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存云
鉴于<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研究启示及中医学传承史上的两大脉络,认为应将名医经验传承工作置于中医学传承的历史背景中来认识,从辨证论治和方证对应这两大体系上升华对传承的认识.指出方证对应是中医传承的关键.通过老中医口述,整理名老中医医案,领悟其方证、药证运用体会,并结合循证医学进一步整理、挖掘、升华,是名医传承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阶;熊兴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论述了阴虚内热型疾病可否灸治、实例探源、审穴探析.以师古法医今病、异病同治的思路,结合现代疾病自身的特点,拓展灸法治疗阴虚内热型疾病的范围.
作者:张新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俞景茂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运用和解少阳法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陈华;李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病历摘要张某,男,38岁.主因发热10天入院.患者2009年11月19日去非洲访问,在肯尼亚期间曾被蚊子叮咬,当时未在意.11月25日突然出现寒战,发热,体温39.5C以上,伴头痛,自服解热镇痛药可暂时汗出热退,旋即发热又起.12月1日回国后曾去几家医院就诊,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曾怀疑疟疾,两次行血涂片检查疟原虫均为(一).12月3日去北京某医院就诊,查肥达反应、外斐反应(一),登革热IgM抗体(+),诊断为登革热,收入院治疗.
作者:李春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从细胞的形态学,细胞生化成分,微生态学研究,免疫学研究,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等方面就舌苔细胞研究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赵洁;李福凤;钱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下尿路症状(LUTS)是排尿障碍的总称,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中引起LUTS常见的疾病,对于50岁以上的男性来说,BPH伴随LUTS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J].在BPH引起的LUTS中可分为储尿期症状(刺激症状)和排尿期症状(梗阻症状).临床上常用的a一受体阻滞剂对改善储尿期症状不甚满意.为此我们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患者进行中药与多沙唑嗪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健刚;孙小庆;侯四川;白鑫;祝海;刘之俊;贾勇;翁博文;王奇;邱志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汪履秋,从医近60载,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汪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脏进行性损伤和肾功能逐渐恶化的一种慢性疾病[J].现代医学以保护肾脏、对症治疗及透析为法,但效果欠佳且并发症较多,还有患者因拒绝接受透析治疗而延误病情,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我们跟随导师张振忠教授学习多年,受益匪浅,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赵宏波;孙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应用诠释学作为一种对文本理解、解释、应用和实践的哲学方法论对中医内科疾病、概念、术语及内科临床理论进行现代诠释,阐明中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的本质内涵,为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为实现中医内科学理论的突破与创新做参考.
作者:王永炎;王飞;杨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指标纤维连结蛋白(FN)、IV型胶原(Col Ⅳ)的相关性.方法 180例CGN患者中肾功能正常组90例,肾功能不全组90例,另选正常对照组60例,对CGN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和血清FN,Col Ⅳ的水平,并对各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CGN患者较正常对照组FN降低、Col IV升高(P<0.05);并且肾功能不全组患者较肾功能正常组FN降低、Col Ⅳ升高更明显(P<0.05).CGN患者BUN,SCr水平与血清FN呈负相关,与血清Col IV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肾功能不全组中,脾肾阳虚证患者血清FN降低多、Col IV增高明显(P<0.05);湿热证患者血清FN降低明显,血瘀证型患者血清Col IV增高明显(P<0.05).结论 CGN肾功能正常患者多见肺肾气虚证,肾功能不全患者多见脾肾阳虚证,CGN患者中医证型与FN,Col Ⅳ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赵瑞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对李东垣225首方剂处方用量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其常用药味,大、小、平均剂量范围,方剂药味数目,每服剂量,每日剂量等,分析其组方用量规律.
作者:宋延强;傅延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笔者采用家传验方,以薏苡仁为主治疗小儿遗尿,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炒)薏苡仁15g,益智仁6g,补骨脂6g,金樱子6g,太子参6g,五味子3g,鸡内金3g,(炙)麻黄3g.此为4-6岁年龄组1日用量,水煎2次饭后服.
作者:肖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两种诊疗形式,讨论了以病统证与同病异治/同病类治、以证统病与异病同治/异病类治的关系.重点论述呼吸系统疾病的以病统证和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强调以证统病诊疗中同证同治中的差异,即证同而病因不同、证同而病位不同、证同而病势不同、证同而主症不同、证同而病性不同、证同而程度不同、证同而兼证不同等,既要强调同证的共性及所根据同证而制定的基本相同或相似治法,又要注重同证中的差异而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
作者:李建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补土宣肺方对感冒后咳嗽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75例、结合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中药组以补土宣肺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每日1剂.结合组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加用西药复方甲氧那敏,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西药复方甲氧那敏,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经3个疗程(21天)的治疗后观察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咳嗽症状疗效:中药组的总有效为70例(占93.3%),结合组为70例(占94.6%),对照组为47例(占64.4%).3组患者总体疗效:中药组总有效为71例(占94.7%),结合组为71例(占96.0%),对照组为47例(占64.4%).中药组及结合组在控制咳嗽症状和总体疗效方面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中药组与结合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土宣肺方对感冒后咳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中药治疗的疗效相当.
作者:闵存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抗胸腺球蛋白(ATG)治疗病例的临床分析,针对疗效差异较大间题,提出并论述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与疗效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不同证型对疗效的预测作用和临床意义.
作者:白玉盛;李晓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胸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2008年7月~2009年6月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胸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我国UC的临床病例报道明显增多.而病情的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往往使UC患者出现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无助感、疲劳感、活力减退或丧失、思维迟缓、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表现.有研究表明,抑郁症在UC患者中约占18%-42%,两者常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医中药,在控制UC病情发展,改善相关症状,特别是治疗UC合并抑郁症患者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隋华章;萧峰;王建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倦怠乏力是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的症状之一,是重要观察指标.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四诊信息采集及问卷调查,并进行频次分析发现,倦怠乏力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高频次出现的症状.我们认为,从西医学角度,有7种导致倦怠乏力的原因;从中医学角度,倦怠乏力的原因与肝脾肾有关;不但见于虚证,亦可见于实证、虚实夹杂证;提示治疗时在辨证的基础上可加用健脾补气药来缓解症状.
作者:车志英;胡义扬;刘平;周忞;褚娜;魏浩;马利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强肌健力方对脾肾两虚证大鼠胸腺组织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6只),强肌健力方组(15只),黄芪减量方组(15只),单味黄芪组(16只).采用灌服大黄复制脾虚模型(14天),在脾虚基础上采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复制肾虚模型(10天).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蒸馏水、强肌健力方、黄芪减量方、单味黄芪灌胃,连续给药24d后,取胸腺组织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胸腺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结果 模型组体质量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而各用药组均可使大鼠体质量升高(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胸腺组织有不同程度损伤,而强肌健力方组、单味黄芪组能使已遭损伤的胸腺组织得以修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胸腺组织PCNA蛋白表达减少,阳性面积率显著降低(P<0.01);而强肌健力方能使胸腺组织PCNA表达升高(P<0.05).结论 强肌健力方能有效促进脾肾两虚证大鼠胸腺组织细胞增殖,并对受损的胸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健脾益气的作用机理与升高PCNA表达有关.
作者:王立峰;陈芝喜;赵慧;何赞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老年贫血性心脏病一般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症状复杂,缺乏有效治疗方法,预后较差.我们对老年贫血性心脏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氏片,取得一定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兴斌;蒋楠;马兰;魏学礼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