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出院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金金花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
摘要:总结5例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出院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并注重治疗期间的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加强出院指导,促进康复.5例患者中1例因血栓过大,行外科静脉取栓术,4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的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1,2].血栓形成后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甚至可以影响动脉供血,并使静脉瓣膜受损,遗留永久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DVT是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综合征[3],已成为术后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盛红英;杨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湿敷治疗造影剂渗漏的效果观察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湿敷治疗造影剂渗漏的效果.方法 将22例患者按造影剂渗漏发生的时间顺序分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用地塞米联合马铃薯片湿敷,24 h后观察两组局部损伤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66.7%,对照组治愈率20%,经Fisher精确检验,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马铃薯片湿敷治疗造影剂外渗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

    作者:施倩;吴云健;陈秋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海岛渔民胸外伤36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结136例海岛渔民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渔民胸外伤常伴多脏器功能损伤、呼吸道易梗阻、患者心理压力大等特点.为此,对渔民胸外伤患者必须迅速接诊、评估,做出正确判断,同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对策,使患者脱离危险.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治愈131例,死亡5例,治愈率96.3%,无护理相关并发症.

    作者:张维珍;潘海燕;张斌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脾动脉加压灌注巨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巨脾患者的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尤其在门脉高压时,脾脏血流受阻,脾窦开放,脾脏淤血,肿大的脾脏内潴留了大量血液,甚至高达数千毫升[1],患者多伴明显血三系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目前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巨脾[2,3],同时考虑到临床用血比较紧张,脾血是理想的输血资源,手术治疗时采用脾动脉加压灌注方法进行脾血自体回输,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脾血回输彻底、节约血源及经费等优点.

    作者:吴利和;齐莉丽;吴显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间断切口引流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间断切口引流对减少血液流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手术日单双号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观察组行间断切口引流、对照组行持续非负压引流,引流时间均48 h.观察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24 h、48 h的血红蛋白监测值;切口愈合情况、关节功能康复评分.结果 术后引流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的血红蛋白监测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关节功能康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采用间断切口引流.

    作者:黄红芳;孙启才;金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科教下乡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体会

    总结护理科教下乡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体会.针对基层医院现状制订科教下乡帮扶策略,内容包括:县卫生局行政干预,派驻护理管理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学术活动、操作竞赛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县级医院及基层医院结对活动,每年对基层医院进行考核评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护理科教下乡活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并有效地预防安全隐患发生.

    作者:任惠英;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音乐干预对肛瘘术后患者换药时创面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减轻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肛瘘术后患者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换药时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及换药后5 min 的疼痛程度和要求使用止痛药人数.结果 观察组换药时及换药后5 min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要求使用止痛药人数也较对照组少,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音乐干预能缓解肛瘘患者术后换药时的创面疼痛.

    作者:林丽;周立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颅内出血例综合治疗的护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一个特殊亚型,被FAB(F指法国,A指美国,B指英国)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APL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约占成人AML的10%~15%,起病急,进展快,具有严重而明显的出血倾向,一旦出现重要脏器出血,死亡率高,特别是颅内出血,是APL患者首位死亡因素[1].

    作者:方颖;冯志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改良式腹带在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腹部手术后患者常规使用腹带包扎,目的是为了减少切口张力,减轻切口疼痛,防止切口裂开,促进愈合[1].但是,回肠膀胱造口术后患者使用普通腹带加压包扎后,每次观察造口血液循环时需要解开腹带,而且腹带压迫造口容易引起肠管缺血坏死,同时在使用康乐保二件式造口袋排放尿液以及冲洗回肠膀胱黏液时也需先松开腹带,既不方便,也会使患者受凉.

    作者:贺红;唐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气道分级管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采用气道分级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按患者入科顺序将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常规气道管理,每2 h予胸部物理治疗;观察组按气道评分实施气道分级管理,行不同频次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机械通气第5天、第10天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机械通气第10天,观察组潮气量、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值优于对照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者:冯洁惠;浦其斌;高春华;方琏;徐建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架构的理论基础及模型拟定

    提出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架构模型的初步构想.在护士的核心能力、国际护士协会对通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要求、美国手术室专业护士认证对围手术期认证护士的要求等理论基础上,拟定手术室专业护士核心能力架构模型,包括专业素质、交流能力、评估和干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教学能力、专业发展和质量改进9个模块.为手术室专业护士的任用、培训和考核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陈肖敏;童彬;徐欣;马彦玲;朱美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职业稳定的现实困境与感恩心态的培养

    近些年来,护理职业的稳定性出现了滑坡趋势,不少文献报道了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甚至离职的状况[1-3],这一现象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而且影响了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及临床护理质量.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护士缺乏感恩之心是导致职业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本文从护理职业稳定的现实困境及护士感恩心态的培养两方面作论述.

    作者:姚梅琪;胡斌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水解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结30例颅内动脉瘤应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分析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血栓栓塞及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30例中,栓塞成功27例,发生动脉瘤破裂3例.

    作者:刘扣英;尤锦;方红艳;王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小儿脑瘫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小儿脑瘫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符合脑瘫诊断标准患儿74例,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38例为对照组,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脑瘫儿童评价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月,观察组(13.17±2.24)分,对照组(10.15±2.30)分,经比较,t=5.7176,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提高小儿脑瘫功能康复效果.

    作者:吴彩虹;邹卫英;吴华;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健康体检者弃检大便常规的原因与对策

    探讨体检人群弃检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原因,为实施针对性改进提供依据.2011年1月至3月,健康体检人员中1 950人弃检大便常规.通过对弃检者电话回访或现场调查,得出主要原因为弃检者自身健康意识薄弱,轻视大便常规检查,认为留大便标本麻烦,部分弃检者便秘或女性月经期,亦有弃检者害怕泄露隐私等体检心理问题.针对原因,采取优化细节服务、对体检人员加强健康教育、注意保护隐私、改善卫生间环境等措施,以促进体检人员完成健康体检.

    作者:孙婷;洪九菊;沈国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6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在城乡COPD患者中的差异性研究

    目的 探讨6 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在城乡COPD患者中的差异.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处于缓解期肺功能Ⅱ~Ⅳ级COPD患者108例,按照患者来源(农村或城市)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进行6 min步行试验,记录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步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结果 6 min步行距离,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高于城市组(P<0.05);Ⅳ级COPD患者农村组和城市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6分钟步行试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低于城市组(P<0.05);Ⅳ级COPD患者城市组与农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肺功能Ⅱ~Ⅲ级城乡COPD患者进行6 min步行试验时6 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存在差异,提示COPD患者长期坚持适度体力劳动或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运动耐力.

    作者:朱明兰;崔伟;万霞;黄议;伍彩红;邓仁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检测4种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4种器械清洗效果检测方法.方法 用废弃全血人为污染清洁干燥的新止血钳128把,机械清洗后,采用校正视力法、ATP生物荧光法、残留蛋白测试棒法和隐血试纸法各检测32把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 4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1.3%、0、0和96.9%.结论 校正视力法、隐血试纸法敏感性明显高于ATP生物荧光法、残留蛋白测试棒法,可作为器械清洗效果的日常检测.

    作者:王亚娟;陆烨;陈秀萍;陆龙喜;王笑笑;胡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简易开瓶器的制作与应用

    在医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每天需要撬去许多大小不等的瓶盖[1],而输液开瓶器往往只适合某一种瓶盖的开启,所以护士操作时只能用手直接开启瓶盖、塑料袋包装的液体拉环及玻璃瓶铝盖,易造成手损伤[2].笔者通过研究、试用,制成了一种比较简单而实用的开瓶器,经过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林招;钟静;将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总结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一般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注意引流液的量及性状,控制流速,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颅内感染,并做好拔管护理.经治疗和护理,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7例,生活自理9例,需人照顾3例,自动出院1例.

    作者:沈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参与型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对住院肺结核患者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的效果.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实施参与型护理模式的认识,协助患者制定及实施自我护理计划.患者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并融洽了护患关系.

    作者:萨百艳;黄淑敏;谢祎;黄丽君;宋秀敏;李红;姜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