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张阳春;李秀彬;陈筱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柱微调手法, 临床观察
摘要:笔者应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56±4.32岁;平均病程12.13±8.32月.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24±4.24岁;平均病程12.25±8.46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浙江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棱术化瘀汤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21例

    笔者应用自拟棱术化瘀汤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2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5年2月在本院中医门诊就诊的2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5岁,孕1~5次.所有病例均有血HCG升高但小于1500IU/L.影像学检查:子宫附件经阴道B超显示附件区有不均质回声,子宫里未见胚胎组织,包块直径小于50mm.伴或不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疲劳、恶心、纳差等症状.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00g/L以上.一般情况好.

    作者:李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临床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的一种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性疾病,该病发病无明显器质性病因,具有反复、慢性持续发作特点.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们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辅助治疗40例脾胃虚弱型FD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诊治的80例FD患者,中医辨证均为脾胃虚弱型.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22~71岁,平均44.4±7.3岁;病程5~21天.所有患者的FD诊断均参照符合《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1],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0)》[2].按照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程华军;朱恒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何少山经前泄水治验

    笔者有幸伺诊何少山先生,遇一经前泄水患者,32岁.1999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经前、经行泻水3年,大产1胎,人流1次,置环6年.末次月经为12月12日.且便难,3~4日一行,伴腰酸肢冷、乏力.舌质淡、苔薄润,脉细.治拟温阳化湿.处方:炙黄芪20g,炙露蜂房9g,白果7个,川柏6g,车前子、炒苍术、炒白术、全瓜蒌各10g,巴戟肉、桑螵蛸、金樱子、芡实各12g,菟丝子、臭椿皮、怀山药、鹿角霜、仙灵脾各15g,甘草5g.连服14剂后,药后经前泄水仍较多,去白果、臭椿皮,加防己15g,茯苓10g,米仁30g.于经前2周连服14剂,药后经行泄水明显减少.治疗1月后不再复发.

    作者:胡也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宝膏外敷治疗12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轮状病毒性肠炎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多发生于秋季,属中医学“泄泻”范畴[1].笔者从2013年2月~2014年12月采用自拟方儿宝膏外敷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12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小儿腹泻病诊断标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作者:江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自拟益气稳心汤治疗室性早搏3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稳心汤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室性早搏患者73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益气稳心汤,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对照组口服心律平,1日3次,每次150mg.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47%.治疗组显效例21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气稳心汤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叶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子养亲汤加味结合拔罐治疗痰湿咳嗽36例

    痰湿咳嗽属于内伤咳嗽之一,多发于冬春季节,病程缠绵难愈,易发展为慢性咳嗽,单纯西医治疗往往效果不明显.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来,笔者临床采用三子养亲汤加味结合背部拔罐疗法治疗痰湿咳嗽36例,疗效较满意,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例共72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人,男15例,女21例;年龄小16岁,大60岁,平均40.34岁;病程1~5周.对照组36人,男18例,女17例;年龄小14岁,大66岁,平均44.54岁;病程1~5周.两组一般情况相仿(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调和肝脾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5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调和肝脾法治疗有症状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90例,均为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2月的门诊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7.5±2.1岁;病程6个月~4年;疼痛2周~1年.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4.5±1.9岁;病程5个月~3.5年;疼痛2周~10个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潘军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

    近年来,我科采用电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共观察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其中治疗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26~72岁,平均年龄43.8±9.1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4.2±1.4年.对照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3.2±8.8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4.4±1.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沈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通窍宣肺汤为主治疗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48例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指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鼻息肉等上气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咳,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第2位主要病因[1].笔者运用自拟通窍宣肺汤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邢燕如;陆玉廷;刘婷;刘秋海;李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自拟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不足证46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和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20%~40%,一旦出现临床DN,即持续性蛋白尿,将很难阻止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西医治疗以药物控制血糖、血压及饮食调理等为主,疗效往往不佳.对此,笔者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自拟参芪地黄汤治疗,取效颇佳,兹报道如下.

    作者:王岱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刺液门、中渚治疗落枕64例

    落枕又名失枕,是以颈部疼痛、颈项僵硬、转侧不便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软组织急性扭伤.临床治疗落枕方法众多,疗效各异.笔者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运用针刺液门、中渚两穴治疗落枕64例,结果51例临床治愈(颈项强痛酸胀消失,压痛点消失,颈部功能活动恢复正常.13例好转(颈项部疼痛减轻,功能活动改善.是为全部有效.

    作者:杨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范炳华推拿“辨因论治”临证实例剖析

    范炳华教授,浙江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范教授善用经典,临证思辨灵活,信奉有症必有因,凡症皆由因所致的学术观点.临诊注重审症求因原则,诊断主张症因相关原则,推拿遵循治因为先原则,每每应验.本人有幸师承于范教授,受益匪浅.推拿是中医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法做功产生物理学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推拿临床所涉及的病种,以脊柱、关节、软组织等病症为主,其受累组织以神经、血管、肌肉、筋腱等居多,其症候以疼痛、麻木、活动功能障碍、脊柱相关脏腑症候常见.范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临床诊治方面总结出独特的辨因论治的推拿方法,形成“审症求因、症因相关、治因为先”经验.具有针对性强,诊断准确率高,见效快,疗效好的优点.现以临证实例剖析的形式总结其“辨因论治”推拿学术经验,以飨同行.

    作者:许丽;汪芳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笔者应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56±4.32岁;平均病程12.13±8.32月.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24±4.24岁;平均病程12.25±8.46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阳春;李秀彬;陈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39例临床观察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是指发生在肛门和/或直肠的非器质性特发性疼痛.其患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及工作.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39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赵雄碧;徐俊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穴位按摩结合经络拍打在老年精神疾病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笔者使用穴位按摩结合经络拍打疗法治疗老年精神疾病失眠32例,收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疾病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老年精神疾病,其中躁狂症12,精神分裂17例,抑郁症25例,更年期精神病10例.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65~85岁,平均为71.3±2.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时间2.1±0.7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案——名老中医教学查房实录(1)

    1 住院病史陈某某,女,77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半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因反复鼻塞而至外院就诊,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1次后因反应大而予以局部放疗共26次,期间间断伴有发热.半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伴咽喉部疼痛.起初经对症治疗后症情可以好转,1月前咳嗽咯痰伴发热症状再次加重而住院,期间查胸部CT提示两肺轻度感染,少量胸水,经抗感染治疗后并未改善,复查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感染,较入院初加重.查痰培养提示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感染,并先后使用多种药物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未见明显好转.

    作者:王庆其;王秀薇;王少墨;柳涛;戴彦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李祥云治疗妊娠胎元不固经验

    李样云教授系上海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龙华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从事妇科教学、临床和科研实践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疗科研心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对李师论治胎元不固略述如下.

    作者:刘敛;王珍贞;蔡斌;徐莲薇;马毓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肝肾阴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代谢异常与生殖功能障碍并存的疾病.中医药在治疗PCOS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安体舒通片联合中药周期疗法是张萍青主任医师总结继承前辈的治疗经验,结合长期临床诊治体会,针对PCOS中辨证为肝肾阴虚型患者所设,现就其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陆申奕;张萍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益气疏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40例

    目的:观察益气疏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准断标准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疏肝汤加味.疗程12个月,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查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其中治疗组HBV-DNA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IV)、Ⅲ型前胶原(PCⅢ)4项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指标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益气疏肝汤联合恩替卡韦能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抑制肝纤维化,疗效良好.

    作者:胡益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儿科杂症验案三则

    近年来,笔者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慢性尿路感染、性早熟及婴儿便秘等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验案3则介绍如下.1 慢性尿路感染傅某某,女,9岁.2014年9月14日初诊.因尿液不自主少许漏出,尿检长期异常而来诊.经常规抗菌素治疗短时好转,但停药即发.2年多来,不规律服用抗菌素及中药汤剂,尿检示红白细胞均为++~卅,镜下细菌+~++,尿液常少许不自主漏出,纳好寐安,大便偏干,面色红润.舌质红、苔中腻少津,脉平和.

    作者:倪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浙江中医杂志

浙江中医杂志

主管: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