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小RNA-60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艾宁;冀宏;李博;杨光

关键词:微小RNA-602, 癌, 肝细胞,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病理特征
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602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55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iR-602的表达量,并分析miR-602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miR-60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发生与进展中的作用.结果 miR-602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4.13±0.12)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85 ±0.28,t=2.432,P =0.021),同时也高于正常肝脏组织(1.21±0.29,t=2.588,P=0.013).HBV DNA阳性患者miR-602相对表达量(4.56±0.16)高于HBV DNA阴性患者(2.59±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1,P=0.018).结论 miR-602表达水平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中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家兔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开腹食管下括约肌(LES)局部注射苄基-二甲基十四烷氯化铵(BAC)建立家兔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开腹暴露家兔食管下括约肌(LES)并在LES处多点注射BAC(4 mmol/L,2ml/只),用生理盐水作正常对照,8周后比较两组兔进食量、体重,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比较两组兔食管下段钡剂潴留率,通过高分辨食管测压比较两组兔LES压力及食管蠕动次数,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比较两组兔LES部位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结果 8周后模型家兔较对照组进食量明显减少[(613.0±23.7)g比(281.0±19.4)g,t=3.047,P=0.027],体重减轻[(2045±310)g比(1 461±267)g,t=2.375,P=0.034];高分辨食管测压检查LES压力增高[(13.60±2.10)mmHg(1 mmHg=0.133 kPa)比(19.47±2.70) mmHg,=6.646,P =0.000],食管蠕动次数减少[(15.13±1.96)次比(2.87±1.51)次,t=19.291,P=0.000];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食管下段钡剂潴留,呈典型的“鸟嘴征”;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模型组NOS未见表达,而对照组NOS明显表达.结论 通过LES局部多点注射BAC可成功建立贲门失弛缓症家兔动物模型.

    作者:孙方圆;张莉莉;王彬;晋弘;赵威;王邦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浓度姜黄素后处理对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制备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模型,探讨姜黄素后处理对H/R损伤保护作用的佳浓度.方法 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H/R组;姜黄素不同浓度(1、5、10 μmol/L)+H/R组.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浓度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评估细胞损伤;通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R组细胞活性降低(P=0.001),各浓度姜黄素组显著增强细胞活性,尤以10 μmol/L组效果好(P=0.017);与H/R组比较,各浓度姜黄素组显著降低LDH活性,显著降低MDA浓度,显著提高SOD活性,明显改善H/R损伤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其中均以10 μmol/L组效果明显(P=0.011、0.001、0.009、0.007),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0.083、0.134).结论 在造模成功的基础上,不同浓度姜黄素后处理均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损伤,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的作用,尤以10 μmol/L效果好,为佳药物浓度.

    作者:付国伟;赵阳超;孙微;王振卿;魏廷举;李军;赵文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节腔注射酮洛酸和激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可以起到减轻骨关节炎炎症和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但反复使用激素会增加关节内感染的机会[1].我们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酮洛酸和激素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门诊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人选标准:患者年龄≥40岁;采用口服止痛药、理疗等其他保守治疗至少4周且无效的患者;按照KellgrenLawrence分期,Ⅱ期或者Ⅲ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排除标准:对研究中的任何一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炎性关节病;6个月内接受过关节腔注射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酮洛酸治疗组,关节腔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1 ml(30 mg/ml)+罗哌卡因5ml(20 mg,/10 ml)+0.9%生理盐水4ml;B组为激素治疗组,关节腔注射倍他米松1 ml[(5±2) mg/ml]+罗哌卡因5ml(20 mg/10 ml) +0.9%生理盐水4 ml.

    作者:时景伟;张善勇;韩青;李新宇;陈炳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52在结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p52在结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复苏结肠癌SW480、LoVo细胞、奥沙利铂处理细胞24h,Western blot法检测SW480细胞中p52蛋白表达以研究奥沙利铂对p52蛋白的作用.采用大剂量冲击法诱导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其耐药性.Western blot检测原代耐药细胞p52表达,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检测p52能否转录调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沉默耐药细胞中p52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52和bcl-2表达,膜联蛋白V/碘化丙锭(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Annexin V(+)/PI(+)细胞的比例.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奥沙利铂上调结肠癌细胞中p52表达(t=20.730,P=0.002),p52蛋白在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中明显升高(t=4.029,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IP实验结果显示p52蛋白结合到bcl-2基因启动子区域,转录调控bcl-2基因.沉默耐药细胞中p52后,bcl-2蛋白表达下调22.6%(t=18.183,P=0.003),流式细胞术提示实验组凋亡细胞比例为23.5%,比对照组升高了2.96倍(t=6.783,P=0.021).结论 p52通过通过上调bcl-2基因抑制细胞凋亡促使结肠癌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

    作者:庞晓辉;王朝杰;崔勇霞;周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内轴型假体与后稳定型假体膝关节置换的5年随访效果对比

    我们比较了111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分别应用内轴型(MP)和后稳定型(PS)膝关节假体,随访5年以上,对比分析两者中期临床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初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根据假体选择完全随机化分组为MP组和PS组.MP组49例,男15例,女34例,平均年龄64.5岁(53~ 73岁),平均体重67.7 kg(51~98 kg),膝关节内翻畸形17.3°(0~20°),屈曲畸形12.6°(0~29°);PS组62例,其中男18例,女44例,平均年龄66.1岁(58 ~77岁).平均体重65.9 kg(56 ~85 kg),膝关节内翻畸形平均15.9°(0~22°),屈曲畸形17.8°(0~33°).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术侧和平均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夏长所;徐浩;丁昌荣;张海宁;王昌耀;吕成昱;王英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单切口微小Ajust吊带与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比较

    目的 通过与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TVT-O)的比较,探讨单切口微小Ajust吊带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入组80例初治女性SUI患者,采取信封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单切口微小A just吊带与TVT-O吊带治疗,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Ajus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14.7±3.9)min、(14.5±5.7)ml、(2.7±0.8)分,均优于TVT-O组的(21.8 ±7.3)min、(20.4±7.9)ml、(3.8±1.1)分(t=5.426,P =0.000;t=3.830,P=0.000;t =5.115,P=0.000).Ajust组腹股沟疼痛及并发症总例数分别为2、5例,均少于TVT-O组的10、21例(x2=6.275,P=0.012;x2=14.587,P=0.000).Ajust组客观治愈率、主观治愈率分别为95.0%、95.0%,TVT-O组分别为95.0%、92.5% (P=1.000,P=0.000).Ajust组和TVT-O组术后尿失禁问卷评分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分别为(1.6±0.9)、(95.8±5.6)、(29.5±7.9)和(1.5±1.1)、(96.5±4.4)、(30.3±7.1)分,均较术前的(13.2±2.9)、(55.7±10.3)、(22.4±6.8)和(13.8±2.4)、(57.0±7.7)、(21.9±7.2)分明显改善(Ajust组:t=24.161,P=0.000;t=21.632,P=0.000;t=4.308,P=0.000;TVT-O组:t=29.466,P=0.000;t =28.169,P=0.000;t=5.254,P=0.00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445,P=0.658;t =0.622,P=0.536;t =0.476,P=0.635).结论 单切口微小Ajust吊带与TVT-O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相近,但是手术操作更简单,并发症更少,更安全.

    作者:王志红;黄冬梅;邓克红;王武亮;徐臻;袁博;胡滨;王燕;顾朝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细胞介素-35在腹腔感染导致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在腹腔感染的脓毒血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抽取50例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患者、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IL-35表达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此外,评估腹腔感染脓毒血症组IL-35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 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组IL-3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IRS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中死亡组IL-35表达明显高于存活组.ROC曲线结果显示,IL-35曲线下面积(0.86)显著大于PCT(0.78)、CRP(0.75)、WBC(0.70),能有效地区别诊断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组与SIRS组.此外,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组IL-35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00,P=0.043).结论 血浆IL-35可作为一个有效、敏感的指标快速诊断腹部感染所致的脓毒血症.

    作者:宋笑飞;宋玉成;袁远;王志霞;张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壬基酚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体内血清壬基酚(NP)浓度,探讨NP含量在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中的差异.方法 选择经病理诊断明确的结直肠癌患者141例作为观察组,包括男88例,平均年龄60.28岁,女53例,平均年龄64.74岁.对照组来自同期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共]41例,其中男88例,平均年龄61.20岁;女53例,平均年龄63.57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清中NP含量.结果 男性、女性、总体结直肠癌患者血清NP水平分别为(237.27±36.93)、(232.65±34.87)、(232.65±34.87) ng/ml,与相应对照组血清NP水平[(214.08±26.39)、(210.86±18.88)、(212.47±22.64) ng/ml]比较,均呈现出增高趋势,血清NP浓度在结直肠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人体内环境内分泌干扰物NP含量升高相关.

    作者:黄韩冬;宁伟伟;张桃;郑兴斌;谢铭;杨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内质膜蛋白复合体亚基6对海拉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内质膜蛋白复合体亚基6(EMC6)基因在海拉(HeLa)细胞中的自噬调解活动.方法 (1)构建3种质粒:EMC6真核表达质粒、特异性干扰EMC6质粒、空白质粒.分别将3种质粒转染HeLa细胞,筛选3组中的稳定表达细胞株.(2)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3组质粒转染后Hela细胞中EMC6 mRNA表达结果.(3)电镜下观察HeLa细胞内自噬体;用自噬抑制剂Bafilomycin A1和3-甲基腺嘌呤(3-MA)分别作用于转染EMC6质粒的处理组、空白质粒组和HeLa组,在共焦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细胞株中绿色荧光蛋白(GFP)-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变化.结果 (1)Real-time PCR法检测转染不同质粒进入HeLa细胞株后,处理组、干扰组及空白质粒组各5例,2-ΔΔCt的平均值分别为3.29±0.62、0.38±0.04、1.11 ±0.20,EMC6mRNA拷贝数量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0).(2)在转染了EMC6质粒的HeLa细胞组中可观察到自噬体形成,并观察到Bafilomycin A1作用于3组细胞后,可见GFP-LC3斑点聚集,而EMC6过表达组的LC3斑点明显较空白质粒组及HeLa组丰富.结论 过表达EMC6蛋白可使HeLa细胞内自噬体数目增加,可能使宫颈癌细胞内自噬活动增强;EMC6过表达细胞株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抑制了EMC6所诱发的自噬过程.

    作者:范志勤;申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间充质干细胞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Feeney法建立60只SD大鼠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SCs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另选20只健康SD大鼠作为对照组.体外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移植MSCs组,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评分(mNSS)标准于MSCs移植后1、3、7、14、21、28 d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mRNA水平;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MSCs组和PBS组大鼠mNSS评分增高,神经元核性蛋白(NeuN)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模型组和PBS组大鼠比较,MSCs组大鼠mNSS评分降低,NeuN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对照组BDNF mRNA水平(0.31±0.12)比较,模型组、PBS组和MSCs组BDNF mRNA水平(1.32±0.34、1.23±0.30、0.81 ±0.21)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与模型组和PBS组大鼠BDNF mRNA水平比较,MSCs组大鼠BDNF mRNA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0.019).与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凋亡水平(3.14±1.12)比较,模型组、PBS组和MSCs组大鼠脑组织凋亡水平(27.84 ±4.32、25.35±4.89、10.33 ±3.32)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模型组和PBS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比较,MSCs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MSCs能够通过修复受损神经元,促进BDNF的分泌等机制降低颅脑损伤大鼠脑组织的凋亡水平,从而促进对颅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

    作者:谢红兵;刘增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非神经元型胆碱能系统(NNCS)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方法 取MG患者及对照组受检者肘正中静脉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AChR:M1R~5R)、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α2~ 10、β2 ~4)、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胆碱酯酶(AChE)的表达.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定量分析mAChR(M1R、M3R、M5R)、nAChR(α5、α7)以及AChE在对照组和MG组中的差异.结果 RT-PCR结果显示MG组和对照组PBMC中均表达M1R、M3R、M5R、α5、α7和AChE,但nAChR(α3、α9、β2)只在对照组中检测出,其余各亚型和ChAT在两组均未见表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MG患者PBMC中M1 mAChR表达量为对照组的0.80倍(P=0.418),M3mAChR为对照组的0.40倍(P=0.004),M5 mAChR为对照组的1.23倍(P=0.488),α5 nAChR为对照组的0.63倍(P=0.177),α7nAChR为对照组的0.81倍(P=0.668),AChE为对照组的3.24倍(P=0.002).结论 MG患者PBMC中nAChR(α3、α9、β2)、M3 mAChR以及AChE表达存在差异.

    作者:刘凡昭;崔新征;朱利伟;张清勇;陆增辉;张迎娜;高峰;陈嘉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单孔胸腔镜在微创时代的应用进展

    单孔胸腔镜(VATS)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其缓解术后疼痛的具体实效尚不明确.本文从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成果出发,结合多年临床单孔VATS操作经验及当代胸外科发展潮流,对单孔VATS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作者:许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0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治疗期间使用含有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且治疗有效,在联合化疗结束后继续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至疾病再次进展,对照组在治疗有效且病情稳定后停止化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至病情再次进展的时间、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9);实验组的维持治疗时间为2.3~19.3个月,平均维持治疗时间为6.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6个月.对照组至病情再次进展的时间为4.3个月,两组患者的至病情再次进展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实验组患者在维持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手足综合征、消化道反应等,36.6%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40.0%的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46.7%的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60.0%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结论 卡培他滨作为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维持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作者:李林;王楠;秦威;朱明智;陈卓;王芳;郭广成;熊有毅;谷元廷;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肠癌SW480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对钙周期素结合蛋白的核转位及功能学影响

    目的 观察在结肠癌SW480细胞中Ca2浓度对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SIP)的核转位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的钙离子载体(ionomycin)刺激结肠癌SW480细胞CacyBP/SIP的细胞内定位,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 在结肠癌细胞SW480中,CacyBP/SIP在细胞质表达;1μmol/L ionomycin刺激组CacyBP/SIP表达于细胞质;2μmol/L刺激组CacyBP/SIP表达于胞质和胞核;5.μmol/L刺激组CacyBP/SIP表达于胞核;10 μmol/L刺激组CacyBP/SIP重新分布于胞质和胞核.不同浓度ionomycin组与未处理组比较,结肠癌SW480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172.918).不同ionomycin浓度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早期凋亡率[(0.747±0.049)%]和总凋亡率[(2.383±0.068)%]均无影响(P =79.618).结论 在结肠癌SW480细胞中,Ca2+浓度可以影响CacyBP/SIP核转位,但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作者:冯珊珊;杨博;刘爱琴;武婧;翟惠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小RNA-145调控磷脂酶Cε1抑制食管鳞癌的研究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5调控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45和磷脂酶Cε1(PLCE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LCE1蛋白水平;Targetscan软件预测PLCE1是否为miR-145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45是否作用于PLCE1 mRNA的3’端非编码区域(3'UTR);噻唑蓝(MTI)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4种ESCC细胞miR-14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3±0.06、0.72±0.05、0.55±0.05、0.79±0.04,均明显低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 =0.000,P=0.001,P=0.000,P=0.003).ESCC组织中miR-145相对表达量为0.68±0.03,较正常组织降低31.9%(P=0.000).miR-145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相关(x2=8.380,P=0.039;x2=6.810,P=0.033).Targetscan预测PLCE1是miR-145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miR-145作用于PLCE1 mRNA的3'UTR.ESCC细胞中PLCE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9 ±0.04、1.46±0.06、1.31±0.06、1.60±0.08,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P=0.000,P=0.000,P=0.004,P=0.001).ESCC组织中PLCE1相对表达量为1.85 ±0.04,为癌旁正常组织的1.85倍(P=0.000).PLCE1表达水平与miR-145表达水平负相关(r=-0.828,P=0.002).过表达miR-145抑制Eca109增殖(P =0.006),侵袭能力降低22.1% (P =0.013);过表达PLCE1促进增殖(P =0.003),侵袭能力增强24.9%(P =0.029);而同时过表达miR-145与PLCE1则可抑制PLCE1的促增殖(P=0.003)和侵袭能力(P =0.001).结论 miR-145通过靶向调控PLCE1抑制ESCC细胞增殖和侵袭.

    作者:李昀;唐莼;黄邵洪;何锦园;安军;刘立宝;劳深;张军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Bortezomib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核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Bortezomib对胃癌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及核因子-κB (NF-κB)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Bortezomib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Bortezomib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ortezomib对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 (1)Bortezomib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t=7.418、5.131和6.438,P=0.001、0.001和0.005).(2)95D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与对照组G2/M期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6.97±11.46)%和(19.17±5.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1);973细胞没有凋亡峰,与对照组比较,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40.34±13.83)%和(13.10±4.72)%明显增加,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GLC82细胞既没有出现凋亡峰,也没有出现细胞周期明显改变,G2/M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分别为(20.37±6.14)%和(12.15±2.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3)胃癌细胞中均有NF-κB的基础性表达,且胞核中NF-κB的表达水平与胞质IκB的表达水平呈反比.(4)Bortezomib能明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水平,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趋势.不同浓度的Bortezomib作用后,细胞核中NF-κB的表达水平发生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3、4.273、3.841和4.414,P=0.006、0.018、0.026和0.015).结论 Bortezomib能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发生,可能是通过NF-κB通路发挥作用.

    作者:刘威;张俊东;陈志奇;杨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核因子-κB(RAGE-NF-κB)信号通路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抗氧化剂α硫辛酸(ALA)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无创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制作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腹腔注射60 mg/kg生理盐水,Sham S组)、模型组(IR组)、ALA预处理组(ALA 60 mg/kg于缺血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ALA组).麻醉后分别于再灌注后1、6、12h后处死大鼠,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RAGE及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组织RAGE mRNA及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血肌酐水平总体存在差异,IR组及ALA组的血肌酐水平均较S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67,P=0.013),ALA组升高幅度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12,P=0.010);3组TNF-α、IL-6总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81,P=0.001),IR组明显升高,ALA组明显下降;3组RAGE mRNA、NF-κB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R组明显升高,ALA组明显下降.结论 RAGE-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急性肾损伤,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玉浔;安雅臣;蒋艳茹;姜埃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碘离子与下腔静脉隔膜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在我国70%的布加综合征为下腔静脉隔膜型,已知隔膜的组织成分为横向生长的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内皮,然而隔膜形成的机制尚未清楚,国内研究结果显示饮用水碘浓度与布加综合征发病率呈正相关,而且患者尿碘水平升高,基础实验也发现一定浓度的碘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我们对目前国内碘离子与下腔静脉隔膜形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引出一些设想,为该型患者下腔静脉隔膜形成原因的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丹;魏宁;夏风飞;祖茂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抑制剂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抑制剂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选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z-VAD-FMK5 mg/kg和15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治疗12 h后,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水平(ROS)]和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凋亡诱导因子(AIF)、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A和ROS水平明显增加,而SOD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0).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A和ROS水平明显下降,而SOD水平显著升高(均P =0.000).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NF-α、IL-1β和IL-1β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而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上述炎性因子显著下调(均P =0.000).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IF、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显增加,而bcl-2水平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IF、CaspaseG和bax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bcl-2水平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3.43±0.67)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水平(25.32±3.21、17.39±2.97和11.33±2.56)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Caspase-3抑制剂z-VAD-FMK可显著降低氧化应激、炎症以及肺细胞凋亡,对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朱晓明;魏立;务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CMV-N-Flag-Plk1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Polo样蛋白激酶1(Plk1)是一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骨肉瘤中呈高表达[1].我们通过构建Plk1过表达质粒pCMV-N-Flag-Plkl,检测其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经聚合酶链反应(PCR)、酶切、连接和筛选构建重组质粒,酶切与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收集转染48h以后的阴性对照组(未转染任何质粒)、空载体组及重组质粒组U2OS细胞,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lk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利用噻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lk1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程里;王茺茺;荆珏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