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伟
胡宝书先生为清末民初江南名医,浙江绍兴人.他精研经典,毕生致力于时病研究,擅治温热病症.今结合阅读胡氏著作<伤寒十八方>,对其治疗温热病的临证经验作一探析.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对30例脾胃气滞型的厌食症患儿用枳术合剂进行治疗,并取空腹血清作锌、铁、胃泌素、胃动素的检测,旨在观察枳术合剂治疗厌食症的可能机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怡;陈捷;吴铁锋;王爱敏;张则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疾病,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临床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和肢体水肿[1].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2例,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鸿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病的发病率已呈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一旦患病,将给病人带来非常大的痛苦.笔者自2008年以来,运用加味苍术白虎四妙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患者,女,56岁.初诊日期2010年4月10日.主诉:不自主排尿急迫,尿液滴沥不净3个月,因3月前,家务事过度劳累所致.自诉5年前曾因患肌瘤行子宫及附件切除术,术后小便次数较以前略多,但控制自如.此次病情突然加重后,对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立即去上海某医院药物治疗,仍未明显缓解,被告知需手术治疗.患者因此寝食难安,后转入我院针灸科治疗.查患者面容痛苦,精神焦虑,但神志清醒,回答自如.查体:一般可,稍动则尿液不自主流出.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诊断为尿失禁(肾虚失固).
作者:胡林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肝肾同源论是中医学体系中五脏相关理论之一,它揭示了同属于下焦的肝肾两脏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互滋生、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目前对肝肾同源的相关机制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肝脏血清酶谱变化的规律,探讨肝肾二者共同发病规律、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肝肾同源的实质内涵.
作者:丁伟伟;周富明;韦先进;张忠贤;费德升;李玉卿;张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临床采用活络效灵丹为主治疗松毛虫病70例,经服药5~15剂,均获痊愈.基本方组成:丹参、当归、银花各15g,蒲公英30g,乳香、没药、防风、秦艽各12g,蜈蚣(研吞)2条.加减:上肢疼痛酌加桑枝、羌活,下肢疼痛酌加牛膝,关节肿痛甚者酌加白芥子、车前子,伴筋脉掣痛酌加威灵仙,伴皮肤瘙痒酌加蝉衣.若患处灼热感明显,可加用金黄散,并以浓茶调敷患处.
作者:许鸿画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近几年来,笔者用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头痛多例,取得良好疗效.诊余琐谈体会如下.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髓海所居处,外感内伤都可能引起头痛.
作者:莫晓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我院从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应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1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年龄18~58岁;病程6个月~6年.对照组68例,年龄20~60岁;病程4个月~7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和病情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王昀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疾病,以急性起病的面部表情肌麻痹为主要临床特点,治疗不当常留有后遗症.西医以皮质类固醇和B维生素等治疗[1].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加味牵正散合用西药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麻黄是辛温解表的代表药,在外感疾病中应用广泛.对于麻黄,历代医家多有议论,认为麻黄与大黄、附子和石膏同为四大君药,临床发挥甚多.笔者在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借鉴前人的用药经验,小剂量使用生麻黄,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作者:张建亨;凌燕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名中医是怎样成才的,名中医成才之路该怎么走,我理解应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为着力点,即要立大志、读经典、跟名师、多临证、学国学和修道德.今结合自己的从医经历和读书体会,分述如下.
作者:连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笔者2005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红花酒精联合龙血竭粉外敷治疗褥疮,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4例褥疮患者中,入院时带入38例,住院后发生16例.随机分为红花酒精组、龙血竭组、红花酒精联合龙血竭组各18例,3组患者年龄、性别、褥疮部位和程度情况等方面比较无差异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作者:裴芳;陈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陈祖皋先生年逾古稀,悬壶绍兴五十余载,精通内儿妇科杂病,退而不休,每日应诊,门庭若市.笔者有幸伺诊左右,感触良多,兹例举陈师儿科临证验案一二,以飨同道.
作者:侯春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2008年4月~2009年12月,笔者采用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黄晓超;孟红;侯满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再发性腹痛(RAP),即发作性的腹痛,病程至少3个月以上,有3次以上的腹痛发作,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的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1].相当于西医的功能性腹痛,占腹痛患儿的50%~70%[2].近年来,笔者用疏肝柔肝法治疗此病28例,获效颇佳.
作者:刘丽;何增洪;周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近年来因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患者日益增多,究其病机,仍属风邪犯肺,气失清肃.笔者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临床运用加味止嗽散治疗本病40例,收到较满意效果.
作者:张雷英;梅妃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由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性关节性病变而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笔者自2006年至2009年,采用泽泻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痰饮内阻型患者8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内科常见病,中老年人多发,患者多有脑动脉硬化或颈椎病病史,常见的症状是眩晕,其次有视力障碍、共济失调、头痛、意识障碍及脑干定位征等表现.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且容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病.笔者近来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摸清乌药叶所含标志性成分槲皮苷含量随季节的变化的规律从而确定佳采收期.方法:对乌药叶应用加以概述,定点采集全年12个月份天台乌药叶,及时晒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ZORBAX ECLIPSE XDS-C18色谱柱(4.6*150mm,5μm);流动相:乙睛-0.5%冰醋酸(18∶82);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柱温:30℃,测定天台乌药叶中槲皮苷的含量.结果:天台乌药叶具有较广泛的食药价值,12个月中天台乌药叶槲皮苷的含量在0.27%~0.74%之间变化.结论:槲皮苷的含量随采摘时间的不同有较大差异,通常以含量及产量相对较高的7、8月采摘为宜.
作者:何国庆;王丽;王利;陈方标;张晓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