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晓青;刘鸿芹;屠奕
总结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一般护理,加强病情观察,注意引流液的量及性状,控制流速,严格无菌操作,预防颅内感染,并做好拔管护理.经治疗和护理,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7例,生活自理9例,需人照顾3例,自动出院1例.
作者:沈建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间断切口引流对减少血液流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手术日单双号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观察组行间断切口引流、对照组行持续非负压引流,引流时间均48 h.观察两组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的切口引流量;术前及术后24 h、48 h的血红蛋白监测值;切口愈合情况、关节功能康复评分.结果 术后引流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 h的血红蛋白监测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关节功能康复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可采用间断切口引流.
作者:黄红芳;孙启才;金红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过敏性紫癜是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机体对某些物质过敏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增高,导致皮下组织、黏膜及内脏出血及水肿[1].常见发病年龄为7~14岁,男女之比为1.4∶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多见[2],病变常累及皮肤、黏膜、胃肠道、关节和肾脏,部分患儿反复发作,顽固难治.
作者:刘碧红;陈晓春;郑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亲属应激量表、一般健康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杭州市部分社区的12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亲属应激量表测评总分男性(8.71±5.92)分、女性(12.6±6.47)分,一般健康问卷测评有18人≥4分,焦虑自评量表测评20人>50分,抑郁自评量表测评30人>53分,亲属应激量表的3个因子分及总分与一般健康问卷总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 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吴惠娟;王翔;沈鉴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在开胸手术中应用广泛,不但有利于开胸手术时充分暴露视野,同时能分隔双肺,防止分泌物交互流布,有效避免炎症扩散和肿瘤细胞的播散.国外已有相关报道[1-3],由于DLT本身的因素,如导管的弹性、导管插人深浅不当,导管在气管内扭曲、变形或对位不准,导致供气不畅和CO2排出困难,而CO2蓄积极易引起高碳酸血症[4].
作者:吕凯;张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的影响因素.方法 分析121例剖宫产术后妊娠阴道试产的资料,记录试产结果,拟定影响因素及赋值.应用Bayes判别法构建试产结局方程,采用回代法和刀切法来评价试产结果.结果 14个影响因素中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子宫下段厚度、年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个因素保留在判别函数中;回代法验证试产成功和失败的正确率为84.1%和82.7%,刀切法验证为81.2%和80.8%.结论 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子宫下段厚度、年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阴道试产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判别函数选择合适的试产对象,并加强护理,以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邵梅冰;林晓秋;王守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护理科教下乡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的体会.针对基层医院现状制订科教下乡帮扶策略,内容包括:县卫生局行政干预,派驻护理管理专家现场指导,组织学术活动、操作竞赛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县级医院及基层医院结对活动,每年对基层医院进行考核评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护理科教下乡活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并有效地预防安全隐患发生.
作者:任惠英;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长期卧床患者易发生压疮,处理不及时,容易并发脓毒血症、败血症等.2010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1例左肱骨骨折伴尾骶部Ⅳ期压疮的老年痴呆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臀大肌皮瓣移植术,患者压疮愈合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王晓飞;汪一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音乐干预对减轻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肛瘘术后患者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换药时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换药时及换药后5 min 的疼痛程度和要求使用止痛药人数.结果 观察组换药时及换药后5 min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要求使用止痛药人数也较对照组少,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音乐干预能缓解肛瘘患者术后换药时的创面疼痛.
作者:林丽;周立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近些年来,护理职业的稳定性出现了滑坡趋势,不少文献报道了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甚至离职的状况[1-3],这一现象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而且影响了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及临床护理质量.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护士缺乏感恩之心是导致职业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本文从护理职业稳定的现实困境及护士感恩心态的培养两方面作论述.
作者:姚梅琪;胡斌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小儿脑瘫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 符合脑瘫诊断标准患儿74例,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38例为对照组,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脑瘫儿童评价表对两组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月,观察组(13.17±2.24)分,对照组(10.15±2.30)分,经比较,t=5.7176,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提高小儿脑瘫功能康复效果.
作者:吴彩虹;邹卫英;吴华;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6 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在城乡COPD患者中的差异.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处于缓解期肺功能Ⅱ~Ⅳ级COPD患者108例,按照患者来源(农村或城市)分为城市组和农村组,进行6 min步行试验,记录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步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结果 6 min步行距离,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高于城市组(P<0.05);Ⅳ级COPD患者农村组和城市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6分钟步行试验前后的气短指数评分,Ⅱ、Ⅲ级COPD患者农村组低于城市组(P<0.05);Ⅳ级COPD患者城市组与农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肺功能Ⅱ~Ⅲ级城乡COPD患者进行6 min步行试验时6 min步行距离和气短指数存在差异,提示COPD患者长期坚持适度体力劳动或运动锻炼有利于提高运动耐力.
作者:朱明兰;崔伟;万霞;黄议;伍彩红;邓仁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士对不合理医嘱的识别能力直接关系到护理安全,必须加强护士对医嘱审核环节的管理.建立并共享不合理医嘱信息库、药品信息查询平台、临床药学信息平台,作为护士查询平台、培训基地,能有效提高护士识别不合理医嘱的能力,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诸葛英;吴丽仙;吕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9例24 h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发生压力性紫癜的原因,提出对策.认为高血压、肥胖、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高温季节易出汗等是24 h动态血压监测患者发生压力性紫癜的主要原因.提高预防意识,加强袖带的合理使用,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以减少或杜绝压力性紫癜的发生.
作者:董美媛;贺红霞;叶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生、研究生加入到临床护理队伍中.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护生不喜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缺乏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1],这种态度和行为与个人的专业认同与承诺有关.国外研究发现,学生时期的专业承诺对其成为护理人员后的专业承诺有很强的预测性[2].
作者:王薇;施欢欢;程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5例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出院后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根据医嘱进行溶栓、抗凝治疗,并注重治疗期间的病情观察及对症护理,加强出院指导,促进康复.5例患者中1例因血栓过大,行外科静脉取栓术,4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
作者:金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组合作管理对康复期脑卒中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由护理组负责防跌倒管理,观察组采用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即由康复医生、治疗师、护士共同参与防跌倒管理,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前调查观察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情况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及两组跌倒发生率.结果 出院前观察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得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组合作管理能更专业、更全面地帮助脑卒中患者或陪护掌握预防跌倒的方法,提高执行预防跌倒措施的依从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作者:金妹;朱美红;陈峤鹦;傅建明;李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20例双胎妊娠晚期一胎胎死宫内的围产期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产前监测母体凝血功能及存活儿宫内情况,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心理护理,产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产后预防大出血和感染,指导母乳喂养.20例中无孕产妇及存活儿死亡.
作者:蒋丹凤;孙慧连;石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总结PICCO容量指标在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和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做好导管护理,准确测量、记录PICCO的各监测值及加强动静脉栓塞的观察.经治疗和护理,14例患者病情好转,3例患者因高龄及经济原因在血压稳定后自动出院,1例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作者:徐静华;张慧;胡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巨脾患者的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尤其在门脉高压时,脾脏血流受阻,脾窦开放,脾脏淤血,肿大的脾脏内潴留了大量血液,甚至高达数千毫升[1],患者多伴明显血三系减少(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目前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巨脾[2,3],同时考虑到临床用血比较紧张,脾血是理想的输血资源,手术治疗时采用脾动脉加压灌注方法进行脾血自体回输,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脾血回输彻底、节约血源及经费等优点.
作者:吴利和;齐莉丽;吴显清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