%;本病占内科病人数10%以上,占消化科门诊的50%[1],已引起医学界重视。我们从1997年开始以黛安神联合治疗FD 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0例FD均为门诊病人。治疗组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20~71岁(平均39岁),病程3个月~32年,平均1.5年;有精神因素者34例。对照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20~68岁(平均41 岁),病程3个月~28年,平均1.8年;有精神因素者32例。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志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脑活素致急性肾衰1例

    1 病例资料 李××,男,68岁,方正县天门乡人。主诉恶心、呕吐伴尿少3天入院。该患者4年前患脑梗塞,5天前自感头晕、头痛而就诊于海伦市某医院,给予静滴“脑活素”治疗,3天前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并伴尿量减少,24小时约500~600 ml,双下肢浮肿,当时在该院检查肾功能,称尿素氮升高(数值不详),而来我院门诊求治,门诊以“急性肾功能衰竭”收入我院。

    作者:王伟东;白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探讨

    目前,对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西药尚无特异药物,多采用对症治疗,尚未见到从病理方面改善萎缩病变的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中药治疗为主,疗效明显优于西药,萎缩与肠化的病理改善达13.9%~47.09%。但由于辨证论治具有多层次、多途径调控特点,中医证侯尚未规范,因而分型很不统一,用药多变,临床难以重复。 我们根据萎缩性胃炎中医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特点及演变,提出“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这一中西医结合“病症”概念。“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症”既具有中医“证”的内涵,又具有西医“病”的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一个临床“病症”概念。

    作者:金亚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美克尔憩室8例临床报道

    本文收集从1995年至2000年经手术证实的美克尔憩室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15~65岁。8例憩室部位均距回盲部7~120cm,87.5%在距回盲部100cm内,憩室平均长度3.8cm,平均宽度2.0cm,憩室平均直径1.5cm。 8例病人中急、慢性憩室炎各2例,憩室炎穿孔1例,憩室溃疡伴出血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腹部手术时偶然发现1例。临床表现腹痛7例,呕吐4例,间歇性柏油样便1例,腹泻1例,腹部肿块1例,贫血1例。

    作者:葛挺;韩石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喙突部埋伏智齿伴口内瘘管形成1例

    一般情况下,下颌阻生埋伏智齿常位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部及下颌角区,而下颌智牙埋伏于喙突部者,较为罕见。临床接诊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新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并发心力衰竭

    我院于1999年8月~2000年5月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HD) 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较佳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12例,均为维持性HD并发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36~68岁,平均 53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 治疗方法 12例均每周HD 2次,每次5~6小时,透析液为碳酸氢盐。经控制水分摄入和超滤脱水等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无明显好转。予黄芪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支10ml含生药20g),每次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10日为1个疗程。

    作者:金若珏;王松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