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匀浆膳对住院老年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影响

葛芳;吴春苗;陈婷婷;毛美琴

关键词:老年患者, 营养支持, 匀浆膳
摘要:目的 观察自制匀浆膳用于住院老年鼻饲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住院老年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鼻饲液用自制匀浆膳,每日4次,每次350 ml;对照组鼻饲液为能全力营养混悬液,每日6次,每次250 ml.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时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钾水平及体重;观察治疗期间医院感染、腹胀、腹泻、便秘、反流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 d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钾水平及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体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胀、腹泻、反流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制匀浆膳可为住院老年患者维持营养状况提供保证.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门诊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实践

    总结流产后关爱服务在7 373例门诊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设置咨询员岗位,制定流产后关爱服务内容和规范的流产后关爱服务流程,完善场地、设施与辅助工具,院内做好流产后关爱服务,出院后定期做好近期和远期随访,评估记录避孕落实、重复流产情况和服务满意度.7 373例流产后避孕措施落实率98.5%,1年内重复流产率2.7%,对医护服务满意度98.2%.

    作者:蔡英如;吴晓杰;成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换药室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持续质量改进在病区换药室管理中的应用体会.在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指导下,各外科单元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分析病区换药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及落实各项改进措施.实施持续质量改进3月后,各病区换药室物品管理合格率、环境卫生合格率、使用后物品处置合格率均达预期目标.

    作者:叶铿;姜英华;王一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髓内钉InterTan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

    总结41例髓内钉InterTan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合并疾病护理,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护理,重视肺功能训练;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患肢护理,做好并发症监测,重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经治疗和护理,4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金婕;何红霞;姚美花;周凤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两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效果,以选择适合基层医院处理脐带的方法.方法 将360例新生儿,按产妇意愿分成A组(特殊脐带夹组)和B组(气门芯组),各180例,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自然脱落时间、脐带残端出血发生率、脐部感染发生率、脐周皮肤破损情况,评价两种脐带结扎方法中材料成本.结果 脐带自然脱落时间A组(10.5±3.6)d,B组(7.2±2.5)d,两组比较,P<0.05;脐周皮肤破损发生率A组2.78%、B组0,两组比较,P<0.05;两组脐带残端出血率和脐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材料成本气门芯0.5元/枚、特殊脐带夹78元/只.结论 基层医院宜用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

    作者:郭丹洁;徐洁;郑桂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家庭康复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家庭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7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意愿分为观察组42例(失访1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家庭康复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月末、3月末、6月末、12月末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比较P<0.01;随着时间的进程,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观察组显效和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观察组患者各阶段评分都有不同程度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邵华芳;孙余明;王念莲;张春光;楼建涛;黄光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左肝切除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再次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5例左肝切除术后黏连性幽门梗阻再次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呼吸道管理、导管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重视出院指导.5例再次手术后幽门梗阻症状缓解.

    作者:方有花;何丽娟;余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痊愈”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照料者112人,按出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观察组57人和对照组55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和康复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在出院时、出院6月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照料者进行评定.结果 出院时,两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月未,观察组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总均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分裂症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姜美兰;章秋萍;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职业认同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对临安市2家综合性医院395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数据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391份,经统计,391名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53.57±1.15)分;3个维度得分中职业自我概念(18.06±1.28)分、职业动力感(17.43±1.14)分、职业获益感(17.08±1.02)分;影响护士职业认同程度的主要因素是职务、工作年限、婚姻.结论 护士职业认同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与职务、工作年限、婚姻相关.

    作者:方亚红;陈晓琴;贾仙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ICC护理问题实例图册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已经被普遍使用、推广,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患者.由于化疗存在长期性,肿瘤化疗患者常带PICC导管出院,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未按时维护导管而致堵管、脱管、感染等发生[1].良好的遵医行为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2],患者遵医行为差与健康教育有直接关系.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是确保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3].目前,病区开展健康教育多以单纯的口头说教灌输方式为主,虽然覆盖率100%,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不足60%.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本院肿瘤内科对PICC患者采取讲解及看PICC护理问题实例图册相结合的宣教,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海燕;丁羽芳;赵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士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

    目的 构建精神科护士岗位胜任特征模型,为专科护士招聘、培训和考核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65名护士进行调查确立绩效标准;对绩效样本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建立过渡模型;将过渡模型编制成问卷,对235名护士进行调查确定模型;采用团体焦点访谈检测模型效度.结果 精神科护士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包括追求成就、安全控制力、专业知识和技能、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心身素质、应急处置能力、团队合作8维度18项岗位胜任特征.结论 精神科护士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科学、合理,能有效地评价精神科护士.

    作者:方华琴;叶小芳;李亚惠;徐继美;徐卫祖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溴环己胺醇雾化吸入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咳嗽困难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溴环己胺醇雾化吸入预防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咳嗽困难的效果.方法 将103例气管插管全麻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于术后患者出现喉痒刺激性咳嗽时给溴环己胺醇15 mg加等渗盐水10 ml进行雾化吸入,1次/d,5d为1个疗程;观察组术后第1天给溴环己胺醇15 mg加等渗盐水10 ml进行雾化吸入,1次/d,5d为1个疗程.术后第5天评估两组患者发生咳嗽困难情况.结果 术后第5天,观察组发生咳嗽困难18例,发生率34.62%,其中轻度11例、中度6例、重度1例;对照组发生咳嗽困难34例,发生率为66.67%,其中轻度15例、中度11例、重度8例,经比较,U=3.53,P=0.004.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行溴环己胺醇雾化吸入能有效减少和减轻咳嗽困难的发生.

    作者:庄静波;沈海娟;王运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图示教育在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置管操作易掌握、留置时间久、维护方便,已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放疗、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长期输液等患者[1,2].但由于多数患者对PICC置管缺乏了解,90%以上患者置管时都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3],因此很多患者拒绝行PICC置管术.为让患者更好地理解PICC置管方法、优点,提高依从性,本院肿瘤外科和肛肠科对PICC置管患者采用图示教育进行健康宣教,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春鸽;赵苗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分析80例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主要原因:护士操作时,留置针固定不妥;患儿主动牵拉留置针;家长缺乏留置针维护知识,导致留置针维护不当.规范护士留置针操作,针对不同留置部位加强保护措施,做好家长留置针维护知识宣教,达到预防门诊患儿浅静脉留置针滑脱或折管的目的.

    作者:陈红艳;毕东军;缪滔;蔡玉英;陈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精细化管理在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精细化管理在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成立科压疮管理小组,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找准难免压疮风险管理中的关键问题,针对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细化评估环节、上报环节、记录环节、督察环节及奖惩制度等.实施精细化管理后,难免压疮的有效上报率95.74%高于实施前的73.81%,难免压疮发生率2.17%低于实施前的18.42%.

    作者:章静;金波;冯敏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在单病种质量管理和临床路径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质性研究法及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斐专家咨询法,确立各级指标内涵、评价方法及其权重,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果 构建了一套包含急诊室和住院病房两部分内容的2项Ⅰ级指标、5项Ⅱ级指标、25项Ⅲ级指标的浙江省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能为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范式.

    作者:沈丽芳;冯志仙;赵雪红;徐红;沈丽娜;徐巧君;黄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病房护士使用心电监护仪时报警设置情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法抽查全院14个临床科室使用中的监护仪报警设置情况.结果 使用中的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合格率为18.2%~77.8%,ICU合格率高,存在报警关闭、报警未设置、报警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论 病房护士对心电监护报警设置思想上不够重视,必须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培训,以提高护士对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的合格率.

    作者:顾月群;杨敏;殷雅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足浴法对小儿外感发热辅助降温的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疗法在小儿外感发热中的辅助降温效果.方法 将120例外感发热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及支持疗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足浴疗法辅助降温,对照组采用温水足浴法辅助降温.观察两组患儿治疗72 h内体温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体温下降优于对照组;治疗72 h总有效率观察组96.7%、对照组61.7%,两组比较,x2=34.702,P=0.000.结论 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好.

    作者:解玲芳;胡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延续护理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3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后正常出院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院外延续护理,包括电话回访、信函沟通和上门访视.评价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6个月的治疗依从性,用SF-36简明健康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统计出院6个月内失访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 治疗完全依从性出院时为33.16%,延续护理3个月为50.28%、6个月后为55.04%;患者F-36简明健康问卷总均分出院时为(81.01±4.45)分,延续护理3个月为(86.69±14.29)分、6个月后为(92.31±15.67)分;6个月内失访率10.10%、疾病复发率为38.86%.结论 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石斐;吴云;王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40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和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的尿失禁生活质量及下尿路综合征症状情况,术后1月随访两组尿失禁治愈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及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 d后,观察组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及国际下尿路综合征症状评分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尿失禁治愈率观察组85.0%、对照组55.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和灸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笑青;陈恩如;吴海媚;邵绍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

    总结29例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预防复发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操作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视禁忌证评估,完善患者准备,正确选择通气参数;正压通气治疗中,防止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面部皮肤损伤,减少胃肠胀气;通气治疗后,做好患者一般护理及知识宣教;治疗间歇期,做好出院患者家庭护理和随访,以保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顺利进行.29例患者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无脑卒中复发的症状,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无新发缺血灶及梗死灶.

    作者:王招娣;羊炜霞;虞玉茹;程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