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韶;陈辉兵;辛剑;王强
目的 探讨特色心理护理能否有效缓解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负性情绪.方法 分别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对照组)以及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65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也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入睡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睡眠障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围术期采取护理能够缓解负性情绪,促进睡眠,而特色心理干预效果更佳.
作者:何志青;王月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肺癌是全世界致死率高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140万人死于此病[1].尽管肺癌的治疗水平有较大进步,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癌症的后期,错过了佳治疗时机,5年生存率仅10%~15%[2].肺癌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目前我们对于肺癌的认识还显著不够,肺癌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等方面亟待提高.
作者:杨正东;陈益民;刘永林;何一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是医院用于管理医疗设备产生的医学图像的信息系统.PAC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个图像和数据采集网关、一个用于管理和存储的档案的PACS服务器以及一个显示工作站.PACS以数字通信、显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使放射学的实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提高了临床实践水平[1].
作者:沈哲凡;徐秀芳;梁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成人脑干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连续收治的18例成人脑干肿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胶质瘤9例,血管瘤9例,均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好转12例,神经功能障碍无进展5例,意识障碍1例,围手术期病死0例.结论 精细的显微手术技术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成人脑干肿瘤的疗效.
作者:宋黄成;孟成杰;王中;虞正权;陈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对大鼠脾脏T细胞化疗后自噬的影响.方法 取6~8周龄SD大鼠,分离脾脏T淋巴细胞,处理12h和24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Atg5、Beclin1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ot检测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双染Annexin V-FITC和Propidium Iodide(PI)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分离得到CD3+T淋巴细胞占总细胞比例为67.9%,其中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为27.9%,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为64.2%,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在顺铂处理12h,24h后自噬相关基因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Atg5、Beclin1的mRNA上升,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蛋白表达下降,同时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上升,而黄芪多糖能够抑制顺铂处理后自噬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Atg5、Beclin1、LC3和Caspase-3的表达,同时mTOR、ClassI PI3K、ClassIII PI3K蛋白表达上升,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黄芪多糖能够抑制顺铂导致的T淋巴细胞凋亡.结论 黄芪多糖能够抑制脾脏T淋巴细胞顺铂处理后自噬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T细胞自噬引起的细胞凋亡.
作者:王楠;陆金华;林胜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5月呼吸内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2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74例病情稳定期患者,同时选择16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对照.均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A、IgG、lgM的测定,并计算出CD4+/CD8+比值.统计分析COPD患者与健康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差异.结果 COPD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水平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CD8+、IgA、Ig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比COPD稳定期患者进一步降低,而IgG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存在一定的免疫功能异常,且抑制程度与疾病轻重呈正相关.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对COPD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在疾病治疗的时应同时采用有效方法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对维持机体免疫和提高疗效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余雪姣;陈秀花;单旦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甘精+预混胰岛素早餐前联合注射方案与2次/d预混胰岛素治疗对长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56例门冬胰岛素30治疗后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单中心随机并连续纳入观察组(128例,原门冬胰岛素30及甘精胰岛素早餐前同时注射)与对照组(128例,在原方案基础上调整剂量).各组均予阿卡波糖片及二甲双胍片口服.同时根据血糖调整各组胰岛素用量.26周后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FBG)、三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达标率、体重指数(BMI)、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结果 与基线时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FBG、三餐2hPG、HbA1C均下降,HbA1C达标率提高(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日胰岛素剂量及BMI增加(P均<0.05),而观察组无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FBG、早午餐后2hPG、HbA1C、日胰岛素剂量、低血糖事件均更低,而HbA1C达标率更高(P均<0.05).两组晚餐2hPG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于早晚餐前门冬胰岛素30注射但血糖欠佳的长病程T2DM患者,改为早餐前甘精+门冬胰岛素30联合注射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谱和HbA1C,且晚餐2hPG未受明显影响,低血糖风险更小,而其注射模式也更方便.
作者:励晶;王黎明;陈奋;夏东霞;陈曦;张波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腹围、清晨空腹血糖(FPG)、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骨密度(BMD)的水平,并根据骨密度分为OP组和非OP组,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OP组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HbA1C与非O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PG、ALP、腹围、血钙、血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2DM患者的BMD与年龄、病程、HbA1C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与FPG、ALP、腹围、血钙、血磷无关性.结论 病程长、高龄、血糖控制差、体重指数低的老年T2DM患者更容易合并OP.
作者:赵明明;梁冰;吴道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炎性因子、miR126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49例(对照组),以及应用阿卡波糖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49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BMI水平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miR126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调节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能显著下调血清炎症因子,促进miR126的表达,并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婷婷;李小兵;张兰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复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行无痛人流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组(A组)和单纯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式均为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芬太尼1μg/kg.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施行Alcock管内的阴部神经阻滞,左右各注射1%利多卡因10ml,神经阻滞成功后,给予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进行手术操作;B组患者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直接进行手术操作.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总用量、体动反应、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30min VAS评分以及术中宫颈口松弛程度.结果 手术操作时A组的生命体征MAP(76.7±7.2)mmHg、HR(71.5±8.6)次/min,明显平稳于B组MAP(95.3±5.8)mmHg、HR(92.3±8.5)次/min(P<0.05).术中丙泊酚用量A组为(112±15)mg,明显少于B组(145±22)mg(P<0.05).体动反应A组有5(10%)例,明显少于B组的30(60%)例(P<0.05).术后VAS评分A组为(1.6±0.8)分,明显低于B组的(3.3±0.6)分(P<0.05).结论 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可安全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并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加快苏醒,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沈徐;施晓君;姚益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联合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采用卡培他滨和卡培他滨合并归脾汤治疗,测定CD系列数值,以判断药物疗效.结果 接受卡培他滨单独治疗30例(对照组),卡培他滨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30例(观察组).对照组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病情稳定(SD)7例、疾病进展(PD)5例,不详1例,客观有效率为56.6%(17/30),临床获益率为80.0%(24/30).观察组中CR2例、PR13例、SD8例、PD6例,不详1例,客观有效率为50.0%(15/30),临床获益率为76.7%(23/3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其中重度白细胞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及腹泻较观察组高(P<0.05).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金雪华;朱宇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即时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输卵管妊娠患者共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后即时行腹腔镜下输卵管浆膜缝合修复.对照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开窗术).两者均局部注射甲氨喋呤针50mg.两组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β-HCG下降率、术后3个月输卵管造影通畅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HCG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输卵管超声造影通畅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后即时修复术较常规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保守性手术治疗,未出现手术出血量增多,术后血β-HCG下降顺利,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更高,虽手术时间略延长,但不造成手术风险提高.腹腔镜输卵管妊娠切开取胚即时修复手术值得推广.
作者:郑苏敏;施晓君;陶素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胃原发性绒毛膜癌极其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诊,多采用手术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本文结合1例胃原发性绒毛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策略及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点.
作者:王东海;曹斌校;王晓亮;康旭;林寒冰;汪亚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MVD治疗26例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 手术后疼痛消失22例(84.6%),偶有疼痛但不需服药者3例(11.5%),疼痛未消失但服药可控制者1例(3.8%),较术前有所缓解;术后进行7~91个月(平均31个月)的随访,患者疼痛复发2例(7.7%),患者留有永久性面部麻木1例(3.8%).结论 三叉神经痛MVD术后复发的原因多样,责任血管压迫仍然是主要原因,再手术仍应以MVD为主.
作者:胡强;俞文华;杜权;朱强;车志豪;董晓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应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重建屈肌腱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手外科收治的52例手外伤伴肌腱屈止点断裂的患者,均采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重建各肌腱止点的手术方法治疗.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18~42岁.全部病例均进行临床随访3~6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疗效.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优43例,良7例,可2例.全部患者在术后8周患指指间关节活动自如,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使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钉重建各类屈肌腱止点,具有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方便的优点.
作者:吴生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辣椒素受体1(TRPV1)分别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HP阴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68例FD患者根据HP感染与否分为FD-(HP-)组和FD-(HP+)组,并选择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中TRPV1基因的mRNA水平、胃动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分析TRPV1基因的mRNA水平与胃动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相关性.结果 TRPV1基因mRNA水平、胃动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在FD-(HP-)组与对照组之间、FD-(HP-)组与FD-(HP+)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D-(HP-)组和对照组TRPV1基因mRNA水平和生长抑素水平均低于FD-(HP+)组(P<0.05),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FD-(HP+)组(P<0.05).TRPV1基因mRNA水平与胃动素及胃泌素均呈明显负相关,与生长抑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TRPV1在FD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且HP感染可诱发其TRPV1基因表达的增加,提示抗HP治疗对HP阳性的FD患者有益.
作者:王文光;黎云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盐酸美金刚联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AD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美金刚组(对照组)和美金刚联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组(观察组),观察6个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量表(ADL)、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估患者认知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行为症状(BPSD),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及耐受性,分别于基线和6个月末进行评估.通过Pearsonχ2检验、t检验及协方差分析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在MMSE、ADL及NPI分数上均较基线水平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在MMSE及ADL分数上较基线水平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及N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均耐受良好.结论 美金刚联合复方海蛇胶囊治疗对AD患者的认知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BPSD均有改善,疗效显著优于美金刚单药治疗.联用未进一步加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耐受性好.
作者:陈嫣;于恩彦;廖峥娈;谭云飞;仇雅菊;朱俊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微柱凝集法在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血液科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疑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血液样本均采用微柱凝集法和试管法进行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患者终诊断结果 作为验证,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总诊断效果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对各抗体型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微柱凝集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试管法,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集法相比传统试管法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效果更好,且操作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因此推荐在检验工作中推广.
作者:陈兴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绍兴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后干预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根据分层抽样的原则,选取本地区、各社区在册社区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0例,按各辖区县市的总患者数的一定配比抽取.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患者1年内的复发情况,并对影响患者复发的各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的复发率为44%(264/600).患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住院时间、服药知识的掌握情况、药物副反应、复诊情况、服药依从性、家庭支持情况、服药情况等因素是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服药知识的掌握情况、复诊情况、服药依从性和家庭支持情况是影响绍兴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P<0.05).实施防治干预措施后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脱落17例,复发154例,复发率(26.42%)明显低于干预前(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服药知识的掌握情况、复诊情况、服药依从性和家庭支持情况是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加强患者健康知识教育,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并提高服药依从性以及尽可能多争取患者的家庭支持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田国强;吴景竹;吴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情况与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667例行ERCP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RCP术后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667例患者ERCP术后发生血流感染共21例,感染率为3.15%;共分离出病原菌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占77.78%,革兰阳性菌6株,占22.22%,复数菌败血症5例18.52%.结论 ERCP术后患者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实施ERCP术后并发血流感染的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加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成功、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李娟;诸葛玮玮;邹良旺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