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芳;孙启才;金红燕
目的 分析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属应激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杭州市部分社区的12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亲属应激量表测评总分男性(8.71±5.92)分、女性(12.6±6.47)分,一般健康问卷测评有18人≥4分,焦虑自评量表测评20人>50分,抑郁自评量表测评30人>53分,亲属应激量表的3个因子分及总分与一般健康问卷总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 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吴惠娟;王翔;沈鉴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间断切口引流对减少血液流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手术日单双号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观察组行间断切口引流、对照组行持续非负压引流,引流时间均48 h.观察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24 h、48 h的血红蛋白监测值;切口愈合情况、关节功能康复评分.结果 术后引流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的血红蛋白监测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关节功能康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采用间断切口引流.
作者:黄红芳;孙启才;金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一个特殊亚型,被FAB(F指法国,A指美国,B指英国)协作组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3型.APL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约占成人AML的10%~15%,起病急,进展快,具有严重而明显的出血倾向,一旦出现重要脏器出血,死亡率高,特别是颅内出血,是APL患者首位死亡因素[1].
作者:方颖;冯志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血液回流障碍[1,2].血栓形成后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甚至可以影响动脉供血,并使静脉瓣膜受损,遗留永久性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DVT是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综合征[3],已成为术后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盛红英;杨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鼻导管吸氧是呼吸系统常用的医疗操作,但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必须每日更换湿化液和消毒湿化瓶、氧气通气管等湿化器材[2].目前湿化器材的消毒多采用含氯消毒剂500 mg/L浸泡30 min后用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3].
作者:周桂英;应香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看图识片法对提高护生心电图识别能力的效果.训练分同类心电图识片及综合性提速识图2个阶段进行,同时穿插自学训练,训练时间共28学时.通过训练,护生心电图读片正确率及读片速度均显著提高.
作者:陈方烨;曹梅娟;黄晓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采用气道分级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按患者入科顺序将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常规气道管理,每2 h予胸部物理治疗;观察组按气道评分实施气道分级管理,行不同频次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机械通气第5天、第10天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机械通气第10天,观察组潮气量、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监测值优于对照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道分级管理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
作者:冯洁惠;浦其斌;高春华;方琏;徐建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74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加强老年患者术前呼吸道准备及注重术后呼吸道管理,可以明显降低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74例患者中8例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发生率10.81%,经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症状均缓解.
作者:陈跃梅;郑雪红;冯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PICCO容量指标在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和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做好导管护理,准确测量、记录PICCO的各监测值及加强动静脉栓塞的观察.经治疗和护理,14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因高龄及经济原因在血压稳定后自动出院,1例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徐静华;张慧;胡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5例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出院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并注重治疗期间的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加强出院指导,促进康复.5例患者中1例因血栓过大,行外科静脉取栓术,4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
作者:金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6 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在城乡COPD患者中的差异.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处于缓解期肺功能Ⅱ~Ⅳ级COPD患者108例,按照患者来源(农村或城市)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进行6 min步行试验,记录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步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结果 6 min步行距离,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高于城市组(P<0.05);Ⅳ级COPD患者农村组和城市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6分钟步行试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低于城市组(P<0.05);Ⅳ级COPD患者城市组与农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肺功能Ⅱ~Ⅲ级城乡COPD患者进行6 min步行试验时6 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存在差异,提示COPD患者长期坚持适度体力劳动或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运动耐力.
作者:朱明兰;崔伟;万霞;黄议;伍彩红;邓仁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136例海岛渔民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渔民胸外伤常伴多脏器功能损伤、呼吸道易梗阻、患者心理压力大等特点.为此,对渔民胸外伤患者必须迅速接诊、评估,做出正确判断,同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对策,使患者脱离危险.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治愈131例,死亡5例,治愈率96.3%,无护理相关并发症.
作者:张维珍;潘海燕;张斌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开胸手术中应用广泛,不但有利于开胸手术时充分暴露视野,同时能分隔双肺,防止分泌物交互流布,有效避免炎症扩散和肿瘤细胞的播散.国外已有相关报道[1-3],由于DLT本身的因素,如导管的弹性、导管插人深浅不当,导管在气管内扭曲、变形或对位不准,导致供气不畅和CO2排出困难,而CO2蓄积极易引起高碳酸血症[4].
作者:吕凯;张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有1 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AMI后坏死心肌瘢痕组织的形成需要1~3个月时间,此时心肌的重构及电生理均处于不稳定期,病情仍然有恶化的可能性[1],因此,患者很容易发生再梗死和猝死.为防止AMI患者发生再梗死和猝死,应对患者全面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家庭康复和医院康复[2].
作者:沈丽芳;黄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颅内肿瘤患儿行放射治疗的副反应观察及护理.主要副反应为颅内压增高、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及中枢性发热.护理重点为加强观察,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反应程度,给予相应护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高益琴;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互助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慢性精神分裂症12例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6例为观察组,患者结对活动;同时设与观察组条件相似相等例数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施康复前及康复3月时采用护理观察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评定.结果 实施康复3月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观察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护理观察量表评分观察组明显降低,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评价两组康复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与精神发育迟滞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互助康复,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梁桂芳;徐广艳;顾康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管理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由护理组负责防跌倒管理,观察组采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即由康复医生、治疗师、护士共同参与防跌倒管理,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前调查观察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及两组跌倒发生率.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得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组合作管理能更专业、更全面地帮助脑卒中患者或陪护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提高执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金妹;朱美红;陈峤鹦;傅建明;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介绍了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条形码对外来器械全程追溯的管理流程.利用条形码在追溯信息系统中对外来器械从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使用全过程的跟踪回溯管理,保证了外来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作者:陈洁;毛雅琴;密慧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917例高龄患者无痛肠镜检查术后的复苏护理.护理重点是患者入复苏室前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患者入复苏室后注意保暖,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加强呼吸道护理,对出现的并发症及时对症处理,患者清醒后进行良好护患沟通,严格掌握离院标准,以保证患者安全.917例患者麻醉复苏时间0.5~1.5 h,平均1.0 h,复苏期出现并发症27例,其中呼吸道梗阻5例、低血压5例、低氧血症11例、低体温2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作者:赖红燕;邱小丹;郑东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4种器械清洗效果检测方法.方法 用废弃全血人为污染清洁干燥的新止血钳128把,机械清洗后,采用校正视力法、ATP生物荧光法、残留蛋白测试棒法和隐血试纸法各检测32把器械的清洗效果.结果 4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1.3%、0、0和96.9%.结论 校正视力法、隐血试纸法敏感性明显高于ATP生物荧光法、残留蛋白测试棒法,可作为器械清洗效果的日常检测.
作者:王亚娟;陆烨;陈秀萍;陆龙喜;王笑笑;胡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