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遥;张岚尔;骆丰;陈琳;章浙忠
目的 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B线评分与脉波指示连续心排血法(PiCCO)所测血管外肺水(EVLW)及氧合指数的相关性,探讨肺部超声(LUS)对肺水的监测价值,从而为监测ARDS患者EVLW提供动态有效的方法 .方法在ARDS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LUS动态监测B线数目,同时应用PiCCO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对比B线数目和EVLWI进行Pearson相关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9例患者,采集171组数据,B线数目与EVLWI呈正相关(r=0.849,P<0.001).B线数目与PaO2/FiO2呈高度负相关(r=-0.757,P<0.001).以PiCCO计算所得EVLWI≥10ml/kg为阳性,对LUS检测方法绘制ROC曲线,LUS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是0.957,敏感度82%,特异度95.3%.结论 LUS B线数目与EWLWI呈高度正相关、与PaO2/FiO2呈负相关,且随着ARDS的加重,B线数目增多.在诊断急性肺水肿中,LUS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陈卫挺;陶福正;陈仁辉;陈英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隐丹参酮增强MEK抑制剂曲美替尼诱导胃癌细胞MGC803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对数生长期的MGC803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隐丹参酮组、曲美替尼组和隐丹参酮组/曲美替尼组联合用药组.采用CCK-8法检测隐丹参酮对曲美替尼增殖的影响,PI/Annexin-V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TAT3及ERK等激酶的变化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和PARP的水平.结果 隐丹参酮显著增强曲美替尼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细胞的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和PARP显著激活;曲美替尼可显著抑制MGC803细胞ERK磷酸化水平,但同时可见STAT3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而隐丹参酮联合曲美替尼可同时显著抑制ERK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STAT3在曲美替尼作用胃癌细胞MGC803的过程中被显著激活,联合应用STAT3抑制剂隐丹参酮可逆转STAT3的活化,从而增强曲美替尼诱导MGC803凋亡作用.本研究为MEK抑制剂曲美替尼和STAT3抑制剂隐丹参酮联合治疗胃癌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作者:付娟;刘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失误的原因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60例,其中对发生治疗失误的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在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时的失误原因,同时根据资料提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 4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股骨螺钉及接骨板断裂,1例发生股骨螺钉松动及接骨板移位,1例发生胫骨骨不连,2次治疗后骨折愈合,患者恢复良好;统计发现出现有皮肤软组织并发症1例,骨折对位不良1例,骨折复位丢失1例以及内固定失败1例.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发生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操作医师未正确理解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理念、原则、手术指征以及操作,也是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谌少波;杨保良;双峰;邹鸿星;邵银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有创检查及治疗多、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等特点,加之抗菌药物大量使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几率也随之增高,是临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1].
作者:郑叶平;董叶丽;朱胜春;沈杰;王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正五聚蛋白3(PTX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6例COPD稳定期患者设为COPD组,选取27例健康体检者设为正常组,检测诱导痰与血清PTX3水平,并分析诱导痰PTX3水平与血清PTX3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PTX3在COPD组诱导痰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COPD组患者诱导痰PTX3与血清PTX3的水平及CAT分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X3作为一种炎性因子,在COPD的发生和病情进展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COPD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作者:罗麟洁;唐凤鸣;万宁;张健;范世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尿激酶与阿替普酶(rt-PA)通过置管溶栓的方法 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方法回顾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5年间的ADVT患者68例,其中使用尿激酶治疗的37例,使用rt-PA治疗的31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出血并发症、药物费用等.结果 尿激酶组总有效率97.27%,rt-PA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费用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和rt-PA治疗ADVT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尿激酶在药物费用上优势明显.
作者:陈翔;曹俊雄;朱志军;吴丹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嗅花位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头位组(C组)和嗅花位组(S组),每组各30例.于无创机械通气前(T0)、无创机械通气后24h(T1)、无创机械通气后48h(T2)和无创机械通气后72h(T3)测量IAP和CSA.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3时CSA和IA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CSA和I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嗅花位应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时能降低患者的腹内压.
作者:陈艳飞;翁宇红;应晓梅;周方;岑沈燕;沈华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CYFRA21-1的动态水平.方法 对18例NSCLC患者行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并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结果 125I粒子植入后1、3、6个月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植入后1、3及6个月之间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术后1、3及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83.3%、77.7%和66.6%.结论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能够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CEA、CA125和CYFRA21-1的水平,临床近期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洋;程少麟;朱峰;郝宝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空卵泡综合征(EFS)是指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后,适当刺激的卵巢在 B 超下可见多个正常卵泡,但经过负压吸引术反复冲洗未能获取卵母细胞的状态[1].目前文献报道EFS发生率为0.5%~7%,其病因尚未有确切解释.
作者:蔡娇娇;阮琰;诸溢扬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改良二孔法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96例阑尾炎患者行改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脐孔右侧切口,观察孔戳卡位于右上,5mm操作孔位于下缘,第二操作孔(5mm戳卡)选在耻骨联合上缘偏右阴毛遮蔽部位.分离切断阑尾系膜,阑尾根部套扎器套扎,切除阑尾.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0±10)min.8例患者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于术后48~72h内拔除.无切口感染、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当晚或次日晨起床活动,3~5d出院.结论 改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方便,效果良好,实用.
作者:景梅;陆文明;石坤和;顾渊;高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科室分离出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500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米诺和头孢咪唑的低抑菌浓度(MIC),将数据输入WHONET5.4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50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中不产酶菌株179株(35.8%),单产ESBLS株277株(55.4%),单产AmpC株12株(2.4%),产ESBLS+AmpC株32株(6.4%),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波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抗菌活性差.结论 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对不产酶和单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提示头孢米诺和头孢美唑可用于上述敏感菌的治疗.
作者:徐晓平;许健波;胡俊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分析保守治疗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保守治疗组)和B组(PKP治疗组),A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的保守治疗,而B组主要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欧洲脊柱骨质疏松症研究问卷评分(EVOS)以及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B组患者VAS、EVOS评分以及椎体高度和后凸Cobb角变化明显优于保守组(P<0.05),同时B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100%)也明显高于A组(7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和保守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椎体骨折均有临床疗效,但与保守治疗比较,PKP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恢复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龙;于凤宾;陶德刚;诸晖;王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屏障.BBB 结构在多种疾病中遭到破坏,导致血液中有害物质及潜在病原微生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诱发和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罗家昂;张璠;徐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会厌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6例治疗的会厌囊肿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36例,B组30例.A组给予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切除,B组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记录术中、术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黏膜肿胀消退时间短于B组,术后出血率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显微手术治疗会厌囊肿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疗效确切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郑怡;董飞林;苏立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3%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高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6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甘露醇组(MT)与甘露醇+3%高渗盐水组(MT+HS),每组各13例.MT组给予20%甘露醇治疗,MT+HS组给予20%甘露醇联合3%高渗盐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7d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第1、3、5、7d的电解质和肾功能的变化,治疗7d后颅内压变化.结果 MT+HS组患者治疗第1、3、5、7d血清K+、Na+、Cl-、BUN、Scr均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7d后,MT+HS组Scr水平明显低于MT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GC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个月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MT+HS组颅内压(ICP)低于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选择甘露醇联合3%高渗盐水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渊;毛天明;金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分区汽化剜除联合耻骨上切口取出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先经尿道采用等离子纽扣式电极分区汽化剜除前列腺增生组织,剜落的前列腺组织置入膀胱,前列腺创面止血,再取耻骨上经膀胱切口取出前列腺组织及膀胱结石;随访时间2~1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0±14.6)min,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120±15.3)g;术后1d较术前血红蛋白浓度平均下降(3.0±0.5)g/L;术后无输血及再次手术止血病例;膀胱平均冲洗时间(20±7)h;平均留置造瘘管时间(3.1±0.9)d;平均留置耻骨后引流管时间(4.7±1.1)d;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7.0±1.3)d;未发生切口感染及裂开、尿漏情况.随访2~12个月,未发生真性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分区汽化剜除联合耻骨上切口取出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是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出血少、前列腺腺体完整取出的优点.
作者:罗庆妮;钱培贤;韩德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至10月120例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U肌肉注射+米索前列醇400μg塞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胎儿娩出后宫颈注射安列克250μg.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产妇产后出血率、不同时段出血情况、血红蛋白水平、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术中、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前及术后72h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列克治疗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价格低廉,效果显著.
作者:林海燕;朱小红;祝樟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8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一期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进行总结.方法87例多节段CSM需行前路减压手术患者,术前行健康宣教、气管推移训练、锻炼肺功能、床上大小便练习,术后施行颈部颈托制动、轴线翻身、雾化吸入及四肢功能锻炼,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切口、引流管引流液、尿液等情况变化.结果 通过术前详细的健康宣教、术前准备及术后的精心护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阶段护理,使患者顺利的度过围手术期,大程度的恢复四肢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加强多节段脊髓型脊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减轻患者在围手术期的痛苦,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肢体和神经功能更好的恢复.
作者:杨佳;彭继志;罗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研究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21例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高位结扎,39例对肠系膜下动脉进行低位结扎并保留左结肠动脉.结果 高位结扎组患者术中残端缺血性改变发生率为9.5%,显著高于低位结扎组;高位结扎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1.0±14.8)ml,显著低于低位结扎组(105.5±15.7)ml.其他各项指标两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随访结果显示,低位结扎组患者4例复发,复发率为10.25%;高位结扎组患者3例复发,复发率为14.2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状结肠癌根治腹腔镜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能会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对于手术疗效无影响,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更好地保留肠段吻合口血供.因此,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作者:詹承吉;周东明;徐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液中未成熟粒细胞(IG)联合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肺部感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sysmex XN-1000血液学分析仪测定200例肺部感染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IG百分比(IG%)及IG绝对计数(IG#),并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其血清的PCT及CRP水平;将肺部感染患者通过临床特征及细菌培养结果 分组,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及非细菌性感染组,然后比较各指标的变化及分组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性感染组及非细菌性感染组的WBC、NE%、IG%、IG#、PCT及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并且细菌感染组的上述指标与非细菌性感染组比较也显著升高(P均<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IG#、PCT及CRP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有0.833、0.758及0.716,其均有良好的判定价值,并且三个指标联合应用后可以使其在早期的肺部细菌性感染指标应用上,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达71.2%及86.3%.结论 IG联合PCT及CRP指标在对肺部早期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而且其联合应用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评估指标.
作者:徐荣伟;郑雪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