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陈宗衔

关键词: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治疗再出血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15例消化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依据是否再出血分为再出血组(n=39)和未再出血组(n=176),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再出血发生率为18.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出血量(OR=1.287)、血红蛋白(OR=2.477)、恶性肿瘤出血(OR=3.437)、内镜下活动性出血(OR=3.184)、病灶喷射样出血(OR=3.987)、支持治疗不足(OR =2.527).结论 出血量大、低血红蛋白、恶性肿瘤导致出血、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或病灶喷射样出血、支持治疗不足等均为上消化道内镜治疗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此类患者应加强防护措施.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相关文献
  • 河北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多水平模型分析

    目的 构建两水平模型,探讨农村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石家庄和保定市12个村16 ~60岁成人进行调查,运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数据.结果 接种行为在村一级水平上具有聚集性,总体接种率为24.9%,男性25.8%,女性23.9%.模型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乙肝知识得分是促进因素,年龄是阻碍因素.结论 多水平模型适用于层次结构数据的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分析,应重视村级卫生组织建设,提高村级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健康教育.

    作者:刘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在我院临床科室床位设置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科室床位设置情况,为医院管理者合理有效地做好科室间病床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我院2013年临床科室医疗质量统计报表中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计算各科室平均开放床位数95%的置信区间.结果 被统计的22个临床科室中,7个科室床位设置合理,15个科室床位设置不合理,其中需要增加床位的有5个科室,需要减少床位的有10个科室.结论 医院病床设置是否合理,床位资源能否有效利用,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医院科学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病床工作效率指标能有效反映医院临床科室床位设置情况,计算简便,其结果可为医院管理者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刘胜珍;周来荣;刘加燕;沙伟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价

    目的 编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并评价其信度、效度,为开展孕期应激与不良妊娠结局及子代发育的病因关联研究提供有效测量工具.方法 在广泛文献综述基础之上构建理论维度,建立问卷的初始项目库,经过专家咨询和项目筛选,初步确定35个条目组成初始问卷.首先,建立3913名孕早期孕妇随访队列,结合遗漏检验、描述统计检验、极端组比较以及同质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初始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其次,通过Cronbach's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以及重测信度系数评价问卷的信度.后,通过因子分析评价结构效度,以及区分效度.结果 通过项目分析,初步确定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由20条项目组成,分为家庭经济状况、工作问题、人际关系、夫妻生活和谐度四个维度.总间卷的Cronbach' sα系数、折半信度系数以及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63、0.67和0.93.采用方差大正交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的结果与问卷构建之初的理论构想基本一致.区分效度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在户口、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3方面分组之间的问卷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需要进一步评价预测效度.

    作者:贾晓敏;郝加虎;朱鹏;陶瑞雪;朱若平;丁秀秀;牛影;陶芳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倾向指数在青少年BMI与健康认知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倾向指数法匹配混杂因素,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青少年健康认知对减少肥胖发病率的积极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某地区13 ~22岁在校学生2124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不同分组同学间的倾向指数,然后按照倾向指数进行组间卡钳匹配,对匹配前后的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倾向指数法进行匹配后,年龄、早餐、零食等协变量达到了均衡;体重指数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良好的健康认知观可以减少罹患肥胖等疾病的风险;倾向指数法能有效均衡组间偏倚,从而对健康教育效果做出正确评价.

    作者:安洪庆;孔雨佳;王素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化验室检出涂阳结核病人的作用

    痰检是当前检出结核病传染源重要的手段.WHO在全球结核病规划(GTB)明确指出:DOTS策略中痰涂片镜检是检出传染性结核病人有效方法.沈阳市大东区从2002年起,逐步加大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痰检工作现已普及到11个镇乡卫生院(包括8个卫生服务中心,3个乡级卫生院)和4个县级以上医院.

    作者:吴澎;赵世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excel的数据管理及其在公共卫生领域内的应用

    目的 开发适合基层人员使用的寄生虫调查数据录入系统.方法 通过使用excel固有的一些功能,并结合OFFICE软件的VBA开发功能,进行录入软件的功能定制.结果 基于excel的数据录入软件可实现数据录入、质控、数据交换和管理等多种功能,同时具有开发时间短、方便基层使用的特点.结论 与其他的数据库软件相比,基于excel的数据录入软件更易为基层工作人员所接受.

    作者:李潇;王骏;董国庆;罗庆;李洪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4-2010年中国肺癌死亡分布及趋势分析

    目的 对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中2004-2010年的肺癌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估计其变化趋势.方法 将肺癌死亡数据按性别,年龄和地区进行整理和计算,并应用Joinpoint回归模型估计肺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7年间全国死因监测系统登记恶性肿瘤死亡680059例,其中因肺癌死亡166024例,肺癌的死亡率为31.93/10万人(男性高于女性,x2=22984.43,P<0.05),由31.49/10万人升至36.10/10万人,上升19.62%,占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24.41%.55岁以上年龄组肺癌死亡率较高.Joinpoint回归模型拟合的结果2006-2010年城市女性APC=12.03和农村女性2004-2006年APC=-11.76,2006-2010年APC =8.04,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仍是中国人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且死因构成比例持续增加,男性死亡率远高于女性,加强老龄和农村人口的肺癌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若祎;周宝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居民对医生的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描述居民对医生的印象,分析居民对医生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PPS”随机抽样方法获得样本数据,使用STATA11.0统计软件中的列联表、卡方检验和有序多分类回归等方法来分析数据.结果 58.7%的居民对医生怀有“正面印象”,33.6%的居民对医生“印象一般”,7.7%的居民对医生持“负面印象”.城、乡居民对医生印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医生“印象一般”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低5.6%,对医生怀有“负面印象”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高5.3%.户籍、医院满意度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医生印象有显著影响,未发现其他因素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结论 部分居民对医生怀有非正面印象,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增进居民对医生的了解和信任有利于改善居民对医生的印象.

    作者:郭云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8-2011年天津市参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分析

    目的 了解2008-2011年天津市参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内部影响因素及变动情况.方法 采用新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对住院医疗费用进行定量分析,明确4年医疗费用综合变动情况.结果 4年间参保住院患者总费用有上涨趋势,两种方法均显示医用材料费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显示,居于前三位的医用材料费、药品费和治疗费累计贡献率为82.44%.结论 决策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用材料费是平衡AMI患者住院医疗总费用的关键,新灰色关联和结构变动分析可以以数值形式反映AMI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总体情况和特征,为卫生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作者:付晓萌;崔壮;李长平;龚卉;张姝;马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个体暴露边界比在铅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采用概率风险评估,探索个体暴露边界比方法在铅膳食暴露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BBN模型构建中国人群膳食铅长期摄入量,通过Monte Carlo抽样模拟人群个体临界剂量分布和人群摄入量分布,整合个体暴露边界比分布.个体暴露边界比小于1的人群认为存在风险,而大于1的人群可认为安全.结果 BBN模型显示人群暴露量第25 ~ 99.9百分位数,2~6岁膳食铅摄入量为2.290 ~8.870μg/kg/d,IMoE为0.122 ~2.326,IMoE值小于1的比例为97.94%;7 ~ 17岁膳食铅摄入量为1.593~6.169μg/kg/d,IMoE为0.350 ~6.690,IMoE值小于1的比例为75.35%;18岁以上人群膳食铅摄入量为1.121 ~4.342μg/kg/d,IMoE为0.497~9.505,人群小于1的比例为59.08%.结论 人群膳食铅暴露量和个体间健康效应的敏感性变异可通过分布的形式进行量化,实现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的整合.

    作者:金英良;张亚非;闵捷;孙金芳;刘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索性结构方程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ESEM)相对于传统的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使用中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系统家庭动力自评量表对6115名大中学生进行调查,以其中的5997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应用Mplus7.0结构方程软件对同一数据分别进行传统结构方程模型和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基于CFA的结构方程对数据的拟合度达不到基本的拟合指标要求,而ESEM则可以达到其要求.结论 在系统家庭动力量表的研究中,可考虑使用探索性结构方程模型.

    作者:曾伟楠;赵旭东;万崇华;马泽威;于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和疾病负担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6-2011年丹东市城市居民伤害在全死因顺位为第5位,伤害死亡PYLL为44107.10人年,减寿顺位为第2位;伤害死亡AYLL为25.82年/人,平均减寿顺位为第1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07,P<0.001).在伤害死因顺位中,交通事故居首位,其次为意外中毒、意外跌落、自杀和淹死,伤害PYLL前5位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中毒、自杀、意外跌落和淹死,AYLL前5位依次为淹死、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和意外跌落.各年龄组伤害的首位死因均为交通事故,第2位伤害死因少年儿童组(0~14岁)为淹死,青壮年组(15~44岁)为意外中毒,中年组(45 ~59岁)为自杀,老年组(60岁及以上)为意外跌落;青壮年组的伤害死亡占该年龄组总死亡比重高.结论 伤害虽然在全死因顺位为第5位,但PYLL居第2位,AYLL居第1位,疾病负担较重.伤害死亡分类中交通事故是首因,各年龄段分别有不同的其他主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预防、干预工作,男性青壮年是主要干预对象.

    作者:秦玲;刘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江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运行效率分析——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目的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江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运行效率,为卫生决策提供参考和政策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25家县级公立医院2012年的卫生资源数据作为投入产出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CCR-DEA和BCC-DEA模型对改革试点医院的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江西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总体运行效率较高,整体效率平均值为0.9357,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779,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596,1 1个规模效率的非有效决策单元中规模收益递减的个数占64%.结论 综合性县医院运行效率相对较高,但部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需加强医院管理,合理控制医院规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作者:敖检根;万贻平;余文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于灰色RSR法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评价

    目的 评价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制定有针对性、适宜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RSR法测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排序结果.结果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相对较好,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相对乡镇卫生机构要好.结论 因地制宜,统筹城乡,树立标杆,提高综合卫生服务能力.

    作者:郭芬芬;刘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长期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烧伤是世界范围内伤害人类公共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遭受着各种并发症的痛苦,终死于早期休克、重度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败血症等.这些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即使是那些幸存的患者也不得不接受长期的甚至终生的功能恢复和治疗,这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1].虽然对烧伤患者的生命质量研究多年,但是,在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的调查较少.此外,以往的研究多局限在烧伤面积(多数情况在30% ~ 50% TB-SA)、烧伤深度(多数三度烧伤在10%~20% TBSA)、年龄(多数是儿童和老人)、烧伤发生后的调查时间(多数是烧伤后1~2年)[2].本文报告的是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在50%以上或三度烧伤创面面积超过20%)的长期生命质量调查(≥2年),以及对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作者:曲延生;崔哲铭;曲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长治市乙肝相关疾病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对长治地区乙肝相关疾病的各种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面对面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2010年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的总费用为26195.30元,其中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无形费用分别为17462.01元(66.66%)、5226.29元(19.95%)、3507元(13.39%);年龄、全家月均收入、是否使用抗病毒药、有无自购药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长治地区乙肝相关疾病患者经济负担沉重,总费用中直接费用高于间接费用.

    作者:段培芬;史武杰;郭崇政;张顺祥;冯向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某三甲中医医院2003-2012年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某三甲中医医院2003-2012年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某三甲中医医院2003-2012年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结果 固定资产、平均开放病床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对平均住院日均有正影响,卫生技术人员数、手术人次、病床周转次数和好转率对平均住院日均有负影响.结论 为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中医医院应采取完善服务功能,优化诊疗流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中医药综合治疗;提高医技检测的工作效率;制定病种住院日标准,施行单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规范医保患者管理等措施.

    作者:阳赣萍;胡铁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VIP、CBM、Cochrane图书馆自建库至2014年4月1日的文献.纳入参苓白术散或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不治疗、安慰剂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CT).两人独立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2.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纳入的12个研究涉及1634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所有文献质量普遍偏低,没有研究报告随机分组隐藏和使用盲法.本研究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均为常规西药,无不治疗和安慰剂对照组.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治疗FD优于常规西药组[RR=2.11,95% CI(1.55,2.88)];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FD优于常规西药组[RR=1.15,95% CI(1.06,1.26),I2=57%,随机效应].治愈率:参苓白术散治疗FD临床治愈率优于西药组[RR =2.16,95% CI(1.57,2.98),P<0.00001];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FD临床治愈率优于西药组[RR=3.18,95% CI(2.11,4.78)].参苓白术散治疗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目前证据表明参苓白术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具有潜在的疗效,但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作者:王梅;于漫;王淳;王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控制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干部病房668名老年患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等依据PDCA循环工作法开展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由管理前的15.0%下降至9.1%,平均住院日减少15.5天,平均医疗费用下降4002.6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是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先进管理方法.

    作者:金玉玲;邱昕光;刘敏;王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设有安慰剂组的多臂非劣效临床试验定量数据的假设检验方法

    非劣效临床试验是指在容许的范围内,证明试验药物的疗效不低于标准阳性对照药物疗效的试验研究.常用的非劣效试验有两臂和三臂试验,其中两臂试验包括试验组(E)和阳性对照组(R);三臂试验在此基础上另加一安慰剂组(P),目的是防止出现生物爬行现象(bio-creep)[1],并可以同时看出阳性对照组是否优于安慰剂组以及其效应大小,是一种优的非劣效试验设计.ICH指导原则和EMEA/CPMP都推荐使用三臂(three-arm)试验的设计方法[2-5].

    作者:李路路;侯艳;吴莹;李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中国卫生统计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