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星;郑文新;冯东霞;唐峰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聚维酮碘(PVP-I)溶液对腹膜组织的影响,探讨用于腹腔冲洗的合适浓度。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分别将生理盐水及四种不同浓度的PVP-I溶液(0.1% PVP-I高浓度组、0.05% PVP-I中浓度组、0.025% PVP-I亚中浓度组、0.01% PVP-I低浓度组)2ml对各组大鼠进行腹腔内灌注。在灌注后48h打开大鼠腹腔,观察腹腔内有无腹水产生,并对腹水进行采集计量、测定腹水中的白细胞及红细胞数量,采集腹膜组织行组织学检查,对腹膜组织的厚度及腹膜组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数量进行观察计量。结果0.1% PVP-I高浓度组及0.05% PVP-I中浓度组的大鼠腹腔内均有腹水产生,并能在腹水中检测出大量白细胞与红细胞,组织学检查发现该两组的腹膜组织厚度与腹膜炎性细胞的浸润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0.05%浓度的 PVP-I溶液会导致腹膜组织的炎性反应,外科手术中使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腹腔冲洗时需的浓度应<0.05%。
作者:殷雪群;杜美兰;王海芳;魏雪栋;王丽娜;金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9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分别于出院前和出院后接受面对面干预和电话随访,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干预等。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脂肪肝程度、肝功能恢复情况、体重指数、腰围及血脂、血糖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综合社区生活方式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积极意义。
作者:郭兴化;刘伟荣;何永龙;李云伟;徐秀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跟骨骨折患者39例,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应用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伤足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7个月,平均13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手术时间短。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固定牢固,伤足功能恢复情况满意。结论在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骨折分型制定合理的内固定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世虎;李东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AM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手术后病理证实为LAMN超声图像特征。结果7例LAMN患者中仅3例考虑来源于肠道,其余4例误诊为妇科病灶。6例LAMN患者经阴道超声表现为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纤细分隔,仅1例表现为内呈胶冻状的囊性肿块;所有肿块均无血流信号。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LAMN的诊断价值不高,需联合经腹部超声检查进一步探查肿块与阑尾的关系,提高超声检查对LAMN的准确诊断。
作者:冯卫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 UAP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B组加用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C组二者联合,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及血清NO、E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A组临床总有效率75.00%、心电图总有效率70.00%;B组临床总有效率72.50%、心电图总有效率67.50%;C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心电图总有效率87.50%;A组与B组总有效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ET及NO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血清ET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NO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上升,但C组改变幅度明显大于A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UAP,可以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抑制素A、激活素A联合监测在先兆流产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37例孕妇分为正常妊娠孕妇45例(A组),有先兆流产症状但经过适当临床治疗继续妊娠的孕妇50例(B组),有先兆流产症状且终发展成为难免流产的孕妇42例(C组)。检测各组孕妇在5、6、7、8孕周时血清激活素A及抑制素A水平变化,比较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结果 C组5、6、7、8孕周血清激活素A、抑制素A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血清激活素A、抑制素A水平也明显低于A组(P<0.05),且B、C两组血清激活素A、抑制素A水平随孕周增加而明显升高和降低(P<0.05),A组不同孕周血清激活素A、抑制素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激活素A及抑制素A联合检测难免流产的敏感性(90.5%)明显高于单一检测(78.6%,85.7%)(P<0.05)。结论血清抑制素A及激活素A联合监测在先兆流产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帆;王莉;叶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血清冷球蛋白(MC)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复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冷球蛋白阳性组32例(阴性组49例作为对照)均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复发患者抗病毒应答状况与冷球蛋白的关系。结果冷球蛋白阳性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低于阴性组(P<0.05),复发率高于阴性组(P<0.05)。获得完全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患者,复发率明显下降。冷球蛋白阳性组中复发患者治疗结束及治疗结束后24周冷球蛋白检出率均高于SVR组(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阳性的患者抗病毒应答率低于阴性患者,且易复发,但获得完全RVR患者,复发率明显下降。
作者:王宏;李新华;王会琳;张建军;曹春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1916年 Notch 基因首次在果蝇体内被发现,该基因突变可使果蝇翅膀的边缘产生缺口而得名[1]。在哺乳动物中, Notch 信号由4个同源受体(Notch-1~4)、5个同源配体(分别为 DLL-1、DLL-3、DLL-4、Jagged-1和 Jagged-2)及CSL-DNA 结合蛋白组成[2]。研究发现,Notch 信号的靶基因Hes/HERP?(Hey)包括 Hes1、2、5、Hey1、Hey2等,Hey分子既能形成同型二聚体,也可与 Hes 形成异二聚体抑制下游基因表达[3]。本文对 Notch 信号通路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蒋沛吾;蒋康;马立彬;于志坚;邓刚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CTI)对预防前置胎盘(PP)剖宫产术出血的影响。方法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子宫体注射缩宫素联合口服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及缩宫素,比较两组各阶段出血量、血红蛋白(Hb)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出血量及Hb水平均明显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止血时间、输血率、子宫切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有助于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且安全可靠。
作者:胡璇;崔艳双;吴星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miRNA-10b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的表达及其对PANC-1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0b在PANC-1中的表达情况。化学合成成熟型人miRNA-10b模拟体瞬时转染至PANC-1后,分别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对PANC-1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结果荧光定量PCR显示miRNA-10b在PANC-1中的相对表达量为(3.606±0.423)。瞬时转染后,miRNA-10b转染组中miRNA-10b表达量明显增多。MTT法和流式细胞仪示miRNA-10b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早期凋亡率均无明显差异,细胞划痕实验示miRNA-10b转染组划痕间距缩小明显,侵袭实验示miRNA-10b转染组PANC-1细胞穿膜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miRNA-10b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明显高表达。成熟型miRNA-10b转染后能显著提高转染细胞中miRNA-10b的表达量,对PANC-1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其增殖和早期凋亡无明显影响。
作者:余伟;秦红波;宋政炜;王晓光;费建国;李军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VCIN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观察组52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吡拉西坦片、银杏叶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语言流畅测验(VFT),韦氏积木测验(WBD),神经精神问卷(NPI)等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认知功能、执行能力、记忆力、视空间结构功能和精神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oCA、VFT、WBD、NPI评分在治疗24周后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周后MoCA、VFT、WBD、NPI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参酮ⅡA联合吡拉西坦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安全有效。
作者:李明秋;黄海华;江皋轩;牟鑫;陈庆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心胸外科手术属于大手术范畴,术中涉及面较广,会影响患者正常呼吸功能,使其由正常的深呼吸状态转变为浅呼吸[1]。浅呼吸的存在,会影响呼吸肌功能,导致肺内压下降,出现肺部炎症、肺不张及肺水肿等急危并发症,甚至可诱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关注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对病情预后具有重大临床意义[2]。本文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心胸外科术治疗患者负性情感及肺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坚;黄敏;陈金艳;陈伟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MGMT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组织内MGMT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MGMT蛋白表达的差异、胃癌组织MGMT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胃癌组织MGMT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5年死亡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胃癌组织MGMT蛋白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级、淋巴结转移分级、远处转移分级、腹膜扩散情况和TNM分期相关,胃癌组织MGMT蛋白阴性表达是胃癌5年死亡及5年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胃癌组织MGM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胃癌组织MGMT蛋白低表达与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与胃癌长期不良预后独立相关。
作者:夏旻明;陆国文;章懿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对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HIE新生儿114例,数字表法随机将患儿分为综合治疗组40例、药物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药物治疗组给予丽珠赛乐5ml/(kg?d)加入30ml液体静脉滴注治疗,10d/月,连续治疗3个月。综合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组基础上给予新生儿期早期综合康复刺激治疗和婴幼儿期强化教学训练,随访24个月。比较三组患儿各时间段发育商、Gesell量表及神经心理发育项目完成月龄差异。结果综合治疗组在6、12、18、24个月发育商均高于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40周及24个月在Gesel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仰卧抬头、翻身、头眼协调、认母、有意识发音等神经心理发育项目完成月龄低于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干预能够良好的改善HIE患儿预后,提高神经系统发育,改善患儿后期生活质量。
作者:冼翠华;李德峰;赵小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授精方式对控制性促排卵周期中卵巢低反应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7例首次接受控制性卵巢刺激后卵巢低反应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严格按中心的ICSI适应证SOP执行,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组107例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组110例。观察记录两组的妊娠率及着床率、受精率、流产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IVF组的妊娠率及着床率均高于ICSI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流产现象。结论利用不同的授精方式对控制性促排卵周期中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人工助孕可以产生相似的结局。这就表明ICSI技术在治疗由严重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症可以与IVF治疗主要由女方不育因素引起的不育症方面取得类似的效果。
作者:黄藏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MS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茧症的MSCT表现。结果 MSCT影像表现为局部肠袢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积气、积液,肠管扩张伴液平面形成,受累肠袢周围可见条索状纤维结构或弧形膜状包裹。9例患者MSCT表现为受累肠腔不同程度扩张,肠管呈“香蕉串”样、“手风琴”样、“拧麻花”形折叠,6例患者显示膜状包裹影,3例无法确切显示膜状包裹影。受累肠袢周围条索状纤维结构或弧形膜状包裹物厚薄不一,增强后4例患者细条状、膜状结构明显强化,2例轻度强化。6例诊断为腹茧症,3例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结论腹茧症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熟悉其表现有利于术前准确诊断。
作者:陈松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玻璃体手术初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玻璃体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显微手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使视网膜手术的治疗方式取得较快进展[1]。23G 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手术以手术切口小、适用范围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本文探讨23G 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手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的促进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长型Interta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9例应用加长型Interta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60~300 ml,平均90.2ml。所有患者均复位成功,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脂肪栓塞、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患者随访10~28个月,平均19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7个月,平均4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65~96分,平均90分,其中优6例、良2例、可1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髋内翻畸形、骨折不愈合、切割及退钉等并发症。结论加长型Interta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微创,是一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
作者:李海洋;徐九峰;韩巍;袁瑞新;李东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角膜穿通伤急诊显微手术修复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46例角膜穿通伤急诊显微手术修复的效果,分析术中角膜修复技巧、回纳眼内脱出组织及膨胀晶体的处置对术后早期伤口愈合及术后早期视力的影响。结果1例患者术后<24h自动离院,1例眼内异物患者发生眼内感染致眼球摘除,其余患者2~15d出院时眼部情况均比较稳定。结论对角膜穿通伤及早有效的处理,可及早恢复眼球结构完整性、防止相关并发症,并为Ⅱ期手术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邹美波;肖寿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产后抑郁症(PPD)为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产后2周发病,4~6?周症状明显,复发率较高[1]。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极易引发能导致婴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性格、行为障碍以及家庭关系的不和谐[2]。本文探讨社区家庭医师心理干预对 PPD 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黄星;郑文新;冯东霞;唐峰 刊期: 2016年第07期