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昌;胡少勃;宋自芳;汪谢丹
目的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获取正常成人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其中1条基因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抽提正常成人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mRNA来制备探针,经杂交、洗涤后,通过计算机观察两者表达谱的差异情况,对681F05克隆子进行Northern blot,原位杂交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通过4次基因芯片筛选,获得15条与胶质瘤相关的新基因,经northern blot证实681F05基因在人正常脑组织中低表达,而在人脑胶质瘤中高表达.原位杂交得到相同的结果.BLASTn和BLASTx分析显示,它们编码蛋白与线虫Cyp-10蛋白同源性分别为52%和72%.cDNA序列分析发现这两上克隆是同一个基因(命名为cyclophilin-like gene (PPll3))的两个不同的剪切体(PPIL3a和PPll3b).结论 基因芯片筛选正常脑组织与人脑胶质瘤差异表达的基因具有样品用量少,高质量,高速度,高敏感等特性.681F05基因可能是与人脑胶质瘤形成有关的一条全长新基因.
作者:祁震宇;惠国桢;李瑶;顾少华;谢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培养上皮细胞寻找良好的移植载体.方法 用含自体血清培养基培养人口腔黏膜角质细胞,实验组细胞置于纤维蛋白凝胶中,对照组细胞置于DMEM:F12细胞培养液中,将悬液细胞以1×106个/ml浓度分别移植于裸鼠皮下和创面,于移植后1、2、3、4、6周取材,分别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冰冻切片抗人HLA-Ⅰ免疫荧光染色及抗人Ⅳ型胶原及抗人层黏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皮下移植时,凝胶组角质细胞逐步增殖分化形成较大上皮管腔(4.62×103个/cm2),组织有多量血管形成(5.72×103个/cm2),对照组中上皮管腔(1.76×103 个/cm2)及血管数量少(0.88×103 个/c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腔上皮抗人-HLA免疫荧光阳性;实验组创面愈合平均时间为11 d,愈合处皮肤粗糙、角化,抗人-HLA免疫荧光强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基底膜形成完整,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8.5 d,愈合创面凹陷、光滑无角化,抗人-HLA免疫荧光弱阳性,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蛋白凝胶可促进移植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并形成功能完备的上皮组织,是上皮细胞移植的良好载体.
作者:刘立强;焦安贵;李森恺;范金财;李养群;刘元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和VEGF-D是VEGF家族新成员,被称为淋巴管生成因子,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经淋巴途径转移的作用[1].为探讨颅外肿瘤通过淋巴途径向颅内的可能性,我们观察脑转移癌、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中VEGF-C、VEGF-D的蛋白表达.
作者:高宇飞;李淼;夏春冬;杨占泉;田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人胆汁蛋白质组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分析流程用于胆汁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样本各6例,分别取自于胆管癌及胆总管结石病例.样本经纯化处理及定量后,分别标记不同的荧光染料后进行双向电泳与差异分析.结果 两组样本均获得高分辨力的双向电泳图谱;各标记蛋白质点的荧光强度与蛋白表达量呈线性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共筛选出5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表达量两组间相差1.5倍以上,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了基于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基础上的胆汁比较蛋白质组学的分析流程.
作者:陈波;刘小方;邹声泉;鲁艳军;汪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Burne-Taney等[1]研究表明造成肾脏缺血组织损伤的T淋巴细胞功能减退起到了类似缺血预处理样作用,提出T淋巴细胞中可能存在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起保护作用的亚群,其中造成缺血组织损伤的免疫细胞主要是表达CD28+的CD4+T细胞、NKT细胞等,而起保护作用的T细胞亚群尚不清楚.我们在建立大鼠肾脏热IRI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外周血免疫抑制性细胞CD8+CD28-T的检测探讨其在肾脏缺血预处理(IP)中的作用.
作者:李令勋;苏泽轩;梁忠平;陈厚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们从2004年3月至2006年2月将临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512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透明质酸钠与臭氧对膝骨关节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一、资料和方法
作者:王俊文;勘武生;焦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17β-雌二醇(E2)对大鼠前列腺平滑肌细胞(P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取体重(253±28)g的雄性SD大鼠30只,无菌切取前列腺,应用酶消化法行原代细胞培养.取3~4代传代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E2(0.1~100)nmol/L处理72 h,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Cyclin D1,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表达.结果 E2(1、10 nmol/L)促进PSMC从G1期向S期过渡,其S期细胞比率分别为(18.50±4.98)%、(21.16±4.83)%,显著高于对照组(12.39±2.64)%(P<0.05),并伴随Cyclin D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而高浓度E2(100 nmol/L)则抑制细胞增殖,其S期细胞比率为(7.98±1.9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伴随bax表达显著增加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 低浓度E2能够上调CyclinD1表达加速G1期向S过渡从而促进大鼠PSMC增殖,高浓度E2则通过增加bax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作者:罗仪;李世文;沃飞;郑新民;胡礼泉;郑航;胡万里;陈婵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们应用人工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性单纯型尿道内支架修复战伤性尿道狭窄,证实该材料及方法是可行的[1].本实验旨在将自体的尿道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后,种植于单纯尿道内支架上,制备成附有自体尿道上皮细胞的复合型尿道内支架,为修复尿道损伤提供较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秉鸿;符伟军;张旭;高江平;洪宝发;孟波;朱宁;崔福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并鉴定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 16)E7蛋白的实体瘤模型.方法 携带有野生型HPV 16 E7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E7用限制性内切酶及序列测定进行鉴定.采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pcDNA3.1-E7转染小鼠淋巴瘤细胞RMA,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单克隆,并用RT-PCR方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HPV 16 E7 mRNA.将转染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肿瘤形成后,用Western blot分析检测E7蛋白在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酶切及测序证实目的 基因DNA序列、插入位点及方向均正确.RT-PCR检测显示HPV 16 E7能在RMA转染细胞中稳定表达.RMA转染细胞可在小鼠体内成瘤,且Western blot分析表明E7蛋白在小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体外高.结论 2.5 X 104 个RMA-E7细胞可在小鼠体内成瘤,并且体内E7蛋白表达比体外高,可能导致免疫耐受.
作者:郑启昌;胡少勃;宋自芳;汪谢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从组织微环境讲,人脑胶质瘤异种原位的动物脑内模型更能模拟人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征[1].我们采用呈典型侵袭性生长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表达的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来建立裸小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然后行鼠间肿瘤传代移植,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
作者:刁艺;黄强;董军;李如军;兰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Treg细胞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抗胃癌效应中释放穿孔素、干扰紊的影响.方法 构建CTL细胞对MFC胃癌细胞有效杀瘤体系,加入0.5×105到50.0×105不同剂量的Treg细胞,观察CTL杀瘤活性抑制并检测穿孔素、干扰素浓度.结果 Treg数量达到5.0×105后CTL杀瘤活性受明显抑制,穿孔素、干扰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Treg可通过降低CTL细胞分泌穿孔素、干扰素而抑制其杀瘤活性.
作者:曾冬竹;雷晓;石彦;郑峻松;罗华星;余佩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雌性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实验组100只分为A、B、C、D四个亚组,雄性随机分为对照组25只,实验组75只分为A、B、C三个亚组.实验组雌鼠每日分别给予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1、6、10、60 mg/kg体重,实验组雄鼠每日分别给予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1、6、10 mg/kg体重,用生理盐水溶解灌服.对照组每日仅用生理盐水灌服.持续8周后雌鼠检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睾酮(T)的水平.雄鼠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睾酮(T)的水平.结果 各实验组雄鼠HDL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LDL和T值则与对照组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雌鼠的FSH值、LH值、E2值、T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有效提高血管保护性脂蛋白HDL的水平而对维持生理作用的生殖激素影响不大,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降脂药.
作者:谢健;赖炜;何慧婵;邹钧;梁宇翔;马为;梁健健;卢好;钟惟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肿瘤内皮标记物(TEM-8)、血管皮皮生长因子(VEGF)-D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30例结、直肠癌标本中TEM-8、VEGF-D的表达,并结合病理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肿瘤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VEGF-D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升高(含量分别为0.006 72±0.003 05、0.000 41±0.000 23,P<0.05),并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肿瘤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TEM-8在正常组织中基本无阳性表达,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0%,TEM-8与肿瘤分期(Dukes B,Dukes C样本中的含量分别为0.0278±0.0141、0.0375±0.0162,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在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样本中的含量分别为0.0415±0.0137、0.021 30±0.005 84,P<0.05).结论 TEM-8,VEGF-D均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标记物,并可反映淋巴结转移状况,TEM-8更可作为肿瘤特异性标记物.
作者:许毓敏;王文跃;贾振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IFN-γ)对梗阻性肾积水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治疗组(20只)、模型组(20只)、药物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5只).在建模和给药后的第3、7、14、21、28天,每组各随机处死动物4只(假手术组1只).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病变肾脏间质纤维化的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Ⅰ)的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以上三种蛋白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术后肾间质逐渐出现纤维化改变,并随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TGF-β1、α-SMA和Col-Ⅰ的mRNA和蛋白表达亦逐渐升高.第14天,模型组TGF-β1和α-SMA的表达量达到高峰,28 d时各指标的表达均达到高,TGF-β1、α-SMA和Col-Ⅰ分别为51.84%、72.59%和68.73%.治疗组各指标在不同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第28天时,三项指标依次为33.84%、32.59%和48.73%,与模型组比较P<0.05.Banff评分显示治疗组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其余两组未见肾间质纤维化改变.结论 IFN-γ具有减轻积水后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作用,该作用与其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肌成纤维细胞(MyoF)激活和减少Col-Ⅰ生成有关.
作者:刘刚;姚颐;张杰;谭大清;彭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分离肝癌细胞系MHCC97细胞中对罗丹明123染料具有不同排斥能力细胞亚群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肝癌干细胞和异质性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分选术(FCM)并结合不同浓度的罗丹明123(Rho123)染料,分析和分选肝癌细胞系MHCC97细胞中具有不同染料排斥能力的肝癌细胞亚群,再通过细胞生长的测定、软琼脂克隆形成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裸鼠成瘤实验等方法,以比较不同肝癌细胞亚群的差异.结果 根据不同染料排斥能力可以将肝癌细胞系MHCC97细胞分为Rholow和Rhohigh2个亚群,2个亚群在增殖能力、克隆形成率以及甲胎蛋白(AFP)和角蛋白-19(CK-19)表达以及裸鼠成瘤实验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holow亚群具有干细胞特性.结论 罗丹明123结合FCM可以富集具有干细胞特性的Rholow亚群,同时为进一步揭示肝癌异质性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千年松;李韧;于衡超;曹云新;张福琴;窦科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绘制细胞增殖抑制曲线;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p21WAF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21WAF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NaB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呈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NaB上调p21WAF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NaB具有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21WAF1 mRNA及蛋白完成的.
作者:王波涌;钱群;雷道雄;艾中立;张中林;黄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垂体腺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5%,而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又占垂体腺瘤的5%~85%.相对一般垂体腺瘤而言,侵袭性垂体瘤常侵犯海绵窦、蝶窦、鞍上、斜坡等周围结构,无法做到彻底切除,且易复发[1].我们对人垂体腺瘤细胞进行了体外原代培养,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得到了纯化的垂体腺瘤细胞.
作者:寿雪飞;李士其;沈明;苏建光;夏鹰;汪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癌胚抗原(CEA)启动子正调控人白细胞介素-15(IL-15)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观察其在肿瘤细胞内的靶向性表达.方法 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正调控质粒pHi2-IL-15-CMV-TAT和CEA启动子正调控质粒pHi2-IL-15-CEA-TAT;再以IL-2信号肽(SP)置换IL-15SP构建质粒pHi2-IL-2SP-IL-15-CMV-TAT和pHi2-IL-2SP-IL-15-CEA-TAT;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体外转染CEA阳性结肠癌SW480细胞和CEA阴性乳腺癌MCF-7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转染后48h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5表达.结果 质粒均成功构建.ELISA检测结果:(1)以IL-2SP置换IL-15SP可提高转染细胞的IL-15表达4.8~5.9倍(P<0.01);(2)转染SW480细胞后,CEA启动子正调控的两质粒(pHi2-IL-15-CEA-TAT和pHi2-IL-2SP-IL-15-CEA-TAT)与相对应的CMV启动子正调控质粒(pHi2-IL-15-CMV-TAT和pHi2-IL-2SP-IL-15-CMV-TAT)之间的IL-15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效应等同于CMV启动子正调控质粒;(3)转染MCF-7细胞后,CEA启动子正调控的两质粒IL-15表达显著低于CMV启动子正调控质粒(P<0.01).结论 CEA启动子正调控IL-15质粒,尤其是质粒pHi2-IL-2SP-IL-15-CEA-TAT在CEA阳性细胞中高表达IL-15,CEA阴性细胞中低表达IL-15,实现了IL-15基因高效、靶向性表达.
作者:李卫东;何向辉;赵娜;邱宇杰;朱理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我们利用兔腰椎后外侧融合模型,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疗法对自体骨及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融合的影响,观察植骨融合区X线片灰度值的变化,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植骨融合的影响.
作者:胡建中;徐大启;吕红斌;周赟;曾驰;张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基因转染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效果.方法 原代培养兔ADSCs,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44、CIM9;脂质体介导人IGF-1基因转染兔ADSCs联合低浓度血清培养基向软骨细胞分化诱导,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GF-1的表达,MMT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甲苯胺蓝染色软骨结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Ⅱ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D44、CD109表达阳性,基因转染后细胞IGF-1表达阳性,细胞增殖速度增快,出现软骨结节,Ⅱ型胶原表达增高.结论 从脂肪组织中能够分离出增殖旺盛的ADSCs,IGF-1在ADSCs内获得稳定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增强,促进其向软骨细胞分化.
作者:原泉;程扬;李建军;安春厚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