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梅琪;胡斌春
总结20例双胎妊娠晚期一胎胎死宫内的围产期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产前监测母体凝血功能及存活儿宫内情况,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心理护理,产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产后预防大出血和感染,指导母乳喂养.20例中无孕产妇及存活儿死亡.
作者:蒋丹凤;孙慧连;石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30例颅内动脉瘤应用水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分析动脉瘤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血栓栓塞及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30例中,栓塞成功27例,发生动脉瘤破裂3例.
作者:刘扣英;尤锦;方红艳;王立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管理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由护理组负责防跌倒管理,观察组采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即由康复医生、治疗师、护士共同参与防跌倒管理,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前调查观察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及两组跌倒发生率.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得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组合作管理能更专业、更全面地帮助脑卒中患者或陪护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提高执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金妹;朱美红;陈峤鹦;傅建明;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开胸手术中应用广泛,不但有利于开胸手术时充分暴露视野,同时能分隔双肺,防止分泌物交互流布,有效避免炎症扩散和肿瘤细胞的播散.国外已有相关报道[1-3],由于DLT本身的因素,如导管的弹性、导管插人深浅不当,导管在气管内扭曲、变形或对位不准,导致供气不畅和CO2排出困难,而CO2蓄积极易引起高碳酸血症[4].
作者:吕凯;张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4种器械清洗效果检测方法.方法 用废弃全血人为污染清洁干燥的新止血钳128把,机械清洗后,采用校正视力法、ATP生物荧光法、残留蛋白测试棒法和隐血试纸法各检测32把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 4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1.3%、0、0和96.9%.结论 校正视力法、隐血试纸法敏感性明显高于ATP生物荧光法、残留蛋白测试棒法,可作为器械清洗效果的日常检测.
作者:王亚娟;陆烨;陈秀萍;陆龙喜;王笑笑;胡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过敏性紫癜是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出血及水肿[1].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男女之比为1.4∶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多见[2],病变常累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关节和肾脏,部分患儿反复发作,顽固难治.
作者:刘碧红;陈晓春;郑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些年来,护理职业的稳定性出现了滑坡趋势,不少文献报道了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甚至离职的状况[1-3],这一现象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而且影响了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及临床护理质量.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护士缺乏感恩之心是导致职业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本文从护理职业稳定的现实困境及护士感恩心态的培养两方面作论述.
作者:姚梅琪;胡斌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有1 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AMI后坏死心肌瘢痕组织的形成需要1~3个月时间,此时心肌的重构及电生理均处于不稳定期,病情仍然有恶化的可能性[1],因此,患者很容易发生再梗死和猝死.为防止AMI患者发生再梗死和猝死,应对患者全面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家庭康复和医院康复[2].
作者:沈丽芳;黄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看图识片法对提高护生心电图识别能力的效果.训练分同类心电图识片及综合性提速识图2个阶段进行,同时穿插自学训练,训练时间共28学时.通过训练,护生心电图读片正确率及读片速度均显著提高.
作者:陈方烨;曹梅娟;黄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颅内肿瘤患儿行放射治疗的副反应观察及护理.主要副反应为颅内压增高、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及中枢性发热.护理重点为加强观察,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反应程度,给予相应护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高益琴;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在医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每天需要撬去许多大小不等的瓶盖[1],而输液开瓶器往往只适合某一种瓶盖的开启,所以护士操作时只能用手直接开启瓶盖、塑料袋包装的液体拉环及玻璃瓶铝盖,易造成手损伤[2].笔者通过研究、试用,制成了一种比较简单而实用的开瓶器,经过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林招;钟静;将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互助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精神分裂症12例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6例为观察组,患者结对活动;同时设与观察组条件相似相等例数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施康复前及康复3月时采用护理观察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评定.结果 实施康复3月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观察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观察量表评分观察组明显降低,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评价两组康复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发育迟滞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互助康复,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梁桂芳;徐广艳;顾康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鼻导管吸氧是呼吸系统常用的医疗操作,但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必须每日更换湿化液和消毒湿化瓶、氧气通气管等湿化器材[2].目前湿化器材的消毒多采用含氯消毒剂500 mg/L浸泡30 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3].
作者:周桂英;应香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属应激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杭州市部分社区的12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亲属应激量表测评总分男性(8.71±5.92)分、女性(12.6±6.47)分,一般健康问卷测评有18人≥4分,焦虑自评量表测评20人>50分,抑郁自评量表测评30人>53分,亲属应激量表的3个因子分及总分与一般健康问卷总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 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吴惠娟;王翔;沈鉴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小儿脑瘫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符合脑瘫诊断标准患儿74例,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38例为对照组,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脑瘫儿童评价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月,观察组(13.17±2.24)分,对照组(10.15±2.30)分,经比较,t=5.7176,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提高小儿脑瘫功能康复效果.
作者:吴彩虹;邹卫英;吴华;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超前镇痛对有效呼吸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肺癌根治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观察组在手术切皮前予帕瑞西布注射液40 mg静脉注射超前镇痛.两组入麻醉复苏室后行疼痛程度评分,观察并记录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前镇痛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有效呼吸.
作者:易晓青;刘鸿芹;屠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917例高龄患者无痛肠镜检查术后的复苏护理.护理重点是患者入复苏室前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患者入复苏室后注意保暖,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加强呼吸道护理,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患者清醒后进行良好护患沟通,严格掌握离院标准,以保证患者安全.917例患者麻醉复苏时间0.5~1.5 h,平均1.0 h,复苏期出现并发症27例,其中呼吸道梗阻5例、低血压5例、低氧血症11例、低体温2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作者:赖红燕;邱小丹;郑东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间断切口引流对减少血液流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手术日单双号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观察组行间断切口引流、对照组行持续非负压引流,引流时间均48 h.观察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24 h、48 h的血红蛋白监测值;切口愈合情况、关节功能康复评分.结果 术后引流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的血红蛋白监测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关节功能康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采用间断切口引流.
作者:黄红芳;孙启才;金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设立短时配置班的实践体会.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特点,采用固定护士与短时护士结合运作模式完成静脉用药配置工作.通过对短时配置护士建立准入制度、完善岗前培训、加强配置环节质量监控等手段,既保证了每日静脉用药配置量的按时完成,又保证了静脉用药配置质量.
作者:宋萍;张艳阳;王华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压疮,处理不及时,容易并发脓毒血症、败血症等.2010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1例左肱骨骨折伴尾骶部Ⅳ期压疮的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臀大肌皮瓣移植术,患者压疮愈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王晓飞;汪一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