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花;何丽娟;余小红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被普遍使用、推广,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由于化疗存在长期性,肿瘤化疗患者常带PICC导管出院,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未按时维护导管而致堵管、脱管、感染等发生[1].良好的遵医行为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2],患者遵医行为差与健康教育有直接关系.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3].目前,病区开展健康教育多以单纯的口头说教灌输方式为主,虽然覆盖率100%,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不足60%.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本院肿瘤内科对PICC患者采取讲解及看PICC护理问题实例图册相结合的宣教,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燕;丁羽芳;赵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4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行布地萘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辅助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加强雾化吸入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重视超短波治疗护理,做好皮肤损伤预见性护理;加强排痰护理,落实预防交叉感染措施.患儿治疗7 d后,优27例、良11例、可2例,总有效率为100%.
作者:谢晓丽;吕婷婷;王淑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肌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DVT是妇产科手术近期并发症之一,其中良性子宫肌瘤经阴道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6%~7%,经腹子宫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12%~15%,恶性肿瘤根治术术后发生率12%~33%[2],剖宫产患者发生率约为0.61%~1.5%[3].由于DVT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并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升高,因此,加强DVT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认识与掌握非常重要.现就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DVT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胡蝶;冯素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自制匀浆膳用于住院老年鼻饲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住院老年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鼻饲液用自制匀浆膳,每日4次,每次350 ml;对照组鼻饲液为能全力营养混悬液,每日6次,每次250 ml.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钾水平及体重;观察治疗期间医院感染、腹胀、腹泻、便秘、反流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钾水平及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腹泻、反流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制匀浆膳可为住院老年患者维持营养状况提供保证.
作者:葛芳;吴春苗;陈婷婷;毛美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分析80例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主要原因:护士操作时,留置针固定不妥;患儿主动牵拉留置针;家长缺乏留置针维护知识,导致留置针维护不当.规范护士留置针操作,针对不同留置部位加强保护措施,做好家长留置针维护知识宣教,达到预防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目的.
作者:陈红艳;毕东军;缪滔;蔡玉英;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4例下肢静脉留置针留置后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及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因为下肢静脉血管因素、留置针因素、留置操作因素、高浓度药物的使用、封管因素和患者的活动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要点为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患者休息与活动指导,重视患肢护理,做好抗凝治疗的护理.经治疗及护理,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阻塞部位大部分再通.
作者:徐玉玲;张琳;陈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丈夫陪练减痛分娩技巧和陪伴分娩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按孕妇及丈夫意愿将22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20例,孕7月两组孕妇均接受拉玛泽减痛分娩培训,观察组丈夫也接受培训,回家后陪伴孕妇继续练习;临产时,对照组在产房护理人员指导下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观察组在丈夫陪伴下并与产房护理人员共同指导实施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和分娩技巧配合情况.结果 自然分娩率观察组88.3%、对照组61.0%;分娩技巧主动配合观察组97例(80.8%)、对照组35例(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期丈夫陪练减痛分娩技巧和产时陪伴分娩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
作者:楼乐飞;韩建梅;张秀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5例左肝切除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再次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呼吸道管理、导管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重视出院指导.5例再次手术后幽门梗阻症状缓解.
作者:方有花;何丽娟;余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换药室管理中的应用体会.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指导下,各外科单元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分析病区换药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及落实各项改进措施.实施持续质量改进3月后,各病区换药室物品管理合格率、环境卫生合格率、使用后物品处置合格率均达预期目标.
作者:叶铿;姜英华;王一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28例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应用螺旋型鼻肠管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应用螺旋型鼻肠管时,置管前先禁食6 h,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抬高30°;置管时规范操作,以顺利置管;置管后做好导管维护,正确输注合适的肠内营养剂型,加强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28例患者均成功置管,肠内营养支持10~37 d,空腹及肠内营养后血糖水平控制理想.
作者:沈建红;费学芬;苏忠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显示[1],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是目前唯一明确改善房颤所致栓塞的有效措施.但服用华法林在减少栓塞事件的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尤其是高龄患者,严重时甚至出现颅内及腹腔内出血,且出血多发生于服用华法林12周内[2].由于此时患者多已带药出院服用,且部分患者来自边远山区,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特点,因此,院外延伸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心内科对91例出院服用华法林山区患者给予电话回访,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宝玉;邓燕;夏丹;朱雅琴;盛苏萍;杜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42例鲍曼不动杆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护理重点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安置患者头高位,加强口腔护理,做好呼吸道管理,使用镇静剂期间做好镇静评估和每日唤醒护理.经治疗和护理,26例患者病情好转后转相关科室继续治疗,7例自动出院,9例死亡.
作者:林美爱;徐金女;王敏丽;周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现象的现状.方法 对258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1月内患者进行尿失禁发生情况调查,对发生尿失禁患者用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调查漏尿量、漏尿频率、对日常生活影响,同时调查漏尿持续时间及术后发生尿失禁时间.结果 35例术后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3.57%;35例患者在术后2~21 d发生尿失禁,漏尿持续时间1~28 d,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评分4~11分,平均(7.25±3.26)分,65.71%患者为少量漏尿,54.28%患者每天漏尿1次,65.71%患者未能到达厕所就会有尿液漏出.结论 尿失禁是前列腺增生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尿失禁以漏尿持续时间1周内、漏尿量少、漏尿频率1次/d为主,日常生活影响一般.
作者:邱晓珍;李海燕;叶江嫔;蔡健;武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在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质性研究法及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斐专家咨询法,确立各级指标内涵、评价方法及其权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果 构建了一套包含急诊室和住院病房两部分内容的2项Ⅰ级指标、5项Ⅱ级指标、25项Ⅲ级指标的浙江省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为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范式.
作者:沈丽芳;冯志仙;赵雪红;徐红;沈丽娜;徐巧君;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疗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辅助降温效果.方法 将12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及支持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疗法辅助降温,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法辅助降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72 h内体温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72 h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61.7%,两组比较,x2=34.702,P=0.000.结论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好.
作者:解玲芳;胡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翻身间隔时间在卧气垫床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20例,各组在采用卧气垫床基础上,分别予每2、3、4 h翻身1次,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皮肤受损情况、研究第15天了解患者主观感受,并在研究第1、3、6、9、12、15天检测主要受压部位(左右肩胛骨、骶尾部)皮肤温度.结果 B组发生1例Ⅰ°压疮;三组患者主要受压部位皮肤温度及患者的主观感受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卧气垫床老年患者可延长翻身时间,以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谢晓宁;邵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29例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预防复发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操作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视禁忌证评估,完善患者准备,正确选择通气参数;正压通气治疗中,防止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面部皮肤损伤,减少胃肠胀气;通气治疗后,做好患者一般护理及知识宣教;治疗间歇期,做好出院患者家庭护理和随访,以保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顺利进行.29例患者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无脑卒中复发的症状,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无新发缺血灶及梗死灶.
作者:王招娣;羊炜霞;虞玉茹;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20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足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加强病室管理,重视疼痛和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皮瓣情况,特别是对皮瓣危象的观察及护理,做好饮食及康复锻炼的指导,以提高手术疗效.20例皮瓣均存活.
作者:沈小利;余王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41例髓内钉InterTan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合并疾病护理,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护理,重视肺功能训练;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患肢护理,做好并发症监测,重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经治疗和护理,4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金婕;何红霞;姚美花;周凤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总结精细化管理在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成立科压疮管理小组,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找准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针对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细化评估环节、上报环节、记录环节、督察环节及奖惩制度等.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难免压疮的有效上报率95.74%高于实施前的73.81%,难免压疮发生率2.17%低于实施前的18.42%.
作者:章静;金波;冯敏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