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择期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5)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措施,FTS组围手术期实施FTS外科处理流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术后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 FTS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中、术后第1天,对照组C-反应蛋白、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FTS组 (P<0.05);两组术中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均较术前第1天明显升高 (P<0.05),术后3d降至术前第1天的水平(P>0.05);两组围手术期肝功能、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C-反应蛋白较术前第1天明显升高,皮质醇、血糖水平围手术期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FT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7%,显著低于对照组29.1%(P<0.05).结论 以FTS理念优化肝胆管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缓解手术的创伤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
作者:吴光理;朱子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以环形、靶形、芽孢形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征红细胞,采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已被确诊为肾小球疾病患者尿中特征变形红细胞的比值,寻找一个主观性小而又实用的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标准.方法 首先确定在肾小球性血尿中敏感性高且容易辨认、主观性小的特征性变形红细胞,然后分析经过肾穿刺病理确诊的150例患者的特征变形红细胞的百分比,分成多个截断点,分别计算敏感度(Se)和特异度(Sp)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特征变形红细胞数多≥30%,而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特征变形红细胞数多<10%.以特征变形红细胞数≥30%为标准,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敏感性84%,特异性97%,ROC曲线下面积0.976,同时显著缩小了混合型血尿的范围.结论 以环形、靶形、芽孢形作为肾小球性血尿的特征红细胞,对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作者:刘金祥;丁勇;曹翠云;潘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可吸收止血微球用于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100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于术中采用可吸收止血微球止血,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及排液时间、术后宫颈上皮修复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31±9.25)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2.45±14.90)min(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54.11±40.78)ml,也少于对照组的(62.98±47.10)ml(P<0.05);观察组术后5周内并发症中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狭窄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阴道停止流血流液及上皮复原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可吸收止血微球用于宫颈冷刀锥切术中止血效果好,术后恢复快,较电凝止血法有优势.
作者:罗柳珍;金翠云;楼彩虹;李云;孔建平;郎月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系统分析偏头痛与相关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14篇非随机对照研究(12篇队列研究,1篇横截面研究,1篇病例对照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偏头痛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P均<0.05),且女性中此相关性增加,而在不同偏头痛中,先兆偏头痛较无先兆偏头痛更能增加心肌梗死及心绞痛的发生风险.但偏头痛与冠脉重建、缺血性心脏病及其死亡率未见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 偏头痛与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风险有相关性,且先兆偏头痛明显增高两者的风险.
作者:吴泽生;王弋;俞凡;陈方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高血压病患者200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观察对象,记录患者年龄、性别、RDW、hs-CRP、生化检查结果等,比较两组间RDW及hs-CRP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RDW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RDW及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高血压患者RDW与hs-CRP间存在正相关(r=0.453,P<0.01).结论 高血压病与RDW、hs-CRP关系密切,或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一项临床评价指标.
作者:王彤;柯淑兰;陈礼平;项伟忠;潘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绍兴地区导致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种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allergy screen)过敏原免疫印迹定量检测系统对573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 573例慢性荨麻疹,总IgE阳性221例(38.57%),其中检测有特异性IgE阳性302例(52.71%).阳性率高的前三位过敏原分别为户尘螨28.27%,点青霉、分枝孢菌、烟曲霉、交链孢菌18.32%,矮豚草、蒿葎草10.12%.结论 绍兴地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过敏原以尘螨和真菌为主.找出致病原因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碳氧血红蛋白(COHb)在新生儿ABO溶血病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患儿为观察对象,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为ABO溶血组,不能确诊为溶血病的病理性黄疸患儿为非溶血性黄疸组,采取同期住院的无病理性黄疸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生后7d内总胆红素(STB)上升速度、COHb、网织红细胞(Ret)和血红蛋白(Hb).分析三组STB上升速度与COHb的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COHb、Ret及 Hb的曲线下面积(AUC),同时分析三者的佳截断值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ABO溶血组患儿STB上升速度、COHb和Ret较非溶血性黄疸组及对照组增高,Hb降低(P均<0.001);非溶血性黄疸组STB上升速度较对照组增高(P<0.001),但COHb、Ret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7d内COHb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佳截断值为≥1.35%,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91.3%、特异度90.5%,敏感度、特异度均比Hb和Ret明显升高.三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分别提高至95.7%和93.3%.结论 COHb是新生儿ABO溶血病辅助诊断的敏感指标,与Ret和Hb联合检测,对早期辅助诊断、及时干预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素芽;金尾静;谭稼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在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4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记录相关并发症,并采用Neer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46例患者获得12~24个月随访,46例均骨性愈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其中优14例,良27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89.1%.结论 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植入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患者可以早期锻炼,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文林;夏增兵;唐慧斌;朱建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情绪障碍的积极心理学管理范式.方法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自愿参与并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00例青少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积极心理学原理为基础,针对青少年人群中存在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等问题,施以课堂教学、团体训练、正念减压相结合的管理范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疏导疗法,并在干预8周末、6个月末应用PANAS和SCSQ量表测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积极因子分的增加和消极因子分的减少均比对照组快而持久,两组间比较,积极情绪8周末、6个月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情绪8周末、6个月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积极应对分的增加和消极应对分的减少亦均比对照组快而持久,两组间比较,积极应对8周末、6个月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8周末、6个月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范式管理更能有效改善青少年的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并使之保持较长时间.
作者:董莹盈;占建华;何为民;徐炯炯;赵世苗;陈吉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非肿瘤人群中棕色脂肪(BAT)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接受18F-FDG PET/CT检查且同期行血尿酸水平测定者(n= 377)的临床资料及检查图像,排除肿瘤患者,利用半定量方法进行BAT的判定及其体积、活性的计算.比较高尿酸组及低尿酸组间BAT阳性率、体积及活性的差别;比较BAT阳性组及阴性组间血尿酸水平的差别;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BAT体积、活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组BAT阳性率、BAT体积及活性均显著低于低尿酸组(P均<0.05).BAT阳性组的尿酸水平显著低于BAT阴性组(P<0.05).血尿酸水平与BAT体积、活性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在非肿瘤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BAT的阳性率、体积、活性呈负相关.
作者:邹晟怡;袁和秀;施毕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脂氧素是继白三烯(LTs)和前列素(PGs)后再被证实的一类具有三羟四烯结构、在炎症中发挥负调控作用的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产物[1].脂氧素的抗炎促消退的特异生物学行为决定其的生成常预示疾病的好转,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发挥抗炎促消退作用的机制多种多样且涉及许多方面,本文就脂氧素在呼吸系统相关的炎性疾病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黄兰花;李少杰;邹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缓解视疲劳在干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具有显著症状的干眼患者且年龄30~50岁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干眼常规检查和干眼症状评分.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并进行医学验光确定其屈光状态,分析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的原因,并分析视疲劳对干眼症状的影响,将视疲劳合并干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单纯干眼治疗;另一组在接受干眼治疗同时每晚睡前点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水一次,用药3d和1周进行随访,再次进行上述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4眼中符合视疲劳诊断者245眼,眼部手术后23眼,精神因素者11眼,其他5眼.从眼部自觉症状分布情况看,眼部干涩是干眼的主要症状.其次为眼异物感、烧灼感、视物模糊、眼部粘液及瘙痒,眼红等.其中大部分干眼患者同时有>2种眼部不适症状.导致视疲劳的主要原因有:调节功能异常,双眼视功能异常,屈光不正,高度屈光参差,老视等.干眼、视疲劳联合治疗,患者干眼症状有明显好转.结论 视疲劳是导致干眼患者症状和体征分离的主要原因,通过诊断性治疗,明确视疲劳会使干眼的症状明显加重,临床治疗中应该重视缓解视疲劳在干眼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王慧琴;余晓峰;晋秀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血清IL-6、IL-8、IL-10与TNF-α在乳腺癌发生、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空腹抽取静脉血后,ELISA测定IL-6、IL-8、IL-10与TNF-α水平,并分析放疗前后患者血清内上述因子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放疗有效患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较基线水平明显降低(P<0.05).无效或进展患者IL-8与TNF-α水平与基线水平比较明显升高,而IL-6与IL-10与基线水平无差异.IL-6、IL-8、IL-10及TNF-α相关性分析表明,IL-6、IL-8、IL-10升高与TNF-α正相关(P<0.05),而正常受试者患者体内四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ELISA可有效测定乳腺癌患者血清IL-6、IL-8、IL-10及TNF-α水平.血清IL-6、IL-8、IL-10及TNF-α与乳腺癌放疗疗效密切相关.
作者:张立;许婷姝;赵军;臧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转变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在我国部分大城市中已占据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是我国女性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目前乳腺癌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其中内分泌治疗是降低术后早期复发和转移的重要治疗措施.口服三苯氧胺(tamoxifen,TAM)是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已证实TAM能显著降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总体生存率,通常治疗周期为5年.TAM具有拮抗雌激素及雌激素样双重作用,长期服用TAM可增加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已证实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在激素替代治疗中起到保护子宫内膜作用.但对于口服TAM的乳腺癌患者,LNG-IUS是否具有子宫内膜保护作用、是否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尚不明确.本文就LNG-IUS对于TAM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赵瑾;刘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又称表皮包涵体囊肿或角质囊肿,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表皮残留或组织错构导致表皮包埋在真皮层内而形成,损伤及创伤时表皮被带入真皮层也可形成,其本质是起源于皮肤附属器毛囊的一种先天性的良性病变.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较为罕见,应与该部位的其他肿瘤相鉴别.近日,本院收治阴道壁表皮样囊肿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毛佩瑜;梁若笳;鲁东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环孢素A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环孢素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MDA水平及肺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胸片好转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蛋白(CIV)、III型前胶原(PCII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HA、CIV、PCIII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胸片好转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ODS发生率为30.2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环孢素A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反应,缓解肺纤维化进程.
作者:姚秀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与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术后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治疗的20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60岁为老年组共100例,<60岁为中青年组共100例,运用SPSS 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宫颈癌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发生率为71.0%;中青年组临床表现以接触性出血为主,发病率为59.0%.腺癌在老年组及中青年组中分别占3.0%和15.0%,肿瘤≤4cm在两组中分别占72.0%和5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存在差异,老年宫颈癌患者较中青年患者腺癌发病率低,肿瘤≤4cm患者比例高.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合理的依据.
作者:张筱婧;李莉;楼寒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0例确诊肝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预防性行TACE的患者资料,术后单纯行TACE治疗(45例)的设为对照组,恩度联合TACE治疗(25例)的设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为48.9%,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67.8%、65.3%、64.1%,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观察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87.2%、76.2%、75.0%,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TACE较单纯TACE治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效果好,能有效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吴颖;陈建林;黄智勇;冒群;石国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闭孔入路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TVT-O)手术治疗的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状态焦虑测量表测量焦虑程度、欧姆龙电子血压计与护士专用秒表测量患者血压和心率,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量表测量满意度.结果 发现观察组的焦虑状态优于对照组,血压、心率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红伟;陈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病变程度与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B型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 200例CHD患者和同期100例对照者纳入研究,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P),稳定心绞痛组(SAP).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计算冠脉病变积分,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测定血浆UA、CRP、IL-6及BNP和LVEF水平,分析与冠脉病变程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AMI、UAP、SAP和对照组的UA、CRP、IL-6及BNP水平依次下降(P<0.05),同时UA、CRP、IL-6及BNP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多、Gensini积分增加而增大(P<0.05).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和心功能级别与UA、CRP、IL-6、BN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UA、CRP、IL-6及BNP水平与CHD相关,可作为患者心脏功能、冠脉病变程度及危险分层的指标.
作者:王英;周军波;廉姜芳;楼钶楠;岑泽民;钱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