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普;孔丽敏;金雷钢;俞佳文;卢婷婷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3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空腹胆囊壁厚度、餐后1h、2h胆囊壁增厚量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空腹胆囊前后径、餐后1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但餐后2h胆囊前后径缩短量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无相关性(P>0.05);门静脉主干内径、脾大、腹水、凝血酶原时间及胆红素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而白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P<0.05);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血尿素氮(BUN)、尿肌酐(Cr)、血尿酸(UA),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呈负相关(P<0.05),但年龄、性别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有效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与胆囊壁厚度及前后径改变的关系。
作者:莫如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不良作用。方法中晚期鼻咽癌患者38例,应用多西紫杉醇、DDP、5-Fu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采用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尼妥珠单抗针100mg自放疗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1次/周,共6~8次;放疗采用6MV X线照射,全程应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DT66-70.4Gy/30~32次,6~7周完成。观察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部CR 84.2%,PR 15.8%;颈部淋巴结CR 86.8%,PR 13.2%。1、2、3年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3.3%、85.4%和80.2%、74.9%和64.2%。早期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和脱发;晚期主要是口干和颈部肌肉纤维化。结论新辅助化疗后尼妥珠单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适合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
作者:徐正阳;任瑞平;袁祖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光棒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方法术前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均为Ⅳ级、张口度和颈部活动度受限的择期手术患者18例,麻醉诱导前用1%丁卡因行鼻腔、咽喉部表面麻醉,环甲膜穿刺用2%利多卡因3ml气管内注射,在面罩吸氧下静脉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12min内注射完毕),继后在保留自主呼吸下行光棒引导经鼻清醒插管。结果光棒引导插管成功率100%,插管时间30~90s,平均55s,插管过程中均未发生通气困难,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使用特殊可塑型的光棒经鼻引导清醒插管操作简便,插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该类患者可选的一种插管方法。
作者:余洁;邵雪泉;徐玲;潘中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羟喜树碱(HCPT)对宫颈癌HeLa 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western blot、GFP-LC3 shRNA转染、Hoechst染色等对经HCPT处理后的HeLa 细胞进行自噬和凋亡水平的观察。结果 western blot、荧光显微镜的结果均提示,HCPT能够诱导HeLa 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p62以及LC3的表达增加,从而激活细胞自噬发生;除细胞自噬外,HCPT也可以造成细胞的凋亡,且凋亡出现在自噬触发之后。结论 HCPT能够激活宫颈癌HeLa细胞发生自噬,进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目的。
作者:程艳香;陈干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扩张症(VDS)在低颅压头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低颅压头痛患者的头颅MRI矢状位的表现。结果16例低颅压头痛患者中,12例头颅MRI矢状位的T1相上出现静脉扩张症。其中3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再次头颅MRI检查,随着病情好转,VDS消失。结论 VDS可作为低颅压头痛的诊断标准之一。
作者:王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过程和规律及其发生机制的科学。传统的生理学授课侧重于教师对教材的讲授,学生通过课堂笔记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学习过程比较枯燥,教师教学效果一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高等医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医学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校生理教研室对生理学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探索性改革,现总结如下。
作者:孟巍;王邦华;余良主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翼状胬肉是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时,由于胬肉收缩而产生散光;或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遮蔽瞳孔而造成视力障碍,严重者可以发生不同程度地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失明。临床上均采取手术治疗。由于手术损伤了三叉神经感觉支,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等眼部刺激症状[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医学护理的领域提出了舒适护理这个理念[2]。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对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丽敏;方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COPD稳定期患者94例,未实施延续护理前47例为对照组,实施延续护理后4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2个月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7.41±5.51)分、(38.43±5.73)分;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4.65±5.73)分、(35.47±5.81)分,心理状态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2.38~4.37,P<0.01);出院后2个月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分别为(40.38±1.85)、(26.42±0.84),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分别为(44.31±1.12)、(29.35±0.87),生活质量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t=12.30~16.64, 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劭泱;林云琴;郑锦辉;郑贞苍;杨江明;管敏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DR在脊柱侧弯患者站立位全脊柱X线摄像中的优势。方法随机选取CR和DR站立位全脊柱X摄像各74例,对比分析图像质量、成像方式等。结果148例患者中,CR摄像和DR摄像正侧位图像各148幅。CR摄像中,图像评分为3分50幅(33.78%);评为“2~3分”或评为2分75幅,约占50.68%;评为“1~2分”或评为1分23幅(15.54%)。DR摄像中,图像评为3分的有107幅,约占72.3%;评为“2分-3分”或评为2分38幅(25.68%);评为“1~2分”或评为1分3幅(2.02%)。两种摄像方法获得正位及侧位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图像的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位图像平均质量评分DR比CR增加(0.53±0.38),约22.65%。侧位图像平均质量评分DR比CR增加(0.47±0.1),约21.96%。结论 DR站立位全脊柱摄像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自动无缝拼接,获得图像清晰、细腻,对脊柱侧弯的临床诊断、支架或手术矫形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意义,与CR站立位全脊柱摄像比较有明显优势。
作者:栾炜;余正贤;王坤;马一鸣;朱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介入治疗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小肠黏膜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根据有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Ranson评分<或≥3分、CT 分级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两组。分别提取两组ERCP术前及术后1周患者血液及小肠黏膜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及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及十二指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结果30例ABP患者,经ERCP内镜治疗后,术后1周较术前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1);两组30例ABP患者,血清IL-6表达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1),经ERCP内镜治疗术后1周较术前患者血清IL-6表达明显降低(P<0.05);两组30例ABP患者,术前十二指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0.05),经ERCP内镜治疗术后1周较术前COX-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ABP患者经ERCP介入治疗后临床表现及生化指标明显改善。ABP患者重症者较轻症者血清IL-6及小肠黏膜COX-2蛋白高表达,经ERCP介入治疗术后血清IL-6及小肠黏膜COX-2蛋白表达降低。
作者:张乐;韩娟;范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2年5月98例穿透性主动脉溃疡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12d是否使用雷公藤多苷和强的松进行辅助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随访(32.4±6.3)个月,记录复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和热休克蛋白60(HSP6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清中VCAM-1和HSP60水平下降。随访结束,观察组复发率11.11%,对照组复发率31.91%。结论 PAU患者TEVAR术后行免疫抑制剂辅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
作者:江磊;李贞福;吴玉辉;张平;高洪波;杨苏民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抽气对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复张时间和抽气次数的影响并探寻合适的抽气治疗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112例。按发病至抽气治疗时间分为1d、2d、3d、>3d 4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肺复张时间和抽气次数。结果1d治疗组22例,2d治疗组41例,3d治疗组30例,>3d组19例。1d组、2d组、3d组和>3d组患者肺复张时间分别为(4.59±2.08)d、(3.41±1.37)d,、(2.56±1.65)d、(2.47±1.07)d,其中1d组和2d组与其他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抽气次数分别为(2.00±0.97)次、(1.68±0.81)次、(1.33±0.71)次、(1.15±0.37)次,其中>3d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首次发作的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延迟抽气可以减短肺复张所需的时间,减少抽气的次数,而3d可能是一个较好的延迟治疗时间点。
作者:洪辉华;陈瑜;吕昕;周林水;王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华蟾素分别作用于SHG44细胞株, 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SHG44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AO/EB)双重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SHG44细胞株形态学变化和超微结构的改变;Westernblot技术检测Caspase8蛋白及Bcl-2的表达。结果1μg/ml和10μg/ml浓度下的华蟾素显著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FCM检测发现华蟾素可使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的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P<0.05),可见凋亡峰;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华蟾素作用可使Caspase8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华蟾素能够诱导Caspase8和Bcl-2的差异性表达,具有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的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作者:潘心瑶;王成德;黄佩雷;潘进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便秘是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便<3次/周,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下肢植皮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术后患者体弱、疼痛、排便环境与姿势改变,饮食不合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极易造成患者功能性便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解除此类患者的便秘尤为重要,为此作者在常规护理上,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1]。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英;郗玉芝;彭亚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位腺癌(AIS)多层螺旋CT(MSCT)的特征性表现,旨在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56例(58个病灶)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性表现及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MSCT征象大体形态(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密度、空泡征)、周围改变(CT血管征、胸膜凹陷征)具有一定的特点,并与其病理有相关性。结论 AIS的大小、形态、密度、空泡征及CT血管征对MSCT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可以用于初步评估病理的分化程度。
作者:张坤;张铁英;王梅;严金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不同技术放疗后无进展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调强放疗技术在改善鼻咽癌放疗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意义,为其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鼻咽癌患者83例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调强组38例,根据FACT-H&N量表,制作“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功能状况得分均低,情感状况得分均高。两组比较,功能状况、情感状况及附加关注及特异症状、治疗副反应及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干、交流情况、听力下降、头晕头痛、声音嘶哑、颈部活动受限、味觉减退、进食情况、龋齿、张口困难、耳鸣、记忆力下降等方面,调强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无进展鼻咽癌患者放疗后晚期放射性损伤,调强放疗技术优于常规放疗技术。
作者:陈超;李华峰;谢洪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祛风益气汤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肾病患者155例分为对照组69例(采用坎地沙坦治疗)和观察组86例(采用中药联合坎地沙坦治疗),治疗8周,观察服药前、后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23%,高于对照组的55.07%(P<0.001)。结论祛风益肾汤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
作者:潘承锋;虞新燕;张金飞;张清奇;张灵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复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肾积水占60.0%,贫血占33.3%,低蛋白血症占20.0%,糖尿病占33.3%,抗生素治疗<7d占26.7%,8例分离出大肠埃希菌中的6例ESBLs为阳性。结论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复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抗感染治疗疗程不足;耐药菌感染的增加;营养不良;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糖尿病;卫生习惯不良。
作者:许永良;王娜;朱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多靶点消融联合三氧、硬脊膜外神经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C形臂X线机检测引导下采用颈前气管鞘和颈血管鞘之间穿刺入路至靶点,行射频、三氧(臭氧)、硬脊膜外阻滞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改善显著,优良率95.32%,总有效率98.52%。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射频热凝多靶点消融联合三氧、硬脊膜外神经阻滞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为不愿接受开放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
作者:贺娟敏;夏保志;孙剑;卓明群;王以友;黄良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桡动静脉内瘘术中桡动脉阻断后的压力与自体动静脉内瘘远期通畅率的关系。方法首次行自体桡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52例,于手术过程中监测其桡动脉血压以及残端动脉压力水平。手术过程中游离患者的桡动脉,将桡动脉测量血压的设备归零,然后用测压针穿刺患者的桡动脉,观察患者的桡动脉压力水平。使用血管钳暂时夹闭患者穿刺点近端的桡动脉,再观察患者的桡动脉残端的压力水平。随访5年,并观察其手术后第3年和第5年的内瘘通畅率。结果桡动脉夹闭前的血压水平为68~149mmHg,平均值为105.7mmHg。桡动脉残端的压力30~124mmHg,平均值98.5mmHg。患者的桡动脉被阻断前后的动脉压力差值>30mmHg或者阻断后桡动脉的残端的压力的绝对值<70mmHg的患者,采取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否则应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术。手术成功率100%。且桡动脉阻断后压力越低,内瘘第3、5年的通畅率越低。结论术中测定的桡动脉阻断后压力水平与内瘘远期通畅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其压力水平越低,内瘘远期通畅率越低。
作者:朱迎春;冯岗;查芳芳;吴莲叶;王青;白寿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