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蛋白表达及其功能研究

李岩;任淑华;周海英;刘立新;李欣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蛋白(NGAL蛋白)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的表达及其对NSCL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60例原发性NSCLC手术切除的癌组织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30例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NGAL蛋白表达,比较组间表达差异,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NGAL表达的影响.结果 60例NSCLC标本NGAL阳性率为68.3%,高于正常组织的阳性率(13.3%∥=24.200,P =0.000),腺癌NGAL阳性率(65.7%)与鳞癌阳性率(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6,P=0.606);随着TNM分期增加,NGAL阳性率升高(∥=11.682,P=0.001);淋巴结转移组NGAL阳性率(80.9%)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3.1%,x2=15.708,P=0.000);肿瘤直径>3 cm组NGAL阳性率(80.0%)显著高于≤3 cm组(45.0%,x2=7.548,P=0.006).结论 NGAL蛋白在NSCLC组织中呈高表达,与NSCLC的发生、进展和转移明显相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生长抑制因子2在人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人食管鳞癌中生长抑制因子2(ING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3例食管鳞癌和30例癌旁组织中ING2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19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7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ING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ING2在正常食管黏膜中微弱表达,而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癌组织中ING2蛋白相对表达量(10.250 ±3.792)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1.368±0.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NG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310,P=0.001).结论 ING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明显相关.

    作者:石佳;吴恺;张春敭;邢富臣;高凯;郭骥达;曹克鑫;齐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小RNA-60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602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55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miR-602的表达量,并分析miR-602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miR-602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癌发生与进展中的作用.结果 miR-602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4.13±0.12)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85 ±0.28,t=2.432,P =0.021),同时也高于正常肝脏组织(1.21±0.29,t=2.588,P=0.013).HBV DNA阳性患者miR-602相对表达量(4.56±0.16)高于HBV DNA阴性患者(2.59±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1,P=0.018).结论 miR-602表达水平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中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艾宁;冀宏;李博;杨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节腔注射酮洛酸和激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可以起到减轻骨关节炎炎症和缓解关节疼痛的作用,但反复使用激素会增加关节内感染的机会[1].我们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比较酮洛酸和激素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一、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门诊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人选标准:患者年龄≥40岁;采用口服止痛药、理疗等其他保守治疗至少4周且无效的患者;按照KellgrenLawrence分期,Ⅱ期或者Ⅲ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排除标准:对研究中的任何一种药物过敏的患者;炎性关节病;6个月内接受过关节腔注射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酮洛酸治疗组,关节腔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1 ml(30 mg/ml)+罗哌卡因5ml(20 mg,/10 ml)+0.9%生理盐水4ml;B组为激素治疗组,关节腔注射倍他米松1 ml[(5±2) mg/ml]+罗哌卡因5ml(20 mg/10 ml) +0.9%生理盐水4 ml.

    作者:时景伟;张善勇;韩青;李新宇;陈炳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蛋白酶激活受体3和蛋白酶激活受体4在由结直肠息肉进展至结直肠癌过程中表达的变化

    目的 观察蛋白酶活性受体3(PAR3)、蛋白酶活性受体4(PAR4)基因在由结直肠息肉进展至结直肠癌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分为5组,分别为结直肠癌30例、与其配对的正常组织30例(距肿瘤>5 cm)、管状腺瘤30例、绒毛状腺瘤20例及混合性腺瘤3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观察PAR3、PAR4在结直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AR3在正常组、腺瘤组、结直肠癌组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50.0%、6.7%;PAR4在上述各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5.0%、70.0%.FQ-PCR结果显示PAR3在正常黏膜、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结直肠癌组织中依次降低,其表达水平分别为0.787±0.040、0.453±0.023、0.410 ±0.050、0.368±0.032、0.259±0.017(P=0.叭1);而PAR4在上述各组中表达依次增高,分别为0.370±0.301、10.384±1.474、20.892±4.485、36.311±7.953、52.083±12.550(F=43.342,P=0.009).SNK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任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R3、PAR4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付晓霞;张磊;张志伟;耿焱;韩树青;宋鑫;王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0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治疗期间使用含有卡培他滨的联合化疗方案且治疗有效,在联合化疗结束后继续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至疾病再次进展,对照组在治疗有效且病情稳定后停止化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至病情再次进展的时间、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的有效率(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9);实验组的维持治疗时间为2.3~19.3个月,平均维持治疗时间为6.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6个月.对照组至病情再次进展的时间为4.3个月,两组患者的至病情再次进展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6);实验组患者在维持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手足综合征、消化道反应等,36.6%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40.0%的患者出现肝肾功能损害,46.7%的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60.0%的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结论 卡培他滨作为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维持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

    作者:李林;王楠;秦威;朱明智;陈卓;王芳;郭广成;熊有毅;谷元廷;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类风湿关节炎肌腱自发性断裂兔动物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讨构建类风湿关节炎肌腱自发性断裂兔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纯种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单盲法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在构建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时注射生理盐水;B组为构建动物模型组,使用抗原诱导性(AIA)方法构建动物模型;C组为肌腱炎动物模型组,通过在肌腱周围注射I型胶原蛋白构建肌腱炎动物模型.对比A组和B组兔在致炎前后的一般情况与关节变化,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α)的含量,判断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是否构建成功.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被动活动实验兔踝关节,构建肌腱自发性断裂动物模型.结果 随着免疫次数的增多,兔食欲减退、体重增长减慢、毛色稀疏发黄、活动减少;在关节腔注射鸡卵蛋白后关节严重肿胀,B组踝关节直径[(1.7±0.3)cm]、温度[(38.1±0.4)℃]与A组踝关节直径和温度明显不同(P=0.003),B组血清中IL-1含量[(168.4±21.5) ng/L]、TNF-αα含量[(408.4 ±47.5) ng/L]明显高于A组(P =0.000).通过解剖观察和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构建成功.进行肌肉电刺激后B组兔在5~17d逐渐出现屈趾功能障碍,解剖观察屈趾肌腱证实肌腱自发性断裂动物模型构建成功.结论 可通过肌肉电刺激类风湿关节炎动物的屈趾肌来构建类风湿关节炎肌腱自发性断裂动物模型.

    作者:朱旭;吴学建;肖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结肠癌SW480细胞中钙离子浓度对钙周期素结合蛋白的核转位及功能学影响

    目的 观察在结肠癌SW480细胞中Ca2浓度对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SIP)的核转位及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的钙离子载体(ionomycin)刺激结肠癌SW480细胞CacyBP/SIP的细胞内定位,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 在结肠癌细胞SW480中,CacyBP/SIP在细胞质表达;1μmol/L ionomycin刺激组CacyBP/SIP表达于细胞质;2μmol/L刺激组CacyBP/SIP表达于胞质和胞核;5.μmol/L刺激组CacyBP/SIP表达于胞核;10 μmol/L刺激组CacyBP/SIP重新分布于胞质和胞核.不同浓度ionomycin组与未处理组比较,结肠癌SW480细胞的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172.918).不同ionomycin浓度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早期凋亡率[(0.747±0.049)%]和总凋亡率[(2.383±0.068)%]均无影响(P =79.618).结论 在结肠癌SW480细胞中,Ca2+浓度可以影响CacyBP/SIP核转位,但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作者:冯珊珊;杨博;刘爱琴;武婧;翟惠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白细胞介素-35在腹腔感染导致脓毒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在腹腔感染的脓毒血症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抽取50例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患者、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IL-35表达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此外,评估腹腔感染脓毒血症组IL-35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 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组IL-3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IRS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中死亡组IL-35表达明显高于存活组.ROC曲线结果显示,IL-35曲线下面积(0.86)显著大于PCT(0.78)、CRP(0.75)、WBC(0.70),能有效地区别诊断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组与SIRS组.此外,腹腔感染所致脓毒血症组IL-35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00,P=0.043).结论 血浆IL-35可作为一个有效、敏感的指标快速诊断腹部感染所致的脓毒血症.

    作者:宋笑飞;宋玉成;袁远;王志霞;张学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小RNA-935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935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以及正常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中miR-935的相对表达水平.将miR-935抑制剂、类似物以及阴性对照转染食管鳞癌EC1细胞,采用FQ-PCR检测转染后48 h miR-935的相对表达水平.进一步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Transwell小室检测不同处理组别食管鳞癌E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和细胞中miR-935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和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349,P=0.000).此外,miR-93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4,P=0.000).miR035的类似物显著提高EC1细胞中miR-935的表达水平,而miR-935抑制剂显著下调EC1细胞中miR-935的表达水平.miR-935表达上调显著促进E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而miR-935表达下调显著抑制EC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结论 miR-935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金成玲;左士宇;王晓慧;刁长英;谢艺林;李晟磊;李向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微小RNA-12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12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12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通过RT-PCR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及正常结肠上皮细胞FHC中miR-126的表达水平;采用人工合成的miR-126模拟物瞬时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转染后细胞增殖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结肠癌组织miR-126阳性表达率为38.33%,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7);miR-126的低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P =0.005)、组织分化程度(P=0.018)、肿瘤TNM分期(P=0.000)明显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350、0.819).人结肠癌SW480细胞中miR-126的相对表达量为0.355±0.060,较FHC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采用人工合成的miR-126模拟物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SW480细胞中过表达miR-126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2、0.003、0.000).结论 miR-126在结肠癌组织表达下调,影响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殷刚;罗良弢;严想元;陈勇;丁海滨;宋江勤;吴承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乏氧诱导因子-1α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明确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和放射免疫分析(RIA) 79例中晚期肝癌、肝病患者血清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中VEGF、Hcy和HIF-10α含量.结果 各组肿瘤标志物Hcy、HIF-1 0、VEGF检测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0.5±5.6)、(22.59±2.14)、(166.8±84.2)μg/L,急性肝炎组患者分别为(202.5 ±41.5)、(65.39±6.54)、(168.0±85.3) μg/L,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患者分别为(218.2 ±50.6)、(58.46 ±6.50)、(170.0±87.6)μg/L,肝硬化组分别为(298.4±60.2)、(63.51±6.65)、(178.3±97.5) μg/L,中晚期肝癌组分别为(417.9 ±92.8)、(173.67±14.19)、(398.4±153.1)μg/L.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中Hcy、VEGF、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肝病患者组(t=7.418、5.131和6.438,P=0.001、0.001和0.005).各种组合检测中,Hcy+ HIF-1α+ VEGF组合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93.67%、87.45%、83.43%和90.12%,与Hcy+ HIF-1α、Hcy+ VEGF组和HIF-1α+VEG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37、0.013).结论 Hcy、VEGF和HIF-1α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中晚期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作者:张庚;刘广召;冯桂银;梁东启;袁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纤维蛋白胶联合腺病毒介导的细胞周期素A2治疗心肌梗死

    我们通过9型腺相关病毒携带细胞周期素A2(Cyclin A2)基因(rAAV9-Cyclin A2)联合纤维蛋白胶移植进入梗死心肌内,探讨两者相结合可以促进更多的心肌细胞进入细胞周期,改善梗死后的心功能.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选取雄性SD大鼠90只(购自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rAAV9-Cyclin A2(Virovek公司生产)、Cyclin A2抗体(SANTA公司,sc5322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ell Signal,2586)、H3P(Abcam,ab115152),纤维蛋白胶(上海莱士血液制品有限公司),倒置荧光显微镜(德国,EICA-DMI4000B).

    作者:曹雯;马翔;于海滨;赵爱超;孟凡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内轴型假体与后稳定型假体膝关节置换的5年随访效果对比

    我们比较了111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分别应用内轴型(MP)和后稳定型(PS)膝关节假体,随访5年以上,对比分析两者中期临床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初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根据假体选择完全随机化分组为MP组和PS组.MP组49例,男15例,女34例,平均年龄64.5岁(53~ 73岁),平均体重67.7 kg(51~98 kg),膝关节内翻畸形17.3°(0~20°),屈曲畸形12.6°(0~29°);PS组62例,其中男18例,女44例,平均年龄66.1岁(58 ~77岁).平均体重65.9 kg(56 ~85 kg),膝关节内翻畸形平均15.9°(0~22°),屈曲畸形17.8°(0~33°).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术侧和平均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夏长所;徐浩;丁昌荣;张海宁;王昌耀;吕成昱;王英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抑制剂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抑制剂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5只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选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z-VAD-FMK5 mg/kg和15 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治疗12 h后,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水平(ROS)]和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凋亡诱导因子(AIF)、Caspase-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析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A和ROS水平明显增加,而SOD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0).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A和ROS水平明显下降,而SOD水平显著升高(均P =0.000).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NF-α、IL-1β和IL-1β等炎性因子水平显著升高,而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上述炎性因子显著下调(均P =0.000).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IF、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显增加,而bcl-2水平显著下调;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IF、CaspaseG和bax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bcl-2水平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3.43±0.67)比较,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水平(25.32±3.21、17.39±2.97和11.33±2.56)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水平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Caspase-3抑制剂z-VAD-FMK可显著降低氧化应激、炎症以及肺细胞凋亡,对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朱晓明;魏立;务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RNA干扰沉默黏蛋白1基因表达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顺铂耐药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RNA干扰沉默黏蛋白1(MUC1)表达,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在顺铂作用下的增殖差异,探讨MUC1表达与肿瘤顺铂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设计靶向MUC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GC-LV-MUC1小干扰RNA(siRNA),并以感染复数(MOI)=100转染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内MUC1蛋白含量,验证siRNA对MUC1基因抑制作用.设置浓度梯度0、5、15、30、45、60 μmol/L,分别作用0、12、24、48 h,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抑制率,计算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验证凋亡通路激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转染了重组慢病毒颗粒pGC-LV-MUC1 siRNA的Eca109细胞(实验组)内MUC1蛋白水平(0.566±0.202比1.252±0.323,t=3.119,P=0.036);顺铂作用12h实验组IC50(μmol/L)(66.860±4.749比30.203 ±0.341,t=13.335,P=0.000)明显下降;顺铂作用24 h实验组细胞IC50(μmol/L)明显下降(13.710±0.617比33.680±1.737,t=18.759,P=0.000);实验组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减少(0.551±0.190比1.416±0.139,t=6.362,P=0.003),bax的表达增加(0.553±0.055比1.345±0.155,t=8.335,P=0.001).结论 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沉默MUC1基因表达,可以导致细胞对顺铂耐药性下降.MUC1基因可能通过抑制凋亡激活途径,增加食管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

    作者:王衍泽;管向臣;史墨;辛钟伟;刘相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大鼠肝再生模型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动态表达

    目的 观察肝再生模型中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动态表达.方法 将35只雄性F344大鼠(Fisher344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肝切除组(PH组)和2-乙酰氨基芴组(2-AAH/PH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不同时间点EpCAM阳性细胞在肝组织中的增殖及分布;应用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TGF-β和激活素受体样激酶-5(ALK-5)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结果 EpCAM阳性细胞在假手术组很难见到;PH组在术后第7天可见少量EpCAM阳性细胞,术后14 d可见阳性细胞向肝内迁移,术后21 d仅见很少量的阳性细胞;2-AAF/PH组术后7、14 d可见与PH组相似结果,但EpCAM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且术后21 d依然可见多量的EpCAM阳性细胞.RT-PCR的结果显示:假手术组TGF-β和ALK-5三时间点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F-β 2-ΔΔCt值:7 d:1.00±0.00、14 d:1.09±0.16、21 d:1.08±0.13,FTGF-β=0.57,PTGF-β=0.595;ALK-5 2-ΔΔCt值:7 d:1.00 ±0.00、14 d:1.10±0.14、21 d:1.07±0.16,FALK-5=0.54,P=0.610);PH组和2-AAF/PH组TGF-β和ALK-5三时间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β PH组和2-AAF/PH组2-ΔΔCt值:7 d:8.66±0.72、7.79±0.58,14 d:5.36 ±0.53、4.04±0.42,21 d:7.64±0.64、6.88±0.68,FTGF-βpH=21.52,PTGF-β PH=0.002,FTGF-β2.AAF/PH=35.10,PTGF-β2-AAF/PH =0.001;ALK-5 PH组和2-AAF/PH组:7d:4.32±0.52、5.91 ±0.54,14 d:7.79 ±0.74、9.73 ±1.04,21 d:4.85 ±0.46、5.90±0.89,FALK-5PH=30.43,PALK-5 PH=0.001,FALK-52-AAF/PH=20.33,P =0.002).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假手术组TGF-β和ALK-5三时间点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F-β灰度值:7d:456.4±46.8、14d:454.8±47.1、21 d:458.8±55.6,FTGF-β=0.14,P=0.805;ALK6灰度值:7d:20.9±4.5、14 d:21.3±7.9、21 d:22.4 ±6.5,FALK-5=0.42,P=0.960);PH组和2-AAWPH组TGF-β和ALK-5三时间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GF-β PH组和2-AAF/PH组灰度值:7 d:1 175.2±106.5、882.6 ±83.7,14 d:780.4 ±63.9、639.6±61.3,21 d:1 067.0±91.6、816.2±83.1,FTGF-βpH=6.61,P=0.009,FTGF-β2-AAF/PH=8.06,P=0.012;ALK-5 PH组和2-AAF/PH组:7 d:72.9±7.0、110.1±13.1,14 d:90.1 ±9.4、136.9±12.5,21 d:57.8 ±5.6,91.8±9.7,FALK-5pH=14.05,P=0.005,FALK-52-AAF/PH=10.96,P=0.011).结论 在肝再生过程中,TGF-β表达呈现动态趋势并与EpCAM的表达趋势不同;TGF-β受体ALK-5的表达并不和TGF-β同步.

    作者:龚先锋;徐丽红;杨宏强;郁晓峰;张洋;胡慧;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家兔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开腹食管下括约肌(LES)局部注射苄基-二甲基十四烷氯化铵(BAC)建立家兔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家兔为实验对象,开腹暴露家兔食管下括约肌(LES)并在LES处多点注射BAC(4 mmol/L,2ml/只),用生理盐水作正常对照,8周后比较两组兔进食量、体重,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比较两组兔食管下段钡剂潴留率,通过高分辨食管测压比较两组兔LES压力及食管蠕动次数,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比较两组兔LES部位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结果 8周后模型家兔较对照组进食量明显减少[(613.0±23.7)g比(281.0±19.4)g,t=3.047,P=0.027],体重减轻[(2045±310)g比(1 461±267)g,t=2.375,P=0.034];高分辨食管测压检查LES压力增高[(13.60±2.10)mmHg(1 mmHg=0.133 kPa)比(19.47±2.70) mmHg,=6.646,P =0.000],食管蠕动次数减少[(15.13±1.96)次比(2.87±1.51)次,t=19.291,P=0.000];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食管下段钡剂潴留,呈典型的“鸟嘴征”;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显示模型组NOS未见表达,而对照组NOS明显表达.结论 通过LES局部多点注射BAC可成功建立贲门失弛缓症家兔动物模型.

    作者:孙方圆;张莉莉;王彬;晋弘;赵威;王邦茂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谷氨酰胺三角四肽重复区蛋白α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小谷氨酰胺三角四肽重复区蛋白α(SGT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8对新鲜的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8例乳腺癌组织中SGTA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对MG-132细胞进行血清饥饿释放实验观察SGTA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GTA在8对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SGTA的表达随着乳腺癌的分化等级而变化,在分化好的乳腺癌组织中SGTA表达低,而在分化差的乳腺癌中表达高,其趋势与Ki-67的表达一致.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中SGTA与组织学分化等级(P =0.000)、pTNM分期(P=0.000)以及Ki-67(P=0.021)明显相关;而与其他的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等无明显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GTA可以作为乳腺癌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比值比(HR):2.410,95%可信区间(CI):1.075 ~5.408,P=0.033];生存曲线分析结果也表明SGTA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42.9%比84.5%,P=0.000).结论 SGTA可能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中发挥作用;SGTA表达异常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与进展关系密切.

    作者:周云海;徐闻欢;张翔;杜旭东;夏加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硫化氢减轻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目的 探讨硫化氢减轻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8只,高脂饮食4周后形成脂肪肝,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硫氢化钠组(NaHS组).S组仅暴露肝门,不夹闭动、静脉;IR组采用夹闭左叶及中叶门静脉和肝动脉分支1h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模型;NaHS组于再灌注前5 min经股静脉注射28 μmol/kg NaHS,于再灌注6h时抽取下腔静脉血样并取左肝组织,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S组、IR组、NaHS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64±8)、(1 393±69)、(823±42) U/L;S组、IR组、NaHS组血清TNF-α水平分别为(55.62 ±7.24)、(288.97 ±41.42)、(203.65±37.36) ng/L;IR组血清ALT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S组(t=44.194,P=0.000;t 20.586,P=0.000);NaHS组血清ALT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IR组(t=-36.415,P=0.000;t=-4.556,P=0.006);NaHS组(Suzuki's评分为2.33分)肝病理学损伤较IR组(Suzuki's评分为3.67分)明显减轻(t =6.325,P=0.001).结论 硫化氢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而减轻大鼠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秦红波;费建国;宋政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NKG2D配体在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小鼠异位气管移植后不同时间点NKG2D配体Rae-1和H60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S)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异位气管移植模型并于术后7、14、28 d取材.苏木素-伊红(HE)和Mallory染色形态学观察,并检测术后气管闭塞率,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不同时间点移植物Rae-1和H60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时间点移植物的Rae-1和H60蛋白表达.结果 移植后随时间延长,HE染色提示BOS病理学不断进展,与对照组比较,气管移植物14 d和28 d管腔闭塞率不断增加[(30.82±7.61)%和(83.52±13.12)%比(3.75±1.78)%,P=0.012、0.007],Mallory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不断增强.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移植后小鼠气管移植物14 d的H60(12.712 2±2.828 0比0.7396±0.0428,P=0.014)和28 d的Rae-1 mRNA(10.464 9±2.1091比0.6176±0.041 3,P=0.022)表达强度均明显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气管移植物H60和Rae-1在蛋白水平表达分别在14 d(207.97±25.87比31.63±9.42,P=0.023)和28 d(185.34±24.06比32.84±7.85,P=0.026)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NKG2D配体可能参与了肺移植后BOS的发生发展,加强主要组织相容性I类相关基因(MIC)配型或特意性阻断NKG2D通路有可能延缓并减少肺移植后BOS的产生.

    作者:唐强;张宏伟;薛飞;刘传江;付强;贾鹏冲;秦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